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行PCI术后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2018-01-18 02:35闫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7期
关键词:格瑞洛氯吡格雷

闫杰

急性冠脉综合征属于冠心病中病情最危急的一种临床类型, 目前认为, 冠脉粥样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1-3]。PCI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术后容易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 所以需要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是近些年相继上市的抗血小板药, 本研究探讨了替格瑞洛与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行PCI术后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诊断标准符合2012年ESC指南,经冠脉造影提示至少有1支冠脉主干或主要分支狭窄, 接受PCI进行血运重建, 术后靶血管残余狭窄<20%, TIMI血流达Ⅲ级, 排除心功能Ⅲ~Ⅳ级、心源性休克及合并有出血倾向的疾病、晚期肿瘤及对所试药物不耐受等患者。其中男66例,女54例;年龄48~75岁, 平均年龄(53.24±8.43)岁, 根据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60例。

1.2 方法 研究组术前静脉注射肝素钠注射液(东营天东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8187)100 U/kg, 阿司匹林片(江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36020722)口服300 mg/次,替格瑞洛(Astra Zeneca AB, 国药准字J20130020)180 mg/次,术后长期维持使用阿司匹林100 mg/次, 1次 /d, 替格瑞洛90 mg/次 , 2次 /d。

对照组术前顿服氯吡格雷(Sanofi Pharma Bristol-Myers Squibb SNC, 国药准字J20130007)600 mg, 其他处理同研究组,术后长期维持使用阿司匹林100 mg/次, 1次 /d;氯吡格雷75 mg/次 , 1次 /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术前及术后24 h检测血小板计数, 术后检测二磷酸腺苷(ADP)激活血小板形成MA-ADP、ADP诱导的IPA, 判断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抵抗的标准:IPA<30%[4]。术后两组均随访12个月, 记录出血事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24 h血小板反应性比较 研究组术前、术后 血 小 板 计 数 分 别 为 (190.47±54.38)×109/L、(194.28±48.57)×109/L, 术后 MA-ADP为 (37.22±5.49)%, 术后 IPA 为(61.84±9.05)%, IPA<30%占比为8.3%(5/60);对照组术前、术后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95.48±43.20)×109/L、(200.24±41.20)×109/L, 术后 MA-ADP为 (47.48±46.33)%, 术后 IPA为 (47.69±8.77)%, IPA<30% 占比为 25.0%(15/60)。两组术后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MA-ADP、IPA水平及IPA<30%占比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术后随访12个月, 研究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5.0%(9/60), 对照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3.3%(8/60), 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出血部位包括消化道、颅内、穿刺部位, 均为少量出血, 无大出血, 无死亡。

3 讨论

PCI术支架及手术其他方面的原因会对血管内皮带来很大的刺激, 激活血小板, 导致机体高凝, 所以需要进行药物抗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属于噻吩吡啶类衍生物, 它经生物转化后形成的活性产物能特异性地抑制可与血小板受体相结合的ADP, 从而抑制GPlllb/llla复合物的激活, 对血小板凝聚的抑制作用是不可逆的。氯吡格雷需肝代谢酶的激活, 起效慢,而且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是不可逆性的, 停药后易影响血小板功能的恢复, 同时部分患者还存着氯吡格雷抵抗, 主要与肝脏CYP2C19基因多态性有关[5]。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口服P2Y12受体拮抗剂, 能够与P2Y12受体发生可逆性的结合,无需经肝脏代谢酶激活, 起效快, 并且不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影响。PLATO研究证明其可显著减少因心肌梗死、脑卒中及血管源性死亡导致的终点事件的发生, 降低12个月内的全因死亡率, 临床获益远超氯吡格雷, 并被欧美指南推荐为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线抗血小板药[6,7]。国外研究表明, 替格瑞洛具有氯吡格雷无法比拟的优点, 对于氯吡格雷低应答或无应答的患者使用替格瑞洛仍可获得较好的疗效[8]。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术后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MA-ADP(37.22±5.49)%、IPA(61.84±9.05)%、IPA<30%占比为8.3%,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7.48±46.33)%、(47.69±8.77)%、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证明, 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疗效优于氯吡格雷。

至于安全性方面, 研究表明, 替格瑞洛仍具有较高的出血率, 特别是致死性颅内出血[9]。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术后随访12个月, 研究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5.0%(9/60), 对照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3.3%(8/6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部位包括消化道、颅内、穿刺部位, 均为少量出血, 无大出血, 无死亡。可能为本研究样本数较少, 不能反映普遍性问题。

综上所述, 急性冠脉综合征行PCI术后患者使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安全、有效, 优于氯吡格雷。

猜你喜欢
格瑞洛氯吡格雷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替格瑞洛联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替格瑞洛治疗STEMI行PCI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分析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冠心病患者替格瑞洛相关呼吸困难并发症发生的临床分析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