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描写景物

2018-01-02 05:48杨琨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8年35期
关键词:轻风感官动态

杨琨

文题速递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  季”为题,写一篇作文。

1.抓住特征细描绘。世间万物皆有个性,自然风景各具神韵。写出景物的特征也就是要写出该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写出其个性,写出其神韵。在描写过程中,准确、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有助于把景物写得更生动形象,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美好感受。如《与朱元思书》,作者描写“异水”,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出其晶莹清澈的静态美:这水仿佛透明似的,可以一眼见底,连那倏来忽去的游鱼、水底累累的细石,都可以一览无余;然后以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其急湍猛浪的动态美:这水有时迅猛奔腾,一泻千里,使人感到惊心动魄。这样描写,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表现了一个“异”字。

2.听触嗅味多感官。在写景时,很多同学只习惯于描绘眼中看到的景物,这样难免单调。其实,我们不妨充分调动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描写景物,从而构建一幅立体的图画,带给读者真切的感受,让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朱自清先生以多种感官感受春风(《春》),把春风写得有感有情:从触觉上感受,“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轻柔、温暖,充满爱意,让人依恋;从嗅觉上感受,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各种花的香,由轻风融在一起,使人沉醉;从听觉上感受,轻风中传来了一曲鸟鸣、流水、短笛相和的和谐悦耳的春之圆舞曲,令人入迷。

3.写之有序条理清。我们观察和描写景物,要观之有序,描写有层次。或按空间顺序,以观察点的转移为线索,由近及远、自上而下、从里到外、由中间到四周等有次序地描写,突出重点景物,主次分明;或按时间顺序,写出同一景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等的特点,使笔下景物富于变化,摇曳生姿。如老舍先生写雪(《济南的冬天》),围绕“妙”字,突出“小”字,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层层铺写,把雪在不同地点的色、态、光等一一展现了出来。

4.动静结合有灵性。一味绘静,则呆板;一味写动,则嘈杂。自然万物,有的相对静止,有的不断变化,因此,描写景物,既要写出景物静止时的优美一面,又要写出其运动变化的动态美,静态与动态搭配,形态与姿态配合,景物才能形象生动起来。如《三峡》,作者描写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景象,“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壮观。

5.情景交融情韵美。写景之文,有情,景才会生动,才会有声有色;有景,情才能有所依附,有所寄托。只有做到物中有我,景中见情方可情韵悠长,意蕴无穷。如《记承天寺夜游》,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然后借景抒情——“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既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愛慕,又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之情。

猜你喜欢
轻风感官动态
蝶恋花·相思苦
影子是超人
影子超人(1)亲密盟友
感官训练纸模
云影
感官训练纸膜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雕塑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