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小学数学试卷命题

2017-12-29 18:21焦际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30期
关键词:题量试卷命题

焦际

学习的环节有很多包括预习、上课、复习、练习以及检测等,检测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反映老师教的成果。当然部分老师出题有误区,有的老师认为出一份难的试卷,学生都做不出来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水平多高,要知道命题的宗旨不是为了将学生考倒,而是要充分反馈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就是学什么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命题经历谈谈对小学数学试卷命题的认识。

一、认真钻研教材

首先,要想命好一份试卷,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学大纲,知道命题的范围。

我们现在使用的版本比较多,比如数学使用的是北师大版教材,而以前使用的是人教版,对于相同的知识可能影响不大,但有的知识以前教材中有,现行教材就没有。以六年级期末卷为例,市面上有的资料中很多都涉及解比例以及成比例的问题,而这部分知识在北师大教材中是没有的,书中没有涉及解比例的章节,很明显这是编者没有认真钻研教材导致的一个问题。也有的教师没有弄清楚命题范围将下学期的内容出进了上学期的期末检测卷中。

随着2011版新课程标准中,有些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发生了改变,作为命题者也要紧扣新课程标准,不可脱离于新的课程标准。

二、科学设计内容

1.题型设计

数学试卷一般题型都是固定的,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作图题、解决问题等,而以前常考的列式计算,现在北师大版教材突出情境教学,因此对于这种纯数学列试计算考查的不多。

2.题量设置

一份试卷的题量也是基本差不多的,因为受试题检测的时间制约,题量不能过多,如要求90分钟完成的试题,大概在25-30道为宜。教师出22道题之后,可以自己做一遍,学生完成的时间大约是教师的3倍左右,然后再去权衡题量。

3.难度系数

一份成功的试题,命题者对测试者全体的平均分可以做个预估,如果达到预期的平均分,那么说明出得还比较成功,一般一份试卷上不宜出太多的难题,而难度也是逐渐加大的,这样也是让学生慢慢进入思维的状态,先易后难,一般难题安排在填空题或者选择的最后一题。当然对于解决问题也可以安排一题发散思维的问题,难题分值最好不要超过10分,要知道你命题的宗旨不是为了把学生考倒,而是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老师喜欢把一些奥数题出在常规考试当中,这样是不太合适的,所谓的难题是若干个知识点的穿插使用,如在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出:1+2=?但是中高年级我们可以出:最小的奇数加最小的质数是多少?再如体积的转换问题,用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和高已知,要将这个圆柱锻造成一个长和宽已知的长方体,问长方体的高是多少?这两个问题都是知识点的穿插以及思维的转换。我也看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如已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20cm2,现在想要在其内部截取一个面积为10cm2的正方形,问,如何截取?还有10棵树,想要栽成5行,每行栽4棵,问怎么栽。这两道题应该说对于学生的思维要求比较高,而且也不能充分地考查学生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做过就知道,没做过的要思考出来也是比较费劲的,这样的难题就不太合适出在平常的检测中。

4.考點的分布

我们现在使用的北师大版教材将知识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综合实践这四大板块。一份好的试卷,这四大板块要遵循一定的比例。一般来说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应该比较多,大约占到80%左右,其中数与代数较多一些,一般占45%左右,空间与图形占35%左右,概率与统计以及综合实践各占10%左右,还有也要考虑到各个单元的覆盖面。

三、适当添彩润色

1.图形的穿插使用

在一份试卷中,有的老师喜欢在一种题型中出现很多图形。我们的试卷一般有4面,应尽量做到每面都有图形点缀,不要将图形全部叠加到某一面上去,这样整体看起来不美观。

2.紧密联系实际

北师大教材突出情境教学,因此在命题中也最好体现这个思想,将现实的情境带到试卷中来,如相遇问题:已知A、B两地相距500米,两人相向而行,速度分别是20米/分、30米/分,问几小时相遇?改编:笑笑和淘气家相距500米,周末他们约好一起去玩,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相向而行,笑笑的速度是20米/分,淘气的速度是30米/分,问多少分钟后两人可以碰面?虽然两者所考查的知识点都是一样的,前者就是单纯的相遇问题给人感觉较生硬,但是后者加了一个情境,感觉就更容易让学生进入状态,更容易接受。

总之,试卷的命题确实是一件很费劲的事情,要想出一份好的试卷真的好难,你不能把学生难倒了,然而你的试题又不是简单知识点的罗列,不仅要有创意,而且还要有高度,同时还要体现新课程标准,这就需要命题者自己去认真用心琢磨了。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石化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题量试卷命题
思想政治课练习的布置及讲评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提高化学习题课教学有效性的“五招”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