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心要》成书与版本考论*

2018-01-18 23:19山东师范大学济南250014
中医文献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河间新刊

山东师范大学(济南,250014)

逯铭昕

《伤寒心要》是金元时期镏洪所编的一部有关伤寒治疗与用药的著作,一直附于《伤寒直格》一书之后刊行。其作者与成书年代,历代学者皆无考证,谓始末未详。《四库全书总目》谓:“旧本题都梁镏洪编。洪,始末未详。大旨敷演刘完素之说。所列方凡十八,又有病后四方,与常德《伤寒心镜》皆后人裒辑,附入《河间六书》之末者。”[1]在对现存版本的考察中,一些新的线索有助于推断其成书时间。本文对《伤寒心要》一书的作者与成书作了进一步考证,对其现存版本也作了梳理,以期对这部有关伤寒的著作能有更深的了解。

作者与成书时间考

《伤寒心要》一卷,题都梁瑞泉野叟镏洪编。都梁为盱眙古称,盱眙第一山中有瑞岩与瑞岩泉,泉因岩名,泉旁有元人余阙至元三年(1337年)的题咏,其中有云“煮酒瑞泉新”[2],这与“都梁”与“瑞泉野叟”皆可一一对应,因此镏洪当为盱眙人。国家图书馆所藏陈氏书堂刊本与上海图书馆所藏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书林张斐刊本《新刊刘河间伤寒直格》三卷后附有《伤寒心要》一卷,卷前有《伤寒心要序》一篇。这一篇序文未见于其他版本的《伤寒心要》,对我们考察成书时间非常重要,兹录如下。

予尝闻立身在乎择术,择术不精,学者通患,故术不可不慎也,医术尤甚。予学医三十余年,始见当世医者,曵裾谈说病证,以巢、扁自许。及观其所读之书,不出朱肱《活人书》、李双钟等论,亦尝试而用之,或得得失,时有枘凿,再而思之,加之以功复熟而终莫晓其故。一旦得镏河间之旨要,张子和之捷径,前之所疑,判然冰释,然后知古人所谓择术,不可不慎者,信哉斯言。世之医者,大抵谓河间之书,皆用寒凉之药,谩无温暖之剂,一下之外,更无他策。殊不知伤寒一疾,始终俱是热证,但热有表里、微甚、轻重,分数用药,加减于中而消息之耳,岂有寒证。此说子和已辨之矣。或者未信其说,是是非非,较然可见。予非尤右河间之书,而指擿朱肱之疵,特以人命至重,临病之际,死生反掌,苟有所得,是以不敢自昧,暇日因讲究二先生方书,及平昔所得秘传之旨,删繁剔冗,撮其玄妙,得方一有十八,集为一编,名曰《伤寒心要》。皆已试而得效者,不敢私诸已,与好事者共之,有能得河间之心法者,必知予择术之精也。岁次戊寅菊节都梁瑞泉野叟镏洪序。

此篇序文末尾落款为“戊寅菊节”。金元时期的戊寅年有三,分别是1218年、1278年、1338年。在这篇序文里,作者提到了李双钟、刘河间、张从正三位医家。李双钟即宋代医家李知先,字符象,号双钟处士,宋孝宗乾道间人。刘河间即金代医家刘完素,卒于金承安五年(1200年)。张子和即张从正,卒于金正大五年(1228年)。序中提到:“世之医者,大抵谓河间之书,皆用寒凉之药,谩无温暖之剂,一下之外,更无他策。殊不知伤寒一疾,始终俱是热证,但热有表里、微甚、轻重,分数用药,加减于中而消息之耳,岂有寒证。此说子和已辨之矣。”张子和辨正伤寒俱是热证的相关论说,保存在他的《儒门事亲》以及附刊于《伤寒直格》之后的《张子和伤寒心镜》中。《儒门事亲》成书于张从正晚年,最早的刻本是中统三年(1262年)刻本。《张子和伤寒心镜》由门人常惪编辑,常惪为常仲明(1178—1251年)之子,元初人。从张从正医书的刊刻情况来看,镏洪能够听闻张从正的相关论说,应该是在张从正离世且著作刊行之后,最早也是在张从正晚年,因而可以排除1218年。而《伤寒心要》最早的刊本是元代天历元年(1328年)建安翠岩精舍刊本,又可以排除1338年。因此,《伤寒心要》的成书年代,可以确定为1278年,即元至元十五年。

