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识读视阈下图文并貌的法语阅读课堂设计

2018-01-15 11:23
法语学习 2017年6期
关键词:模态符号文字

张 戈

人们最初的识读能力是通过图像获得的。文字对于年幼的孩子是遥不可及的,借助生活中的一个个图像(如绘本、电视),儿童逐步完成了社会化,并获得了情感能力*Monique Lebrun, 《 La littératie visuelle : genèse, défense et illustration 》. Revue de Recherche en Littératie Médiatique Multimodale. vol 2, 2015.。回顾从小学到大学的课本,我们发现随着知识结构的日趋完备,课本中的插图日益减少,语言文字以其经济、快捷等特征成了信息传递的主导模态。如今,人类进入了信息多元化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已经不仅限于依赖语言文字,语言文化的表达和传播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外语教学进入多媒体时代已经是必然趋势,对于多元模态的符号解读则成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另一个标尺。学生利用多种媒介手段,调动多种感官模态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在新时代对海姆斯(H. D. Hymes)的“交际能力”的全新解读。本文在当今学术界提出的多元识读能力的背景下,以法语阅读课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图像这一视觉模态符号的特征及其和文字之间的关系,对传统的以文字为主导的阅读课进行重新设计,并论证其优于传统方式的教学效果。

一、多元识读概念的提出

系统功能语言学和社会符号学认为,人们通过一系列有意义潜势的符号进行交流,主要有语言(文字)、言语(声音)、副语言、图像、肢体活动、音乐等模态,多模态指人们通过整合、编排或组织多种不同模式的符号资源进行交流;认知科学则从人类的感知通道出发,将模态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模态。

多元识读(multiliteracies)的概念最早于1996年由美国一个十几名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新伦敦小组(The New London Group)提出。他们根据全球化背景下信息交流的多模态化、文化的多元化和语言的多样性,为研究21世纪英语识读教学发展而提出了多元识读教学法(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他们把“设计”作为实现多元读写能力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并提出了实现多元读写能力的教学设计步骤,包括实景实践(situated practice)、明确指导(overt instruction)、批评性框定(critical framing)和转化实践(transformed practice)*张德禄. 《多模态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外语研究. 2012年第2期.。奥罗克(O’Rourke) 在论述21世纪的多元读写能力时将其归纳为四个维度,与新伦敦小组的四个教学设计步骤恰好吻合:(1)人文维度,通过语境知识(社会、文化、历史、政治语境)和个人生活经历获得的能力;(2)基础维度,基础性的能力和知识,包括原则、写作策略、拼写、语法等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3)批评维度,思考和分析的能力;(4)创新维度,用新学的东西转换现有的实践活动,形成新的看问题和做事方式的能力。*张德禄. 《外语教学多模态选择框架探索》. 外语世界. 2013年第3期.

二、将图像引入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1.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

多模态话语分析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借鉴了语言是社会符号以及意义潜势的观点,同时接受了系统理论,认为多模态话语本身也具有系统性,接受了元功能理论,认为多模态话语(例如图像)也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在多模态语篇建构中,每个模态都在整体意义建构中有特定功能:书面文字更有利于表现一系列事件,图像则更有利于表现成分之间在空间中的关系,从意义范围上讲,语言是一个可以体现意义范围最大的模态,而图像更有利于体现具体形象的意义。人类在不断创造新符号,因为现有的符号资源总是不足以表达新意义,而不同模态符号之间的联通是人类交际的一个基本模式(例如将电影改变成小说),在外语阅读课中融入图像正是利用文字、视觉这两种不同模态符号之间的联通实现学习者知识信息的内化。

2. 二语习得认知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John Robert Anderson)提出了思维适应性控制模型ACT(Adaptive Control of Thought model),解释了人类高级思维的过程,即人脑是如何进行信息处理的。ACT模型认为语言学习经历三个阶段:陈述性阶段,联合阶段,自动化阶段。强调陈述性知识的重要性,因为它是学习的起点。ACT认为技能的运用既能以规则为基础,即程序性知识,也能以事例为基础,通过大量练习实现陈述性知识的快速检索。在阅读课中融入图像能够积极调动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和陈述性知识(具体体现为社会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将其应用到视觉符号的解读或建构之中,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发展基本技能或获取某些新知识。

