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语言学的日语元话语意义及功能分析

2018-01-04 22:23杨秀云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12期

摘 要:根据言语交际理论模式、语境—目的功能说、语境关联的相关理论,探讨元话语在语境中产生意义的语言观。元话语是交际双方共同语境中共享或部分共享的语码,其在逻辑——意义构建过程具有扩充功能和投射功能,它不是单向的独立活动,而是双向的互动活动,交际或语篇中表达相互作用要素及对人力学的元话语在交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日语元话语 功能语言学 扩充功能 投射功能

一、元话语意义

元话语(Metadiscourse)自1959年被Harris提出后,其概念、意义、功能、分类、研究领域等成为学界的话题,各个领域的学者分别从修辞、认知、功能、语用、心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阐释。从对元话语意义阐释的多样性,可以理解元话语丰富的内涵。关于何为元话语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元话语的形式、内容、功能、意义、修辞等方面进行了定义。

外国学者的研究中,多是从形式上或修辞上对元话语进行定义。如Jakobson(1980)、Stubbs(1983)、Polly Szatrowski(1993)、古別府(1994)等。随着元话语在中国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学者结合国外学者的研究,也从功能、意义等方面对元话语进行了各种讨论,如李佐文(2001),杨信彰(2007),赵刚(2010),李秀明(2011),许慧敏(2013),宁颖、杨玉晨(2013)等。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功能认知学的言语交际理论、语境—目的功能说、语境关联等相关理论,尝试把元话语定义为:发话者/作者和受话者/读者在一定语境中共享或部分共享的语码,它构建话语结构,明示话语的衔接与连贯,引导话语参与者介入话语,补充修正话语内容,以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元话语的这种定义包涵以下意义。第一,元话语不是单向的独立活动,而是双向的互动活动。在发话行为中,元话语的互动双方是发话者和受话者,而在语篇中则是作者和读者。第二,元话语需要共同语境中语码的共享或部分共享。只有互动的双方拥有共同的语境和语码,才能通过有效推理建立最佳关联,由认知实现语言的表义功能。第三,交际或语篇中表达相互作用要素及对人力学的元话语具有重要作用。概念意义是静态的,而表示相互作用要素及对人力学的元话语是动态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第四,元话语的目的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发话者通过元话语,解释说明谈话内容或语篇的上下文关系,协助受话者或读者理解交际过程中各部分的联系,随着话题的进展,双方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努力与发话者或作者产生良好的互动,推动话题顺利进行,最终目的还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实现交际目的。

二、日语元话语功能分析

Halliday与索绪尔关于语言是社会符号的看法一致, 但他反对把语言学研究局限于“语言”。他明确指出,语言学应既研究“语言”,也研究“言语”。功能认知语言学注重在社会关系中探索语言的逻辑关系,交际过程中,逻辑——意义关系包括并列结构和从属结构,并列结构一般位于句首,起支配作用,从属结构一般位于句中,据附属地位。逻辑——意义关系以扩充功能和投射功能为基础,其中扩充功能包括详述、扩展、增强,投射功能包括语言投射和思想投射。具体如图1:

图1:元话语在逻辑—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作用

(一)扩充功能

表示逻辑—意义关系的每个句子都有表示过程、互动交换、传递信息的功能,并与详述、扩展、增强等进一步起扩充作用的分句组成复合分句。

1.详述:表示详述的元话语把意义进行特定化或进一步详细描述。它虽然不增加新的要素,但可以通过换言、明确化、精炼、详述等表示性质或评语的元话语,对已经存在的意义进行进一步叙述。该类元话语包括“あるいは(むしろ)”“言い換えれば”“つまり”“例えば”“とりわけ”“実際のところ”“実は” “少なくとも” “まさに”等。如:

(1)その時計はだめだ。むしろ動いていない。(下划线表示元话语,下同)

