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唐楷就像做小学作业

2017-12-26 01:20
初中生 2017年31期
关键词:雁塔圣教序欧阳询

向 彬

写唐楷就像做小学作业

向 彬

前些日子,湖南省书法院委托我担任“欧阳询书法研究”这一项目的主持人,我因为有《历代书法经典·欧阳询》这部书稿的撰写基础,于是欣然应允。

会议期间,大家谈到一个话题:如何看待欧阳询楷书的当代意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作为我国书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楷书之一,欧体具有独特的风格,而且唐及其以后的朝代中,学习欧体楷书的书家比比皆是。从欧阳通到文徵明,从永瑆到黄自元,都是学习欧体楷书的书法大家。但当今书坛,学习欧体楷书的书家少之又少。

我学习书法最初从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入手,后来学习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再后来对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和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及《倪宽赞》(传)都认真临习过,前前后后学习唐楷近十年。或许是因为学习唐楷很难写出个人风格,或许是因为唐楷点画和结构都非常严谨,很难写到一定的高度,我将近有20年很少写唐楷了。最近因为一直在思考欧体楷书的当代意义,又开始写写唐楷,希望在书写的过程中找到些许启示。

很多人都说学书法需要艺术天分,这句话没错。但书法的手头功夫很大程度上是技术活,技术活层面是需要下笨功夫锤炼的。人世间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不是赢在天分上,而是赢在勤奋上。我有没有学书法的艺术天分暂且不说,但我目前真切地感觉到,最大的失败是在书法技术层面所下的功夫远远不够。

所以,我想用笨功夫试试,将《雁塔圣教序》仔细阅读并通临100遍后,我究竟能学到什么。我之所以选择通临《雁塔圣教序》这件作品,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其一,《雁塔圣教序》中唐太宗李世民所作的《大唐三藏圣教序》以及唐高宗李治所作的《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是两篇写得非常好的文章,文辞优美,意境幽深;其二,《雁塔圣教序》是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的经典楷书作品,用笔含蓄而富有变化,结体端庄而体态大方,既具唐楷的庙堂之气,又有文雅的清秀之美,与我个人追求的书法风格很接近;其三,我20年前对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和颜真卿的《颜勤礼碑》用功甚勤,后来又对钟繇小楷《宣示表》、王羲之小楷《乐毅论》《黄庭经》以及王献之小楷《玉版十三行》等小楷下过不少功夫,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写出自己满意的楷书,个人认为还是在楷书方面所下的功夫不够。

向彬书法作品

我写字有点类似于心身修炼,所以书写时喜欢安静,在安静书写时用心与古人对话,慢慢领略其中的妙处。我沉迷于唐楷书写,自己没觉得哪里不对,有朋友时时问我最近在做什么,当我回答说在学习唐楷时,朋友的回应蛮有意思:“写唐楷,不就是做小学作业吗?”

确实,唐楷在很长时间之内被作为学习书法的入门字体。但唐楷仅仅是入门字体吗?我们清楚地知道,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和柳公权等书法大家,老年时还写楷书,而且很多经典的楷书作品都是他们晚年书写的。但不知为什么我们当今的书法家对唐楷很不以为然,是我们的楷书水平超过了唐人,还是写唐楷没有出路?这些问题确实值得人们深思。

对我而言,最近学习唐楷,似乎还是很有收获,主要是让心得到了平静,回归到了写字的本来状态。我对个人的书法要求不高,只想写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作品,让自己和喜欢这类书风的朋友看了我的作品后产生愉悦感,我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什么艺术表现、笔墨语言、形式构成,或者什么个性张扬,什么激情奔放,我都做不到。能够做到的,就是多读书,多练习,像小学生写作业一般,恭恭敬敬,认认真真,一笔一画,一丝不苟。

向彬,博士后、教授,男,汉族,湖南新化人。生于1972年11月,笔名杉木,号梦苏堂主人。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美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博士后进站于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现为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出版《向彬诗词书集》《向彬诗书画作品集》等书画作品集,书法作品曾获“王羲之书法奖”和“山东书法创造成就奖”,并被中国文字博物馆、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等国内多家机构收藏。

推荐同学们看的书:《永字八法—书法艺术讲义》 《中国书法文化》

猜你喜欢
雁塔圣教序欧阳询
游雁塔
书法家欧阳询貌不如字?
雁塔夜吟
唐欧阳询《用笔论》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解析(三)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解析(四)
从《十六龄女士杨莲之集圣教序诗》看杨莲之诗歌创作
正定雁塔
唐代书法家欧阳询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