从学习与记忆的关系看,多模态十分有助于记忆能力的提高,这一点已经被神经科学和视觉研究所证实。根据戴尔(Dale)的研究,人一般能记住“10%读到的,20%听到的,30%看到的,50%看到和听到的,70%说的,90%说和做的”。*同上。在各种媒体符号高度发展的今天,图像不应该只作为艺术课中的学习材料,而应该作为语言艺术的一个分支,同文字一样成为外语课堂中一个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3. 教育学理论

方智慧(音译,Fang Zhihui)论述了儿童绘本中插图的六个功能:设立故事框架,展现人物角色和故事情节,提供不同的观点,增强作品的连贯性,补充文本信息,改善读者的阅读审美情趣、语言和创造性。另有学者(Levin, Anglin et Carney)提出文本中插图的四个传统功能:装饰功能,表征功能,组织功能,解释功能。组织性图像为文本内容提供了结构框架(如地图);解释性图像有利于明确文本内容(如动植物解剖图);转换性图像(image transformationnelle)是读者有意识地将不协调的信息中不同元素综合在一起的形象,是读者有效记忆信息的手段。*Monique Lebrun, op. cit.

4. 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学者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到学习者智力存在九种智能(语言、逻辑一数理、空间、运动、音乐、人际交往、内省、自然观察、存在),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模式会激发其中的某些智能。鼓励学生借助多模态手段辅助语言输出,即为他们提供了将自己感兴趣的语料(符号)融入语言表达的过程,使他们将语言知识和自己所理解的社会文化知识协调在一起共同传递思想,构建意义。

三、图文搭配的阅读教学模式设计

1. 图像的类别和特征

英语中有三个词都表示“图像”的意义:image,指对于一个事实的集体性表征;picture,是对于一个事物的表征,通过一种艺术形式来体现(绘画,雕塑等);而illustration,指的是给篇章或话语搭配的图像。不论是在哪种语言中,图像的概念是和表征相联系的,它遵守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规则,人们必须了解这些规则才能阐释图像的意义。图像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物体,因此需要将其置于特定语境中,与其他事物建立联系才能体现其价值。*Ibid. p.3.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其符号学著作中对图像符号系统(code iconique)进行了细分,包括图像符号外延次系统(sous-code dénotatif)(图像表达的第一层信息,是对图像的初级感知),图像符号内涵次系统(sous-code connotatif)(对图像的多层面感知,如情感、象征、意识形态等)*Ibid. p.3.。

话语是线性的,而视觉语言(langage visuel)是在特定的空间中能够被读者即时捕捉到的,其意义单元相比于语言而言不那么稳定和外显,读者通过选择、组合图像中的不同组成部分,可以实现对整体图像的不同理解和阐释。图像的意义也取决于一定文化语境下的编码系统,人们对图像中视觉符号的提取、组织、搭配,一部分决定于共享文化编码(codes partagés),一部分决定于读者个人自由、主观的阅读理解。*Geneviève Di Rosa et al, 《 Présentation 》. Le français aujourd’hui. 2008/2 NO 161, p. 5-6.

2. 图像和文字的关系

张德禄(2009.1)区分了模态之间的互补和非互补关系,互补性包括强化和非强化两类,其中强化关系指一种模态是主要交际形式,而另一种模态对它起到突出、扩充或烘托主次的作用;非强化关系指两种交际模态缺一不可,互为补充,以协调、联合或交叉等形式共同表意。非互补关系包括内包、交叠、增减、情景交互等,一般第二种模态对第一种模态在意义的体现上并没有太大贡献,例如有时交叠出现的两种模态中第二种是冗余现象,甚至与第一种相互抵消(噪音,讲座时过大的背景音乐)。内包关系的两种模态中,第二种模态提供第一种模态的部分信息或是对第一种模态中某种抽象信息的具体化。

图1 (张德禄:2009)

图像和文字作为两种不同模态符号,它们之间也具备上述关系。我们从法语教材AlterEgo第二册中选取了20篇*素材出自Alter Ego 2,第16, 20, 24, 25, 32, 36, 50, 57, 63, 64, 68, 84, 89, 92, 98, 118, 124, 128, 137, 142页。图文结合的阅读文章,结合张德禄的多模态关系框架,得出图文呈现互补关系中强化关系的占绝大多数,共15篇,非强化关系3篇,非互补关系中的内包关系2篇。表1是从素材中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表1

