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知研究

2017-12-12 00:30陈明
今传媒 2017年1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民族高校认知

陈明

摘 要: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意识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很重要,但如果学校没有这门课的话,他们也不会主动去学习。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教学,他们希望教师能够深入浅出的讲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能辅助以音频、视频等手段。笔者建议,国家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重视程度,出台相关政策,让每个高校新闻传播专业都要开设这门课程。有条件的高校,设置为专业必修课;条件一般的高校,设置为专业选修课。

关键词: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知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1-0074-02

一、研究缘起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这门课程,在我校是选修课,已经开设了10余年。10余年的教学,有很多体会,也有一些收获。之前和学生的交流中,也问及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心得和体会。但这些交流往往仅限于少部分同学,交流的内容也较为琐碎,不能完整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为了系统了解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知,以及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态度和期望。2017年9月初,在给2016级新闻学本科生讲授这门课程的时候,我设计了一套问卷,在下课的休息时间发放,让学生填写。题目一共有10多个,除最后一题外其他都是选择题。最后一题为手写题,让学生写出对此门课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查问卷的具体数据

本学期选修《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的学生共有75人。当天课堂除去请假几人,以及填写不规范的问卷之后,回收到有效问卷58份。这58份问卷中,学生的年龄分布在18-20岁,其中男生为12人,女生为46人,男女比例基本上为1:4。这个也是文科院系如文学院、外语学院、新闻传播专业等常见的男女比例。

这份问卷的问题主要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了解,第二部分是学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原因和期望。

第一部分有六个问题。

1.你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了解程度如何

了解很多的仅有7人,一般的为19人,很少的为25人,完全不了解的为7人。总体来看,了解很少和完全不了解的人少达到了32人,超过了被调查人群的半数。

2.你会在日常生活中去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吗?

表示会主动学习的仅有5人,不会学习的达到53人。

3.新媒体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还有用吗

30名同学认为很有用,25人认为一般,认为没有用的有1人。

4.你认为影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因素有哪些

29人认为有西方思想,40人选择了多元价值观。

5.你认为当前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32人选择了文风僵化,29人选择了不符合新媒体时代传播的需要,16人认为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6.如果你的朋友要去做有违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事情,你是否会阻止。

33名同学选择了会,多次提醒三思而行,18名同学选择了会,但只是说说而已,5人选择了会,视情况向有关部门反映,2人认为这是朋友他自己的事情,我管不着。

第二部分有四个问题。

1.你选择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的原因

29人选择了觉得自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7人选择了学分不够,选门课有学分,6人选择了看到其他同学选,所以自己跟著选,6人选择了其他原因。

2.对于这门课上课的期待

46人希望理论结合实际,43人希望有辅助的音频,视频内容,加深理解,42人希望老师能深入浅出的阐释相关理论,10人希望能进行专题学习、讨论,8人希望能经常进行课堂讨论。

3.关于这门课的期末考核形式

41人希望是课程论文的形式,8人希望是随堂考核,4人希望是试卷考试,5人选择了其他。

4.关于此课程希望的收获

41人希望为将来考研深造打好基础,30人希望是理论结合实际,为建设祖国服务,26人希望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23人希望了解马克思在主义新闻发展的历史脉络,选择其他的有3人。

三、问卷分析和相关思考

1.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了解较少,基本不会主动去学习

问卷数据显示,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了解很少或者完全不了解的同学,超过了半数。在日常生活中,会主动去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同学不到10%。

这种情况有一定的现实原因,由于课程设置安排,学生大一的时候基本都是学习英语及各种公共课,以及新闻学概论,广电概论、传播学概论等概论课程。对于一些专业课程,学生喜欢选择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更加实用性的课程。到了大二的时候,就会造成了解不多,又不会主动去学习的情况出现。如果学校没有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必然就会造成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机会缺失。

我国不同高校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有不同的设置。有的高校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讲授,并请社会知名专家来讲解,如清华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一些高校,是以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存在。还有一些学校则没有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关课程。

