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与叙事的不同

2017-12-29 17:42刘奕潇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30期
关键词:导语记叙文文体

刘奕潇

当今时代,人们每天接受的信息大多是通過新闻媒介获得的,而新闻是一种独特的文体,但这样一种生活中每天都遇到的文体在初中教材的篇目却屈指可数,仅有2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归类于记叙文文体中。

在这一单元的总目中,编者从两个层面对这一单元作了综述,一是从内容层面要求我们中学生对“正义战争的伟大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有所体会;二是从形式层面要求我们中学生对“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所把握。内容层面我们中学生可通过阅读来了解文章的内容,进而体会战争中人物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两个极端”;而在形式层面上,特别对于文章的“叙事”,我们阅读这个单元之后发现《新闻两则》的叙事明显与其他记叙文如《芦花荡》《蜡烛》有所不同。

一、新闻文体的标题

《新闻两则》的标题明显与其他记叙文的标题不同。《芦花荡》《蜡烛》《亲爱的爸爸妈妈》等记叙文的标题或用故事发生的地点,或用故事中出现的“物”,或用故事中的人物来作为标题,这些标题一般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而《新闻两则》的标题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从叙事层面而言这两个标题都是对一个完整事件的概括。

这种概括性的标题需把事件的核心要素都拎出来,也就是说,消息的标题必须是对事件相对完整的概括,绝不可能像《芦花荡》一样只出现事件的地点作为标题。

这种标题看似简单,实质存在较大难度,它是对一个事件准确、完整、得体的概括。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对一个事件概括非常完整——“人民解放军”已经渡过长江,“百万大军”增加气势,“横渡”表达的是渡江的场面。

二、新闻文体中的事件叙述

记叙文体是一个庞大的文体,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都归类于记叙文中。而叙事类的记叙文又是记叙文的一个大类。叙事类的记叙文重点在于把一件或几件事叙述清楚、完整,同时人物在事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通常在叙事时还要把人物的心态、情感表达出来。比如林海音的《窃读记》(七年级上册)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如果叙事再复杂些,就是在叙述时间上做一些调整,比如使用插叙、倒叙等手段,给人留下悬念,这样使文章显得摇曳多姿。总体而言,叙事类记叙文重在详细叙事,叙事时一般用一条线索或几条线索把事情交代清楚。

而就新闻文体而言,重在事实性叙事,但是其叙事和叙事类记叙文有很大的不同,其叙事是一种概括叙事,重在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交待清楚,而且只叙述事情的概貌,对于事件的详细经过、有关细节、人物的情感等一概略过。

一般记叙文在事件的叙述中更多关注人物的形象及事情的细节。同时在叙述事件时,还都蕴藉着作者浓浓的个人情感。如和《新闻两则》同一单元的《芦花荡》《蜡烛》等就是如此。因此,对于教材中的要求——“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的把握,我们需把《新闻两则》和其他记叙文区分开来,理清思路,辨别异同,这样才能较好地掌握消息这种文体。

三、新闻文体的叙述角度

叙述角度是指叙述者对事件进行讲述的角度。因讲述时情感的渗透和讲述者面对事件的角度情况,叙述角度可分为主观讲述和客观讲述。又因主观和客观的讲述,同样的一件事讲述者的角度不同,事件会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从而产生不同的意义。

新闻文体和一般记叙文很大的不同就是对事件叙述角度的不同。新闻文体讲述事件时是客观的、甚至是无情感渗透的;而一般记叙文恰恰相反,讲述事件时更多是主观的,即使是客观的叙述,也有情感的渗透,甚至要有很深的情感的渗透,以达到以情感人的效果。就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而言,虽然《新闻两则》和其他文章合为一个单元,《新闻两则》在情感的渗透和叙述角度上和其他文章相比有较大的差异。

《新闻两则》看似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主观性叙述,但是从根本而言,“我军”的叙述仍然是客观叙述,虽然在一些语言的运用上有情感的流露,如“百万大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纷纷溃退”“都很泄气”,但是依然在客观地叙述一个事件。事件的时间、地点、原因、结果这些客观性因素已决定了事件的客观性。这和《芦花荡》等文章有着本质区别,《芦花荡》在叙述一个老人的事件,作者在开篇就把浓浓的情感渗透事件之中,用大量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彰显老人的英雄行为。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些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上升为文章的核心,而消息恰恰需要避开这些描写,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才是事件的核心。

四、新闻文体的结构

新闻文体的结构应该说是独特的。教材中清楚地说明了其结构为: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同时也说明了事件的叙述规则。但是缺少的是没有说明导语与主体的区别与联系,主题中事件与事件的区别与联系。

如果从事件的本质意义而言,消息是对一件事情不断地重复解说、叙述。导语是对事件的概括叙述。而主体又是对事件进一步的叙述,只不过比导语更加详细。这种叙述方式如果放在一般的记叙文中,会造成事件的叙述重复,以致拖沓、啰嗦。但是消息文体这种独有的重复叙述结构,才是其独特的价值。我们中学生应该明白的是,在生活中,人们阅读消息时,可以只看标题,也可以只看导语,也可以只看主体的一部分,但是阅读者得到的信息是完整的,只不过是不详细而已。因此我们在掌握消息这种文体时,既要明白事件的概括意义,同时也要明白消息这种独有的结构。

总之,随着新闻媒介的进一步嬗变、发展,消息这种文体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会越来越凸显它的广泛性与重要性,因此对于当今接受信息较快较广的中学生来说,较好地把握这种文体,对于以后进一步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导语记叙文文体
记叙文阅读专练
导语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阳光
如何写好记叙文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本期专栏导语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导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