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数学分层练习
——涟源市双江小学数学组风采

2017-12-26 03:18肖薛斌
湖南教育 2017年47期
关键词:数学组正方体长方形

实践数学分层练习
——涟源市双江小学数学组风采

左起第一排:聂寒梅 李玉梅 吴文华 康尚林 张红艳 梁毓莲 刘 蓉 袁海青

左起第二排:谢 君 肖薛斌 陈立军 彭雪君 刘毅敏 黄晓红 陈夏芳 刘定珍李翠兰 李晓敏 李文斌 吴明清 唐红霞

左起第三排:谢文华 肖雄明 刘楚文 刘湘群 吴盛祥 谭志宇 肖丽芬 谭志群梁顺梅 谢永红 谢玉清 周志芳 梁庆芳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如果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同样的练习,期望达到同一目标,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好”、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进而会影响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主张因材施教。将数学练习进行分层,是对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的有益实践,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人文关怀。始建于1950年的涟源市双江小学数学组老师们坚持在数学练习上进行分层设计,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分层

数学组老师们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通过课堂教学、课余观察、家访查档及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会诊交流等途径,在对学生全方位考查的基础上,按《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将学生按2∶5∶3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次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层次是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C层次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数学组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坚持尊重学生,师生协商,遵循“进则上,退可下”的原则。

二、练习分层

学生的层次不同,练习的布置也应有所不同。为此,数学组老师设计的练习分为基础层、综合层、拓展层,分别对应A、B、C三个层次的学生。

1.课内练习分层设计

(1)综合不同版本教材,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

深度解读教材是分层设计练习的重要路径之一。数学组老师在解读教材时,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中相同内容的分析与对比,设计最合理的基础层、综合层、拓展层练习。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练习反馈进行教学效果分析,从中发现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并给予恰当评价。

例如,教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这一内容时,数学组老师通过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的对比,设计了下面一组练习题。

下面的哪些图形是蓝色长方形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是怎么放大和缩小的?

①请在是蓝色长方形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的后面记上“√”。

橘色( ) 绿色( ) 紫色( ) 红色( )

②将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倍数用比表示:

( )色长方形是蓝色长方形按照( )∶( )( )的。

( )色长方形是蓝色长方形按照( )∶( )( )的。

③如果将紫色长方形的一条边调整长度,怎样调整才能变成蓝色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

方案1:

方案2:

在这组题里,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工作量:处于A层次的学生可以顺利完成第①题,这也是本节课必须落实的教学目标;处于B层次的学生可以完成第②题,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弄懂什么是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还要弄懂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正确表达形式,综合性比第①题强;处于C层次的学生可以有创意地完成第③题,这道开放性很强的问题,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有多种方案。这样设计,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这样开放的数学问题中可以获得不同的发展。

(2)“微创”教材中的习题,研制不同层次的练习

教材中安排的练习大部分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但有的练习层次性不够。为此,数学组老师将教材中的练习进行适度的加工,使之更好地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教完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后,老师根据教材上的练习12÷5=( )……( )补充设计了如下两道练习题,分别供B、C层次的学生选择。

①( )里可以填几?32÷( )=6……2(B层次)

②( )里最大可以填几?最小呢?( )÷5=7……( )(C层次)

(3)分析作业中的错误,编制不同层次的练习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题是最直接、最现实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巧妙地利用错误资源,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基于此,数学组老师通过分析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编制不同层次的练习,以查漏补缺,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有些五年级学生在计算教室的粉刷面积时算了6个面,这是经验缺乏,考虑问题片面导致的错误。因此,老师们设计了如下练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训练。

①一个长方体水池的长是18米,宽是12米,深是2.5米,在它的四周和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A层次)

②一个长方体通风管,长4米,宽和高都是20厘米。做100根这样的通风管,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A层次)

③一种饼干盒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30厘米,现在要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做5个这样的饼干盒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纸板?(B层次)

④游乐园里新增了一批垃圾箱,它是由两个正方体组成的,其中小正方体的棱长是2dm,大正方体的棱长是5dm。小正方体的顶部敞开,便于人们扔垃圾。制作这样一个垃圾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B、C层次)

⑤用27块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任意拿去一个小正方体,剩下部分的表面积是多少?(C层次)

2.课外练习分层设计

(1)依据学生兴趣分层设计

学生个体有差异,关注点不同,兴趣也不同。因此,课外练习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安排不同层次的课外练习让学生自由选择。如学习完“圆柱的体积”这一内容后,老师们设计了如下课外练习让学生自选:1.出示一些圆柱,已知底面半径(或直径、或周长)与高,要求圆柱的体积;2.写一篇与圆柱体积有关的数学日记;3.趣味问题:一个牙膏厂的效益滑坡,牙膏不好卖。你能利用我们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增加销量吗?

(2)依据学生能力分层设计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课外练习的设计可以从作业量和作业难度分层。每课的基础性练习必不可少,以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至于教师结合教材设计的一些拓展性练习,他们可以选做或不做。适量的作业和适当的练习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促使他们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三、评价分层。数学组老师还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分层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学生学习的能力是有差距的,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学生可以很快完成,有的学生则有很大的困难,作业质量也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客观的评价,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心理上均产生心理优势,从而增强自信,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潜能。

双江小学数学组老师们在教学中既做到了保底教学,确保了教学目标的落实,又让各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学校的学困生由于老师降低了要求,慢慢地恢复了学习信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能够顺利地掌握。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由于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体验了学习的成功感,学习的动力倍增。而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也有效地掌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上都收获了精彩。

(执笔:肖薛斌)

猜你喜欢
数学组正方体长方形
我爱长方形
给正方体涂色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分类数 不出错
拼正方体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怎样扎实有效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数学组备课活动的几点感悟
巧替换 妙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