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小蠹诱捕技术研究进展

2018-01-18 12:20李凯兵吴志毅袁淑珍方文渊黄海峰
现代园艺 2018年24期
关键词:雌虫木质部坑道

李凯兵 吴志毅 袁淑珍 方文渊 谈 珺 黄海峰 陈 哲

(1佛山海关南海办事处国家林木种苗与盆景检疫重点实验室,广东 佛山 528200;2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浙江杭州 311215;3二连浩特海关,内蒙古 二连浩特 011100)

长小蠹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十分广泛,以赤道为中心,离赤道越远种类越少,长小蠹危害树干,对其灭杀较为困难,可利用长小蠹的生物特性对其进行诱捕,控制其危害。

1 长小蠹的生物学特性

长小蠹主要危害木质部,长小蠹雄虫会先进行浅坑道的挖掘,当其和雌虫交尾后,雌虫会继续挖掘坑道,雄虫运出木屑。雌成虫在母坑道中会成堆的产卵,幼虫在孵化后会取食坑道壁上丰富的真菌。幼虫成熟后继续挖掘坑道,扩大活动空间。

长小蠹属于集群性害虫,当有成虫蛀入木质部时,其可以分泌一种活性物质——集合信息素,以吸引异性,同时也吸引同性,从而达到集群的目的。1972年Madrid F首次证明在柱体长小蠹(Platypus flavicornis)中存在信息素,此后,学者们先后发现了多种长小蠹信息素。长小蠹的信息素直接在隧道的入口处释放,长小蠹集群后对木材的破坏效果会更加的明显,所以对其进行灭杀和控制必须要彻底。

2 长小蠹的监测

2.1 削皮监测

长小蠹寄居在木质部中,坑道的挖掘会产生明显的虫孔,而且雄虫会运出木屑,虫孔口会看到非常明显的木屑堆积,可以采取削皮检查的方式观察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是否有虫,木质部可破木寻虫。

2.2 信息素监测

长小蠹在进入到木质部中后,会散发出集合信息素进行同类的召唤,在此种信息素的作用下,附近的长小蠹会飞出寻找新的寄主。利用长小蠹自身所产生的集合信息素可以对附近的长小蠹进行诱集。长小蠹寄主挥发物质有2类:一类是植物树脂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是单萜类化合物;另一类是正在腐烂的树木微生物代谢所释放出的乙醇等物质。长小蠹寄主的挥发性萜类物质主要有7种: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3-蒈烯、莰烯、萜品油烯、α-古巴烯。信息素是昆虫种内通讯的化学信息物质,Wilson等于1963年将其分为能引发接受者产生生理变化的启动(primer)信息素和能引发接受者产生可逆行为反应的释放(releaser)信息素。世界上关于长小蠹信息素的研究非常少。目前已明确信息素成分的长小蠹有6种,不同长小蠹信息素的组成很不相同,长小蠹信息素的化学组分约有12种,按其化学结构分为3类:类异戊二烯类,羟基环己烯类,烷基醇类。

2.3 灯光诱集

黑光灯对于长小蠹有一定的吸引力,所以利用其诱集长小蠹也能起到监测长小蠹的目的。

3 长小蠹监测技术展望

利用长小蠹的生物学特性诱捕该害虫,对其灭杀和处理,加强人工合成长小蠹信息化学物质的技术,优化诱剂,改进信息化学物质的释放技术和释放载体,提高诱集效率是诱捕技术的发展方向;探索长小蠹的趋避物质研究,以干扰长小蠹对寄主的选择也是今后发展的思路,通过绿色环保技术减轻害虫的抗药性,保护自然天敌,达到持续控制害虫的目的。

猜你喜欢
雌虫木质部坑道
松褐天牛繁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不同品种吊兰根初生木质部原型的观察与比较
扶桑绵粉蚧交配行为及能力的研究
王耀南少将赴朝鲜开展坑道战
战时指挥所
镉污染来源对萝卜镉积累特性的影响
不同寄主上南方根结线虫的ISSR—PCR鉴别
盐分胁迫对2种杨树次生木质部导管特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