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滕王阁序》的写作特色

2018-01-14 12:35尧幻丁
活力 2018年18期
关键词:写作诗词

尧幻丁

【摘要】《滕王阁序》-文感情抒发细腻深刻,起伏跌宕;景物描写角度多变,华美绚丽;文辞雅致优美,音韵和谐。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读完后使人身感诗人命运多舛的悲情,也犹如身临江南水乡的体验。千百年来,这篇骈文像一朵开不败的奇葩,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被誉为名篇。

【关键词】滕王阁序:诗词;写作

《滕工阁序》即《秋日登洪府滕工阁饯别序》,是初唐四杰之一、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及骈文能手工勃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以骈文的形式描写了滕工阁的雄伟体势及阁中宴会的盛况和閣外多姿多彩的秋景,借以抒发自己奔放起伏的情思。文章内容丰富,情真意切;对仗工整,声律和谐;词采富艳,意境迥远;韵致工雅,文气畅达;流转自如,疏拔高峭中彰显才情,阔大雄放处写尽世象。本文主要从感情抒发、景物描写、语言特点的角度,分析该文的写作特色。

一、感情细腻跌宕

文贵有情。本文因饯别而作,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情,情真意切,感情饱满,不落窠臼。

第三自然段是集中抒发感情的一段,作者的感情由“逸兴遄飞”转入兴尽悲来;由悲伤转入自慰;由自慰转入自励。情感起伏跌宕,写来细腻深刻。“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渲染宴席上吟诗作赋,歌舞管乐热闹非凡的场面。继而说明盛宴有如梁孝工的睢同宴集,酒兴胜过陶渊明的有酒盈樽,雅兴比过曹子建邺水边的赞咏荷花,文采压过谢灵运的才华。这一连串的典故,将宴会空前盛况,描绘得淋漓尽致,典故用得自然恰当,给文章增色添彩。在此时此地,良辰美景之中, “极娱游于暇日”“觉宁宵之无穷”的赏心悦目的欢乐心情油然而生。但一想到父亲远滴作宰,自己远离京师,虽才德出众,却不被朝廷重用,顿时“兴尽悲来”。第五段,先用一连串短句抒发感叹:“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而后长短结合,抒发自己的愤郁悲凉: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由自己想到屈原,想到贾谊,又想到冯唐、李广、梁鸿,借这些人的遭遇,从各方面说明自己困顿处境,不由悲从中来。然而作者的感情并没有沉浸在伤感之中,他勉励自己“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失,桑榆非晚”,铿锵的语调表达了自己不甘沉沦的决心。作者以跌宕之笔抒写内心矛盾,正展示了才智之士备受压抑而不甘沉沦的精神面貌。

二、景色变幻华美

首先,色彩绚丽,浓淡相宜。“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轴”中的“青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同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

其次,远近变化,层次分明。作景物描写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虹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渺的远景。这种写法,是《滕工阁序》写景的最突出特点,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读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

再次,上下辉映,浑然天成。“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

最后,虚实相问,相衬协调。“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

三、文辞雅致优美

骈文以讲求藻饰华美著称,一般都因形式的过分华丽而冲淡了作品意蕴。本文则不然,文采之盛与所绘之景、辞藻之丽与所抒之情、形式之巧与所议之理完美结合,显示出写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和深厚独到的文学功力。

本文句式整齐,以四六句为主,时时杂以六四句。四字与四字对应,六字与六字相合,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如第二段中写登楼远眺之景时,作者写道,“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这几句里,作者时而写全貌,从大处着笔,突出三秋的节令特点;时而变换角度,由高及低,将自然与人文巧妙叠加。语言形式的工整典雅,使所绘之景尽显个性风采,绚烂的深秋色调与浓郁的抒情氛围相融相合,极尽工巧雅致之妙。再如四、五段中,作者在前文写景基础之上抒发人生感慨,“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几个句子长短相间,前后回环相应,既工整对仗,又错落有致。这样的句式安排,也恰与作者所写人生无常的自我伤感情绪和高超独绝、自强不息的人格境界相吻合。

在行文上,作者也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偶用三字句(如“四美具,二难并”)、二字句(如“嗟乎”)、一字句(如“勃”),使文意的表达流畅自然,又极尽曲折变化之妙。

参考文献:

[1]田林奎.浅析《滕王阁序》的形式美[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 (10).

[2]莫山洪.论王勃骈文的审美情感[J].柳州师专学报,2003 (01).

猜你喜欢
写作诗词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猜诗词
试论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
中国古代与现当代语境下的语文写作教育观比较研究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