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8-01-14 12:35师博
活力 2018年18期
关键词:警察对策

师博

【摘要】为了能确保自身安全,提升执法效率,快速有效的制止违法犯罪,作为一名警察,需要具备娴熟的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但是当前形势下,基层公安机关警察能够扎实掌握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的人数较少,究其原因有:日常训练中场地不足,器材老旧,训练不系统等。本文将针对这一现实情况,采取查阅相关资料和调查走访基层警察等形式分析日常训练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求基层公安机关警察能够达到熟练掌握徒手防卫与控制的技能,练就过硬的实战本领,化解在执法办案中出现的安全危机。

【关键词】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训练现状;对策

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是人民警察在执法活动中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的警务实战技能;是顺利完成公安机关警务执法工作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自身安全,依法对各种具有突发性、对抗性和违法性的案(事)件进行的特别警务临场处置。如何提高基层公安机关警察的徒手防卫与控制能力,并使警察熟练掌握,成为基层公安机关予以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基层公安机关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的训练现状

作为在一线执勤的警察,除了要掌握熟练的法律知识,拥有一个强硬的身体,还应当具有相应的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来维护自身安全,快速控制局面,提高执法执勤效率。但是囿于警察工作的烦琐,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锻炼时间,学习额外技能的时间更是不足。此外,机关领导是否重视,相应的指导教官是否充足,训练场地是否配备等,都直接影响基层公安机关开展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的训练。

(一)个人防卫意识淡薄,身体素质下降

虽然近年来基层公安机关警察在执法执勤中常常遇到辱骂、诬陷、刁难、推搡等状况,但其对职位的认识存在身穿警服,犯罪分子就会有所畏惧,不敢轻举妄动的心理,因此在执法执勤中对危险意识的认识有所松懈。有些基层公安机关警察在临战中自身防卫意识较弱,加上缺乏对无法预料的事件态势发展的考虑,导致在处理事件时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单纯认为防卫与控制仅仅只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能,对抓捕罪犯,自我防卫没有大的帮助,缺乏相应的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因而在处理违法犯罪时很难及时有效的控制罪犯。

基层警察对可能发生的暴力袭击行为更是没有进行先期的预判,导致处置不及时、不合理。个别警察认为处理案件只需要带上日常的单警装备就可以控制事态的发展,甚至有的基于日常经验连警用装备都不佩戴。在实际的出警执法中,很少有警察佩戴齐全的装备。鉴于这种情况,基层公安机关警察的徒手防卫与控制训练显得格外重要。

(二)教官队伍力量缺乏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在中小型城市,基层公安机关数量多,分布广,多数基层公安机关在进行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的训练中,缺乏强大的、专业的、有针对性的教官队伍。在训练过程中,就会出现针对性不强,课程课时安排不完善,训练手段方式落后,与实战严重脱节等问题。这样就会导致大部分人对徒手防卫与控制警务技能的掌握还不够全面。所以说,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培养徒手防卫与控制的教官队伍,分配到基层各个单位,充分使各个基层公安机关警察得到专业的培训。

(三)缺少完备的场地和必要的器材

我国公安机关给基层公安机关警察配备的警用装备种类差距较大,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和经济落后的地区。公安机关应该首先保障基层公安机关警察装备的配发到位。基层必要的训练器材的缺乏,既影响基层警察训练学习的积极性,又阻碍正常有效的训练。在基层公安机关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的培训中,一些器材已经老化,无法适应新时期实战要求,故而也不能充分的体现出训练效果。可以说,训练场地和训练器材的局限性,导致基层公安机关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的训练不能正常的进行,或者说达不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四)训练内容针对性不强

警察在实际执法中遭受到袭击的主要原因是“技能掌握不熟练”。过于强调技能训练的竞技性,而忽略了警察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危险和环境的复杂性因素,从而导致徒手防卫与控制教学训练的针对性不明确,造成了基层公安机关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的技能不能有效应对。所以,在对基层公安机关警察进行徒手防卫与控制训练时,一定要注重训练的全面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二、基层公安机关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训练对策

