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灵魂相待
——追记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周京平

2017-12-26 03:19刘秋泉通讯员余利霞
湖南教育 2017年47期
关键词:喜子株洲市学校

本刊记者︳王 亚 刘秋泉 通讯员︳余利霞

以灵魂相待
——追记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周京平

本刊记者︳王 亚 刘秋泉 通讯员︳余利霞

2017年11月17日6点40分,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周京平跟往常一样,先在学校群里道了一声“早安”,然后发了两张学校女排训练的照片,表扬了“女排姑娘”和带队老师们一番。不幸的是,就在这时他突发大面积脑梗,再也没能起来。11月23日下午3点40分,他在株洲市中心医院停止了心跳。

周京平的去世“拨动”了株洲教育界的“心弦”,大家称他是一位真正将灵魂融入教书育人事业的教育者。“这世上,以灵魂相待,他真正做到了。”不少师生含着眼泪说。

株洲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安浩在追思会结束后表示:“我们需要周京平这种用灵魂对待学生、对待事业的真正的教育人。他的精神,在教育系统乃至在社会上都影响深远。”

一个灵魂浸润了一群学生

“可怜的国涛同学跟我投诉,说昨天晚上老鼠爬到他的床上去了,吓得他开了灯不敢再睡。我叹口气:你把房子搞干净撒。他说搞干净了。我又叹口气:一只有洁癖的耗子看上你了。”这是周京平微博里关于“国涛同学”的一条——从2012年到2017年,一共48条。

国涛是周京平的学生,学的是机电信息工程。和绝大多数学生不同的是,国涛是一个残疾人,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也没有姓氏。他从小在福利院长大,“国”是福利院孩子共有的姓。发上一条微博时,国涛已经从学校毕业,租住在简陋逼仄的小出租屋里,四处打着临工。由于残疾,国涛毕业后干过的工作都不长久,开助力车拉过客,很多时候就以卖报为生,常常食不果腹。在株洲日报社卖报的红帽子帽檐里面,他写道:自强不息,残缺美丽。

国涛不会忘记,入校时,自己才16岁,因为周京平的关心,学校除了给他免除所有的费用,还特意把他所在的班级教室安排在教学楼一楼,每天安排同学照顾他。周末,国涛如果不回福利院那个“家”,学校会特别让老师和同学陪他过周末。可以说,在工业学校那几年,是国涛最安心的几年。

孩子长大了,总得走向社会,周京平四处帮忙联系工作。无奈现实总是残酷的。看到四川板凳姑娘成高考高分学霸的新闻,他担忧地说:“以我学生国涛的经历看,光点赞是远远不够的,未来她的每一步都不比高考轻松。希望我们的社会,给他们留一条努力的通道。”

正是成长路上一直得到来自如周京平他们的各种关爱,国涛但凡能帮到他人总是义不容辞。在卖报途中,国涛遇见了一个为四名寒门学子募捐义卖的活动,他把当天卖报所得的20块钱捐了。他说喜欢这样的活动,可以让自己觉得并不是社会的包袱,而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次聊天,周京平问他:“今天累了吧?早点回家休息吧。”国涛却回答:“今天的报纸还没卖完呢,怎么能休息?”后来国涛又失业了,可他惦记着借了周老师的钱还没还,而这钱周京平原本是要“赞助”他的,国涛非但打了借条,还说:“钱没还,我就无法跟你正常交往。”

“我的内心很复杂。我的学生国涛,生下来就被遗弃,至今连谁是自己的爸爸妈妈都不知道。毕业好几年了,一直找不到稳定的工作……真的不知道,依靠他自身的努力,人生的道路会往哪里走。”这是2017年5月16日周京平的微博。

现在,关于国涛的微博,再也不会更新了。他心里一直牵挂的国涛同学,也管不了了。

在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有一套“等待花开”的慢教育方式,这是周京平一直倡导的。

“人生是一场长途旅行,这样的慢教育必然没有太多眼前效应,我们要着眼于他们未来的道路,两年,三年,甚至十年以后,他们一定会绽放出精彩。”对于许多人不看好的中职学生,周京平的教育主张是,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允许他们犯错,老师需要做一个好的陪伴者,静静等待“花开”。

