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塌渍加TDP配合手法复位、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40例疗效观察

2018-01-12 23:30毕忠艳郜时华殷君赫玉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腰痛腰部腰椎

毕忠艳 郜时华 殷君 赫玉

作者单位:125105 战略支援部队兴城疗养院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岔气”,属于中医“伤筋”和“腰痛”范畴,是指以一侧或双侧腰部肿胀疼痛不适或腰部持续性剧痛,腰椎活动受限,咳嗽、翻身、蹲起等动作致疼痛加重为主要表现的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腰骶关节的急性损伤,多因剧烈运动、提取重物时姿势不当以及不慎跌扑、闪挫、外伤,过度牵拉和扭转等原因引起肌肉、韧带、血管等软组织的痉挛、损伤以致气血瘀滞局部、经络不通而造成[1-3]。本病是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某院疼痛科门诊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诊治的急性腰扭伤患者40例,采用中药塌渍加TDP配合手法复位、针灸治疗,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在某院疼痛科门诊诊治急性腰扭伤患者为观察对象,共40例,均经腰椎正侧位DR、CT或MRI检查确诊,排除腰椎器质性病变,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20~55岁,病程1 h~3 d。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关于急性腰扭伤诊断标准:①有腰部受伤史。②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③腰肌和臀肌紧张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块,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脊柱生理弧度改变。

1.3 治疗方法 ①用自制中药塌渍。方药组成:当归、丹参、鸡血藤、海风藤、透骨草、细辛、地枫、香附、川乌、草乌、附子、干姜、海桐皮、伸筋草、海藻、乳香、没药、桃仁、血竭、羌活、独活、杜仲、牛膝、防风,上述中草药等份粉碎后用80目筛过筛后去粗渣,再用凡士林和药粉按4∶1的比例调成糊状以便备用塌渍治疗。嘱患者暴露患处,取适量备用药膏均匀敷于患处,再用保鲜膜包裹,配以TDP局部照射,灯与皮肤距离约10~15 cm,温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照射20 min后移除TDP,继续敷药20 min左右,1次/d,5 d为1个疗程。②手法复位:患者呈健侧卧位(即患侧在上),患侧下肢屈髋屈膝,健侧下肢自然伸直,医者面对患者而立,左手肘部置于患者肩部而右手肘部置于患者臀部(右手中指置于腰椎病变节段),先同一方向小幅度缓慢摇动腰部,逐渐过渡到双手相反方向转动腰部,当腰椎旋转到病变节段处,轻轻用力即可扳动该节段,此时可听到清脆的关节弹响声或手指下感到关节有移动,提示复位成功,不必强求弹响声。③针灸:《针灸甲乙经》记载“腰痛不得卧,手三里主治。”[5]患者取坐位或站位,充分暴露双上肢,双手臂手三里处找到压痛点,常规消毒,毫针刺入0.5~0.8寸,患者有酸沉、重胀感后,行提插泻法,得气明显后留针20 min,留针期间嘱患者行腰部弯曲、后伸、蹲起等活动,幅度由小到大,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针眼片刻,防止出血,针刺结束后,嘱患者继续慢步行走并进行适度的腰部活动3~5 min,1次/d,5 d为1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制定的急性腰扭伤疗效评定标准为依据。痊愈:腰部疼痛消失,脊柱活动度恢复正常,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好转:腰部疼痛基本消失,脊柱活动度基本恢复,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有效:腰部疼痛部分改善,脊柱活动度有所恢复,但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无效:腰部疼痛和脊柱活动度无明显改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行疼痛评分,在纸上划一条100 mm的直线,一端标记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标记为100表示“最剧烈疼痛”,患者将自身所感受的疼痛程度标记在直线上,0点到标记点的长度表示患者当前的疼痛水平,医生记录(即自0点至标记点的垂直距离,精确度1 mm)。VAS评估标准:0级为无痛,3分(30 mm)以下为轻微疼痛,4~6分(40~60 mm)为中度疼痛,7~10分(70~100 mm)为重度疼痛[6-7]。VAS疗效评价=(治疗前VAS-治疗后VAS)/治疗前VAS×100%。疗效评价≥75%表示治愈,75%>疗效评价≥50%表示显效;50%>疗效评价≥25%表示有效;疗效评价<25%表示无效[7]。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40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25例,占62.5%;好转9例,占22.5%;有效4例,占10.0%;无效2例,占5.0%,总有效率达到95.0%。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无中药塌渍过敏现象发生。

2.2 VAS改善情况 本组40例患者经治疗后并行1个月以上随访,治愈26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治愈率达65.0%,总有效率达到97.5%。

3 讨论

急性腰扭伤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以“急”和“痛”为主要特征,多见于青壮年、运动员、体力劳动者,因体位不当、过度牵拉、超负荷运动或突然受外力损伤等原因引起,属于祖国医学“瘀血腰痛”“卒腰痛”“伤筋”的范畴,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若失治或误治,易转化为顽固性慢性腰痛,反复发作,缠绵难愈[8-9]。《金匮翼》说“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率痛不能转侧”[5]。中医学认为经筋损伤、瘀血肿胀、气血凝滞、络脉不通造成局部气滞血瘀引起腰部疼痛和活动受限,其病变实质为“不通则痛”;而现代医学认为外力直接或间接等不良刺激导致腰椎小关节错缝、滑膜嵌顿,进而引起软组织局部出血、水胀、无菌性炎症反应导致腰部产生疼痛、肌肉痉挛、活动受限。故遵循“通则不痛”的原则,采用中药塌渍加TDP配合手法复位、针灸的方法治疗急性腰扭伤,达到调和气血、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疏筋止痛的治疗效果,最终通过消除局部炎症而止痛,调节小关节紊乱而促进腰部肌肉静力性平衡功能的恢复。本文自制外用中药塌渍中当归、地枫、香附、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止痛,丹参、桃仁、血竭活血化瘀止痛,鸡血藤、透骨草、海风藤、海桐皮、伸筋草祛风舒筋活络,细辛、防风、羌活、独活、川乌、草乌、附子、干姜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杜仲、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海藻消肿止痛。诸药共用,起到活血止痛、温经散寒、化瘀消肿、调和气血、舒筋活络、补肝肾强筋骨之效。中药塌渍治疗是通过介质(凡士林)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渗透,同时辅以TDP局部热疗及保鲜膜包裹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一方面可以提高药物浓度交换和吸收速率,另一方面增强局部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促进代谢产物、致痛物质排出,达到消炎镇痛的作用[10]。配合手法复位纠正腰椎小关节紊乱及滑膜嵌顿,使肌肉痉挛进一步得到缓解,达到疏筋复位、通利关节、解痉止痛作用。配合针灸手三里达到祛风散寒、温通经络的作用。嘱患者注意休息和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并指导其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

综上所述,中药塌渍加TDP配合手法复位、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可迅速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疼痛,恢复腰椎活动功能,具有简、便、廉、效特点,且中药外治操作安全,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腰痛腰部腰椎
护腰最多戴3个月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单侧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
腰部锻炼瑜伽八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