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赤心繋故乡

2018-01-11 19:32廖冬梅邓思钰
荣誉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商海台商海峡两岸

廖冬梅+邓思钰

邱文潛先生

一个勇立在经济潮头的台湾商人,灵活变通、敏锐有先见之明、果断睿智善於经商,是他身上最显著的特点。从台湾到香港再到大陆,从国内再到海外,从小饰品到电子产品,再回归小商品,他在一次次市场环境的变迁中,巧妙地避开了商海中的暗礁,书写了一段台湾商人闯商海的奋斗史。他同时是一个心怀社会责任的社团领袖,无论是事业最忙碌的时期,还是稍清閒些的现在,他心中搭建海峡两岸及港澳间商业桥樑的心愿从来没有改变,一直为之奔忙,开拓商机。

随机应变立潮头与时俱进寻商机

邱文潛先生出生於台湾桃园市,这里是闽、客等族群融合地区。1771年,他的祖辈从福建搬迁到了台湾,繁衍生息,至今已经两百多年历史。台湾自然是他的第一故乡。邱文潛先生在台湾长大,於台湾大学毕业後一直在台湾从事出口贸易。

他的出口贸易事业开始於1973年,细水长流一般稳步向前发展,业有所成。以台湾为据点的事业在十多年之後的1987年逐渐发生改变。80年代末期,台湾经济陷入低谷,凸显出的现象是物价过高,1990年情况更加恶劣,台湾许多曾经排名第一的东西渐渐失去优势,並一路下跌。邱文潛先生感受的压力更大。这时正值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百废待兴,不少台商看好大陆的发展前途,大量外移大陆投资,纷纷前往香港,希望以香港作为台商前进大陆的重要据点和桥樑。这一年,邱文潛先生只身一人前往香港,透过香港寻找新的发展契机。

90年代的大陆经济正处於上升期,一次深圳之行刷新了他对大陆的认识,也让他在大陆找到了创业的新天地,他决定在深圳创业。

那是一段特别忙碌,特别辛苦的时光。经营进出口贸易的他因应客户的转变和工作需要,不得不一周4天(周一至周四)在香港、大陆来回奔波处理业务,然後周五又飞回台湾,就这样每周奔波地过了两年多。1992年,他决定举家移居香港,以香港为基地发展两岸贸易生意。也因此在朝夕相处中,他将香港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邱文潛先生的外贸生意从饰品开始,一件件小小的饰品虽不算贵重,但卻因为能夠在瞬间增加人的吸引力,也很受大众尤其是女孩子的喜欢。这给他的事业带来了很好的发展前途,产品远销法国、德国、意大利三国。

市场的变化是常态,没有任何一个领域能永远乐观,在商场打拼多年,邱文潛先生深谙此理,“随机应变、与时俱进”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1996年,他发展了一条新的事业线——售卖电子产品,如声卡、显卡等,接收订单,拿至大陆生产。五六年之後,换做计算机主机、组装计算机等生意。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他的销售点也一个个增加,从香港到温哥华、迪拜、泰国等各地。

他曾说:“电子产品技术更新换代太快,而我们作为其中的一个中间商,虽然据点很多,其实像一棵没有根的大树,大风一吹,很容易被吹倒。”不久後他的话真的印证了,当英特尔将电子产品集中,成为龙头,当计算机市场一日一变,曾经一个据点接一个据点开启,几年之後无奈地又将那些据点一个个关闭。

然邱文潛先生理性,敏锐,灵活多变,辉煌时冷静,下降时乐观,他总能夠在前进中较早地发现暗礁,並巧妙地避开。他在市场的变化中将眼光投向了小商品市场,将据点设在了小商品之都——义乌,以香港为中转站,将义乌的小商品销往世界各地。

几十年时间一晃而过,邱文潛先生在商海闯荡已经四十多年,长年累月积淀下的人脈与信誉,让他的事业稳定地继续发展着。

理性视觉看大陆学习借鉴谋新篇

商海搏击的磨练,常年往返於海峡两岸及香港之间,亲眼所见带给他真切的感受让他在谈及变化时更添一份理性与客观。

在港生活了二十五年,作为一个国际贸易商人,邱文潛先生亲身感受到回归後香港在国际社会更受尊重。他说:“回归前的香港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回归至今香港仍保持这一地位。”回顾过去二十多年来在港的工作生活,特别是1997年香港回归之後,邱文潛先生认为“一国两制”在香港落实执行是相当成功的。正如邓小平先生所说的“马照跑、舞照跳”,回归後的香港生活如常,经济一直平稳向上发展。其间儘管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SARS疫情以及全球金融海啸的冲击,但是香港经济、社会仍能平稳渡过,很快恢复。这让他对自己的第一故乡——台湾引发了深思。

在邱文潛先生看来,海峡两岸政治社会制度不同,但同属中华文化,面对中国大陆快速的发展,更需要翻转过去的视角,不能再以“民主的傲慢”对大陆发展经验不屑一顾,而应正视自己出现的种种问题,学习借鉴大陆的经验。

“我们的祖国已经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强起来了,我们国家的高速公路已经修建至全国所有的省份,新疆、西藏、云南,修建到了云端。”邱文潛先生的话语中有他对国家富强起来的自豪感,並觉得大陆取得这样巨大的发展成就,必然有其合理性,他希望自己故乡的竞爭力不要在虚耗中不断沉沦,不要贬抑乃至仇视对方,而是为自己的发展道路寻找参照,检视自己发展经验的利弊得失,並加以修正。“这才是理性务实的治理态度。”邱文潛先生如此认为。

而作为一名商人,他亦希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海峡两岸及香港的共同发展出一份力。

搭建营商平台促进经贸合作

1992年11月,香港台湾工商协会在香港成立,主要宗旨为促进台湾、香港及其它地区之经贸发展与合作交流,並希望凝聚在港台商之间的友好合作与团结。並获香港政府核準註册为非营利工商组织,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

1996年,邱文潛先生加入其中,现为协会会长,服务於海峡两岸及港澳的企业家,与会里同仁在金融、贸易、物流、文化等方面发挥桥樑作用。邱文潛先生说:“在这之前台湾的公司要去大陆发展十分艰难,有了这样一个平台,为海峡两岸穿针引线,铺路架桥,既有意义,也很必要。”

25年来,香港台湾工商协会作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在港台商社团,也是亚洲台湾商会、世界台湾商会的重要成员之一,每年都会多次组团返台或於其它国家参加研讨会议;建立台湾、香港及邻近地区之经贸信息系统供会员拓展市场之需;鼓励与协助会员发展贸易及投资机会;与亚洲及世界各地台商相互联谊;反应政策、开拓商机,地位显著,深获海峡两岸及香港之政府及商界的重视。

香港台湾工商协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借助免税等优势,帮助台湾的企业以外的非企业合作,用民间的力量,让海峡两岸互通有无。並在大陆“一带一路”倡议执行下,推动台商积极参与,互利雙赢。

“我希望家乡好,能为家乡尽一份力,感觉很开心。”邱文潛先生说。他每一周都会回一次台湾,两个故乡在他的心中同样重要,因此无论是事业忙碌的时候,还是稍显空閒的时候,他都不曾落下对两地的这份责任,用心为之奔忙着,付出着。endprint

猜你喜欢
商海台商海峡两岸
台商马景鹏的“老家”情怀
在溧台商讲述创业故事——溧水,一片值得台商扎根发展的土地
台商吕孟哲的剑胆琴心
商海玉道浮沉人生 努力付出总有回报
海峡两岸
A Philosophy of Teaching for Junior Schools in Rural Areas in China
那些感動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