今年3月,学校微信群里上传了一个湖南卫视的视频,接受采访的特战队员是工业学校毕业生龚世雄。周京平转发了,并写了一句:我的学生我骄傲。接受采访的龚世雄看了,在后面跟帖道:“我以学校为荣!您的学生都是好样的。”

龚世雄于2012年进入工业学校就读,2015年9月应征入伍,成为了光荣的武警战士。作为大学生士兵的他参与部队魔鬼训练选拔,从3000多人中脱颖而出,入选特战大队集训。在集训中负伤是在所难免的,在一次训练中,由于全身稀泥没有抓稳绳子,从2米高的平台上摔下,“啪”的一声砸在地上。“没事,我能坚持!”他一瘸一拐地拖着受伤的腿,转身跳进水坑,继续比赛。

正是周京平和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从发现学生闪光点开始的教育,让龚世雄实现了从工校学子到特战勇士的华丽蜕变。

同样蜕变的还有2015年毕业的服装工艺美术系的刘哲,他和周京平的故事可以从一次画展说起。学校有一个书画协会,刘哲当时担任会长,周京平经常“光顾”他们的“地盘”。一次,周京平了解到孩子们想办一次画展,当即表示支持。他的支持可不是口头上的,展厅的布置、书画的装裱,他都跟大家一起商量,还出面协调经费。

画展一炮而响,刘哲他们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后来各种活动的美术设计工作,周京平也交给他们担纲。看似“重任”在肩,其实就是让他们多多锤炼,刘哲心里明白又感激着。现在的刘哲在深圳一家全球排名第三的上市公司担任设计师。

“我从周校长身上学到了做人做事都要脚踏实地,让每一件事情实实在在落地。”刘哲在电话里感慨,“他真的特别关心我们的发展,发自内心真诚地对我们好。”

不单单是国涛、龚世雄、刘哲,周京平的“特别关心”针对每一个学生。

工业学校电气16班是一个“汉子班”,全班没有一个女生。十六七岁的男孩有的是无处释放的荷尔蒙,学风差是全校众所周知的事情,有的老师甚至不愿踏进这个班级上课,认为他们无可救药。周京平却不这么看。

“他们的合唱能让全校轰动,运动会拿下团体第一,这就是他们的强项。学习弱势的学生,我们要发掘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潜能,给他们提供平台,发挥他们的专长。”这是周京平对学校团委书记谭延喜说的一段话。

学校财经商务系电会专业有3个班,2个高考班,1个就业班,吴贝和李璐就是就业班电会16班的学生。这个班的同学都对自己有着一种“清醒认识”,觉得自己不如另外两个班的同学,就是来学校混日子的。每周三晚是周京平值班,他每次必踏进电会16班,跟他们聊天,了解他们学习、生活的需求、困难。学校食堂饭菜可不可口,谁家里有事,哪个又心情不好……周京平都会想办法解决。面临会计资格证考试了,很多同学都没有信心,认为这么专业的考试,他们肯定没戏。知道大家情绪波动后,周京平特意多次去到班上给大家鼓劲。

“在我眼里,你们都是平等的,没有高考班普通班之分。要想不被人看轻,你们首先要自己重视自己,用你们的努力去回击别人的轻视。”诸如此类的鼓励,周京平每周都跟电会16班的同学说,有时甚至坐下来跟他们聊很久。

最终,电会16班43位同学有36位拿到了会计证,远远高出另外两个高考班,过级率达83.7%,而那一年株洲的一所全日制高校的相关专业过级率才60%多。一个“放牛班”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整个校园都震惊了。可能大多数人都不能理解,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一次表扬一次认可,可能足以改变他们的人生。

有等待花开的期许,花儿们必然不负所望。只是,花儿开了,他走了。

一腔热血浇铸成一份事业

周京平从2001年7月起担任学校的副校长,至今已进入第17个年头。从2014年开始,他同时主管学校的教学和德育。除了学校管理工作,他每个星期还有四节语文课。

他说,教师就应该站在讲台前,这是他站在讲台上的第33年。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学生还记得周京平上戴望舒《雨巷》时的情景。他的语文课和别的老师有些不一样,布置了学生一道作文,作文题是根据这首诗画一幅画,再依据自己的画面赏析《雨巷》。为什么先画雨巷再赏《雨巷》?周京平说,他教的是服装系的学生,个个都画得一手好画,让他们以擅长入手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职业学校的教学和普通高校区别比较大,学校有中专生、也有大专生,教学方法自然也应该多样化。针对一些大专生反映学校没有大学气氛,课程开设也和大学不一样的情况,周京平利用课外时间办起了电影欣赏讲座,先让学生观看影片,再赏析。

