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行介入治疗死亡2例

2018-01-16 02:50邱景伟浦奎罗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胸痛体征冠脉

邱景伟,浦奎,罗涛

急性胸痛是临床常见症状,病因错综复杂,以心血管病变、胸壁和(或)胸膜病变、呼吸系统和纵隔疾病等为常见病因。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肺栓塞(PE)和主动脉夹层(AD)被称为急性胸痛三联征,以ACS最为常见,目前随着介入治疗(PCI)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ACS患者通过PCI得到有效救治;AD及PE发病率低于ACS,极易误诊为ACS[1],并可因不恰当的PCI加速或导致死亡[2],现将我院因误诊为ACS实施PCI后死亡的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病例

病例1:患者女性,60岁,主因“持续性心前区及后背疼痛2 h”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多年,未服药治疗。查体:脉搏62 次/min,血压106/78 mmHg(1 mmHg=0.133kPa),意识清,面色苍白,大汗,心肺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四肢末梢循环好。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62 次/min,Ⅱ、Ⅲ、aVF、V7~V9、V3R~V5R导联0.2~0.5 mV,Ⅰ、aVL、V1~V6导联ST段压低0.3~0.5 mV。磷酸肌酸激酶(CK)81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8 U/L,肌钙蛋白I:42 ng/L(参考值:0~34 ng/L),D-二聚体3.0 mg/L,肝肾功能未见异常。入院后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Ⅲ°房室传导阻滞,交界区逸博心律,心率38 次/min,反复出现多形性室速及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给予右心室临时起搏,起搏心率60 次/min,患者疼痛症状持续不缓解,血压低,70/50 mmHg左右,给予补液及多巴胺升压,血压维持在95/70 mmHg左右,初步诊断:①急性下壁、右室、正后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Ⅲ°房室传导阻滞,交界区逸博心律、室性心动过速;②高血压2级。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未行床边超声及胸部CR或CT检查,急诊行CAG示:左主干及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旋支未见异常,右冠脉起始部狭窄90%,远端管腔内膜未见异常,于右冠脉起始部植入支架,支架释放后发现近端仍有狭窄并似有延伸,准备再次植入支架,动脉有创压突然消失,并伴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抽搐,再次造影显示心包充满造影剂,心电监护提示起搏脉冲后心肌起搏比例逐渐下降,后仅见起搏脉冲,无心肌有效电活动,抢救无效死亡。回放造影显示未植入支架前,在右冠脉窦上方局部AD形成,最先压迫影响右冠脉开口,逐渐增大,后逐渐出现心包积液,考虑主动脉夹层血肿压迫致右冠脉形成急性下壁、右室、正后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术中夹层破裂导致心包填塞。

病例2:患者女性,64岁,主因“发作性胸痛、憋气5 d,加重伴晕厥5 h”入院。患者近5 d来反复出现活动后胸痛,憋气,休息后可缓解,持续约5 min,入院前5 h再次出现胸痛,持续约半小时可缓解,来院途中突发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约2 min后意识恢复,急诊查血压116/79 mmHg,心率108 次/min,其余未见异常。心电图示:胸前导联V1~V4T波倒置。急诊查血常规10.2×109/L、中性粒细胞76.6%,D-二聚体0.7 mg/L,血糖6.94 mmol/L,CK 78 U/L,CK-MB 3.0 U/L,肌钙蛋白I:88.5 ng/L,头颅CT:多灶性腔隙性脑缺血灶。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最高血压160/80 mmHg,间断服药,未监测血压。脑梗死病史半年,遗留左侧上肢麻木。入院查体:脉搏99 次/min,血压106/69 mmHg,神清,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及哮鸣音,心率99 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浮肿。入院初诊:①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症,不稳定性心绞痛;②高血压2级;③晕厥原因待查:心律失常?短暂性脑供血不足?脑梗死?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钙片降脂稳定斑块,低分子肝素抗凝,患者仍反复出现胸痛、胸闷、憋气,含服硝酸甘油可好转,心电图较入院时无改变。入院后第3 d行冠脉造影检查,右侧桡动脉途径导丝无法通过,改为右侧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显示右冠开口斑块处20%狭窄;左主干正常,前降支中段钙化狭窄60%,回旋支无狭窄,血流TIMI 3级;双侧颈动脉无明显狭窄,撤出导管,加压包扎平卧制动。术后第2 d患者下地活动后突发憋喘,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颈静脉怒张,口唇紫绀,血压130/100 mmgHg,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心率104 次/min,律齐,心音低,双下肢无浮肿;急查心电图出现SⅠQⅢTⅢ及电轴右偏表现,D-二聚体2.2 mg/L,考虑急性肺栓塞,立即给予尿激酶100 WU静点溶栓,5 min后患者突发四肢抽搐,意识不清,双眼上翻,呼吸浅慢,心电监护示室性逸博心律,46次/min,逐渐减慢,血压测不到,抢救无效死亡。

2 讨论

AD及PE临床表现多样,如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晕厥等,且心电图易出现ST-T改变,极易误诊为ACS[1]。本文2例病例均由于误诊为ACS而接受了不恰当的PCI导致或加速死亡:病例1中抗栓治疗及PCI操作加速了AD血肿破裂;病例2术后下肢加压包扎、制动及卧床诱发患者次日下床活动后出现PE合并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死亡[2]。

