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间歇照射与蓝光持续照射辅助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比较

2017-12-20 01:41栾永刚张耀东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2期
关键词:间歇蓝光黄疸

栾永刚 张耀东

(1.周口市中心医院 NICU 河南 周口 466000;2.郑州儿童医院 NICU 河南 郑州 450000)

蓝光间歇照射与蓝光持续照射辅助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比较

栾永刚1张耀东2

(1.周口市中心医院 NICU 河南 周口 466000;2.郑州儿童医院 NICU 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比较蓝光间歇照射与蓝光持续照射辅助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12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接受间歇蓝光照射辅助茵栀黄颗粒治疗,对照组接受持续性蓝光照射辅助茵栀黄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95.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13%)低于对照组(3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间歇照射与蓝光持续照射辅助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但间歇式蓝光照射不良反应更少。

蓝光间歇照射;蓝光持续照射;茵栀黄颗粒;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在刚出生的24 h内含量达到5 mg/dl以上而出现黄疸。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病,100个新生儿中约有60个出现此症状,发病率较高,早产儿情况更严重[1]。本研究主要比较蓝光间歇照射与蓝光持续照射辅助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12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入选标准:黄疸遍及身体各部;临床凡登白试验呈间接反应、尿液中胆红素结果呈阴性、粪便内胆色素增多;肝肾功能正常、无功能性贫血;年龄5~10 d;胎龄36~40周。观察组男32例,女30例,年龄(7.5±2.3)d,体质量(2.96±1.23)kg,胎龄(37.9±2.7)周,早产儿11例;对照组男40例、女22例,年龄(8.1±1.7)d,体质量(2.24±1.86)kg,胎龄(36.3±2.5)周,早产儿18例。

1.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西医苯巴比妥治疗,依据患儿症状剂量有所不同。服用茵栀黄颗粒,每次1/3袋,3次/d,持续使用1个月即1个疗程。在服药基础上接受蓝光照射辅助治疗,对照组接受持续性蓝光照射,1次/d,12 h/次;观察组接受间歇式蓝光照射,每隔3 h进行1次,每次持续4~6 h,在蓝光照射时注意保护患儿眼睛,双眼必须用黑布遮住,服用适量维生素B2以降低蓝光照射的不良反应[2]。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症状消失、身体各部位黄疸全部消失,血清胆红素在正常范围内为痊愈;黄疸大部分消失,血清胆红素水平有所下降,但未达到正常范围为有效;黄疸治疗前后没有明显改善,血清胆红素水平依然偏高为无效[3]。有效率=(痊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治疗效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血清胆红素变化两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变化比较

2.3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主要病因是母体孕期受到湿热侵袭,常伴有败血症、肺炎、母乳性黄疸等[4]。新生儿黄疸近年来成为一种高发疾病,因此要及早预防。首先母体在孕期应注意饮食,避免食用生冷、辛辣的食物(如螃蟹、火锅等)及含酒精类的食物;母体如有病史,应及早服药预防;胎儿出生后密切关注其皮肤是否出现相关症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5]。新生儿黄疸种类较多,一些具有临床症状的可通过肉眼观察得知,一些没有临床症状的诊断多采用凡登白试验、尿液检查等方法[6]。目前临床上对于新生儿黄疸治疗分为西医和中医,西医主要是采用蓝光照射:新生儿裸体放入蓝光照射箱内,用间歇式或持续性蓝光照射,注意保护胎儿双眼及生殖器官。中医治疗主要是祛湿清热、调和肝脾,治疗药方颇多。本研究采用的茵栀黄颗粒即为一种中药。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95.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13%)低于对照组(3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蓝光间歇照射与蓝光持续照射辅助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但间歇式蓝光照射不良反应更少。

[1] 郭小凤,田斌斌.不同蓝光照射方式辅助黄疸茵陈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胆红素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30):5939-5940.

[2] 李建梁,柯小莲,温爱成.蓝光间歇照射与蓝光持续照射辅助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2016,9(12):46-47.

[3] 张明丽.蓝光间歇照射与蓝光持续照射辅助黄疸茵陈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对患儿血清胆红素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1):79-81.

[4] 孙兆双.茵栀黄颗粒结合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及护理体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9):187-188.

[5] 伍庭林,伍廷平.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8(12):2042-2043.

[6] 黄万兵,李慧霞,常珍妮.黄疸茵陈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87例的临床观察[J].甘肃医药,2013,32(1):44-45.

R 722.17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2.028

2017-03-21)

猜你喜欢
间歇蓝光黄疸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管群间歇散热的土壤温度响应与恢复特性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