小“影院”放映的《心灵捕手》《肖申克的救赎》等经典优秀影片,周京平都曾看过,也仍旧和同学们一起坐下来欣赏。之后,他给同学们布置课后作业,写观后感。由于播放的都是完整的影片,再加上讲座,周京平的电影欣赏课常常要花上三个小时。当然,这完全是义务劳动,并没有课时费。

有一次,在欣赏了吴天明导演的《百鸟朝凤》后,一个学生写了一篇很不错的观后感,周京平十分欣喜,他评价“不仅文笔语感的味道都很好,关键是标点符号都很讲究,这种惊喜,实实在在超过了刚刚看过的电影。”那个晚上,他感受到了遇良才而教的快乐。在许多语文老师眼中,中职生根本不会写作文,可在周京平眼中,每一篇都能找出优点。

周京平有个习惯:听课和写教育随笔。这些年,如果不外出,他每天必听课,数十年如一日,听的课已经记不清了。

去年教师节,有记者去给他做一个专访,去的时候他正好听完一节英语课回办公室,是新来的英语老师黎骁上的。周京平说,黎老师的课让他感触颇深,比如课前5分钟,黎老师就进了课堂,通过播放音乐的形式使同学们在上课前尽快进入状态,黎老师称之为“候课”。“听说过‘候车’,但没有听说过‘候课’。”周京平说,黎老师的教学方法让他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他说,黎老师通过游戏的方式活跃了整堂课,时间也把握刚好,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

一次,上级到学校检查工作,周京平却趁空隙“溜号”去听课。这天正好有青岛的同仁前来考察。一见周京平,上课的曹老师问要不要调整原来准备的讲法,周京平笑言:“你的课堂你做主,再说人家大老远来,不就是希望听到原汁原味的课吗?”“比起坐在会议室里,待在教室里我更开心更踏实。”这就是周京平。

周京平这样的听课,必然是有榜样效应的。校园里就每每出现老师们听课的“盛况”——教室后面乃至窗户外面都趴着听课的老师。今年秋季,株洲市教育局开学工作检查时,老师们听课也是这样一番场景,把大家都逗乐了。老师们却仍旧趴在窗户外十分专注地盯着课堂。

我们相信,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老师们听课的“盛况”必然仍在,周京平却舍下了他爱听的课,走了。

周京平还会把自己一周内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一篇教育随笔。“大概写了100万字吧。”他曾经告诉同事。

他博客里标注“教育随笔104”的一篇文章,题为《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写于今年暑假学校军训期间。谈到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他写道:“有效的教育至少离不开体验,只有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同样在实践中体验领悟,才能培养思考能力,才能真正明辨是非。近年来,我们在体验教育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比如不依赖清洁工,自己管理校园卫生。在大家逐渐形成习惯后,适时升级,开展6S教室和6S寝室创建活动。培养劳动观念,首先需要意识到劳动的价值。自己不劳动,永远不可能意识到劳动的价值。只有意识到劳动的价值,才可能尊重劳动,最终热爱劳动。”

“一周听了11堂课,自己还上了四节课,差不多满脑子都是课。哪些东西留在脑海里了呢?印象最深刻的,是年轻老师们的状态,而不仅仅是他们的进步。说到进步,一般情况下都是着眼于他们的成熟,具体来说就是教学经验,通俗点讲,就是是否形成了有效的套路。可是成熟就是成长吗?很多时候,套路形成之日,就是进步停滞之时。轻车熟路之后,不再全神贯注就成了常态。我宁愿他们缺乏套路而激情未泯。”这段摘自周京平“教育随笔89”《年轻没有失败》。

如此这般关于教育教学的深度思考,俯拾可见。老师们称周京平为学校大小事情记录者、疑难问题解惑者和“思想的发动机”,有什么问题想不明白了,工作上有困惑了,生活中有难题了,都可以找他。

周京平最后一篇教育随笔写于2017年11月11日,标题为《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那天,周京平从学校食堂吃完午饭回办公室的路上,捡到现金若干,径直交到了学生处。学生处处长周公望在班主任群里发招领启事:周校长捡到现金若干交到学生处,特别表扬。如有哪位同学遗失现金的,可以到学生处认领。

居然得到老师“表扬”,周京平觉得有意思,就随手发了条空间“说说”,说自己第一次受到周处表扬,受宠若惊。一个学生跟帖评论:无论是谁,做了好人好事就要表扬。

周京平的教育随笔就定格在2017年11月11日:“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可是,春天再来,他却远去了!

