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博物馆

2017-12-21 12:36孙凯,王星鹭,丁晨莹
中学生天地(C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掌上电脑速食牢笼

失败博物馆

有位名叫萨缪尔·韦斯特的心理学家,在瑞典建起了一家“失败博物馆”。

在失败博物馆中,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创新失败产品。比如长得像防毒面具的电流面膜,甜到齁人的咖啡味可口可乐,功能不完整、电池不耐用的谷歌眼镜,还有薄荷味的高露洁牌速食千层面……这款千层面是高露洁公司为了赶冷冻食品风潮推出的,希望能进入利润丰厚的即食餐饮市场,利用其品牌号召力让顾客形成“吃高露洁晚餐——餐后用高露洁刷牙”的习惯。但一个倡导口腔清洁的牙膏制造商转型做食品,听上去就不那么让人有胃口。对自身定位的不准确使高露洁牌速食千层面成了失败博物馆中的典型展品之一。

失败博物馆中更多的展品来自那些著名的科技公司,苹果公司在1993年推出的一款掌上电脑Apple Newton就是其中之一。这款掌上电脑可以用于记笔记、存储联系方式、把手写文字转换成电脑打印文字等,但因手写识别率低和无法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四年后彻底停产。尽管如此,它却为iPhone和iPad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创办博物馆前,韦斯特曾访问过几十家大企业,90%的企业拒绝给他提供失败产品的资料。企业想要维护自身的积极形象,又担心近期的失败案例泄露会让竞争对手迅速掌握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进度。韦斯特对此表示理解:“毕竟人也是一样,很少有人会公开自己的失败。”

但韦斯特坚持认为研究“失败”并从中吸取教训,能帮助人们少走弯路。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世界上的成功都是相似的,而每个失败却各有各的不同……人们总是对成功给予过分关注,但实际上80%到90%的创新最终都失败了,为什么这些失败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相关主题:反向思维/打破常规/独辟蹊径

跳出思维的“牢笼”。

在大家追捧“成功学”、拥戴“成功人士”之时,韦斯特跳出了传统思维的“牢笼”,反其道而行之,将被大家忽略的创新失败案例放进博物馆,从失败中找方向。这些“创新”虽然是失败的,但韦斯特的博物馆却是成功的。

相关主题:直面失败/勇气/反省

解剖自我,正视失败。

直面失败,需要有解剖自我的勇气;自我反省,需要有清醒的认识。长得像防毒面具的电流面膜告诉我们实用价值才是产品的“灵魂”;高露洁的薄荷味千层面告诫我们不要盲目追赶潮流,要找准自身定位;功能不完整的谷歌眼镜让我们明白了在技术尚不完备之时急于求成只会尴尬收场……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正视它,并从中总结出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解读:嘉兴第一中学 孙 凯

猜你喜欢
掌上电脑速食牢笼
“谷益生”聚五谷 速食餐味道鲜
闪电是速食米粉
反智的速食阅读
A Case Study: The Strategy of Translating Metaphor and Alliteration
用爱编织的“牢笼”
掌上电脑在医院信息系统中护理工作的应用
语言的牢笼:论詹姆逊对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的批判
心中的牢笼等5则
“掌上”电脑
速食美味营养不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