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夏播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2018-01-05 08:03谢庆春严卫古蒋学祥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行数淮安农艺

贾 波,谢庆春,严卫古,蒋学祥

(1.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淮安 223001; 2.淮安市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 淮安 223001)

淮安市夏播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贾 波1,2,谢庆春1*,严卫古1,蒋学祥1

(1.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淮安 223001; 2.淮安市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 淮安 223001)

在淮安进行20个夏播杂交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苏玉42、美豫5号、苏玉34、栗玉2号、苏玉22等5个品种产量均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 5% 以上,且这些品种的其他农艺性状如株高、穗位、花期、生育期等均比较适中,适宜在淮安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同时对20个供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穗粗及全生育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穗行数、出籽率、千粒重存在正相关。

玉米; 品种比较; 产量; 相关性分析; 淮安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其可加工形成多元产品的总量和潜力是任何一种农作物都不能替代的,特别是用于畜牧业、工业、软饮料、胶粘剂、燃料等产品的不断研发,使玉米在国民经济中呈现愈来愈重要的价值。2007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已超过水稻,成为第一大农作物。2013年,我国玉米总产已经突破2亿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35% 以上。淮安地区位于黄淮海南部,雨热同期,降水分布不均匀。玉米生长期内不利灾害条件如干旱、涝灾、大风、大小斑病、锈病、玉米螟等时有发生,对玉米生产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1-4]。因此,选择高产、多抗的玉米新品种对淮安玉米的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筛选合适的新品种,促进淮安地区玉米品种更新换代,推进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2016年在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科技园区针对市场上推广的20个杂交玉米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期为该生态区内玉米品种选择提供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科技园区进行,试验田地势平坦、肥力均匀、茬口一致,为有代表性的地块。

参试的为淮安市场上推广的20个杂交玉米品种:苏玉42、郑单958、强盛369、栗玉2号、苏玉19、苏玉29、浚单20、苏玉30、浚单29、蠡玉37、苏玉27、苏玉34、苏玉10号、美豫5号、隆平206、承玉5号、苏玉31、苏玉22、苏玉23、神玉2号等。

1.2 处理设计

试验以品种为处理,以郑单958为对照(CK),小区面积15 m2(5 m×3 m),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每小区种植5行,行距0.6 m,种植密度67 500株·hm-2。

播种前精细整地,播后芽前施用乙草胺,防止杂草滋生。施用N、P、K肥及有机肥作为基肥,4~5叶期及时间苗、定苗,定苗后追施苗肥,施用尿素300 kg·hm-2,大喇叭口期施用尿素300 kg·hm-2。玉米生长期及时防治地下害虫、甜菜夜蛾类害虫及玉米螟。其他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

1.3 数据采集

20个供试品种在全生育期内统一管理,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5]。及时采集供试品种的各种农艺性状表型数据[6-7]。依据产量及其他综合性状对品种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以看出,各供试品种出苗比较整齐,均于播种后5 d出苗。抽雄期、散粉期、吐丝期之间协调比较好,不存在花期不遇或者难遇的现象。品种的全生育期在100~105 d,对照郑单958为102 d;苏玉29最长,为105 d;苏玉19、苏玉30、苏玉10号、苏玉31、苏玉22等4品种最短,为100 d。淮安地区夏玉米一般6月中下旬播种,10月初收获,茬口相对宽松,各供试品种全生育期差异不大,且都与对照相当。

表1 20个玉米品种的生育期表现

2.2 主要农艺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各品种的株高为217.9~271.0 cm,其中承玉5号、苏玉23、苏玉27、苏玉42较高,均在250 cm以上;神玉2号最低,为217.9 cm。各品种的穗位高为79.9~113.9 cm,其中承玉5号、苏玉31、苏玉27、苏玉30较高,均在100 cm以上;苏玉19、苏玉22较低,在80 cm左右。轴色苏玉42、强盛369、苏玉30、苏玉34、苏玉31为红色,其他品种均为白色。穗长为16.3~19.8 cm,其中苏玉31、苏玉27、苏玉22、蠡玉37、苏玉42、苏玉29较长,均在19 cm以上;浚单29、栗玉2号较短,分别为16.3、16.9 cm。穗粗为4.8~5.3 cm,其中苏玉42、栗玉2号、苏玉30较大,为5.3 cm;苏玉10号较细,为4.8 cm。穗行数变异范围为12.7~17.0,最多的为承玉5号,最少的为苏玉19。行粒数的变异范围为27.7~38.4,最多和最少的品种分别为强盛369和承玉5号。出籽率为82.9%~89.8%,其中栗玉2号、浚单29、浚单20均在89%以上;苏玉19和苏玉22较低,分别为82.9%、83.3%。千粒重苏玉42、苏玉22较高,在390 g左右,郑单958、浚单20、苏玉31、苏玉23粒重低于340 g。总体而言,各供试品种在众多农艺性状上各有优势。