用表示换言、例示、明确化的元话语。通过上述表示详述的元话语,增强了详述表示逻辑—意义关系的结构标示。

2.扩展:对于前句要叙述的内容,后句通过增加新的要素进行扩充。增加的要素,可以是附加要素,可以是替换要素,也可以是二者选一的要素。常用的元话语有“そのうえ”“さらに”“他方”“~ではなくそして~でもない”“~の代わりとして”“~があることは別として”“ただ”“それとは逆に”それに対して“それとは別に”“ではあるが”“ ではありながら”等。如:

(2)私は鶏を飼育し、そして夫は庭の手入れをする。

其中例(2)的“そして”是表示附加要素的元話语,表示“私”和“夫”各自的工作,在关系上表示递进,在内容上增加了关于“夫”的内容。

3.增强:对于前句要叙述的内容,后句通过表示时间、空间、样态、主要因素、条件等的元话语进一步言及、增强前句的状况特征。

(3)本は贅沢であると同時に、安くて民主的でもある。

功能语言学认为,交际双方在同一语境下,具有暗含的潜在语境。潜在语境既有主观指向,也有客观指向,元话语具体表现同一语境下交际参加者的潜在能力和志向性。表示扩充功能的元话语增加了分句的物质过程,而表示投射功能的元话语则引导表示心理过程的意识形态。

(二)投射功能

投射同样表示逻辑—意义关系,投射不表示直接的经历,而是具有描述语言的功能。投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元话语有:“言う”“告げる”“述べる”等。投射功能包括语言投射和思想投射,在传统语法中称为“间接引用”。

1.语言投射:通过提示已述事项的意义可以“报告”所述事项。原则上,所述事项通过从属结构进行提示,实际上不可能忠实叙述原本的话语,而只能报告其要点,有时甚至与原本意义存在较大差异。如:

(4)A:それは動きませんよ。壊れていますから。修理する必要がありますね。

B:なんて言ってるんだい。

C:直した方がいいって。

上文中A是商店主人,B是上了年纪且有些耳背的女顾客,C是女顾客的孙子。引用保持了叙述方式等命题的独立性,它和“原话语”一样表明发话动机,而投射功能表示的报告中,发话动机即叙述方式不明瞭。

2.思想投射:不只是发话过程需要语言,思考也同样需要语言。心理过程也具有投射功能。如:

(5)シングルマン医師は自分の患者が回復することを常に信じていた。

该句投射的是心理过程,具体来说是认知心理过程,被投射的不是词汇,而是意义。该句中的元话语不是提示词汇、语法,而是提示意义,并且被投射的词汇经过了再次处理。现象通过意义模式表现出来,意义通过词汇、语法模式表现出来,现象经历以上两个阶段的表现过程。表示解释和命令的元话语在发话过程中只能通过投射体现,建议通过知觉及认知等心理过程投射相当于命题的内容,报告不能投射建议,只能投射表示感情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表示信息交换功能的命题,通过认知心理过程投射,表示物品、行为交换功能的建议,通过感情心理过程投射。

三、从理论到实践的日语元话语

目前学界关于语言的研究,相较对于语言本体的研究,对实际运用的言语研究更受关注。索绪尔为了区隔语言学,提出了语言(language)和言语(parole)的概念。“语言”是所有语言使者头脑中存储的词语形象之总和,它是抽象的,稳定的,它使得交流成为可能。与此相对,“言语”则是某个个体在实际语言使用环境中说出的具体话语,言语是随时间和地点变化的一个动态的实体。它是具体的,并随说话人的不同而改变,是语言变化的源泉。日本人在交流过程中,会无意识地使用元话语调整会话形式和人际关系。西條提出了元话语在展开辩证谈话过程中的作用模式图谈话和思考的过程是循环进行的,由此展开不断发展变化的话轮。对受话者来说,通过元话语不断形成符合推进话语进行的理解表象,促进对话语的理解,而对发话者来说,元话语推动组织谈话及进行辩证谈话过程,有利于谈话的顺利展开。(1999:124)

图2:辩证谈话过程和元话语作用模式图

通过该模式图,可以看出元话语有利于对方理解发话者或作者的发话意图,但是并不是说只要记住元话语,就可以顺利进行交际,因为在辩证谈话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见解,对发话者来说,任何交际都是发现的过程。发话者意识到受话者的理解与发话意图出现偏差时,就会有意识地调整谈话内容或谈话方式。如下列百货商店女经理和新职员アン关于销售银饰的对话,整个对话几乎都是女经理一人在说,然而通過アン的表情和脸色,双方也进行了一定交流,该部分在()中表示。

(6)女性支配人:○1この仕事ではね、アン、私たちは銀器をうているの。○2さて、銀器というものには愛情が必要なんです。

アン:はい。(アン不理解,“果真如此”?)

