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的探讨

2017-12-27 16:22范明喜
教育界·下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直观教学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范明喜

【摘要】中职教育旨在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技能人才。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以及相关教育部门更加重视中职教育。文章对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进行了探析,通过加强直观教学,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各类教学资源,借助多样化的教学途径来优化教学成果。

【关键词】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堂教学;直观教学;教学方法

中职教育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中主要包括汽车、机械以及电子计算机等教学内容,专业性和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当前大多中职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与明确的学习目标,基础文化知识也较为薄弱,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现阶段要想进一步优化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堂教学质量,首先需要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制订教学目标,从而更好更快地提升教学质量。

一、教学过程中加强直观教学

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是由许多电子元件和零件构成的。随着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应用,加上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防抱死系统、安全气囊等系统在汽车上的普及,中职教学难度不断提升,教学中所涉及的内容较广,许多学生不能全面接受教学中较为抽象的知识点,教学课堂也大多枯燥乏味,学生在此类环境下学习会导致自身學习兴趣下降,从而影响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当前中职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入更多直观的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汽车构造课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汽车机构以及系统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每个零件的工作原理。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在课堂上通过动画教学的形式为学生展开教学。运用此类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清楚认识到汽车各个部件的内部结构,从而分清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1]。

教师在讲解曲柄连杆机构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曲轴飞轮和活塞连杆之间的运动作用关系,让学生能够更加形象直观地观察发动机内部工作的基本状况,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增强。然后,教师向学生展示相关零部件的基本拆装,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为学生分析各个零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最后,教师需要对学生展开操作引导,让学生亲自动手拆装。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将教学中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通过直观化、真实化的教学情境进行充分展示,化抽象知识为直观形象的内容,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2]。

二、灵活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现阶段大多中职学生对基础文化知识掌握得较差,没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缺乏较强的理解能力,课堂教学氛围较差。对此,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案例分析法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涉及汽车检修以及故障修理等内容,对此,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教学是指以实际的教学案例为基础,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展开理论和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叙述的形式进行表达,对教学中各个问题展开全面分析。比如有一辆车发动机启动困难,加速不良,此类问题在上坡和加速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问学生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学生听到问题之后,便会结合教学内容展开积极的探索,再通过教师的初步引导,能够将问题定位在电路综合故障方面。教师再以此为教学案例,为学生展开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教学。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驱动下逐步对电子点火系统等知识展开学习,能够有效掌握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不仅能够加深学习印象,还能够有效提高解决电路疑难以及电控发动机油问题的综合能力[3]。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故事叙述的形式对学生提出相关教学问题。比如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发动机的实际转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有时还能听见低沉的声响,当发动机呈现出负荷变化时,声响更加明显。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此类问题展开探究讨论,然后再对学生展开积极引导,根据问题的现象分析原因,让学生逐步掌握曲轴主轴承响故障判断的知识[4]。

(二)加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在传统教学中,大多都将专业教学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各自独立,使得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理解分割开来,学生很难从教学中建立明确的认识。所以目前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梳理教学各个环节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将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结合。

目前大多中职学生对于汽车零件的空间形体以及位置关系理解较差,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比如在修理工艺的学习过程中,大多学生还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导致知识学习的完整性受到限制;在学习故障排除时,很多学生缺乏完整的学习思路,长期发展导致畏难情绪,有些学生在进入修理技能学习阶段时,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使得学习不具备完整性。所以当前教师需要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式,在教学汽车保养课关于制动系统的保养时,如果还是采取传统教学方式,教学跨度较大,而采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可以引入相关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加强制动系统保养的重要作用,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是通过多媒体或实图进行展示,让学生在思维层面上建立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掌握制动的基本原理[5]。比如在教学制动液更换和选用、制动片磨损情况的测量、制动踏板的更换和调整、轮胎实际检测时,教师可以借助各种实物为学生展开具体教学,对实物的各个主要部件进行重点介绍,从名称、部件作用、基本构造、检修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基本检修操作等。教师演示之后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指导学生完成相关分解、检修、装配工作,并让学生在实际动手过程中学会总结各类问题,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程度不断加深,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6]。

三、挖掘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在当前的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对当前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挖掘,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较快,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当前的中职教学课堂上得到了有效应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的图文声像形式积极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引入适当的课外知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當前的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电教手段展开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准备相应的教学材料,用数码相机拍下汽车各个基本部件结构作为教学实物,再在课堂上通过投影仪为学生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如教师可以拍下汽车发动机上“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实物照片,然后在教学课堂上通过投影仪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分清相关部件的基本形状、结构和位置等。再比如在喷油器的结构和原理教学中,因为喷油器构造较为复杂,知识较为抽象,学生无法有效接受,所以可以借助相关的教学软件,将抽象的喷油器知识通过动画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喷油器的基本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等。在讲解电控发动机时,教师可以通过录像教学,让学生在形象化教学中掌握电机基本工作原理,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气氛得到活跃,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7]。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出发,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等教学法的运用,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增强,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国辉.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未来英才,2016(21):271.

[2]黄仕权.提高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教学效率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08):113.

[3]雷印南.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26):100.

[4]左子樵.多媒体技术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4):132-133.

[5]韩章.关于汽车维修专业课教学的思考[J].教育界,2010(02):92-94.

[6]陈佐才.浅谈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J].科技视界,2012(30):173.

[7]高永丰.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技术,2013(01):44.

猜你喜欢
直观教学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