《伤寒心要》版本述略

1.元天历元年(1328年)建安翠岩精舍刊本

目前存世《伤寒心要》的各个版本多附于《伤寒直格》一书之后刊行,称为《后集》。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元刊本《伤寒直格》一书目录中有后集“镏洪伤寒心要”,分为“伤寒心要论方”与“余论”两部分,但现存版本正文已无《伤寒心要》。是书目录前有牌记五行,云:“伤寒方论自汉长沙张仲景之后惟前金河/间刘守真深究厥旨著为伤寒直格一书诚/有益于世今求到江北善本迺临川葛仲穆/编校敬刻梓行嘉与天下卫生君子共之/岁次戊辰仲冬建安翠岩精舍刊行”。《伤寒直格》正文半叶16行,行29字,细黑口,四周双边。《伤寒心要》即附其后,其行款应与《伤寒直格》相一致。

2.明洪武六年(1373年)陈氏书堂刊本

国家图书馆藏有陈氏书堂刻本《新刊刘河间伤寒直格》三卷后附有《伤寒心要》一卷,著录为明洪武六年(1373年)刻本。以其目录前亦有木记五行云:“伤寒方论自汉长沙张仲景之后惟前金河/间刘守真深究厥旨著为伤寒直格一书诚/有益于世今求到江北善本迺临川葛仲穆/编校敬刻梓行嘉与天下卫生君子共之/岁次癸丑仲冬妃仙陈氏书堂刊。”《伤寒心要》卷前有“岁次戊寅菊节都梁瑞泉野叟镏洪序”。卷端题“新刊刘河间伤寒直格后集瑞泉野叟镏洪辑编临川华盖山樵葛雝校正”。每半叶13行,行24字,黑口,双黑鱼尾,四周单边。正文分作治法与药方两部分,其中所提及的药方皆以数字标明,便于检索,数字上皆有墨盖。

3.明天顺七年(1463年)建安熊氏种德堂刊本

日本《图书寮汉籍善本书目》著录明代种德堂刊本《新刊刘河间伤寒直格》三卷,《后集》、《续集》、《别集》各一卷。二册。其云:“明天顺刊本。每半叶13行,行24字。序后有‘临川葛雍校正,建安熊氏刊行’木记。又目录前有木记五行云:‘伤寒方论自汉长沙张仲景之后惟前金河/间刘守真深究厥旨著为伤寒直格一书诚/有益于世今求到江北善本迺临川葛仲穆/编校敬刻梓行嘉与天下卫生君子共之/岁次癸未仲冬建安熊氏种德堂刊。’两册首有‘跻寿殿书籍记’、‘多纪氏藏书印’、‘医学图书’、‘大学东校典籍局之印’印,又尾有‘丹波元胤读书记’印记。”[3]此书今藏日本宫内厅书陵部。

宫内厅本被著录为明天顺刊本,当根据“癸未仲冬”这一纪年而来,癸未即天顺七年(1463年)。从现存的古籍来看,明确标有“种德堂”名号的刻本中,年代最早的是刻于天顺五年(1461年)的《类编活人指掌方》。建安熊氏种德堂在成化弘治间所刻医书较多。嘉靖万历间则多刊刻民间生活用书与童蒙读物[4]。因此,宫内厅本定为天顺刊本可从。

