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生活中领悟艺术真谛

2018-01-09 11:18半夏
琴童 2017年12期
关键词:拉琴演奏家曲子

半夏

作为一名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薛伟是许多著名乐团争相合作的对象,这其中包括了伦敦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等。在庆祝联合国成立50周年大会上演出时,他还受到了英国女王的亲切接见。《Strad》(《斯特拉地》)《CD Reviev》等國际权威杂志都曾用他作为封面人物,伦敦《卫报》说他是一位所向披靡的演奏家,是难得一见的音乐大师。

高标准的自我要求

薛伟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制作自己音乐专辑的时候,非常挑剔。《爱的致意》这张专辑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录制的。在那个没有暖气的录音棚中,录音条件非常艰苦。薛伟只能拉一段曲子,然后停下来用暖水袋捂一捂已经被冻得僵硬的手指,再接着拉。即使这样,他也没有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有一次,都录到半夜3点了,他仍然坚持拖着疲惫的身体重新录一遍曲子。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张耗费了他7年心血才完成的专辑,成为了当年销量最好的唱片。

保持鲜活的艺术生命

我国有句谚语叫作“活到老,学到老”。大多数艺术家都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来鞭策自己,薛伟也不例外。他年少成名获得巨大的成功之后,并没有就此止步,停止对小提琴演奏艺术更高层次的探索和追求。

年轻的时候,薛伟的自我意识很强,在演奏的时候总是竭尽全力想用自己的理解来诠释乐曲。因此,他经常有被掏空的感觉,常常是演出几场就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来恢复状态,这使得他非常苦恼。后来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他尝试着放下演奏中的自我意识,同时寻找不同的角度来诠释作品。让他没想到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他发现这样会使演奏时的音乐灵感源源不断地出现,而音乐语言也比之前更加丰富了。于是,他的艺术生命变得更加鲜活,从而进入到了另一个不同的时期。

平凡生活领悟艺术真谛

40多岁的时候,薛伟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英国,搬到了美国的洛杉矶居住,而他的理由是洛杉矶的阳光让他心情愉快。从那时开始,他改变了之前忙忙碌碌的生活方式,开始过一种慢节奏的悠闲生活。后来,他把自己从普通生活中发现的心得和体会运用到了演奏当中。逐渐丰富起来的内心世界赋予了他更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力,这使得他演奏的作品越来越富有生命力。

不做职业音乐家

薛伟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纯粹的职业音乐家来看待。在他看来,职业和艺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过于职业化的发展虽然会让他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他所对小提琴艺术的热爱。这个清晰的认知,就像大海上的灯塔,为他的艺术道路指出了正确的航行方向。

于是,在面对那些唱片公司为了赚钱所做出的决定时,薛伟总是坚决地摇头说不。在他心中,艺术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只有守住自己的坚持,才会拥有完整的艺术生命。

不辞劳苦为艺术

对于一位小提琴艺术家来说,对艺术的热爱之情和掌握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同样重要,这句话用在薛伟身上非常合适。数十年来,薛伟苦练拉琴,能够娴熟地拉出上下连顿弓技术。他还为了找到《摇篮曲》《无穷动》和《圆舞曲》这3首失传曲目,真是“磨破了好几双鞋底”,几经周折才找到这几首曲子,从而让乐迷们大饱耳福。

这就是薛伟,一个有着高尚情怀,淡泊名利,用自己全部的艺术生命来拉琴的小提琴家。

(完)

猜你喜欢
拉琴演奏家曲子
演奏家
特长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小猴拉琴
有风吹过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笛子演奏家
笛子演奏家
最赚钱的地方
拉琴人的不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