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探移动医疗技术的应用与法律监管机制建构

2017-12-26 21:00谭健蔡春莹
移动信息 2017年6期
关键词:信息安全医疗监管

谭健 蔡春莹



微探移动医疗技术的应用与法律监管机制建构

谭健1蔡春莹2

1.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重庆 400000 2.第三军医大学信息管理中心, 重庆 400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移动医疗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促进了医疗健康事业的不断进步。基于此,以移动医疗技术应用为主要的研究内容,提出了法律监管机制构建的加强措施。

移动医疗技术;法律监管;信息安全

引言

将移动医疗技术应用到医疗信息建设工作上,可以实现医药卫生信息的共享,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随着大数据和云平台的出现和发展,医疗健康信息产业得到了进一步推进。在这一过程中,行业同时还需要加强法律监管机制的建设,促进行业的进步。

1 移动医疗技术的应用

1.1 医护工作

首先,作为社区医生,应随身携带可移动式医疗诊断设备。在必要时,通过远程终端设备与省级大医院的主治医师进行远程会诊,为居民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其次,搭建社区医疗信息服务平台,与移动重点设备建立连接,如手机无线终端发送的短信、微信、APP应用等,为居民提供便捷的预约挂号、疾病咨询、保健常识等服务信息[1]。再次,安装急救设施上的远程设备。例如,救护车上的远程终端,可在第一时间实现医疗救护人员的互相联系,通过终端设备获取更为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最后,展开院内的日常护理工作。通过移动数据网络,高度覆盖病房区、医疗区,可实现病床的枕边呼叫、重症的监护护理、无线查房等设备的有效搭建。

1.2 病人保健

首先,智能医疗传感系统更为便捷和轻巧,可同时适应医院的常规护理和家庭的日常护理,也能将简单的医疗机器设备在多个病房实现互相转移。通过移动的互联网设备,病人、家属、护士、医生乃至保险受理人员,均可通过该设备对病人的病例档案进行查阅。其次,无线体域网以人体作为中心点,实现个体终端与人体内部、外部衣物,乃至与人体距离较近的一定范围内传感器、组网等设备的连接。无线体域网,可实现人体与其自身所携带的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之间的连接,达到数据同步的目的。

1.3 临床科研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日益发达,更多的医疗技术得到进步和发展。肺音分析技术就是典型代表。该技术的系传递函数十分稳定,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也日趋稳定,通过该技术收集的肺音技术,一定程度上可测算出患者的肺部病理情况,不仅改善了传统听诊器的频响制约,而且避免了医生人工检查的误差。

2 移动医疗信息安全保护法律建设情况

2.1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缺陷

从我国信息安全法律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入手,我国《民法》和相应的《民事诉讼法》,都提出了对个人信息安全进行保护等理念。2012年,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对互联网使用者提出了信息安全保护责任规定[2]。就患者来说,与其相关的患者信息保护法,如《医疗机构病例管理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医师保护法》等,都对患者的信息安全保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法律的出现和明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疗信息的发展。但是针对医疗信息安全来说,我国在2012年加强了对其提供法律依据的工作进度。但是这样的法律规定还不足以支撑我国医疗信息管理工作的推进,还需要对其进行加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些法规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它们在使用和应用作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二是依据这样的法律获得的个人医疗数据相对较少,难以促进信息的共享实现,使得它在应用过程中对移动信息的营私保护不够到位,对其安全问题制度建设的保护框架不足。

2.2 安全法律的完善对策

就国外相关法律的发展来看,早在1990年,我国隐私保护指南等相关文献资料就对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规定,其中共确立了八项个人信息保护原则。这需要我国引以借鉴,从限制性和明确性等原则入手。我国在1996年确定的《健康保险携带和责任法案》中对医疗信息安全保护内容进行了规定,确定了电子医疗交易监督制度,促进了医疗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工作的推进。这些法律的建立,对国家的移动医疗信息安全保护具有积极作用,我国应该积极引进,促进信息安全的发展,从而保证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

3 法律监管机制的构建策略

加强移动医疗信息的非商业监管。移动医疗信息非商业使用的主要内容包括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和研究机构,它需要相关人员通过收集、共享和分析等手段进行医疗研究[3]。进行医疗研究所需要用到的信息数据就不仅仅是诊断信息和患者病情的信息,还需要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从医学角度来说,共享患者的信息可以有效地促进行业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保证患者信息的安全,并将它进行合理的使用,是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要想促进行业的发展进步,就需要将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保证患者信息的安全,建立相应的法律监管机制。我国可以在医疗电子系统上建立数据识别系统,将患者的病例信息的再次编辑,促进系统对他们的个人基本信息的识别,并规定相应的数据获取必须通过识别进行操作。对患者信息的数据获取途径进行限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要注意对数据进行获取人数的限制。这样的信息获取需要进行身份验证,只有医院的医护人员可以进行免费识别,而且要限制医疗应用的场所,只可以用于医疗行业,不得在其他商业场所中进行应用。随着近年来电子病例的出现,移动医疗信息开始逐渐被第三方了解和掌握。在建设法制监管体制的同时,我国要注意对第三方的应用权利进行限制,进行公私协力发展,或是建立合同机制等,并对相关人员的获取方式等设立明确的规定,促进患者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4 结语

解决移动医疗信息安全保护问题,促进法律监管机制的构建,需要我国在加强商业监管和非商业监管两方面进行具体实施,最大限度上限制行业内部出现患者信息滥用和丢失等情况,并保证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转,促进移动医疗信息的建设,跟进时代的变化历程,为国家医疗建设事业的推进和完善作出积极贡献。

[1]余文清,邓勇. 移动医疗信息安全保护与法律监管机制建构探讨[J]. 中国医院,2016(9):53-56.

[2]肖潇. 第三方移动支付的风险类型与风险防范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6.

[3]陈玉玲. 医疗责任保险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On the Protection of Medical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Supervision Mechanism

Tan Jian1Cai Chunying2

1.Shizhu Tujia Autonomous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Chongqing 400000 2.Information Management Center,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00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China’s medical level has been improved to a certain extent. Mobile medical technology has also developed rapidly, which has promoted the progress of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Based on this, taking mobile medic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s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supervision mechanism.

mobile medicine technology; law supervision; information securiety

TN916.43

A

猜你喜欢
信息安全医疗监管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数字监管 既能“看病”也能“开方”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2014第十五届中国信息安全大会奖项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