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亦藏有种德堂刊本一部,与宫内厅藏本应为同版。卷前有《伤寒直格序》,次目录,次正文。序文后有“临川葛雍校正,建安熊氏刊行”墨盖木记一行。目录首有牌记五行,文字同上。其中《伤寒心要》卷端题“新刊刘河间伤寒直格后集/都梁瑞泉野叟镏洪辑编/临川华盖山樵葛雝校正/伤寒心要论”。正文每半叶13行,行24字,黑口,双黑鱼尾,四周单边。

此书在行款版式上与陈氏书堂刊本完全一致,当是据其翻刻。但仔细对照二者,也有一些文字上的不同。比如字体的正俗繁简之异,陈氏书堂刊本刻作正字者,种德堂本作俗字。如“剂”字,陈氏书堂刊本《伤寒心要余论》:“或恶心干呕吐者,白虎大作一劑调解毒末五钱服之”,其中“劑”字种德堂本作“剂”。种德堂本也有一些误刻之处,比如“投之脉虽浮而热大极者,承气徐徐疎利之”,陈氏书堂刊本“徐徐”二字,第二个“徐”字作两条短横,种德堂本误作“二”字。从总体来看,二者之间的差异微乎其微,但结合同函《伤寒直格》、《伤寒医鉴》等书来看,在刊刻质量上,种德堂本稍稍不及陈氏书堂刊本。

4.明《医方类聚》本

《医方类聚》是朝鲜金礼蒙等收辑中国明代以前医籍150余种加以分类汇编而成的一部大型医书。1443年开始编纂,成书于1447年。《医方类聚》汇纂的体例是将“诸方以世代先后,分门编入,不分细目”[5],它并不像《永乐大典》等类书那样将整部书拆为条目编入各类,而是基本依原书面貌汇入各卷的“主题”中,因而避免了饾饤零落。在文字系统上,由于《医方类聚》成书较早,所用底本多保留了早期刊本的面貌,将《医方类聚》中所保存的医书汇编后,亦可视之为一个独立的版本。《医方类聚》一书在朝鲜不传,日人丹波元坚将家藏残本于1861年重刊,为江户学训堂本,九州出版社于2002年影印出版。

《医方类聚》卷五十六收录了《伤寒心要》的内容,题作“伤寒心要论”与“伤寒心要余论”。从文字看来,《医方类聚》本与现存最早的陈氏书堂刊本基本无异文。但由于《伤寒心要》篇幅较小,可供比对的文字不多,并且从一同刊印的《伤寒直格》的情况来看,《伤寒心要》也可能来源于更早的元刊本。

5.明《医学正传》本

明代虞抟的《医学正传》卷一中也收录了《伤寒心要》的绝大部分内容。《医学正传》是以朱震亨的医学思想为宗要,汇集其他医家之说而编纂的一部医学著作。是书以病证为纲,共分73种病证,每种病证包括“论”、“脉法”、“方法”、“医案”四方面内容,其体例较为整齐。被编入其中的《伤寒心要》一书也依照其体例做了部分调整。其名称改题作“刘河间守真治伤寒直格要诀”。在内容上,《伤寒心要》原书可分为治法与药方两部分,但编入《医学正传》时将两部分合二为一,每节先言治法后附药方。治法部分即《伤寒心要》的原文,药方部分则根据全书的体例做了调整与互见,以便于检索。

《医学正传》今存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刻本,是书正文半叶12行,行24字,黑口,双鱼尾,四周单边。将它与《伤寒心要》的其他版本相对照发现,二者相异之处为数不少。比如在语言上有一些改动,诸本“下之太早则表里乘虚入里”,《医学正传》本“表里”之“里”作“邪”。诸本“其病胸膈满闷,或喘或呕,阳脉紧甚者,可用瓜蒂散涌之”,《医学正传》本最末一句作“宜瓜蒂散吐之”。诸本“病热已去,微热者以益元散服之”,《医学正传》本作“病大热已去,微热未尽除者,以益元散服之”。诸本“烦心不得卧桅子汤”,《医学正传》本作“心烦不得卧桅子豉汤”。诸本“更有外证,加减通圣散方内随证用药”,《医学正传》本作“更有外证,加减通圣散方内随证用药处治,万无一失也”等等。从这些差异来看,它们之间并不仅仅是文字错讹的更改,而是语言表述上的不同,因此,当时《伤寒心要》可能有其他的版本存世。

