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灌注成像在早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

2017-12-20 01:41池永娥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2期
关键词:轻症坏死性准确度

池永娥

(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影像介入科 河南 安阳 455000)

CT灌注成像在早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

池永娥

(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影像介入科 河南 安阳 455000)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早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31例(轻症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22例(坏死组)。两组均行胰腺CT灌注成像扫描,统计对比两组CT灌注参数[血流速度(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3周后所有患者行常规增强CT扫描,统计CT灌注成像诊断坏死性胰腺炎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结果坏死组MTT、PS与轻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坏死组BF、BV低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灌注成像诊断早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0.91%(20/22)、90.32%(28/31)、90.57%(48/53)。结论CT灌注成像可用于早期急性胰腺炎病情评估,其诊断早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均较高。

CT灌注成像;早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增强CT扫描

急性胰腺炎为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大多数患者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重症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发生出血或坏死,发病较突然,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达30.2%~39.3%[1]。早期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进行准确诊断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有利于控制病情,改善预后。目前,CT灌注成像于急性胰腺炎诊断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旨在探讨CT灌注成像在早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31例(轻症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34~75岁,平均(46.39±14.89)岁;重症坏死性胰腺炎22例(坏死组),男14例,女8例,年龄36~74岁,平均(47.29±13.0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轻症、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2];依从性良好,能配合完成相应检查。②排除标准:严重碘剂过敏者;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肾器官原发疾病者;由肿瘤、手术、外伤引发急性胰腺炎者。

1.3操作方法①两组入院3 d内行胰腺CT灌注成像扫描:应用GE Lightspeed 64排螺旋CT先行常规腹部CT平扫,将显示最完整层面作为灌注层面;高压静脉注射欧乃派克(300 g/L)50 ml,延迟8 s扫描,嘱患者屏住呼吸,扫描时长约30 s;灌注扫描结束后,再注射对比剂50 ml,行常规增强扫描。于CT工作站进行数据处理和图像分析,记录BF、BV、MTT、PS数据。②3周后行常规增强CT扫描:采用同一螺旋CT机先行腹部平扫,肘静脉高压注射碘帕醇80~100 ml,注射20 s后扫描,并于45 s、5 min后分别对病灶实性部分行扫描,并依据增强值判断病灶强化程度。

1.4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CT灌注成像参数(BF、BV、MTT、PS)。②CT灌注成像诊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

2 结果

2.1CT灌注成像参数坏死组MTT、PS与轻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坏死组BF、BV低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CT灌注成像参数比较

2.2CT灌注成像诊断价值CT灌注成像诊断早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0.91%、90.32%、90.57%。

3 讨论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为重症急性胰腺炎主要类型,发病率占急性胰腺炎的10%~20%[3]。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剧痛、恶心、呕吐症状,早期常出现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呼吸困难、休克等,而后期可出现重症感染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情较难控制,预后较差。因此,及早做出诊断并采取对应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增强CT扫描为目前诊断重症胰腺炎最有效方式,其能显示胰腺组织水肿及血管、脂肪、肠系膜等胰周病变,但无法准确提供坏死病变程度及实际范围等信息,尤其对早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诊断敏感度较低[4]。临床建议早期急性胰腺炎确诊3 d后再行增强CT扫描,无法满足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及早诊治需求。CT灌注成像于静脉注射对比剂同时对选定层面进行连续扫描,进而可获得选定层面时间-密度曲线,根据曲线并利用数学模型可得到BF、BV、MTT、PS等数据,从而可定量分析病灶血流灌注状态,而胰腺组织血供丰富,测定血流灌注状态可获得病变更多信息。本研究结果显示,坏死组BF、BV低于轻症组(P<0.05)。提示CT灌注成像可用于早期急性胰腺炎病情评估。此外,CT灌注成像相较于MR灌注成像具有操作简单、成像快、对比剂浓度变化与密度变化呈线性关系等优点[5]。所得高空间分辨率图像有利于灌注区局部细微变化观察。本研究结果显示,CT灌注成像诊断早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0.91%、90.32%、90.57%,表明CT灌注成像应用于早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CT灌注成像可用于早期急性胰腺炎病情评估,其诊断早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均较高。

[1] 王春耀,杜斌.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10):1073-1075.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J].胃肠病学,2013,33(7):656-660.

[3] 杨双汇,杨慧明,黄耿文,等.ESKAPE血流感染对急性坏死型胰腺炎预后的影响[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24(3):393-397.

[4] 陈小龙,杜工亮,党星波,等.CT灌注成像对急性胰腺炎微循环变化的临床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31(11):1790-1793,1806.

[5] 蒋洪涛,肖恩华,唐勇军,等.CT灌注成像对急性重型胰腺炎发生胰腺坏死的早期预测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6,35(5):741-745.

R 445.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2.049

2017-03-26)

猜你喜欢
轻症坏死性准确度
加味葛根汤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轻症乙型流感(风寒束表证)的疗效观察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中国重大疾病保险制度建设研究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dependent Rac exchange factor 1 i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轻症小儿肺炎门诊雾化吸入疗效分析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大柴胡汤对肝郁气滞型急性轻症胰腺炎的疗效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