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汉子”面具下的海明威

2018-01-04 20:27韩思雨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原型海明威自卑

摘 要:海明威的一生经历了狩猎、垂钓、战争与种种冒险,他作品中的人物也时常给人一种健壮勇敢而又豪放不羁的感觉。然而由于受童年经历、父母,还有爱情经历的影响,在他硬汉子形象的后面,隐藏着一个软弱、悲观、多愁善感的普通男人的形象。他有外在英雄气概的一面,也有内心胆怯懦弱的一面。海明威本人的性格特点和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的巨大差异恰好反映了荣格提出的“人格面具”理论。

关键词:海明威 原型 人格面具 自卑

海明威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因“硬汉精神”“迷惘的一代”“冰山理论”和《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等一系列著名作品而被人们所熟知,从《永别了,武器》中即使迷惘但是依然不轻易妥协的亨利,到《丧钟为谁而鸣》中宁愿选择光明的死而不是和玛丽浪漫携手共度一生的乔丹,再到《老人与海》中与自然殊死搏斗的桑提亚哥,他的作品几乎都表现了十足的“硬汉精神”。

然而,海明威的恩师格鲁特·斯坦因曾对海明威的性格做过这样的评述:“他用残忍当盾牌,以掩盖其惊人的胆怯和敏感。”[1](P27)著名的海明威学者杰弗里·迈耶斯教授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海明威在外表上极力压制他性格上多愁善感的一面,装出一副男子汉豪放不羁的形象。”[2](P17)库·辛格认为,“海明威外表粗鲁健壮而又勇敢,颇具男子汉气概。但在内心里,他有一种女人的直觉、善感、温情,容易落泪”[3](P93)。海明威在作品中极力地掩饰着自己的脆弱,真实的海明威悲观而又多愁善感,弗洛伊德与荣格的理论中的“潜意识两性化”正可以解释他的这种矛盾。弗洛伊德、荣格通过对意识与无意识的分析,指出人类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一种“装饰作用”[4],一种现象与本质相悖谬的“人格面具”,它隐去了人的真实企图。荣格认为,有四种原型在每个人的人格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分别是: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以及无意识自我。人格面具一词原来指的是一种演员戴的面具,这种面具可以使他在戏中扮演一个具体特定的角色。在荣格的心理学理论中,人格面具原型所起的作用同演员戴用的面具作用是相似的,它使得一个人能够去扮演并不一定是他本人的角色。人格面具是人在公众场合所展现的面具或者外观,其意图在于呈现对自己有利的形象,这样,社会就会悦纳他。这种人格面具也被称为“从众求同原型”。海明威的传奇经历和其书中人物所表现出的硬汉子精神,使海明威本人与其作品贴得很近,这样一来,每一部作品中的主人公都好像是海明威自己,他就可以以一种硬汉形象展示在大家面前,以一种大家喜欢崇拜的角色站在大家面前,而不是那个内心脆弱的自己。

一、海明威作品中人格面具的表现

在海明威笔下主人公的一生中,没有家事没有琐事,只有奋斗的事业,打打杀杀,流血牺牲,风风火火而从不惧怕。海明威极其热爱生命,也爱挑战死亡。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身为记者的海明威不顾父亲的反对前往战争前线,在德国炮火轰炸之下的巴黎停留,走近战场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在一战中还亲手杀死过德国兵。他经常去狩猎、捕鱼,热爱穿梭于野兽出没的丛林。1937年,他又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奔波于西班牙内战前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又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在日后的生活中他还参加了不少与战争有关的活动,他对杀戮情有独钟,六岁时曾在学校的柴房里把一只睡着的豪猪捆住,然后颇为残忍地将其砍死。

在海明威发表的第一部重要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曾亲自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他在美国一家报馆做记者。作为战争的幸存者,战争的创伤不仅表现在他的肉体上,更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心理,战争使他空虚迷惘,他开始寻欢作乐,放纵自己。但杰克不甘心如此消沉低靡,不甘心向命运低头。于是他和几个朋友去比利牛斯山旅行,通过游于山水,感悟自然来摆脱精神上的苦闷。面对这样的生活,杰克从不抱怨从不轻言放弃,承受着痛苦。尽管困难重重,但他却努力地以一种超然洒脱的态度去迎接生活。他并不以自己本来的伤痛去面对大家,而是在他人面前强颜欢笑,来掩饰自己脆弱的一面,维護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英雄形象。这正是海明威“重压下优雅风度”的体现。