一只蝴蝶振扇出一种效应

团委书记谭延喜在周京平口中的称呼是“喜子”。喜子说:“周校长最喜欢的诗句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2004年喜子初到工业学校时,第一个跟他谈话的就是周京平。周京平告诉他最喜欢的诗句,跟他说职业学校的学生需要慢慢陪伴,要允许他们“试错”。“你不能把老师当做职业,教育对老师而言应该是终身的事业。因为你,可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

喜子说:“这两句话,我一直记得。”

同样的话,周京平几乎跟学校每一位新进老师讲过,有时甚至不厌其烦地讲。

喜子从当初那个面对学生还懵懂的老师,渐渐成长为信息技术系德育主任和校团委书记。在面对职务抉择时,也是周京平来解惑:“不尝试怎么知道你的专长?”

如今,老师们感觉喜子身上似乎已经有了周校长的影子。喜子也会跟新老师谈慢教育,喜子也会写教育随笔,喜子也有微博,喜子解决学生的事情也是实打实的认真,喜子还有一个公众号,用以记录学校的点滴,也发教育类的文章……就在前不久,喜子跟周京平谈及将要换届的团委书记一职,两人都认为接任者一定得是充满激情、关爱学生,把教育当做终身事业的老师。

李郭文是2015年进校的年轻老师,她在学校上的第一节课,周京平就推门来听课了。一节课战战兢兢结束后,周京平上来跟她握手,微笑着说:“李老师的课很有活力,欢迎加入工校!”李郭文这才知道是周副校长,她记住了那一个能让人心安的微笑。在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无论师生,每一个人都记得这个微笑。

“周校长十分善于发现学生和老师身上的闪光点。”周公望说。与“慢教育”一样,表扬也如同蝴蝶效应,一次振翅能引发连锁反应。

老师们经常被周京平“花式”表扬。

“每一次听小戴的课,我都强烈地意识到,有些人天生就是为了当老师的。对于这样的人,你只需要给她足够的尊重和信任,给她起码的条件和空间,套一句俗话:给她一个机会,还你一份惊喜!”

“周三第一节听唐伟老师的课,很受启发。第一,经验分享特别丰富,令人茅塞顿开。第二,教学辅助手段丰富并且恰到好处。课件、招贴以及传统的板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第三,就地取材,以近比远,化繁为简,堪称神来之笔。”

……

翻看周京平的教育随笔,这样的表扬简直太多了,每一个表扬都让人觉得心中一热。

感动还有很多。就是这位被表扬的唐伟老师,在一天下班以后,发了一条朋友圈:“今天感冒+发烧,但还是坚持去上体验课。课前,一位学生拿着班主任签好字的请假条跟我请假,我见上面写着‘生病’。当时可能是她发现我咳嗽厉害,在离开教室后又返回教室,我问她怎么回来了,她讲:我知道老师您也感冒了,事后便坐下来听起了我的课。我被感动了……”

看到这条内容,周京平写下了如下的话——

我也被感动了。其实我们常常会这样那样地被感动,只是未必会随手记下来,久而久之,就“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了。雅斯贝尔斯广为传诵的教育名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其实就包括这种感动,而且,是彼此之间的相互感动。

去年生日那天,适逢周京平晚辅导,他就在学校小卖部点了一碗“长寿面”算给自己过了一个生日。他走进教室准备上课时,班上几十个学生齐刷刷站起来大声说:“老师,生日快乐!”这一幕仍然让他感动。

常常出现在他笔下和口中的“喜子”谭延喜也常常会写到他的感动。这一幕就是喜子记录下来的,“先有父母心,再做教书人”,这话时常挂在周京平口中。

在工业学校每一个班主任的办公桌上,学生每周都会上交一本《成长记录本》。记录本上有学校办学理念、班主任寄语、学校学生素质评价细则、学生在校表现评价细则、新学期打算、个人职业规划、每周一故事、学生周记、成长记录表、期末评价、给家长的一封信,等等,学生们学习生活中的点滴、职业理想的种种都在记录本上呈现出来。这些,都是周京平的精心设计。