2.3 产量

从表2可以看出,苏玉42产量为10.297 t·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8.8%,居第1位;美豫5号为9.889 t·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4.1%,居第2位;苏玉34为9.815 t·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3.2%,居第3位;栗玉2号、苏玉22均比对照增产5%以上,增产幅度分别为7.9%、7.1%;强盛369、隆平206、浚单29、苏玉29、神玉2号、苏玉31、苏玉27均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供试品种产量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苏玉42比对照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美豫5号、苏玉34、栗玉2号、苏玉22、强盛369、隆平206、浚单29、苏玉29、神玉2号、苏玉31、苏玉27均比对照增产,但不存在显著差异,承玉5号、蠡玉37、苏玉30、苏玉23、苏玉10号、浚单20产量低于对照;苏玉19产量显著低于对照。

表2 20个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

2.4 产量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从表3看出,产量与穗粗及全生育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8、0.46,达显著水平;产量与穗行数、出籽率、千粒重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7、0.32、0.33,未达显著水平。

表3 20个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相关系数

注:*、**分别表示在0.05、0.01水平上相关显著。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苏玉42、美豫5号、苏玉34、栗玉2号、苏玉22等5个品种产量均比对照增产 5% 以上,且这些品种的其他农艺性状如株高、穗位、花期、生育期等与对照相比均比较适中,适宜在淮安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

时成俏等[8]分析了秋玉米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认为产量与出籽率、穗长、千粒重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穗粗、穗行数、生育期呈正相关;李香芹[9]研究认为,产量与穗粗、穗行数、千粒重表现为正相关,相关系数均为0.5左右;刘强等[10]研究认为,玉米产量与穗长、穗粗、千粒重及出籽率均达到极显著相关,与穗行数显著相关。本试验对20个供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穗粗及全生育期显著正相关,与穗行数、出籽率、千粒重存在正相关,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似。在进一步筛选本地区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时,可将玉米穗粗、全生育期、穗行数、出籽率、千粒重等性状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1] 陆伟婷,于欢,曹胜男,等. 近20年黄淮海地区气候变暖对夏玉米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6):3132-3145.

[2] 徐虹,张丽娟,赵艳霞,等.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花期阴雨灾害风险区划[J].自然灾害学报,2014,23(5):263-272.

[3] 郁凌华,赵艳霞.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生长季内的旱涝灾害分析[J].灾害学,2013,28(2):71-75,80.

[4] 周进宝,杨国航,孙世贤,等. 黄淮海夏播玉米区玉米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J]. 作物杂志,2008(2):4-7.

[5] 夏新.9个杂交玉米新品种(组合)在新化县的引种试验初报[J].湖南农业科学,2016(2):9-11.

[6] 张运锋,饶发候,樊应虎,等.楚雄州玉米新品种(品系)品比试验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5(10):14-16.

[7] 刘露,秦剑.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4):46-47.

[8] 时成俏,覃永嫒,黄安霞,等. 秋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J]. 作物杂志,2007(6):57-59.

[9] 李香芹. 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14(7):107-109.

[10] 刘强,杨明花,艾合买提江,等.11个玉米主要性状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6,22(7):123-125,138.

2017-09-15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BE2014353);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4)5087];江苏省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面上项目(HSXT207);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科研基金项目(HNY201407)

贾 波(1985—),男,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工作,E-mail:jiabo85@163.com。

谢庆春,副研究员,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工作,E-mail:hy_xqc@sina.com。

文献著录格式:贾波,谢庆春,严卫古,等. 淮安市夏播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12):2159-2161,2163.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1224

S513

B

0528-9017(2017)12-2159-03

张才德)

猜你喜欢
行数淮安农艺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究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25份果桑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调查初报
英语专业八级统测改错试题语言特征
玉米超多穗行数基因型通15D969 的 单倍体育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