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创新思维与促进创业实践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再造

2018-01-14 12:35张俊
活力 2018年18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课程体系电子商务

张俊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以面向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和创业能力提升为主线,以岗位需求和技术消化、吸收、改良、反求、创新创业技术活动全过程需求为基础,以创业体验和实践教学项目为手段进行课程体系再造,通过“项目渗透、夯实基础、职场试水、创业孵化、综合提升”的路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创新思维

目前,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以教师教学能力和学校实习实训为前提,确定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考核标准,忽略专业与岗位的对接,缺乏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无法满足岗位需求,职业竞争力不够。本文旨在通过全过程需求课程体系重构、创新创业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学实施过程重组,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

一、基于岗位需求和技术活动全过程需求课程体系重构

以岗位需求和技术消化、吸收、改良、反求、创新创业技术活动全过程需求,作为课程体系设计的逻辑起点,构建能力本位、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公共素质基础课程模块、公共技术基础课程模块、公共素质拓展课程模块、职业技术基础课程模块、职业岗位核心课程模块、职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六部分组成,同时开设与各课程模块相互渗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其中,在公共素质基础课程模块、公共技术基础课程模块和公共素质拓展课程模块中开设全校性的创新创业必修和选修课程,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实践教育、校同文化活动、就业指导等有机衔接;在职业技术基础课程模块、职业岗位核心课程模块和职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中设置专业渗透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省赛和国赛项目有效衔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创新创业课程用“★”表示,课程体系简称为“6+★”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如图所示。(一)公共素质基础课程模块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为原则,在校级层面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公共课程群,设置创业基础与实务、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开发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激发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公共技术基础课程模块

对接“互联网+”行动计划,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电子商务技术应用和物联网技术应用课程纳入公共技术基础课程模块,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电商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通信技术的教学,为“互联网+”时代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奠定基础。

(三)公共素质拓展课程模块

此模块为校级公共平台,以通识课程为主,包含部分创新创业教育讲座和报告,分为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两种形式,旨在拓展和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

(四)职业技术基础课程模块

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为原则,按照渐进梳理方式梳理出本专业的职业技术基础能力。首先,以供应链商务运行规律及运行过程为主线,紧扣本专业的人才需求标准,梳理出本专业在专业群建设中的通用性职业技术基础能力;其次,服务于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需要,梳理出前期应具备的职业技术基础能力;再次,充分考虑终身教育理念和学生职业发展取向需要,创新创业需要及双需求能力培养需要梳理相应的职业技术基础能力。

(五)职业岗位核心课程模块

以“专业与产业、職业岗位对接”为原则,对目前电子商务行业、企业岗位需求调研分析,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对接2015版教育部专业目录中所确定的专业职业领域,进行岗位能力梳理,确定本专业运营、客服、美工、推广4个核心职业岗位,紧扣核心职业岗位能力培养需要,进一步梳理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进行内容整合,形成本专业职业岗位核心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美工、推广、客服、运营等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六)职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

此模块为院级平台,对于那些不能改造为学习领域课程但又是人才培养规格达成必需的学习内容以及其他拓展学生职业素质的学习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计,以实现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拓展和职业精神的树立。

二、以创新创业为导向改革专业教学模式

改革专业教学模式来促进创业实践,本专业教学模式分为“项目渗透、夯实基础、职场试水、创业孵化、综合提升”五个阶段。

项目渗透:主要在第一学期,通过“电子商务创业项目规划+创业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学生基于自己熟悉或者学生家乡有特色的项目,规划设计出创新创业项目,并将该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过程贯穿到大学三年的实训教学过程中;夯实基础:在第二学期以项目实践为导向,加强专业技术课程学习;职场试水:在第三学期职业岗位基础课程学习基础上,引入职场化教学,让学生在原有项目基础上开展职场化创新创业学习,以企业真实项目和学生自己设计的项目为载体,进行职场实践训练尝试;创业孵化:第四学期大量引导学生通过创业实践教学,完成职业岗位核心课程学习,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提高创新创业质量,实现创业孵化;综合提升:在第五、六学期,通过岗位创业实践、顶岗实习教学环节,通过微信、QQ群等教学系统工具,结合实践学习情况,适时指导学生将管理学、电子商务流程化管理等综合性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

三、围绕创业实践整合教学过程

(一)学生学习的体验化

在整个创业实践过程中,创业项目的选择、资金的筹措、团队的打造、员工管理等一系列教学活动都是在现实市场竞争环境下的真实体验,为每个创业团队配置有职场实战经验的创业导师,指导学生项目运作仝过程,规避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二)教学实施的项目化

结合网上店铺,每个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有一个自己选择的创业实践项目,对项目运营、网络客服、店面美工、互联网推广等核心工作岗位技能进行细分,形成上下结合、左右链接、前后呼应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块和学习情境载体,培养学生对创业项目的整体运营能力。

(三)课程边界的融合化

实施学分替代教学改革,创业创新项目可替代相应的课程学分,将创新创业与学业联系在一起,提高创新创业项目替代权重,激发创新创业氛围。

(四)教师结构的企业化

该课程体系的实施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创业项目指导老师必须具备创业实践经验。针对教师创业经验不足的现状,学校要从社会上引入创业大赛充实到教师结构中,激发更多的年轻教师的创业热情,实现教师结构的企业化。

(五)教学时间的非固定化

打破以往固定的教学管理,以创业创新项目实践为核心,无固定教学场所,灵活调整休息日和节假日。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课程结构体系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创新创业的需求,更无法满足社会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要再造课程体系,同时改进教学模式与整合教学过程,培养既具备科学人文素养又具备职业岗位技能,并兼备创新创业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满足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要。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课程体系电子商务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