只是,他留下了这些种种之后,自己翩然飞走了,如振翅的蝴蝶。

一路走好大写起一座丰碑

“校园里满是他的烙印,他却翩然飞走了。他不陪我们玩了。”

学生都不相信周京平离开是一个事实,以为是他跟他们开的一个玩笑。蒋非非说:“我曾经和老师开玩笑,我们都没您会养生,别到时候没人陪您玩。现在,是他不陪我们玩了,对家庭,对学校,对朋友,他细心周到,殚精竭虑,太累了。透过薄薄的镜片,以另一种生命形式,他在天国静静俯视着我们……”

“周老师传递给学生拓展式的思维方式对我们启发非常大,甚至足以影响我们的人生。他性情里有一种温和与淡然,我真希望在今后渐老的日子里,一群烹茶、饮酒的朋友里有他。可是……”谭哲这么说。

周京平离开的那一天,ICU病房外,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严建国与班子另外两位成员抱头痛哭,他们四个人共事16载,朝夕相处不离不弃,如今周京平竟然弃他们而去,让他们如何接受?

“从他发病到今天,我一直都不敢想起他和我们共事的点点滴滴,每当想起都会泪流满面,我们从2001年一起共事至今16年,他不光是我的好同事、好同志、好搭档,更是我的好兄弟!”在一周后接受采访时,严建国仍旧几度哽咽。

从2001年开始,严建国、周京平、龙建安他们这个班子就组成了,用严建国的话说,“16年没有红过脸”,他们做到了连夫妻都难以做到的和谐。周京平走后的第一天是周一,学校要举行升旗仪式。照往例,严建国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周京平该站在队伍的最后。严建国经过周京平身边时,周京平会冲他微微一笑。可是这天,迎面只有北风鼓荡。他忍了很久终于没忍住,当着全校师生泪流满面。

不能接受周京平离去这个现实的除了他的家人、同事、学生,还有许多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一时间,微博、朋友圈、朋友们口耳相传间,都是他的名字。

周京平有每天晚上在微博、QQ空间和朋友圈发“晚安微言”的习惯。11月16日,他发的内容是王鼎钧的那句“如果没有诗,吻只是触碰,画只是颜料,酒只是有毒的水”。他的晚安微言就定格在11月16日。在这一条微言后面,微博留言126条,QQ空间留言50条,目前仍在递增当中。

周京平追思会当天,“株洲教育”公众号发出一篇悼念文章,阅读量高达21615次,留言百余条。

戴妮娜就是周京平笔下的小戴老师,她在接受我们采访时,几度哽咽。“我一直都知道,只要我努力,总有一个人能看到。”这个人是周京平。

在李郭文心里,周校长是榜样,是依靠,是标杆,自己好与不好,他总能提点。

“他总是那么有耐心,又有爱心。对我们新老师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包容我们的缺点,鼓励我们的优点,我们也在慢慢成长。”舒明也是工业学校的青年教师。

周公望说:“从此,我们身边失去了一位点赞者,一位为大家打CALL者,失去了一位记录者,失去了一位踩刹车者,失去了一位思想导师。悲痛万分!”

周京平担任副校长的这些年,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完成了首批省级示范、首批国家示范、首批省级卓越职业学校“三连跳”,实现了学校从一个高峰向另一个高峰攀爬发展,延续了学校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四连冠的辉煌。

明年,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就将搬迁至新校区。

以往,每一个新学年开学,学校大门口的对联都是周京平撰写的。现在,新校区的对联,他再也写不了了……

“深度报道”伴您溯向思想的更深处,延伸阅读请继续关注“湖南教育新闻网”。

网址:http://www.hnjyxw.com

猜你喜欢
喜子株洲市学校
槐庭槐花开
——湖南省株洲市秋瑾故居之歌
株洲市白石港河道治理探析
大青山的鸬鸬
阿贵的女人
阿贵的女人
喝酒为啥不喊我
株洲市:建章立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创新生活多姿彩——记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学生刘泽鹏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