(一)加强监督,以考促训

对基层警察必须要熟练掌握的警务技能进行严格的考核,坚持做到以考核促进训练、以比赛促进训练,始终抓住“一考”不松手,并且考核力度应当加大。坚持每年进行全省性的实战训练比武,以区域为单位,随机抽考,以求达到监督促进的作用。对参训的警察实行奖惩政策,对于在考核中表现好的警察给予嘉奖,对于成绩优秀的可以考虑优先提拔;对于不重视考核,轻视考核的,或者考核不过关,成绩不佳者给予严重批评,并处以加训为主的惩罚。此外,除与其个人的绩效考核掛钩外,还要批评没有做好相关监督工作的机关单位。

(二)创建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教官团队

公安机关应当建立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教学团队,保证训练的系统性,完整件,使得基层公安警察在新时期下能够及时更新整合,符合新时期现实公安工作的实际要求。

1. 高标准、严要求选教

对教官的选择要从高标准要求,选择有责任心,有上进心,愿意为公安事业奋斗的人才,能够积极督促基层警察进行训练。聘任国内外战术教练和专家,组建兼职教官。在公安机关内部、社会高校、党政机关聘请兼职教官,建立专职和兼职相结合聘任制度。

2.大范围的组织培训小教员

结合公安院校的师资力量对小教员进行培训,培训后进行达标考核,颁发教官证,送教下基层,确保基层单位教官团队的全覆盖。充实教官队伍,以求达到基层警察训练有指导,训练有监督的状态,使警察的徒手防卫控制技能有针对性,有提升。

3.调研培训效果,及时调整教官队伍

在警察队伍中推选教官,对于徒手防卫与控制训练突出的警察重点培训,在日常训练中既可以便利对他人的指导;在实战中更深有体会,更有利于对动作的及时更新调整。

(三)建立相应的训练场地,保障器材供应

由于经济落后,基层公安机关驻地缺乏训练条件,一些硬件设施跟不上新时期公安执法的需求,器材老化,有的连训练场地都没有。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基层警察参加训练的积极性。鉴于此,急需构建省市县三级警察训练基地网络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公安机关在这些基层科所建立相应的训练场地,有条件的尽量保障场馆的设施完备。例如训练室,休息室,包括沐浴间等,保证在训练后能及时调整放松。设置小型室内训练场馆,配备必需的刀斧、匕首、手靶、脚靶、防弹防刺背心等,提供训练的器材,保障基层公安机关的警察能够顺利参加训练。

(四)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基层公安机关警察不仅要进一步加强有关徒手防卫与控制的理论知识学习,包括防卫意识的建立、法律法规知识、执法策略等方面强化基层警察的理论认知,增强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而且也要注重实战中可能遇见的各种突发情况的处置。通过观看实际案例,找出不足,提高认识,从而加强对基层公安机关警察的徒手防卫与控制这项警务技能训练。结合实际,在实战中对比,发现练与不练的差别。而不是在学习和掌握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后,只是做做样子,只能用于表演,不能将其应用到新时期下的实战当中去。因此,必须转变警察对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的这种认知,使他们能够重视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这项警务技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警察的伤亡,提高警察处突的能力。

(五)整合更新技术动作,贴近实战

针对我国警察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和暴力威胁具体情形进行防卫与控制实战技能的演练。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设定情景模拟综合训练,各警种、各单位协同作战,更有利于提高基层公安机关警察的徒手防卫与控制能力。根据警务实战中的具体任务需求,进行实战性的对抗训练,做到以练为战。贴近实战,灵活运用战术,不必过于追求动作的规范程度,而是要能做到适应警察自身的反应能力,以最快速最有效的动作制敌。

参考文献:

[1]黄一峰,朱庆宾.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应用研究[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 (02):93-96.

[2]王学强.武术技法在黑龙江省警务实战技能训练中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3]满炫.公安院校中警察文化育人研究[D].南京師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警察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警察职务犯罪问题探析
警察体能训练在警务实战中的重要性
“警察干预家庭暴力问题”课程体系建设
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对警察体能教学训练课的评价
基于心理行为训练的警察培训体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