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编辑素质对出版物质量的影响和对策

2018-01-14 12:35陈仕云
活力 2018年18期
关键词:出版物质量创新

陈仕云

【摘要】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也是出版企业的立足之本。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人员作为出版物内容的选择者、策划者和执行者,同时也是出版物质量的“把关者”。在传统出版企业向数字化转型的当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编辑人员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出版物质量的重要性,时刻绷紧“质量”这根弦,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业务技能,才能实现出版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编辑素质;出版物;质量;创新

近年来,出版物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但是质量水平并没有随之得到大幅度提升。低水平重复品种较多,高质量精品图书所占比例较小,编校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数量居高不下问题仍然存在。出版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关键因素。编辑工作是出版的中心环节,编辑素质是决定出版物质量的关键因素。没有高素质的编辑,就没有高质量的出版物。提高编辑人员的素质,对于提高出版物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编辑人员应当具备的核心素质和能力及其对出版物质量的影响,同时结合编辑工作实践,提出提升编辑技能以及更好地确保出版物质量的相关思路。

一、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核心能力

(一)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从事编辑工作的根本保证。出版物市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出版企业担负着传播一切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历史使命。编辑是为他人作嫁衣的幕后英雄,其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所编辑加工的书稿的内容质量及其价值取向,这就从根本上要求编辑要具有基本的理论素养和科学的世界观,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开展编辑T作;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观点,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要有法律意识,能严守国家的法律特别是新闻出版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同时,还要具有对编辑工作的强烈热爱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崇高的职业道德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2.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是做好编辑工作的专业基础和前提条件。编辑人员的文化素质包括开阔的知识视野、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敏锐的创新思想,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探索精神。编辑部门是知识密集型组织,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深厚的知识储备很难胜任编辑工作,提高出版物质量更无从谈起。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编辑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求编辑知识面广,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力求做一个“博中求专,以专促博”的“杂家”。

3 出版业务素质

编辑的出版业务素质是决定出版物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具体来说,业务素质是指在出版的各个环节如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校对、装帧设计、印刷、发行、营销等的基本知识、工作方法和技能,包括市场调研技能、选题策划和组稿技能、编辑加T和审稿技能、营销策划技能等。选题策划是出版工作的源头和核心,市场调研是为选题策划做充分准备的。选题策划是编辑人员依据一定的出版方向和市场调研结果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劳动,其工作质量决定了选题质量,而选题质量形成了出版物的市场定位,进而形成出版企业的竞争优势。编辑加工与审稿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出版物的内容编校质量,这就要求编辑人员要具有识别稿件和修改稿件的能力。在装帧设计上,要根据图书的定位与针对性,同时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最适合的装帧方式。在营销方案的策划上,编辑人员要运用创造型思维思考问题,根据市场的最新变化及发展趋势,提出创新方法和思路,并勇于实践。

4.经营管理素质

编辑的经营管理素质是决定出版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出版企业要持续发展壮大,必须加强经营管理,建立一套科学的经营管理体系和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编辑作为图书的项目负责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素质。出版活动既是文化行为,也是商业行为,同样要求注重成本核算与盈亏平衡,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力求实现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出版资源的最佳配置,以及资金的有效运作和周转。尤其在信息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当下,国内外出版物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编辑人员要想在出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但要在专业领域内有一定的认知和见解,能对图书内容有很好的把握,而且要在更高的层次上审视国内外出版形势,努力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素质,成为高素质的出版管理人才。

(二)核心技能

1.把握市场需求的能力

选题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出版物的质量,一个优秀的选题,通常要具备对读者的准确定位、较高的知识含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有可能进行多元化立体开发等要素。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找准出版物的市场定位,是确保选题质量的前提条件。编辑必须及时了解经济、科技和社会等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对读者需求产生的重大影响,掌握因环境变化带来的市场竞争格局、读者购书和消费心态以及阅读习惯的变化,并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搜集市场信息,分析竞争态势,发现市场空白,把握出版最佳时机,形成选题策划思路、推进出版、营销和发行工作。

2.策划能力

策划能力既是编辑人员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也是影响出版物质量的重要因素。策划能力贯穿于出版物生产的整个过程,涉及选题、组稿、编辑加工、版式设计、装帧设计、发行、营销策划等各个环节,其要求编辑人员必须具有全程策划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策划能力则是选题策划能力。选题质量是出版物质量构成要素中最关键的要素,选题策划是整个出版工作的源头,是出版中最具经济特征的智力活动,是形成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3. 学习与创新的能力

不断学习和勇于创新是编辑自身生存和出版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整合者,编辑必须时刻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和社会形势的最新发展变化,随时了解和把握市場需求与发展之间的挑战与机会。通过不断学习创新,用新知识和新技能武装自己,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及时策划出版高质量的出版物。