在他最被人熟知的《老人与海》中,作为一个鲜明的硬汉形象,桑提亚哥——一个风烛残年的老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是他却不肯认输,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但是因为太重,大鱼将船拖向海里,桑提亚哥依然不放手,在经历过两天两夜与大马林鱼的斗争后,他终于把鱼杀死,然而却又有许多鲨鱼来抢夺战利品,老人又开始了与鲨鱼的斗争,孤独无助的桑提亚哥为了保护自己的劳动果实,即使他满手血污,没有一丝力气,仍然坚强不屈地支撑着,夜里大鲨鱼又来纠缠,老人在没有锐利武器的情况下仍然战斗,他的大鱼虽然被吃光了,但鲨鱼也被他打得落荒而逃。虽然老人并没有保护到战利品不被侵犯,但在精神上他是胜利的,最后他将一副骨架拖回去,向世人证明了他的能力。在桑提亚哥心里,最重要的是不向困难低头,维护自己的尊严,成败如何并不重要,但是绝不能被打败。

《丧钟为谁而鸣》中,乔丹为西班牙的共和事业而努力,尽管他知道炸桥成功与否都不能改变战争失败的结果,即使遇到了喜欢的玛丽,也无法阻止乔丹要去炸桥的想法。最终,乔丹炸了桥,以精神的坚持完成自己的使命。对于乔丹来说,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已经无所谓,重要的是他要去完成自己的精神追求。在这些作品里,海明威笔下的主人公都是历经苦难、无奈、无助,却依然选择完成精神的追求。这些主人公无疑富有悲剧色彩,而正是这种悲剧色彩超越了失败本身,升华了他们存在的意义,使他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类的典型经历。精神上的胜利给了这些失败者勇气,给他们戴上一副副面具,以掩盖其内心深处的脆弱。

二、人格面具的形成原因

如此来看,海明威作品中的主人公虽大都是勇敢而不畏生死的硬汉子形象,但根据格鲁特·斯坦因和库·辛格等人的描述来看,海明威本身却没有一个完完全全的硬汉性格,虽热爱打猎,也曾不止一次去往战争前线,但他的内心却是一个柔软而温情的人,究竟是怎样的原因造成这种人格面具的形成呢?

(一)童年的经历使冒险成为海明威生活常态

海明威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附近的奥克帕克,童年的他在家里并不是一个受宠的孩子,一家六个孩子,他是第二个。他母亲让他练习拉大提琴,他父亲要他学习钓鱼和射击,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父母的宠爱。十五岁时候他来到芝加哥,在这个充满暴力和性的邪恶世界,他的心灵遭受到了强烈的创伤。在这里他目睹了死亡、暴力、罪恶,看到了许多可怕的事,这些都使海明威陷入一种苦闷而无处发泄的境地,经历的种种创伤使得海明威滋生了自卑。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本应该读大学的海明威为了获得荣誉证明自己的能力,违背父亲意愿要去当兵,虽然没有成为一名战士,但他依然以救护队的中尉队员身份来到前线。在前线,他在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无比勇敢,就像他作品中的那些人一样具有硬汉风格。1919年,当他回到美国故土的时候,他带回了意大利政府授予他的三枚奖章:十字军功章、银质奖章和勇敢奖章,海明威实现了他的愿望,获得了他日夜渴求的荣誉和功勋。在日后的生活中,他因为在威尼斯附近打猎时猎枪子弹片伤害眼睛而差点丧命,在与妻子玛利去非洲狩猎旅行时,遇到飞机失事,他的下脊椎骨受到重伤,第二次飞机失事更是造成了他一生中最严重的脑震荡,可以说他的一生无数次与死亡擦肩而过。正是由于这些经历,海明威对死亡的恐惧要比他人深刻许多,许多精神上的胜利者的形象因此而渐渐丰满起来。《自卑与超越》一书中,阿德勒指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出自自卑感以及对于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5]。海明威的信徒诺曼·梅勒说:“海明威不是个勇敢的人,他追求危险只是为了能让其周围的人知道自己,为了让白己获得一种轰动感。海明威真实的漫长的生命历程是不断地同自己的怯懦作斗争的过程。”[6](P79)他所做的一切可以证明自己的事情,都是在同自卑作斗争,是为了显示自己力量的强大,怕别人轻视自己,就是这种渴望强大、渴望超越自己的强烈愿望,使他经历了如此多的生死瞬间,写出了如此多的硬汉形象小说。

