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拓展“难忘教育”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2018-01-09 19:34成锦平
江苏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自主发展高品质

【摘 要】结合学校“十三五”期间,在全域的“难忘教育”需要对理论体系和操作要义进行系统构建及学校需要对创建高品质高中的时代呼唤作出积极应答等方面的发展基础与背景,拟定了通过英才教育与课程建设保障学生自主发展、通过文化传承与实践创新建成高品质高中等学校发展的目标与路径。

【关键词】“难忘教育”;自主发展;高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50-0037-03

【作者简介】成锦平,江苏省南通中学(江苏南通,226001)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物理特级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江苏省南通中学(以下简称“通中”)有着百余年的办学历史。“十三五”期间,通中秉持“诚恒”校训,弘扬“积健为雄”的精神,坚持“文化立校、科研扬校、创新兴校、质量强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培育“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教师队伍,完善与英才教育相匹配的学校课程体系,全域拓展“难忘教育”的特色,促进学生“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优秀人格”的形成,实现师生“人品与学问的同步卓越”,努力把学校建成“质量领先、特色鲜明、技术现代”的国内一流和国际有影响的高品质的高中。

一、基础与背景

1.全域的“难忘教育”需要对理论体系和操作要义进行系统构建。

“难忘教育”是我校新世纪以来逐渐形成的学校教育特色。“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学校分别承担并完成了全国及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难忘教育研究”和“难忘教育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难忘一般是指“难以忘记,无法忘却”,或是“永远印在脑海里,值得记忆的”。所以,难忘通常是指记忆的结果。我们在“难忘教育”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中,对“难忘”或“记忆”的界定,经历了心理学层面的狭义记忆、社会学层面的组织记忆和符号学层面的指示标识等三个发展阶段。

“难忘教育”发端于我校的德育活动,在德育层面的“难忘教育”探索阶段,学校主要着眼于教育讯息能在学生大脑皮质留下“深痕”,以“帮助学生对教育讯息形成积极体验、良性反应和恒久记忆”,这属于心理学层面“记忆”的结果。通过“持之以恒的规范训练,感悟人生的自主实践”等操作路径,让学生记住有关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并转化为对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道德品格的高度自觉,这是当时“难忘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学校教育“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然而,记忆和遗忘规律表明,要学生暂时记住经历过的事物是容易的,而要恒久记住课堂教学中所感知的全部内容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为此,在“难忘教育”由德育领域拓展到课堂教学的初期,学校便将“难忘”调整为学生对课堂“场域”中通过自主探索、同学合作、师生互动等行为方式获得个体成长体验等方面的铭记,这时的“记忆”属于社会学层面的组织记忆。在难忘课堂研究不断深化的进程中,学校对“诚于做人,恒于学问”的“诚恒”校训,百年办学积淀的“严谨善教,好学多思”的教风和学风,以及“以人为本,以导为主,以实为要,以活为长”的教学生态等进行了梳理和追寻,从中概括出了学校课堂的“智慧”与“情感”两个基本特征,并从保持文化呈现的连续性出发,用难忘来表达学校的课堂文化内涵,即称“难忘课堂”,这时的“难忘”是我校课堂文化的符号和标识。[1]

从德育领域发展起来的“难忘教育”,正在走向包括德育领域、课堂教学等在内的学校全域。其中的“难忘”不再局限于心理学范畴的“记忆”,而是社会学层面的一种组织记忆,是学生对学校文化的铭记,是南通中学教育实践的校本特色。全域的“难忘教育”需要从理论体系和操作要义等方面进行系统构建,从而使校园真正成为教师幸福工作和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2.百年通中需要对创建高品质高中的时代呼唤作出积极应答。

江苏是教育大省,高中教育在全國处于领先地位。自2004年江苏星级高中评估正式实施以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高中布局调整,改善了办学条件,端正了办学指导思想,规范了办学行为,但也引起了关于评估名称、等级划分等方面的争论。2012年8月,江苏普通高中校长暑期学习会议在泰州举行,时任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在会议上作了《加快普通高中转型发展全面建设高品质的普通高中教育》的讲话,为新形势下普通高中优质发展提出了“管理高标准、育人高质量、办学高品质”的新要求。[2]2015年11月和2016年11月,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两次在有关普通高中教学工作会议上围绕“努力办高品质的高中”发表主题讲话。他指出,“学校品质是质量、内涵、文化、特色、信誉的集合体。”高品质高中至少应当有“六高”——“高品质思想、高品质队伍、高品质课程、高品质生活、高品质文化、高品质管理”。[3]建设高品质的高中,要“凝练办学之魂、厚植文化之根、培养高素质之人、做强立校之本、创新建设之路”。2017年1月,江苏又在南京召开星级高中评估标准修订和高品质高中评建机制研究专家研讨会,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在会议上又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星级高中评估制度,继续巩固三星级、四星级评估成果,积极推进江苏高中的优质发展。会议表明原先预设的五星级高中的名称将由高品质高中替代,更是标志着江苏高品质高中评建标准研制工作的正式启动。