4.沟通与协调的能力

编辑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组织活动,从选题调研、收集信息、策划选题、选择作者、组织稿件,到稿件的编辑加工、排版校对、装帧出版与营销推广,都需要编辑的全程参与,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沟通与协渊能力。编辑工作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编辑与专家学者或业内专业人士的良好沟通,可以获得更优质的作者资源与市场信息,也有利于确保出版物质量,塑造出版企业的品牌形象;编辑与排版、校对、美编、营销发行等内部各部门的有效沟通,可以争取到更多的社内外资源,确保出版物的高质量、高效率出版。

5.整合出版资源的能力

整合出版资源是对编辑及出版企业更高层次的要求。选题策划是一项需要综合资源整合与复用、市场营销、价格策略、高度分析和协调能力的工作。整合出版资源是指对出版企业的战略、品牌、规模、速度和整体解决方案的统一策划与实施,包括明确出版企业的市场定位和出版优劣势,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寻找与整合作者队伍和其他相关出版资源;建立立体的营销和通畅的渠道等。

二、加强编辑素质培养,提高出版物质量

优秀的编辑尤其是策划编辑是出版企业的关键资源及核心竞争力,是提高出版物质量的关键所在。出版企业要将编辑的上述五种核心能力和个体智力活动,转化为组织的智力资本,才能更好地提高出版物的质量,从而形成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动力。

(一)强化编辑的质量意识

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是构成出版物的首要因素。出版物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更与编辑加工及编校质量密切相关。编辑人员必须以质量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编辑的质量意识体现为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编辑应着眼未来,从大局出发,秉持更高的责任心,全程跟踪出版流程的各个环节,以实现“零差错”作为工作目标。编辑作为出版物质量把关的主要责任人,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强化质量意识,以复合型、学习型人才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我学习,增强稿件编校过程中的知识储备和判断能力。

(二)提升编辑的选题策划能力

选题策划是编辑工作的第一步,成功的策划有助于提高出版物的质量。提升编辑的选题策划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提升市场调研与信息分析的能力

市场调研及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是选题策划的基础,编辑人员要选择准确的调研对象和手段进行充分调研,并能对纷繁复杂的各类调研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这就需要随时关注文化市场、出版行业的相关政策信息,并加以理解和分析,抓住关键点。同时,在充分了解信息的基础上,要对市场信息进行分析并做出正确的判断,为选题策划找准方向。

2.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编辑能力的重要体现,根据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编辑人员需要转换策划思路,打破固有模式,在选题内容、组织形式和营销方式的创新上寻求突破。创新并不意味着根本性变革,有时候做好一项细节工作,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此外,向同行业竞争对手和其他行业企业学习也是很重要的方法和手段。《第五项修炼》一书作者彼得圣古说过: “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唯一手段,就是要具备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

3.提升编辑对市场的把握能力

出版物市场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编辑人员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前的意识,能及时把握出版市场的最新动向和趋势,了解读者的需求变化,并对出版物市场前景进行合理预测,策划出真正符合读者需求的优秀选题。

(三)创新编辑工作方法

编辑加工是确保出版物编校质量最重要的一道防线。传统的编辑工作方法是在纸稿上进行编辑,不仅工作流程漫长,而且工作量比较大,也极易出现漏录、漏排、漏改、错改的情况,给出版物编校质量埋下隐患。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编辑工作方法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编辑加工的工作方法也应随着新技术的运用而不断创新。编辑工作方法的改变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减少错漏,提高出版物质量。例如,黑马校对软件的使用,对检查错别字、拼写错误等质量硬伤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四)加强编辑业务培训

为了规范和保障出版行为,提升编辑的业务能力,国家制定了出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要求责任编辑每年必须参加72学时的出版专业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培训是提升编辑业务技能的重要途径,出版企业要组织编辑人员参加各种业务培训与交流活动,学习《出版物质量管理规定》和《出版物质量保障体系》等出版法规和相关编辑工作规范,增强遵守编辑工作规范的自觉性,不断提升业务素质。

综上所述,提供优质出版物是出版企业永恒的主题与追求。出版物的竞争,说到底是质量的竞争,而质量的竞争则是编辑人才的竞争。在当前的互联网浪潮下,出版业正处于向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这对编辑人员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编辑人员只有不忘初心,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业务技能,强化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才能创作更多、更好的出版物。

参考文献:

[1]田东琰.论图书编辑素养与出版物内容质量[J].长江丛刊,2015,(31).

[2]刘海娟.论编辑素质与出版物质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32):253-254.

[3]郝振省.培養优秀编辑提高出版质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12-08.

猜你喜欢
出版物质量创新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英语教育类数字出版物的策划研究
2018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目录
首届向全国老年人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公布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