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唑嗪、非那司提和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性评价

2018-01-18 18:31姜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7期
关键词:坦索罗辛特拉增生症

姜山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 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导致尿失禁、排尿困难等症状发生, 可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外科手术是既往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手段, 但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的患者达10%~15%, 需要采取其他手段进行治疗。现阶段, 药物治疗逐渐取代外科手术, 成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方法[1]。目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药物主要有特拉唑嗪、非那司提和坦索罗辛。本研究以本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对象, 观察、比较对特拉唑嗪、非那司提、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 旨在为合理诊疗及用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35例。纳入标准:经腹B超、尿流率测定及尿道膀胱镜检查确诊, IPSS评分>8分, 无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疾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者, 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者, 有神经性膀胱炎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 每组45例。A组:平均年龄(52.6±7.9)岁,平均病程(5.2±0.8)年。B组:平均年龄(52.4±8.0)岁, 平均病程(5.4±0.7)年。C组:平均年龄(52.7±7.8)岁, 平均病程(5.3±0.9)年。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者口服特拉唑嗪(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20022)进行治疗, 2 mg/次, 1次/d, 每晚睡前服用;B组患者口服坦索罗辛(安斯泰来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00681)进行治疗, 0.2 mg/次, 1次/d;C组患者口服非那司提(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20304)进行治疗, 5 mg/次, 1次/d。三组患者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 持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比较三组患者的最大尿流量、残余尿量、IPSS评分、QOL评分[2]及临床疗效。疗效评价标准[3]: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 或病情恶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A组患者显效24例, 有效18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3.3%;B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20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88.9%;C组患者显效18例, 有效21例, 无效6例, 总有效率为86.7%,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三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 A组患者最大尿流量、残余尿量、IPSS评分、QOL评分为(10.5±1.6)ml/s、(14.3±6.2)ml、(4.9±1.2)分、(2.2±0.8)分, B组患者分别为(10.4±1.4)ml/s、(14.2±6.1)ml、(4.2±1.8)分、(1.5±0.7)分, C组患者分别为(10.2±1.5)ml/s、(14.1±5.9)ml、(5.0±1.4)分、(2.4±0.6)分 ;三组患者最大尿流量、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明显优于A组和C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以排尿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中老年常见疾病, 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尿路梗阻症状, 容易并发尿路感染、血尿等疾病, 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 临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包括非那司提、特拉唑嗪和坦索罗辛。特拉唑嗪是长效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 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常用药物。有研究指出[4], α1-受体阻滞剂可以通过增加膀胱血流, 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下尿路症状;同时, 抑制膀胱泌尿上皮细胞释放三磷酸腺苷(ATP), 可以缓解患者的排尿刺激症状。使用特拉唑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能够增加尿流率, 减少残余尿量。非那司提是竞争性5α-还原酶抑制剂, 可以缩小前列腺, 改善前列腺增生和尿流引起的临床症状。非那司提对雄激素的受体缺少亲和力, 不会对血浆内的睾酮水平造成影响, 故不良反应较少;另外, 非那司提通过降低Bcl-2表达可以减轻前列腺细胞增生反应。坦索罗辛是高选择性α1A-受体阻滞剂, 可以抑制平滑肌痉挛, 控制上尿路感染[5-9]。研究表明[10], 该药物通过选择性阻断尿道、膀胱颈前列腺平滑肌, 可以有效减少夜间排尿次数, 改善排尿困难症状。

本研究主要评价了特拉唑嗪、非那司提、坦索罗辛3种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 结果显示, A组、B组、C组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最大尿流量、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较而言, A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最大尿流量、残余尿量方面较好;B组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明显优于A组和C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3种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基本相当, 其中特拉唑嗪的治疗效果较好;但在IPSS评分和QOL评分方面, 坦索罗辛的使用更具优势, 且改善效果显著好于特拉唑嗪和非那司提。究其原因, 可能是坦索罗辛不仅能够缓解前列腺增生症状, 还能有效改善前列腺增生引起的相关症状。

综上所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选用特拉唑嗪、非那司提、坦索罗辛治疗疾病的效果基本相当, 但坦索罗辛在改善患者IPSS评分和生活质量方面更加明显, 可作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的首选药物。

[1] 张荣伟, 李颖, 周志可, 等.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单药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18):3869-3870.

[2] 仲晨, 文伟, 夏术阶, 等.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药物与微创治疗的经济学和有效性分析.中华医学杂志, 2016, 96(4):289-292.

[3] 钟小平, 章冠军 , 任成伟 , 等.药物和微创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分析.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3, 11(2):138-141.

[4] 朱玮华, 施鸣飞 , 许海舰 , 等.射频热疗联合特拉唑嗪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观察.山东医药, 2013, 53(13):55-56.

[5] 熊鹰.三种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卫生技术评估.四川大学, 2005.

[6] 彭昊.非那雄胺、坦索罗辛和特拉唑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比较.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21):111-113.

[7] 肖剑, 李文钊, 张启飞, 等.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吉林医学, 2015(10):2104.

[8] 曾旺焕.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16):165-166.

[9] 陶立波.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常用治疗药物的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7, 27(11):1608-1609.

[10] 张勇.联用非那司提和坦素罗辛与单用特拉唑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对比.当代医药论丛, 2015(12):263-264.

猜你喜欢
坦索罗辛特拉增生症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的酒精突释研究
特拉法尔加海战
特拉扬漫游大海
特拉维夫
盐酸舍曲林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效果观察
坦索罗辛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黄体酮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分析
在葡萄牙辛特拉感受浪漫
男性乳腺增生症X线诊断
乳癖内消汤合了哥王片治疗乳腺增生症5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