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能源的买卖逻辑

2018-01-02 02:09
中国石油石化 2017年23期
关键词: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

○ 文/本刊记者 赵 玥

中美能源的买卖逻辑

○ 文/本刊记者 赵 玥

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中美能源合作开辟新起点。中国企业要抓住这次能源发展的新机会。

超千亿大单,中美都划算

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签订一系列能源大单,预示着油气贸易已成为中美经贸关系中的最大亮点。

上过福布斯美国富豪榜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准备和中国做场大生意。

在11月短短的3天国事访问中,特朗普所带领的商贸团队一遍又一遍地刷新了人们的想象力:中美合作项目34个,金额高达2535亿美元。这一数据不但创造了中美经贸合作的纪录,而且刷新了世界经贸合作史上的新纪录。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中能源类项目投资总额占比超50%。

为何能源成为重头戏?从两国来看,均有清晰的市场逻辑及深远考量。尽管这次中美能源贸易合作项目签署的大部分是谅解备忘录或者意向合作书,但金额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被业界视为开辟了中美能源合作的新起点。

“卖家”特朗普的能源生意

这一次,特朗普不仅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而且是卖家特朗普,重点就是卖能源。

访华之间,媒体公布的美方商贸团队名单便可见端倪:来访的贸易代表团成员总数为29人,超过10人来自能源及环保领域,占比约40%,其中包括Cheniere能源、阿拉斯加天然气、得克萨斯天然气等多家能源公司。

29人团实属精挑细选。美国彭博社此前报道称,超过100家美国企业申请加入这次商贸代表团来华“淘金”,而美国商务部最终选定的企业不足1/3。

评选标准恐怕只有一条—能在中短期内有助于改善美国对华贸易逆差。

贸易不平衡问题长期困扰着中美两国贸易的发展。按照美方的统计,2016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达到3470亿美元,占美国总贸易赤字的近一半。

在特朗普看来,中美贸易的巨大问题在于贸易逆差。他在启程前重申了这点,并称这一贸易赤字是“令人尴尬和可怕的”。尤其在德国、法国和英国都积极在中国为本国企业站台后,组织一个企业代表团随特朗普访华的呼声愈来愈高,更多美国企业渴望开拓中国市场。

特朗普上任以来,出台了多项以“美国优先”为核心的内向性政策,其中能源政策的调整尤为突出。他签署颁布的《美国优先能源计划》《促进能源独立和经济增长》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及行政令,将能源领域作为经济振兴计划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明确了美国未来要在继续加强“能源独立”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传统能源行业。

国际能源署曾预测,2020年~2030年间,北美将实现能源自给,并可能成为“能源净出口国”。

数据正在证实这一点。今年年初以来,以油气贸易为特征的中美能源合作突飞猛进。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前5个月,中国从美国日均进口原油近10万桶,是去年平均水平的10倍。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统计数据,2017年前7个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和石油产品达到8187.5万桶,是去年全年进口量的110%。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特朗普的重商主义思路正投注在这些可能与中方宣布“达成交易”的随行企业。数十亿美元的出口能够有效减少中美贸易逆差,令这个商人出身的总统得以满载而归。

在供需之外,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滕建群表示,能源贸易的意义还在于为平衡中美贸易关系提供新增长点。“如果美国能够在能源出口上加大投入或与中方展开合作,将大大有助于平衡‘对华贸易赤字’,也可带动美国传统产业的复兴和发展。”

为什么不选择赚钱的科技界企业一起访华?不亚于金融业,但它和金融业有共同的毛病,那就是产业链太短,创造不了太多岗位。总统随行商业人士集中于传统能源行业和制造业,一方面两国在能源合作空间广阔,想象力十足;另一方面,是这些行业能带来大笔投资和就业。能源合作是将来时。

至于未来,滕建群认为,在中短期内改善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压力下,中美未来会在大宗商品、能源、农产品等领域的合作将越来越密切。

美天然气急需新市场

如果再仔细研究一下这次的能源大单,不难发现,中美两国达成的合作协议覆盖了天然气、电力、核电等领域,而天然气成为了绝对的重头戏,两笔最大规模的投资均是天然气上下游的投资。

由国电集团和神华集团合并组成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将首个重大海外投资项目放在了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签署了页岩气全产业链开发示范项目框架协议,对后者页岩气、电力和化工生产项目投资837亿美元。

“837亿美元的总投资额应该是目前我国投资美国页岩气项目数字之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许勤华分析说。有研究报告显示,西弗吉尼亚州及其相邻的宾州页岩气区块,已经被认为是美国近年来增长潜力较大的区块之一。依据西弗吉尼亚州政府公开信息,中国公司将在未来20年于该州进行页岩气的开发和下游化工制造项目。

同时,中国石化、中投海外、中国银行和阿拉斯加州政府、阿拉斯加天然气开发公司(AGDC)共同签署的中美联合开发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项目也令人瞩目。“依据公开资料,该项目由阿拉斯加州政府隶属的AGDC公司主导,将建设由北坡气田供应到阿拉斯加湾尼基斯基(Nikiski)港的长输管线,North Slope的天然气处理厂,以及将普拉德霍湾天然气产地与处理厂连接起来的各种互联设施,规划形成2000万吨/年的液化天然气输出能力(约合270亿立方米)。”许勤华说。