图文关系图像文字互补强化(图像强化文字信息,并对其内容进行扩充)p.117.LajournéedelafemmeVerslaparité(文字部分介绍妇女节的来历,法国在推动男女平等问题方面的积极做法)强化(图像为文字信息提供了背景)p.137.«Leprintempsdespoètes»这一活动的由来,以及三首诗歌:«Ville» «Courirlemonde» «Lechantdesvilles»。非强化(图文联合共同表意)p.89.Kiffekiffedemain一书的节选(出现在书皮封底)非互补内包(图像表现文字内容的一部分,也是度假概念的具体化)p.57.“LesFrançaissontparmiceuxquiontleplusdejoursdecongédumonde.”(légendedelimage:lagrandebleue)

3. 图像辅助阅读教学设计

鉴于图像在表意过程中既遵守社会文化规约,又体现个人主观的解读,以及图像和文字之间的关系,我们将图像应用到法语阅读教学分为三个过程: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

(1)阅读前:图像的作用在于调动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即将阅读的文章背景、内容或某方面的细节、难点做出预设,旨在激活学生已有的陈述性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克服阅读过程中可能由生词导致的理解障碍。

图2

这是一篇《费加罗报》介绍中国共享自行车的新闻报道,笔者曾在法语专业二年级(上学期)学生的泛读课中使用。鉴于文章较长,生词较多,笔者从图片入手,在阅读前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图片的主体信息到图片背后的社会问题,设计“事物-事件-社会背景-事件根源-文化溯源”的思考和讨论链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图片进行深入解读,预测新闻报道内容和结构,为随后的阅读扫除理解障碍。

(2)阅读中:图像的作用在于对文章中出现的重要人物、事物提供具体而直观的展示(如人物肖像、事件的现场),对文章中提及的某个社会文化现象提供现实例证(如新闻图片),图像可以为文字信息提供补充,或强化部分信息以提高读者注意力。

图3

图3为Apropos(tome 1,115页)第六课 《 C’est la fête dans les rues 》的插图。该文介绍了法国邻居节的由来、组织形式、在法国各个城市的发展以及在改善邻里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意义。由于这一文化习俗是法国特有的,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仅仅通过阅读课文无法对邻居节有直观感受。插图展示了邻居节的一个真实场景:在街区的马路上,众多邻居们围坐在长长的餐桌旁,热闹地吃饭聊天,融洽和谐的节日气氛跃然纸上。教师在讲解邻居节的组织形式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上的内容,然后再请学生阅读文字,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部分的疑难词汇和句型,同时也能借助图片中丰富的信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阅读兴趣以及对邻居节文化的思考。

(3)阅读后:图像的作用在于检验学习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章中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领会,同时帮助学习者表达阅读后的感悟,培养学习者的多元识读能力。

图4

Apropos(tome 1)第六课课文,主题涉及人际关系、社交礼仪、社会交往的规则。课文后的阅读练习是让学生选择最希望通读的文章(Quel article aimeriez-vous lire entièrement ?),为文章配一幅图(Imaginez ou cherchez pour cet article une photo d’illustration),并描述或介绍图片(Décrivez-la ou présentez-la)。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该练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图4为一位男生为第二篇文章的节选( 《 La vie des règles 》)配的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课文如下:

《 La vie des règles

Formalisées ou tacites, les règles que nous observons ne sont pas produites ni aménagées par une instance précise : elles sont le fruit de la négociation et de l’action collective.