大部分学生不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90%以上的学生也不会主动去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部分高校又没有开设这门课程。如此累加的结果就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这样的学生走上媒体工作岗位,马克思主义新闻素养缺失造成的后果堪忧。

笔者建议,国家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重视程度,出台相关政策,让每个高校新闻传播专业都要开设这门课程。师资力量强,有充分社会资源可以利用的高校,可以设置为专业必修课,让每一个新闻传播学学生系统学习。师资力量一般,社会资源一般的高校,可以设置为专业选修课,让感兴趣的同学来学习。为了扩大覆盖面,设置为选修课的高校,可以安排一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讲座,让新闻传播学的学生多听讲座学习。同时,安排授课老师到一些国内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做得较好的高校学习进修,增强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水平。endprint

2.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性,也观察到当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播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尽管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了解不多,但大部分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很重要。对于一些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当中存在的问题,32名学生认为有文风僵化(有学生特别列出一些主流党报的报道,形式大于内容,内容空洞,缺乏可读性),29人认为不符合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有学生特别指出,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往往和官方舆论关注的焦点有所不同,如果官方舆论内容没有反映新媒体时代的重大关切,就可能导致受众的流失。

在影响因素中,学生敏锐的意识到多元价值观和西方思想的影响。近些年随着我国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西方信息进入中国。这样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冲击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播效果。

对于朋友要做一些违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事情,大部分学生33人表示会多次提醒其三思而行,5名同学会表示,视情况向有关部门反映。仅有2人表示与己无关。这充分表明了学生具有坚定的信念,并随时准备对于一些不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的现象做斗争。

3.对于学习此课程,学生有着迫切的期待和希望

在选修课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整个2016级新闻学100余人的学生中,有75人选修了这门课,选课比例超过了70%,可谓一个很高的比例。在收到的58份有效问卷中,有半数的同学选修这门课的原因在于这门课非常有必要去学习,这些数据也说明了这门课程的吸引力。

这门课程从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哲學基础讲起,之后是系统的梳理和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新闻思想,并对这些思想进行发展脉络进行剖析。这样一个理论程度很高的课程,早期马恩阶段新闻思想诞生的19世纪距今已经100多年,和现实联系并不紧密。理论性强的课程,对于大学学习仅1年多的学生而言,接受起来确实是一个很艰巨的挑战。

所以,很多同学都选择了希望老师能够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的阐释理论,以及能够辅助以音频、视频的教学方式去研讨。学习此门课程的目的,基本上为了考研打下理论基础,或是系统的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精髓等。

面对学生越来越高的要求,授课教师只能尽量提升自己。在笔者看来,提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系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这个对于授课教师来说,是一项基本的要求。有对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深刻的学习和体悟,才能在课堂上深入浅出的讲授,才能融会贯通的把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经年累月的学习过程。

其次,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当然是主要的,但在学习的过程中,组织对相关知识点、相关热点话题的讨论,组织收看一些经典的马克思新闻方面的视频资料等,都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要积极利用学校内外各种资源。任课教师可以聘请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学院的专家,为学生进行专题讲授。也可以邀请校外的知名媒体人来校,让他们在课堂上介绍如何在日常媒体工作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样的交流和互动,想必也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

四、结 语

授课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信息的传播。要传播,首要的是了解你的受众喜欢什么、关注什么、期待什么。这份问卷很简单,但是给我很多思考。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有很多期待,对于教师的授课也有很多希望,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努力去满足学生的求知的渴望。

参考文献:

[1] 冯剑侠:民族院校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教学方法初探.新闻知识,2016(8).

[2] 刘洪:翻转教学模式,真学、真懂、真用——从广西大学实践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模式新探索.中国记者,2017(8).

[3] 吴鼎铭: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体系的理念与设计研究.东南传播,2017(8).

[责任编辑:艾涓]endprint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民族高校认知
高脚竞速运动引入民族类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广电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实践看记者道德修养的五个层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