AD是由于主动脉内膜破裂,高压的血液通过内膜破口进入动脉壁内形成血肿,并沿动脉长轴进一步扩展,常见病因为高血压、Marfan综合征及主动脉粥样硬化等[3]。由于撕裂的部位、范围、累及脏器的不同,AD临床症状和体征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误诊及漏诊可达30%~44%[1,3];由于AD常见症状为胸痛,且容易出现ST-T改变甚至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电图表现,最常误诊为ACS[1]。部分AD血肿累及或压迫冠状动脉开口,多累及右冠[4],可出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如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甚至休克及心肌酶异常,病例1中根据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几乎无法避免。

PE多是由于来自静脉系统尤其下肢深静脉系统的栓子进入肺循环,造成肺动脉阻塞,导致肺动脉压急剧升高、急性右心功能衰竭。PE临床表现同样多种多样,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心悸、发绀、濒死感、晕厥等,缺乏特异性,具有误诊率、漏诊率、病死率均高的三大特征[5]。晕厥是PE少见的一种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短暂一过性意识丧失伴胸闷,发生率低于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但有时是PE的唯一或首发症状,发生率约11%~20%,而其中又有约30%表现为反复发作晕厥[6]。PE导致晕厥的机制包括[7]:①巨大血栓堵塞肺动脉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②非巨大肺栓塞可触发血管迷走反射导致神经性晕厥;③PE加重心脏负荷,导致快速或缓慢心律失常而出现晕厥;多数情况是大栓子阻塞肺动脉所导致,是致命性PE的一种征兆[8]。PE患者心电图可出现ST-T改变,如V1-4、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甚至ST段压低/抬高等改变,部分患者可出现心肌酶升高,结合类似ACS的症状,极易误诊为ACS甚至AMI[9],导致目前ACS成为PE首位误诊疾病[1]。

临床医师的思维定势也是误诊的重要原因:病例1中由于ACS发病率远高于AD,当胸痛患者出现ST-T改变甚至典型AMI心电图表现时,极易因思维定势将其误诊为单一的ACS甚至AMI,而将AD忽略;且部分患者的生命体征不稳定,出现室速、室颤等紧急情况时,无法进行其它常规影像学检查,进一步干扰临床医师的诊断,导致误诊。病例2中根据患者胸痛症状,心电图及肌钙蛋白I升高,心脏专科医生先入为主,把排除冠心病放在首位,在冠状动脉及脑血管造影结果无法解释临床症状后,仍未意识到PE可能性。对于患者的晕厥症状,同样由于思维定势,首先考虑是心源性及脑源性因素,而未结合D-二聚体升高考虑到PE的可能性。

为避免类似误诊,应加强AD及PE相关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的学习。对于AD:应重视ACS与AD胸痛特点及体征的鉴别,尤其后者,应不放过每一个可疑的与ACS无关的体征。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返流杂音、双侧上肢或下肢血压不对称、ACS不能解释的神经系统症状,定位体征、晕厥、截瘫、脑卒中、声音嘶哑、霍纳综合征Horner。对于PE,除重视症状及体征的鉴别,还应重视少见症状如晕厥发生时的鉴别诊断;应尽量避免依赖单一医技检查,如心肌损伤标记物升高或心电图异常,而轻易作出临床诊断。总之,临床上AD,PE与ACS关系复杂,对于胸痛起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病例,在作出ACS诊断时尤其行PCI前,要特别考虑有无AD及PE的可能性,应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全面、客观、动态地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尽可能的避免误诊、漏诊。

[1] 丁滨,孟庆义,陈晓红. 基于误诊文献大数据的中国急性胸痛三联征误诊概况(2004-2013)中国急救医学[J]. 2016,36(9):817-23

[2] 崔锦钢,杨跃进,方丕华,等. 心脏介入术后急性肺栓塞抢救成功两例[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1,3(3):237-8.

[3] 易定华,段维勋. 中国主动脉夹层诊疗现状与展望[J]. 中国循环杂志,2013,28(1):1-2.

[4] Kosuge M,Uchida K,Imoto K,et al. Frequency and implication of ST-T abnormalities on hospital Admission electrocardiograms in patients with type A acute aortic dissection[J].Am J Cardiol,2013,112(3):424-9.

[5]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5):6-11.

[6] 王辰. 肺栓塞.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6.

[7] Jenab Y,Lotfi-Tokaldany M,Alemzadeh-Ansari MJ,et al. Correlates of syncop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J]. Clin Appl Tromb Hemost,2015,21(8):772.

[8] Berghaus TM,Haeckel T,Behr W,et al. Central thromboembolismis a possible predictor of right heart dysfunction in normotensive patients with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J]. Thromb Res,2010,126(3):e201-5.

[9] 刘志明. 肺血栓栓塞症误诊为冠心病21例原因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2014,27(5):15-8.

猜你喜欢
胸痛体征冠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有些胸痛会猝死
六安市人民医院组建胸痛急救网络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急性非心源性胸痛治疗体会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