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2018-01-09 09:53魏周兴
甘肃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改进美术教学小学

魏周兴

【关键词】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现状;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20—0094—01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尤其在我国农村,由于诸多因素,相当多的中小学还没有真正落实美术课,美术教育还存在着大面积的“空白”。也就是说,在这些地区,艺术教育没有应有的地位,不能发挥相应的培养作用。而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也就成了教育界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及重要性

在中小学阶段,艺术教育并不是以培养小画家为目的,而是通过艺术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等。

美术课承担着中小学生的审美养成任务,其目的主要在于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并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學生对美的认识,扩展学生的学习知识面,进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对于生活环境相对封闭、教育资源不足的农村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一)农村经济落后,教学资源匮乏。如今的农村与过去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城镇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例如,城市地区除了新华书店,还有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而农村中小学,除了一望无际的田野,没有任何与美术相关的公共设施。再加上农村经济落后,地方对教育投入有限,从而直接造成了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的匮乏。

其次,美术相对其他科目而言不会对升学造成影响,在学校和家长看来,美术就是“鸡肋”,不能和语、数、外相比,他们也就不会在艺术教育方面增加投入。

(二)师资不足,美术教师专业素质偏低。由于地处农村,这必然会导致师资严重不足。农村中小学在教学上基本是实行包班制,部分老师兼语、数、外与美术教学于一身。而这些教师中的绝大部分都没有经过专门的美术培训,没有美术教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有些教师的授课方式或内容极为枯燥,这无疑使本来就对美术提不起兴趣的学生更加厌烦。更有甚者,部分教师经常把美术课改为体育课和自由活动课,致使一节美术课变成学生“放松和娱乐”的时间。

(三)学生对美术学习缺乏兴趣。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点:首先是条件的限制,学生买不到好的绘画材料,也看不到优秀的美术图册,每节课面对的就是一本“循环”的美术课本,这根本无法唤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其次,有些学生对美术缺乏兴趣是受其自身能力的影响,他们往往被称为在美术方面毫无“天赋”的学生。他们的努力总是在这种大环境中不被承认,收获很小,所以就形成了挫败心理,自然就不会有太大兴趣。

三、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改进策略

1. 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学校美术教育的认识。美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通过美术教育,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其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各级领导要把学校美术教育工作纳入到教育的各项工作中去,真正确立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2.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和课题研究。 美术教师应该正视自己的责任,配合好目前的工作需要,因地制宜把美术课给上“活”起来,并积极开展美术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校教师之间还可以组织特色课题研究,比如农村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强,可以抓住这些特点开设一些课外活动,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开展多元化的美术教学。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是多元化、多样性的,美术教师应走出课堂、跨出教程,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的乡土特色挖掘乡土文化,加强校本课程的开法和实践,开设简笔画、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的课程;也可把本土的树枝、树叶、泥巴、麦秆“引进”课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展各种特色的美术教学,使学生感到美术就在身边,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

4. 动员全体教师,寓美育于各学科教学中。学科之间是相互贯穿的,我们应当把美育教育向各科教学渗透和各科教学向审美特质方向转化的教学模式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要让学生在各种学科的课堂上学会用审美的眼光观察事物,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以及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改进美术教学小学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