女性支配人:○3いいですか。(なぜなら、)銀器を買う人達は銀器を愛しているんです。

アン:○4ええ、でしょうね。

女性支配人:そうよ、○5えーと…ですからね、当然なんだけれど、つまり、銀器には愛らしく美しい輝きがあるでしょう。お客様が入っていくる場合、普通、(お客というものは)美しいものが好きな人達なの。○6そこで、あなたは銀器とともに美しくなりなさい。○7そしてあなたは、(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のは)美しさで銀器を売るのです。

アン:(はあ)。

女性支配人:あなた…きっとあなたはどうやればよいかわかっていると○8思うけど。そうね、でも、あなたはそうしなくちゃ。

○9じゃ、ちょっと言ってみてくれる。―――○10ほらね。こう言うのよ。(こういうふうにするの)「奥様、これとっても美しくないでしょうか」。

该对话发生在百货商店银饰销售柜台,女经理正在教给新人アン银饰销售策略,为了达到销售目的,需要アン了解银饰的优点,并希望得到顾客基于银饰优点对于银饰的喜爱之情。以下是关于该对话的元话语分析。该对话中包括表示叙述事实的解释元话语和对某事物或行为进行命令的元话语。其中,○1~○5表示解释型元话语,○6~○10表示评价、命令型元话语,评价、命令型元话语是以解释型元话语作为前提的。构成概念的内容往往以比喻形式表现,而对人力学却以一致形式表现出来。在女经理与アン的对话过程中,与构成概念的内容相比,谈话过程中相互作用要素及对人力学起了重要作用,最终实现了女经理要求アン做的“向顾客展示、说明银饰的迷人之处”,最终达到销售的目的,而アン最终也是这样做的,最终实现了交际目的。

四、结语

本文参照借鉴英语、汉语界相关元话语研究成果,从功能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提出日语元话语在逻辑——意义构建过程中的扩充和投射功能,并从理论到实践分析了日语元话语,凸显日语元话意义与功能的普遍性及特殊性,以期实现与英语、汉语元话语研究的学术对话。基于功能认知语言学的日语元话语关注作为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现象,而不是个体内部的个别现象,通过探讨日语元话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可以理解其在不同使用者中的功能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助于理解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作用及日语听说读写译课程授课过程中日语元话语知识的灵活运用,可在文本分析、文体论、计算机语言学、社会化研究、教室会话分析、误用分析、教师培训、教科书分析等领域进行深入探讨,以上问题作为今后的课题将进一步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功能认知视域下日语元话语分析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5YJC740117]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s a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Edward Arnold ,1978.

[2]Jakobson,R.D.Framework of Language. Estate of Roman Jakobson ,1980.池上嘉彦,山中圭一译.言語とメタ言語[M].勁草書房,1984.

[3]池上嘉彦,主観的把握.認知言語学から見た日本語話者の一側面[J].昭和女子大学大学院言語教育·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研究,2006.

[4]西條美紀.談話におけるメタ言語の役割[M].風間書房,1999.

[5]杉戸清樹·塚田実知代.言語行動を説明する言語表現―専門的文章の場合―[J].国立国語研究所,1991.

[6]古別府ひづる.専門的内容における口頭発表のメタ言語表現[J].表現研究,第59号,1994.

[7]田野村忠温.メタ言語とは何か[J].日本語学(.Vol.15)10月号,1996.

[8]胡壮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杨秀云 江苏南京 南京大学 210023;江苏常熟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2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