这项协议将涉及最多430亿美元的投资,超出了中石油参与的俄罗斯亚马尔项目,再度刷新中资海外液化天然气投资纪录。

“作为非再生能源,油气能源领域的市场开放在很大程度上牵涉国家安全等考量,投资涉及的双方都会非常慎重,达成这项协议说明中美双方都下了极大的决心。”许勤华强调说。

中石油集团也与美国切尼尔(Cheniere)能源公司签署了价值11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长约购销合作谅解备忘录,后者是美国大陆唯一的液化气出口商。根据该备忘录,中石油将加强与切尼尔能源公司位于墨西哥湾的液化天然气项目合作,进一步推动中美两国液化天然气采购业务长期合作。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的统计数据,美国2016年天然气产量为7492亿立方米,占全世界的21.1%,位列第一;而同年美国的天然气出口量仅为64.7亿立方米,占世界总量的6%,且主要以管道气为主,落后于卡塔尔、澳大利亚、俄罗斯等传统的天然气出口国。这种产量与出口量的巨大差额,加快了美国油气全面扩展全球市场的脚步。

要推动能源出口,市场在哪里?从世界天然气市场的需求分布来看,亚洲尤其是东亚国家拥有世界最大的天然气进口量和快速增长的天然气消费需求。因此,美国政府在今年5月就提出了一个新的声明,确定了鼓励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方针。

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17年上半年中国自美国进口的原油和液化天然气(LNG)金额达到14亿美元,是去年全年的6倍。2017年前9个月,美国对华天然气出口量达到近60万吨,超越尼日利亚和秘鲁,成为中国第六大液化天然气进口来源国。

从中国来看,国内环保、减碳政策的要求,中国各地越来越倾向于增加天然气在能源消耗中的占比,从而减少煤炭消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过量碳排放,因此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规模不断看涨。标普全球普氏的一份数据显示,伴随着中国政策对清洁能源的推动,以及澳大利亚、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合约天然气供应增长。

“今年以来,我国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和原油量增长迅速。”中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心研究员王海滨指出,今年前10个月,我国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量已是2016年全年进口量的15倍。

“我们可以看出,能源合作之所以集中在石油尤其是天然气领域,与特朗普上任以来的能源政策取向,以及中美两国能源领域的比较优势和现实需求息息相关。”许勤华说。

●中美两国领导人互访,为能源合作奠定了基石。 ●供图/新华社

中国“买家”的综合账

能源大单交易究竟划算不划算?这恐怕是盘亘在业内外人士心里的一大疑问。

“能源即便中国不从美国买,也要从别的地方买。这有利于我国能源进口多元化,对于我国能源安全难道不是好事吗?!”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反问道。

2016年结束了维持40年之久的原油出口禁令政策后,美国一直希望跃居为世界能源出口大国之一。但有专家分析,中国从美国进口油气成本高、不划算,预测美国页岩气不会大规模进入亚太市场,即使进入也会在与中东、俄罗斯、中亚油气竞争中败下阵来。

“实际上,美国在保障能源运输安全方面具有优势。中国从美国进口油气航线简单,直接从太平洋东岸出发直达西岸,相比从中东、中亚等地区进口时受地缘政治或安全威胁影响较小。”许勤华分析说。

美国作为具有很强“售后服务能力”的海上能源出口国,在保障能源运输安全方面具有欧佩克成员国不具备的优势。从美国进口油气航线简单,直接从太平洋东岸出发直达西岸。不需要经过有诸多危险的海峡(马六甲或霍尔木兹)或过境国海域,与从中东、与中亚等地区进口的地缘政治或安全威胁相比更加安全,毕竟没有多少国家敢于危害美国的对外贸易。若运输过程中遇到海盗或恐怖分子,那么中美又可以进行联合反恐合作,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将更加牢固。“中美海上能源运输通道将丰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许勤华说。

在专家眼里,作为买家的中国,考量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账。“能源贸易具有政治外交与安全属性,从美国进口能源,成本要综合考虑,更要算政治与安全账。”梅新育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能源贸易具有政治外交与安全属性,从美国进口能源其成本当然需要考虑,但必须综合考虑政治与外交因素。可以说,中美能源合作具有能源安全多元化、政治安全与外交友好等重要隐形价值。

许勤华还指出,平均而言,美国油品质量相对较高,物美价廉的WTI原油(得克萨斯轻质低硫原油)一旦进入中国市场,将有利于提高国内油品质量,减轻环境压力,同时有利于能源供应多元化,增加美国对华政策的依赖与稳定性。

中美能源合作,有利于巩固新型大国关系、维护世界稳定。

“中美两国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7%和能源消费总量的40%,是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和能源消费国。两国能源与经贸关系稳定,有利于全球经济秩序稳定。从这个层面而言,能源贸易是经贸关系的新增长点,是压舱石中分量日增的新重心。”梅新育说。

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

猜你喜欢
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
基于HYSYS软件的天然气液化和调压工艺模拟
液化天然气槽车装卸一体化系统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
复杂液化地基处理的工程应用分析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
面部液化随意改变表情
“美国进口蜗牛”
『美国进口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