通中由清末状元、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等先贤集议创建于1909年,是南通第一所推行新式教学的中学,是首批省属重点中学,现为省四星级普通高中。“难忘教育”的德育实践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推荐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

面对创建优质学校的时代呼唤和省教育厅关于高品质的高中评建标准研制工作的正式启动,有着百年办学积淀的通中责无旁贷,应该在深刻体会沉淀优质学校建设的历史价值,以及彰显优质学校建设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总结学校走优质特色发展之路,并蝉联全国文明单位和省四星级高中的实践积累,吸收国内外优质学校的创建经验,领悟省教育厅开展高品质高中评建的旨意,就高品质高中的标志与路径等问题作出积极的、令社会各界满意的、具有个性的应答。学校在“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中也已经明确提出了全域拓展难忘教育、全力创建高品质高中的目标。endprint

二、目标与路径

1.通过英才教育与课程建设保障学生自主发展。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尤其是高品质高中更应该培养高素质之人。我校的办学实绩和品牌效应,使我校相对集中了本地最为优秀的生源,这些学生高中毕业之后都将进入高校深造,以后必将成为社会建设的“栋梁之材”和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中“精品高中”“英才教育”的定位,正是基于学校优质生源的实际,旨在为培养有修养、有能力的高级人才打下基础。长期以来我校丰硕的育人成果也证明了“英才教育”办学目标定位的正确性。

描述人的素质有多个维度,一般而言,人的高素质应该表现在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健全人格、健康身心和较好审美能力等多个方面。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正式颁布,我们将结合核心素养的这一框架体系,以及我校长期以来追求“人品与学问同步卓越”的实践基础,尝试从诚实、持恒、责任、自信等方面构建学生的必备品格,从学术能力、表达能力、信息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等方面构建学生的关键能力,从自我控制力、丰富想象力、敏锐观察力、旺盛好奇心等方面构建学生的优秀人格,并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快“人文体验中心”“科学探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艺术教育中心”“体育活动中心”和各类课程基地的建设,以保证国家课程方案中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以及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和创新实施,从而使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获得以自主发展为内核的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为每一个学生的永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文化传承与实践创新建成高品质的高中。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创建优质学校的基本认识和实践经验,以及我校长期以来的办学积淀所进行的初步判断,高品质高中的建设标志首先包括学校的文化品牌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包括教师素质、课程水平和学校管理等其他方面,达成路径则主要包括思想引领、制度建设、课程建设、系统建构、活动促进等多个方面。其中标志决定了所需要的路径,路径为了相应标志的达成,兩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关于高品质的高中的标志,从学段角度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时代角度看又具有动态的发展性。为了照顾评估指标体系的统一性,高品质高中标志的构建可以参照原有的星级高中评估指标体系,在办学条件、队伍建设、管理水平、素质教育、办学绩效5个一级指标和25条二级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和地区有关优质学校标准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国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进行系统思考和优化调整。关于高品质高中的创建,首先要统一思想,使其成为学校全体成员的共同愿景,同时要考虑学校的实际和已有的经验。基于学校实际的创建路径就是要传承学校办学积淀的优秀文化。如“诚恒”是我校百年以来一以贯之的校训,指向做人和做学问的基本道理,进一步演绎为“人品与学问同步卓越”的办学理念,并形成了以“难忘教育”为核心的学校教育特色。在创建高品质高中的进程中必然要秉持“诚恒”校训,全域拓展“难忘教育”特色,让学校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并成为创建高品质高中的灵魂、核心和保障。只有凝聚学校全体成员的力量,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才能获得创建高品质高中的不竭动力,最终达成高品质高中的目标。

当然,要实现全域拓展“难忘教育”并初步建成高品质高中的总体目标,需要相应的保障措施。学校一方面将加强现代制度建设,坚持人文性与制度化和谐统一的管理理念,在严格执行各项规范的同时充分尊重个性,实现学校管理民主化与科学化的融合,从而建成“理念趋同、行为自律、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和谐校园,以及生态更加人文、管理更加精细、运转更加畅通、质量更加优良、文化更加丰富、师生更加幸福的合作团队;另一方面还将积极争取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统筹规划校园建设,系统搭建智慧校园,放大和完善学校教育功能,基本实现跨时空、无时差、零距离的资源共享、沟通交流和精准化的学校管理,保障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以及“深度学习”的需要,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军.“难忘教育”教育难忘——论南通中学文化传承的实践路径[J].中小学德育,2014(6):61-63.

[2]沈健.加快普通高中转型发展全面建设高品质的普通高中教育[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2(10):6-9.

[3]朱卫国.努力办高品质的高中[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6(1):6-10.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发展高品质
春晖十年,鸣响新时代的高品质教育之声
人生若只如初见
盛世国庆 聚“惠”苏宁
如何理解高品质的设计
探讨高品质球墨铸铁的熔炼技术
创设教学空间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作用
试析地方中学英语教师的自主发展策略
信息时代下职校专业教师自主发展探微
基于儿童本位的学习方式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