Jean-Louis LAVILLE 》

学生选择该图片,以中国人现实生活中难以回避的“礼金”问题为例,阐述了从古代“礼尚往来”的传统,到如今“礼金”给平常百姓带来的经济压力这一社会现实。图片的选择诙谐幽默,两个图像元素(钱袋+吐血的古代男士)结合简要的几个文字和数字,却表现了深刻的社会问题,从图片的选择以及学生对图片信息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正确理解了课文内容,并用自己方式解释了作者的观点:“生活中的规则是集体行为的产物,是社会成员相互磨合协商的结果。”

不论在阅读前、阅读中还是阅读后,教师都可以参照克里斯蒂安·普瑞恩(C. Puren)的任务分析理论框架(Modèle d’analyse par tche,英文:Analysis Model by Task )*Puren C. 2012. Traitement didactique des documents authentiques et spécificités des textes littéraires : du modèle historique des tches scolaires aux cinq logiques documentaires actuelles. Publication exclusive pour le site www.christianpuren.com. Dernière consultation du site : le 16 novembre, 2017.引导学生对图像进行如下几个层面的分析:捕捉信息(repérer)—分析(analyser)—解读(interpréter)—举一反三(extrapoler)—反馈(réagir)—评判(juger)—比较(comparer)—应用(transposer)—拓展(prolonger)。当然,对不同教学环节中所使用的图像的分析深度是不同的,例如对于阅读前所使用的图像,一般只需提取图像中的信息,分析各个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解读文化背景;对于阅读中所使用的图像,教师可以让学生捕捉图像中与文本相关的信息,并对图像所蕴含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和解读;而对于阅读后让学生自行挑选或创造的图像,则可以引导学生对图像进行评判、比较,并作为一个任务,让学生将中、西文化融合起来进行应用和拓展。

4. 应用于法语阅读课课堂的图片选择标准

张德禄尝试构建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综合框架,其基础是建立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五大层面上,即:文化层面、语境层面、意义层面、形式层面、媒体层面,张德禄将其概括总结为四个层面: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张德禄. 《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外语教学. 2009年7月,p. 16-17.在图文并貌的阅读课堂中,需要在图像的内容和表达形式方面细心斟酌,充分考虑其教学作用以及与文字模态的信息之间的关系,将文化、语境和内容结合起来,为不同的教学环节搭配合理、合适的图片,具体选择过程和标准如下:

表2

结 语

法国著名雕塑家路易丝·布尔茹瓦(Louise Bourgeois)在1989年被记者采访时曾说:“我不信任也不喜欢词句,因为它们不足以满足我的需求,词穷语尽的感受让我痛苦……我是个纯朴的女人,对我而言形体就是一切。”(《 Je me méfie des mots. Ils ne m’intéressent pas, ils ne me satisfont pas. Je souffre de la façon dont les mots s’épuisent... Je suis une femme très terreterre. Les formes sont tout. 》)*Anne Hénault, 《 Image et texte au regard de la sémiotique 》. Le français aujourd’hui. 2008/2 no 161, p. 11-20.在全球化、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外语人才仅凭借语言素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外语教师要在解读多模态语篇领域为学生做出指导,培养学生基本的理解力和从多模态符号中(图片、声音、视频文件等)获得意义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并塑造批判性思维,正确整合多模态语篇进行有效的交际,实现意义的表达。

张德禄. 《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 中国外语. 2009年1月,p. 24-30.

张德禄. 《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外语教学. 2009年7月,p. 16-17.

张德禄. 《多模态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外语研究. 2012年第2期.

张德禄. 《外语教学多模态选择框架探索》. 外语世界. 2013年第3期.

Fang Zhihui. 《 Illustrations, text and the child reader. What are pictures in children’s storybooks for ? 》.ReadingHorizons. Volume 37 : 130-142.

Hénault A. 《 Image et texte au regard de la sémiotique 》.Lefrançaisaujourd’hui. 2008/2, N. 161, p. 11-20.

Lebrun M. 《 La littératie visuelle : genèse, défense et illustration 》.RevuedeRechercheenLittératieMédiatiqueMultimodale. vol 2, 2015.

Puren C. 2012.Traitementdidactiquedesdocumentsauthentiquesetspécificitésdestexteslittéraires:dumodèlehistoriquedestchesscolairesauxcinqlogiquesdocumentairesactuelles. Publication exclusive pour le site www.christianpuren.com.

Rosa (Di) G., Huynh J-A. 《 Présentation 》.Lefrançaisaujourd’hui. 2008/2, N. 161, p. 5-6.

猜你喜欢
模态符号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学符号,比多少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符号的由来
变符号
车辆CAE分析中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应用与对比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基于HHT和Prony算法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