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避雨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2018-01-10 03:15谭晓菁张婕汪财生等
现代园艺 2017年7期
关键词:药用价值杨梅

谭晓菁 张婕 汪财生等

摘要:针对杨梅成熟期恰逢梅雨季节、雨水多、湿度大、采前落果重、果实品质差、耐贮性差等问题,就杨梅的生物学特性、理化成分、药用价值及避雨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较详细的综述,为下一步深入研究与应用杨梅避雨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杨梅;理化成分;药用价值;避雨栽培

杨梅种原产于中国,是我国的特色水果。杨梅的地理分布与柑桔、枇杷、茶树、毛竹等的分布相仿,但其抗寒能力比柑桔、枇杷强。在中国大致分布在北纬18~33°之间,东起台湾东岸,西至云南瑞丽,北至陕西汉中,南至海南三亚,地跨北、中热带和北、中、南亚热带。经济栽培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和江西、安徽、湖南、贵州等省,其中浙江省的栽培面积、产量、品种和品质均为全国之首,目前已超过46667h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1.8%。矮杨梅自然分布于我国云南、贵州、西藏和四川的部分地区,为我国特有植物。

杨梅喜温耐寒、怕冻、忌高温。最适宜年平均温度15~20℃,在长江以南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均能种植。能在一10%低温下生长。花期遇0~2℃低温,花器遭冻,大量落花。幼树如遇高温烈日,会被晒死。喜阴耐湿。栽于北坡的植株,长势比南坡好,果实品质也好;种于缓坡地比平地好,种于山间或与其他林木混栽,植株长势、产量和品质都较好。一般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空气湿度大,果实肉质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糖度大,含酸量低。

研究发现,杨梅采用避雨栽培技术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是保果增产,落果率明显减少,商品果率提高。黄岩采用避雨棚结合网室栽培,商品果率从42%提高到92%,优质果率从20%提高到68%,落果率从23%降低到13%;慈溪避雨伞栽培的杨梅园,落果率从35%降到13%,商品果率则从33%提高到61%。二是单果重增加,果实品质提高,果蝇为害明显减少。避雨栽培后小环境得到改善,果实生长发育正常,果形较大,固形物含量比露地栽培提高5%~10%,采用网室避雨棚栽培的杨梅园,基本隔绝了果蝇的侵害,风味口感更佳。三是效益提高。黄岩、慈溪等示范点数据显示,杨梅避雨设施栽培的果实不仅品质好,贮运性能也大大增强,市场价格比常规栽培的高60%以上,加上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翻番。通过生产应用证明,避雨栽培技术是杨梅生产中一项十分有效的新型实用技术,特别是在雨水较多的年份,能大幅度提质增效,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本文就杨梅的生物学特性、理化成分、药用价值及避雨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等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为下一步深入研究与应用杨梅避雨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1杨梅营养成分及药用价值

1.1杨梅的理化成分

优质杨梅果肉的含糖量为12%~13%,含酸量为0.5%~1.1%,富含纤维素、矿质元素、维生素和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果胶及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其果实中钙、磷、铁含量要高出其他水果10多倍。

据不完全统计,每100g杨梅可食部分中的营养素含量:水分83.4~92.0g,热量28kJ,蛋白质0.8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5.7g,膳食纤维1g,果汁含糖量12~13g,含酸量0.5~1.8g,硫胺素10mg,核黄素50mg,烟酸0.3mg,视黄醇当量92mg,胡萝卜素0.3mg,VA7rag,Vc 9mg,Ve 0.81mg,钙14mg,镁10mg,铁1mg,锰0.72mg,锌0.14mg,铜20mg,钾149mg,磷8 mg,钠0.7mg,硒0.31mg。

1.2杨梅的药用价值

杨梅具有消食、御寒、消暑、止泻、利尿、治痢疾以及生津止渴、清肠胃、除烦愤恶气等多种药用价值,在医学上用作收敛剂、强心剂、健胃剂、驱风剂、胸肺药、皮肤药和创伤药等。如杨梅树皮可治疗心腹绞痛、食物中毒、皮肤湿疹、恶疮疥癣、跌打肿痛、刀伤出血、烧伤、烫伤、骨折等;杨梅根可治疗胆囊炎、牙周炎和疝气。

杨梅果及其制品可治疗牙龈出血等Vc缺乏症、胃肠胀满或急性肠炎引起的腹痛吐泻、痢疾腹泻、小便不畅或有灼痛感、口干舌燥、低热烦渴、劳累过度引起的头晕、全身肌肉关节疼痛、各种损伤的止血生肌及预防中暑等。杨梅果汁能显著地抑制亚硝酸钠和N-甲基苄胺的致突变作用,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杨梅酱能消肿止痛,可治疗扁桃体炎、牙痛、牙龈红肿、眼热痛、体外损伤、蜂蛰虫咬及身体其他部位红肿化脓等。

