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DIS社区护理模式联合家庭访视在哮喘儿童护理中的应用

2018-01-15 05:21谭露芬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哮喘依从性家庭

谭露芬

(东莞市清溪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东莞 523660)

作为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之一,哮喘多见于0~14岁儿童,主要由于气道炎症等造成可逆性气道狭窄,具有反复发作和气道高反应性特点。该病病程较长,患儿多在家里接受后续治疗和护理,若护理不当,会影响患儿身体和心理发育,给患儿和家庭带来诸多烦恼[1]。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以及对哮喘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哮喘患儿给予及时有效治疗配合优质护理可使病情得到长期科学化规范化的控制[2]。据文献报道,不少社区施行卫生保健与信息系统(HEDIS)联合使用的优质社区护理服务模式,该模式能够根据患者病情实时信息,定期给予健康指导,将健康教育从各阶层医疗机构内延伸至社区、家庭,形成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医疗及护理模式,在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上取得了良好效果[3]。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对哮喘儿童的HEDIS社区护理模式联合家庭访视的方法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70例哮喘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哮喘临床诊断标准[4];(2)本地区年龄在0~14岁的患儿;(3)愿意接受社区护理。排除标准为:(1)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疾病者;(2)相关临床资料不全者;(3)合并其它类型呼吸道疾病者。将7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35例。观察组年龄2~14岁,平均(7.62±0.81)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6.23±3.56)年;对照组年龄3~13岁,平均(7.24±0.37)岁,病程5个月~7年,平均(5.79±3.15)年。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社区护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常规用药管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观察组采用HEDIS社区护理模式联合家庭访视进行管理,具体如下:(1)患儿,预约社区医生,就诊时录入患儿信息和治疗方案,建立电子信息档案,详细记录患儿姓名、性别及服用药物名称、种类以及家庭住址、监护人联系方式等详细信息,开展家庭访视对信息进一步完善。(2)监护人,设计科学合理的监测体系,制定哮喘情况记录表格和计分卡,指导监护人准确识别孩子哮喘发作症状并判断发作严重度,及时根据表格项目跟踪记录哮喘控制情况管理药物,并根据患儿日常活动情况推测发作诱因,详细记录哮喘日记。(3)护士,进行HEDIS社区护理模式流程培训、在充分熟悉哮喘防治知识、评价标准、用药操作以及必要的心理学、营养学及预防医学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结合信息平台和家庭访视,初始化目标表格,整理相关数据,根据反馈信息评估哮喘控制水平,监测患儿的肺功能、分析用药情况,并积极给予健康教育指导,了解峰流速仪使用情况以及药物吸入相关方法的掌握情况,尤其是在哮喘高发季节应尽量减少与过敏原、尘螨等哮喘危险因素的接触,若患儿有病情危重的征象,应及时找医生诊治,上述数据采集后应准确、完整录入。(4)系统,提供查询、统计、分析功能,患儿的信息同步更新,具有可得性和便携性,可按任意时间段或日、月、年处理患者哮喘控制数据汇总,用药明细汇总,费用汇总等清晰地了解患儿的恢复状况。可在各子功能模块界面按给定条件组合开展多种信息的查询,继续提供健康指导。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儿护理后健康行为和治疗依从性,包括用药规范、家属配合、病情监测、遵医嘱饮食及锻炼等生活方式调整四个维度,均为研究人员通过参阅大量资料,结合院内实际情况,自拟问卷,在末次随访时指导患儿家属完成问卷。采用哮喘控制测试(ACT)对2组患儿护理前、护理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后的哮喘控制情况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α=0.05。

2 结果

2.1 健康行为和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护理后健康行为和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其中用药规范、家属配合、病情监测行为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健康行为和治疗依从性比较[n(%)]

2.2 哮喘控制情况 2组护理前哮喘控制情况不存在显著差异,护理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后的ACT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上升,观察组上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哮喘控制情况比较±s,分)

表2 2组患儿哮喘控制情况比较±s,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1)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P n 35 35护理前15.22±1.31 15.26±1.27 0.130 0.897 1个月18.75±3.211)16.96±2.771)2.498 0.015 3个月19.68±5.741)17.23±4.141)2.048 0.044 6个月20.94±3.651)18.13±3.741)3.181 0.002 9个月23.26±5.741)20.23±4.141)2.533 0.014 1年24.24±3.651)21.13±3.741)3.521 0.001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逐年上升,与2000年调查数据相比,累计增加了52.8%[5]。儿童哮喘治疗过程较长,需坚持长期、规范、个体化治疗和护理,若无正确的指导与合理的家庭护理,易再次复发[6]。且大多数儿童对治疗和服药具有一定的恐惧或抵触情绪,需要家属的积极主动配合,并多给予患儿陪伴与鼓励。因此,给患儿提供优质的社区医疗服务是哮喘控制的关键。家庭访视能在患儿及家属自身熟悉的环境下开展护理工作,在了解家庭环境结构、特点、环境因素、危险因素控制等情况后[7],结合患儿实际需求合理制定家庭护理计划。HEDIS社区护理模式搭建了一个信息化平台,为医患沟通提供了渠道[8],通过设计的监测表格、记分卡、哮喘日记,使患儿信息得到及时反馈,医务人员能更全面、直观地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9]。患儿及其家属能在医务人员指导下接受系统、持续的健康指导,正确认识哮喘发生,做好相关预防措施,有利于哮喘的控制。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采取HEDIS社区护理模式联合家庭访视后,健康行为和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其中用药规范、家属配合、病情监测行为显著高于采用传统社区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护理不同阶段的ACT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上升,观察组上升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钟月英[10]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笔者分析,HEDIS社区护理模式联合家庭访视对哮喘儿童的病情信息进行规范的整合和处理,接受过规范化培训的医务人员与患者家属沟通,共同建立、完善个性化的哮喘控制方法,加强家属对哮喘知识的认知,塑造积极心态,给患儿创造良好的家庭护理氛围,且医务人员经过相关培训和相应经验积累,技能得到提升,进而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儿肺功能,为哮喘儿童的成长护航。需要注意的是,不少患儿生活方式无法得到有效调整,其原因在于不少患儿已经上学,作息时间相对固定,与父母接触时间不足,学校内老师无法时刻顾及全部学生,加上父母工作、生活压力比较大,工作比较忙,虽然尽全力配合,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反馈延迟、坚持接受健康指导难度较大等。因此观察组在调整生活方式比例上虽然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哮喘儿童给予HEDIS社区护理模式联合家庭访视可有效调整健康行为,提高哮喘控制效果和患儿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1]杨凤丽,农光民.儿童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1):162-164.

[2]高国贞,郭妙兰,王少玲,等.护理临床路径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0):1729-1732.

[3]汤育英.社区老年慢性病家庭访视护理的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16,16(3):76-79.

[4]宋芬乐,成焕吉,李艳春,等.支气管哮喘儿童哮喘控制与治疗现状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9):1891-1893.

[5]沙莉,邵明军,刘传合,等.2010年与2000年中国城市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率比较[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9):664-668.

[6]易先丽,卢欣,王晓艳.以家庭为基础的多组分环境干预对儿童哮喘预防及管理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49-53.

[7]马楠楠,程雪涛,刘国莲,等.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的社区产后家庭访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9):2246-2251.

[8]刘冬梅,杜茜倩,李胜玲,等.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及家庭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77-80.

[9]陈楚,郑翠红,赵敏,等.家庭访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行为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2):186-190.

[10]钟月英.全程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儿童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6):123-125.

猜你喜欢
哮喘依从性家庭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家庭“煮”夫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恋练有词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