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和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2018-01-15 00:35刘冬玲徐德利健陈昕钰余徐润熊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苏玉秃顶穗位

刘冬玲徐德利*张 健陈昕钰余徐润熊 飞

(1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作物技术指导站 222001;2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金山镇农技中心;3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省扬州市 225009)

玉米(Zea maysL.)作为C4植物,其光合作用效率高[1],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兼用作物,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种植。数据表明,目前全世界玉米种植面积为13 994万hm2,产量为4 332 kg/hm2,位居世界谷类作物第1位[1]。在中国,玉米作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国家粮食安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在2 000万hm2左右,占全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25%,总产量约达1.3亿t,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8%[2]。

种植密度作为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玉米栽培中被广泛研究。玉米生产实践表明,当种植密度过高时,会导致植株疯长、倒伏、病虫害加重、空秆率增多等现象,从而造成产量下降;而种植密度过低时,则无法充分利用资源,不能获得理想的群体产量[3,4]。因而,合理密植以协调群体和个体的发展,是实现玉米高产的首要栽培方式[5]。

玉米是连云港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4万hm2以上。目前连云港市玉米种植仍以大穗型、低种植密度、手工收获为主,而耐密植、符合机播机收的优质玉米品种是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为此,笔者以连云港市近几年引进示范推广的“苏玉”系列玉米品种为材料,进行了不同品种和种植密度试验,探究了不同品种和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连云港市种植的株型半紧凑、耐密植、抗倒性较强、适合机械化作业、优质、高产、多抗的玉米新品种,并为其大面积的推广生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和地点

选取的玉米品种分别为“苏玉24”“苏玉29”“苏玉30”“金海5号”,其中以“金海5号”为对照,玉米品种的具体审定情况和供种单位见表1。试验设在连云港市作栽站的示范方内进行,田块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等偏上且均匀,茬口一致,排灌方便,无禽畜危害,无检疫性病虫草害。

表1 供试玉米品种及供种单位

1.2 试验设计

试验按每667 m2种植密度设置5个梯度,分别是4 000、4 500、5 000、5 500、6 000株,每个梯度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5 m2(长5 m,宽3 m)。

采用人工播种方式,于6月26日播种,行距60 cm,株距30 cm,于完全成熟时收获。按每667 m2目标产量650 kg以上进行田间管理,按实收产量计产。田间管理力求一致、精细,及时除草、灌溉、防治病虫害。成熟期随机取样测定株高、穗位高、茎粗、穗长、穗粗、秃顶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并实收测定小区玉米鲜穗产量。

1.3 数据分析

用Microsoft Excel统计试验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玉米品种的植株性状和产量性状比较

在相同种植密度下,进行了不同品种的比较试验。由表2可知,“苏玉”系列各品种的各性状指标大多优于对照“金海5号”,“苏玉”系列各品种的茎粗、穗长、穗粗等指标较好,秃顶长较短,从而造成穗行数、行粒数和千粒重等性状指标都要高于“金海5号”。从产量上看,“苏玉”系列各品种的每667 m2产量均在600 kg以上,较对照“金海5号”增产明显,其中“苏玉29”产量最高,每667 m2达676.61 kg。田间观测也表明,“苏玉”系列各品种后期熟相好、双穗比例高、综合性状好、产量潜力大,这说明“苏玉”系列玉米品种在连云港地区种植优势较明显,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但“苏玉”系列玉米品种具有植株高和穗位高的特点,存在一定的潜在倒伏风险。

