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管理与保护”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措施

2018-01-05 11:12谭丽凤杨昌尚吴善才张少军梁育喆兰俊幸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

谭丽凤 杨昌尚 吴善才 张少军 梁育喆 兰俊幸

【摘 要】针对野生动物管理与保护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措施。通过教学内容的取舍、调动学生的参与性、重视实践性,并采用全程考核制的考核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岗位技能,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wildlife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course, we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of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for this course. Through choosing or rejec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 arousing students' participatory,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practice and adopting the whole-course examination system,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and it can let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post skill in a down-to-earth wa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 teaching.

【关键词】野生动物管理;教学改革;实践

【Keywords】 wildlife management;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10-0088-02

1 引言

绿水青山,鸟语花香,是人们对绿色家园美丽的向往。党的十九大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目标。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可见,中央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一员,也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管理和保护。提高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加强基层野生动物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提升野生野生动物管理要员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培养一线野生动物管理与保护人才,是林业类院校的责任。

对于野生动物管理与保护人才的培养,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向、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均有差异。本文结合我高职院校“野生动物管理与保护”课程教学的实践,对当前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力求提高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基层野生动物管理与保护人才的目标。

2 “野生动物管理与保护”教学现状分析

“野生动物管理与保护”是我院林业技术专业(林政资源与管理方向)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为野生动物行政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锻炼职业技能的重要阵地。对应的岗位工种有森林管护工、林业行政执法员、保护区管理员等。“野生动物管理与保护”课程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强,理论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对学生而言,既要在动物学、生态学的基础上掌握管理学的原理,又要能运用管理學知识去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因此学习内容广而杂,学习难度可想而知,会造成学生畏难心理;作为教者,怎样整合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既定教学目标,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①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部分学生对野生动物的感知停留在“能不能吃,好不好吃”上,没有树立起保护意识,甚至有些学生对野生动物存在畏惧心理,对动物标本不敢“踫”。

②教学内容太多。由于专业课程体系原因,本课程没有前期课程,也没有后继课程。因此,在有限的课堂上,既要让学生认识物种,了解生态学,又要让学生掌握管理学原理、动物保护原理及技术,内容多、广、杂。

③教学方法单一。由于教学内容多,故大多采用讲授法,即老师讲,学生边听边做笔记。 “填鸭式”灌输,更让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

3 改革措施

3.1教学内容的“加”与“减”

“野生动物管理与保护”是一门综合学科,前期需要普通动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疾病学、动物生态学等内容作基础。但受专业课程体系所限,这些前期课程均未开设。因此,需要把相关内容“加”上来,特别是普通动物学的物种相关内容。而后期课程中,开设有“林政法规与执法实务”,涉及有野生动物法律法规的内容,因此可以将“野生动物法制管理”这一篇幅“减”去。另外,根据基层野生动物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需求,将一些内容的深度降低,如“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技术”“野生动物资源综合管理”等。

3.2 课堂上的“教”与“学”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若在课堂上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论教师讲得“天花乱坠”,还是课件多么“精美”,教学目的也难以达到。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尤为重要。教与学,是个互动的过程。因此,让学生参与知识点的分解,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物种识别”这一任务中,可以分组让学生自选一种野生动物给全班同学做介绍,教师提问后再归纳这个动物的目、科、属特征,这样能使学生参与到“教”的过程,并且对相关知识点印象深刻。又如在“野生动物危害管理”这一任务中,让学生收集相关案例,做课堂展示,并提出解决方案。多提问题,让学生思考,任务驱动,集思广益,既活跃课堂,又能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另外,教会学生技能比直接传授知识点重要。如“物种识别”中,上万种脊椎动物既无法讲全,学生也不可能记全,因此,教会检索方法是重点。

3.3 重视实践教学

课堂理论知识对学生来讲是空泛的,抽象的,没有具体的实践和思考,无法令其印象深刻,掌握精髓。只有真正地运用了理论知识,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点。如在学习“物种识别”中,让学生在动物标本室中,利用检索表检索物种,通过真实的摸、看、量等,掌握目、科、种的特征;又如在学习“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技术”中,仅介绍常用的调查方法是不够的,把学生队伍拉出教室去,无论是城市街头的绿地或公园,或是城郊的农田村庄生境,甚至是校园及周边,让学生真实地进行调查,填写原始记录表,分析和撰写调查报告,最终才能把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方法掌握。

另外,教师的研究课题,更是学生实践的良好机会,要大胆地放手地让学生参与。这样既能让学生接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又能让学生了解本门课程的现实意义,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精神、吃苦耐劳品质等。因此,实践教学必须占到总学时数的50%。

3.4 改革考核方式

以往的唯期末考试论,导致了学生平时不努力,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很普遍。这样的分数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一個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也不能反映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和理解程度,采用全程考核制。

①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包括了出勤10%和回答问题10%;

②过程考核:占总成绩40%,包括课堂展示、调查报告和作业;

③期末考试:占总成绩40%,以闭卷考试形式为主,内容以综合大题为主,即主观题,用基础理论解决现实问题。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既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激发创新性思维,还防止了一些同学考场不遵守考纪的问题。

4 结语

该课程作为林业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肩负着培养基层一线的野生动物管理与保护人才的重任。在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通过教学内容的“加”与“减”、课堂上的“教”与“学”、重视实践教学、改革考核方式的改革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同行和学生的认可。随着美丽中国的建设,对野生动物管理与保护人才的需求必将日益增加,“野生动物管理与保护”课程还需要不断调查教学思路,优化整合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更好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谭丽凤.高职《野生动物管理与保护》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J].职业时空,2015,11(8):49-50.

【2】谭丽凤.高职野生动物管理与保护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广西教育,2010(6):42-43.

【3】谭丽凤.高职林政资源专业《野生动物管理与保护》课程设计[J].读与算(教师版),2012(9):2-3.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改革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