杨梅种子可治疗汗脚、牙龈发炎和红肿痛、各种损伤的止血生肌,可作为医疗上的收敛剂。杨梅核仁含维生素B17,是一种抗癌物质,杨梅核仁提取液对胃癌细胞有杀伤抑制作用。

杨梅叶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有祛痰、止咳作用,还能对抗自由基,在抗癌、防癌、抗菌、消炎及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均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不同类型杨梅叶片中槲皮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而且总槲皮素含量高的类型,其游离槲皮素含量也相应较高。在所有杨梅类型中,花期叶片槲皮素含量均高于果期,表明将杨梅作为药用植物和果品进行双重开发具有很大潜力。

2杨梅避雨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2.1杨梅种质资源及矮化品种的选育

中国杨梅分为毛杨梅、青杨梅、矮杨梅、杨梅、全缘叶杨梅和大杨梅。迄今,杨梅种又划分为8个品种类型(变种):即野杨梅、红种、粉红种、白种、钮珠杨梅、乌种、早性杨梅和阳平梅。矮杨梅划分为6个变种:尖叶矮杨梅、大叶矮杨梅、铺地矮杨梅、白水矮杨梅、蜡叶矮杨梅和细叶矮杨梅。

浙江杨梅资源丰富,拥有东魁、荸荠种、丁岙、晚稻4大杨梅良种,特别是大果型、品质优、适应性强的东魁已成为全国发展最为迅猛的杨梅品种。其中,特大果型杨梅新品系一东方明珠,也是作为选育的优种。

2.2不同避雨设施对杨梅生物学性状与品质的影响

良好的栽培设施是杨梅避雨生产的主要基础条件,近年来,杨梅避雨设施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目前,根据栽培目的不同,浙江省杨梅避雨栽培有3种类型:一是以防虫避雨为目的的简易网室避雨大棚模式,主要集中在仙居、黄岩、临海、瓯海、龙湾等地区;二是以避雨为目的的避雨伞模式,主要集中在慈溪、余姚等地区;三是以提早成熟为目的的大棚促成栽培模式,主要集中在青田等地区。邓海标、谢文根等研究人员采用简易伞式、直接覆膜式、毛竹大棚式3种避雨栽培方法,研究不同避雨方式对杨梅成熟期果实的影响,结果表明,簡易伞式和毛竹大棚式效果较理想,能有效提高杨梅的收获量,增加杨梅产量,同时更好地改善了杨梅果实的色、味及营养价值,结果如表1所示。

2.3避雨栽培技术研究

2.3.1修剪技术。大枝疏删修剪方法是选择树冠中间2条直立大枝(即与基枝成70~90°)进行人工疏删修剪,树冠高度控制在3.4~3.5m。每年杨梅采收后,适当疏删树冠内直立的超高枝(即当年为3.5m之内,次年以后为4.0m之内)、重叠枝、密生枝、交叉枝与病虫枝。

2.3.2水肥管理。对幼龄杨梅树要注意“控氮增钾适磷”即控制氮肥、增施钾肥和适施磷肥,每年追肥2次,适当控制幼树营养生长,平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使其花芽形成,争取栽植后第4~5年开始挂果。对成年杨梅树采用“控氮增钾适磷”的施肥方法,增强枝条粗壮生长、促进结果和提高品质。

2.3.3加强病虫害防治。注意加强褐斑病、赤衣病、白蚁、蚜虫、卷叶蛾、金龟子、黄小叶甲等病虫害防治。一是要注重杨梅采摘后褐斑病和卷叶蛾等病虫的防治和冬季清园。二是杨梅采前1个月重点做好果蝇和果实腐烂病防控,应采取农业和物理措施防控。果蝇可通过采用糖醋液、黑光灯或黄板诱杀和清洁果园进行防控。果实成熟后期,通过疏春梢和疏果来防控腐烂病。

3展望

避雨矮化栽培技术是当今世界果树栽培发展的总趋势,能使果树提早结果、早丰产、稳产,是获得高效益的重要栽培模式。利用矮化栽培技术,通过截干、整枝修剪、合理施肥、化学调控等技术控制树冠,把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能促进杨梅早结果,一般比常规栽培方法提前3~4年投产,并有效缩小大小年结果现象,提高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在今后的植物培养过程中,该项技术将以更加先进科学的姿态走向世界。endprint

猜你喜欢
药用价值杨梅
杨梅储存与保鲜
蜗牛
肠胃不舒服,试试杨梅酒
杨梅
走进新余市仙梅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梅片树药用价值与栽培技术探析
杨梅酒
乐摘杨梅
药食同源植物紫背天葵周年设施栽培技术
橄榄药用价值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