2.2 不同种植密度下不同玉米品种的植株性状和产量性状

由表3可知,“金海5号”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其株高、穗位高、茎粗、穗长、穗粗、秃顶长、穗行数、行粒数和千粒重等性状的数值变化无规律,产量也呈波动变化,在每667 m2种植密度为5 000株时,产量最高。“苏玉24”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其株高、穗位高逐渐降低,穗长先增后减,对茎粗和穗粗的影响较小,秃顶长呈波动变化,大体趋势为增加,行粒数先减后增,穗行数大体呈减少的趋势,在每667 m2种植密度为5 000株时,千粒重最高,为288.8 g,在每667 m2种植密度为5 500株时,产量最高,每667 m2为693.9 kg。“苏玉29”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其株高和穗位高先减后增,茎粗、穗长和穗粗的变化不明显,秃顶长大体呈增加的趋势,穗行数和行粒数先减后增,在每667 m2种植密度为5 500株时,千粒重最高,为262.2 g,在每667 m2种植密度为5 000株时,产量最高,每667 m2为637.2 kg。“苏玉30”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其株高先增后减,穗位高大体呈增加的趋势,穗长逐渐降低,茎粗、穗粗、秃顶长和行粒数大体呈降低的趋势,穗行数大体呈增加的趋势,在每667 m2种植密度为5 000株时,千粒重和每667 m2产量均达到最大,分别为288.7 g和728.5 kg。以上结果表明,增加种植密度对“苏玉”系列玉米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影响较大的是秃顶长、穗行数、行粒数和千粒重,而对茎粗、穗长和穗粗的影响不大。

综合以上结果可知,本试验中“苏玉”系列各品种对种植密度较敏感,在每667 m2种植密度为5 000~5 500株时,其生长较好,植株性状较优,产量较好;对照“金海5号”在不同种植密度水平下,各性状指标数值变化不大,产量差距也不明显。

表2 不同玉米品种的植株性状和产量性状

3 结论与讨论

表3 不同种植密度下不同玉米品种的植株性状和产量性状

“苏玉”系列玉米品种是一类耐密植、抗逆性强、紧凑大穗型的高产玉米良种,本试验结果表明,“苏玉24”“苏玉29”“苏玉30”品种综合表现较好,生产潜力大,产量高,可筛选成为连云港市种植的主体品种,予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生产的主导因素,它与玉米的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都有很大关系[4];不同的种植密度改变了玉米植株群体的叶面积指数,进而影响了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最终造成产量上的差异[6,7];种植密度过高造成的通风透光不良,会引起玉米植株出现发育不良、秃顶变长、穗变短等状况,同时株高降低、穗位升高、倒伏率和空秆率上升,最终导致产量下降[8],这与本研究结果相近。因此,适宜的群体密度是玉米高产的核心,应建立与高产相适应的籽粒库容量[9]。本试验结果表明,“苏玉”系列玉米品种对种植密度较敏感,最佳的种植密度为每667 m2种植5 000~5 500株,在此密度下玉米生长较好,植株性状较优,产量较好。

[1]马国胜,薛吉全,路海东,等.密度与氮肥对关中灌区夏玉米(Zea maysL.)群体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28(2):661-668.

[2]申卓,朱哲.铁岭地区不同株型玉米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产量性状的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687-7688.

[3]陈传永,侯玉虹,孙锐,等.密植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性能的影响及其耐密性分析[J].作物学报,2010,36(7):1153-1160.

[4]石建尧.不同密度对超甜玉米鲜穗产量质量的影响[J].种子科技,2002,20(6):350-351.

[5]贾倩,齐华,吴亚男,等.耕作方法、密度及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2(4):134-138.

[6]王金召,别海,王保林,等.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郑单988产量性状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2(11):47-50.

[7]徐庆章,王庆成.玉米株型与群体光合作用的关系研究[J].作物学报,1995,21(4):492-496.

[8]张新,王振华,宋中立,等.不同产量水平下郑单18号不同种植密度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2):86-87.

[9]薛吉全,马国胜,路海东,等.密度对不同类型玉米源库关系及产量的调控[J].西北植物学报,2001,21(6):1162-1168.

猜你喜欢
苏玉秃顶穗位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14 个玉米品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2019年东台市夏玉米品种适应性种植研究
利用大刍草渗入系群体定位玉米株高和穗位高QTL
多年秸秆还田后减追氮肥对玉米穗位叶光合特性和衰老生理的影响
缺陷
转继承
北街女孩
一轮明月照九州
秃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