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犯错的学生

2017-12-29 18:40张志强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30期
关键词:体罚老师教育

张志强

作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处理学生犯错的问题是经常的。由于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群体、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以及当代中国教育对学生的权力无限放大,导致教师处理犯错学生问题的难度进一步增大。如果处理不好或不得当,会导致学生、家长、甚至是领导的非议。造成严重后果教师还要承担一定的经济上或法律上的责任。

要想处理好犯错学生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犯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古人云:”错而不改,谓之错。”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在一次的错误与改正中重复进行的。我们教师往往可以容忍学生在文化学习中的错误,如做错了一个题或做错了一个步骤。但为什么因为学生的一次打架、一次作弊就大发雷霆,就认为后果很严重呢?当自己的学生犯错后,教师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

要想处理好犯错的学生,就要了解中学阶段学生心理特点。上小学的时候,老师的一句表扬或一个优秀的评语对他们都有很大的影响,回到家里要和家长炫耀一番,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在乎成年人对他们的评价与关注。进入初中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更加注重同龄人的评价,希望得到成年人的认可,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勇敢等。如做危险动作、不服从管理、吸烟、早恋等行为的出现。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要想处理好犯错的学生,教师要对学生认错的过程要运用正确的方法。教师在对待犯错学生时,一是要坚持“较真不较劲”。较真是对错误的认识问题,教师要坚持,这不可以妥协。“不较劲”是有的个别学生做错了事,明知自己错了,但是嘴硬,就是俗话说的肉烂嘴不烂。这个时候教师要给学生一个承认错误的时间或者叫转变的时间,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二是恰当地运用“南风效应”,让学生认错。对待犯错的学生,教师要始终以“爱”和关心他成长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先肯定其優点,比如敢做敢当,对人坦诚,有班集体荣誉感等,促使学生主动承认错误;三是批评教育要注意场合和时机。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更重视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有的老师由于忽视了这一点,在课上当着很多同学的面批评学生,学生就会因为感觉自己在同学面前没有了面子,最后出现了当堂顶撞的现象。有的老师就善于利用这一点,当班内有学生犯错误,在班内只点现象,警示每个学生,同时把犯错的学生带到没有旁人的地方去批评教育,效果非常好。

要想处理好犯错学生的问题,教师要在处罚措施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因此,当学生犯错以后学校要及时对他进行必要的处罚。既对犯错学生进行了教育,也能起到警示他人的作用。当然,处罚不是目的,而是对学生教育的一种手段。在进行处罚时,要坚持“明德慎罚”的教育思想。处罚学生时先要讲明道理,明白事事有因果,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任何人犯错都会受到惩罚的道理,再进行适度的处罚,防止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处罚时,一不要伤害学生的身体,即不体罚,二不要污辱学生的人格、即不“心罚”。体罚学生是违法行为,千万不能把处罚等同于体罚,更不能对学生进行心罚,因为“心罚”比体罚对学生造成的伤害更大。另外,老师要改变“罚劳动”的错误认识。如果我们总这样说,会在学生心中形成谁劳动就是谁在受处罚的错误认识。

总之,学生犯错是难免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为学生纠错,让学生改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既然我们别无选择,就让我们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勇于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去探寻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使每一位学生成人成才。

(作者单位:河北省香河县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体罚老师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难忘的体罚
美国教育体罚的渊源,现状与前景
六·一放假么
福建省教练员对未成年运动员体罚现象研究
全球第25个儿童权利日:何时告别暴力和体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