(二)童年的性别定位造成海明威内心自卑

海明威父亲是个性格孤傲、酷爱钓鱼打猎的医生,他决心把儿子培养成自己忠实的接班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于是,海明威很小的時候就带他去打猎或钓鱼,寻找一切机会强化他的男性意识。而海明威的母亲则是个文雅而有修养的教徒,她喜欢音乐,她希望把儿子培养成一个音乐家,来弥补自己年轻时的遗憾。于是,她不仅让幼年时期的海明威练习拉大提琴,还给他女孩的衣服,把他和他的姐姐打扮成同性别双胞胎,以至于模糊了他的性别意识。在双方的影响下,一方面,海明威不仅有了父亲的倔强与勇敢,另一方面,母亲对待他的方式使自己一度怀疑自己的性别。这种双重定位和性别模糊的恐惧给海明威带来了极度的不安、恐惧与自卑。为了掩饰这种不安与恐惧,海明威时时刻刻都在展现自己的男性特征,在众人面前狂饮,并故意露出胸毛以示阳刚之美。他还在《永别了,武器》的扉页的照片上故意挽起袖子,露出胳膊上浓密的汗毛。海明威对其他男人对他身体的某个部位的评论非常敏感,他不只一次地对朋友说,如果他丧失了性功能,他就自杀,他最害怕的就是丧失性功能。纵使内心柔弱,他在外人眼里,是一个战士、狩猎者,是爱斗牛、爱喝酒、男人味十足的硬汉。

(三)爱情的打击使海明威排斥女性

在《太阳照样升起》里,海明威对女人的看法是:“反正是女人都见鬼去”;在《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让凯瑟琳死于难产;在《丧钟为谁而鸣》里,海明威笔下的另一位好女人被法西斯分子强奸;在《老人与海》里,圣提亚哥的妻子早就不在人世,照片也被压在旧衣服下面。海明威在作品中对待女性的态度时常让大家认为他是在歧视女性,以埃德蒙·威尔逊为代表的一部分评论家指责海明威是一个“男性沙文主义猪猡”,他认为海明威对女性有着极强的敌对意识,然而联系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经历,我们便可以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海明威生活在父权文化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从小他就认为男人象征着权威与尊严,随着日后女权主义的兴起,不少女性开始了自己的觉醒,海明威深深感受到了来自女性的威胁。这种威胁使他面对爱情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海明威的一生有过四任妻子,除了这四任妻子他还有许多情人。在这些女人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初恋艾格尼丝,艾格尼丝拒绝海明威的求婚,深深地打击了海明威,使他在日后与女人的相处中出现了强烈的自卑感而开始肆意妄为。在面对女性时,海明威还是习惯了戴上面具,即使有着妻子,他也在不断地给自己寻找情感上的备胎,生怕被女人抛弃,与两个女人或者多个女人同时交往似乎成了海明威面对女人掩盖其自卑的最好的办法。所以在作品中,海明威刻意放低了女性的地位,重新将男性放在一种举足轻重的地位,《丧钟为谁而鸣》中乔丹不会因为玛丽而放弃即使已经没有意义的炸桥行为,《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士兵之家》等短篇小说里的女主角大多令人厌恶,以此来掩盖自己在女性面前的自卑。

正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强大,为了挣脱母亲加给他的女性情结,为了掩盖自己面对女性时的强烈危机感,海明威不得不在其一生中和作品里极力地表现出欧洲传统男性的一些明显的特征:勇敢、顽强,像骑士或侠客一样喜欢流血与暴力,并且忽视女性。

三、结语

海明威用笔营造了一个虚假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这个人是在炮火中救助战友的英雄,是不怕死的斗牛士,是个不知畏惧的记者,是个在女性世界中无坚不克的人物……为了隐藏自卑“他只好写故事,以创造和虚构相同情况的方式来努力克服内心世界的混乱……他比任何人都更习惯于借助艺术来再造他的生活”[7](P198)。所以就导致了作品中的人格面具的产生,在这种人格面具下,海明威不用展示真实的自我,而是以一种“硬汉子”形象面对观众,在这个人格面具下,没有为了证明自己而苦苦挑战死亡的海明威,没有为了掩盖自己的自卑而去放低女性的海明威,只有那个咧着嘴大笑,手上拿着酒杯,身旁挂着一条大鱼或者躺着一只大猎狗的海明威,一个生活中的强者,精神上的不败者的形象。

注释:

[1]林基海译,卡洛斯·贝克:《海明威传》,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2]萧耀先译,杰弗里·迈耶斯:《海明威传》,北京:中国卓越公司,1990年版。

[3]周国珍译,库·辛格:《海明威传》,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4]尹立:《意识、个体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2期。

[5]李青霞译,阿德勒:《自卑与超越》,沈阳:沈阳出版社,2012年版。

[6]邱平壤:《海明威研究在中国》,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7]董衡巽:《海明威谈创作》,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参考文献:

[1]范革新.海明威的硬汉子精神与同性恋恐怖症[J].外国文学研究,1999,(2).

[2]裴立鹏,张敏.自卑与超越——海明威“硬汉性格”的心理成因[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0,(3).

[3]吴晓芸.海明威的自卑情节及其在创作中的治疗[J].三峡大学学报,2008,(3).

(韩思雨 陕西汉中 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 723001)

猜你喜欢
原型海明威自卑
一起来探案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包裹的一切
自卑的三个真相,你知道吗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海明威的写作怪癖
自卑,本质上是自虐
自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