6.明嘉靖安正堂刊本

清代叶德辉《郋园读书志》卷六著录《新刊河间刘守真伤寒直格论方》三卷、《后集》一卷、《续集》一卷、《张子和心镜》一卷。为明嘉靖壬辰刘氏安正堂刊本。叶志著录其版氏云:“其中三卷、四卷大题‘新刊河间刘守真伤寒直格后集卷之四’,次行‘都梁瑞泉野叟镏洪编辑’,三行‘临川华盖山樵葛雝校正’,版心有‘伤寒直格论’五字,鱼尾下有‘四卷’二字。正文每半叶十行,行十一字。”[6]是书未见,其版式与诸本皆不一致,较为独特。

7.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书林张斐刊本

上海图书馆藏有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书林张斐刊本一部。内封面上栏镌“敦睦堂”,左栏为“伤寒直格”,右栏为“伤寒方论自汉长沙张仲景之后”云云四行,末题“张怀白识”。卷前亦有“伤寒心要序”,序末有题识云“岁次戊寅都梁瑞泉野叟镏洪序”。次目录,目录前有牌记五行,与诸本皆同,最末一行改作“万历岁次已酉孟夏月张斐重刊行”。

与其他版本相同,张斐刊本《伤寒心要》也是附于《伤寒直格》后。卷端题“新刊河间刘守真伤寒直格后集/都梁瑞泉野叟刘洪辑编/临川华盖山樵葛雝编正/闽建虚散人张道辅重攷/书林怀白张斐刊行”。正文半叶11行,行25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双边。

张斐刊本在形式上与其他版本略有不同。比如,其他版本中句与句间的空格,张斐刊本皆无。其他版本的数字序号皆有墨盖,张斐刊本则作括号。在注释的形式上,其他版本作小字,而张斐刊本则低一格刊刻。比如“或中暑自汗,解以白虎汤”下有小注“《直格》云:夏至前为湿”云云,张斐刊本《直格》云之后皆低一格刊刻。又如“有大下之后热不退”一段下有小注“《直格》云:伤寒汗后汗出不解”云云,亦作低一格刊刻。

在药物的炮制方法上,张斐刊本较其他版本也增加了一些内容。比如“双解散”中,“大黄”一味下多出小注“酒制”,“甘草二两”作“甘草二两,火炙”。又如“天水散”中“甘草一两”,张斐刊本作“甘草一两,炙”。“凉膈散”中“大黄”下,张斐刊本多小注“酒制”。

8.明吴勉学《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吴勉学所辑《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收录《伤寒心要》一卷(简称“医统本”)。《伤寒心要》是小丛书“刘河间伤寒六书”中的一种。丛书包括《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伤寒医鉴》、《伤寒直格》、《伤寒标本心法类萃》附《伤寒心要》、《伤寒心镜》。

现存《古今医统正脉全书》的印本较多,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有五车楼印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蕴古堂、百城楼印本,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地藏有映旭斋(或题步月楼)印本,这些版本皆为同版,应是前后印本的关系。

医统本卷前无序文及目录,卷端题“附河间伤寒心要/都梁镏洪编/新安吴勉学校”。正文半叶10行,行20字,白口,单黑鱼尾,四周双边。

在形式上,医统本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有较大不同。诸本中的单行小字注文,医统本皆改作双行小字。诸本中提行另起的文字,医统本则直接接续上文。医统本在文字上也有一些改动,这些改动有对较为明显错误的更正。比如诸本“殊不知下之太早,则表里乘虚入里”,“表里”之“里”字衍,医统本删去。诸本“谵语发狂,踰垣赴井,皆阳热极盛热”,医统本后一“热”字改作“者”字。也有一些改动可能是参照了其他的版本。比如“后人有四五次下,加生以十数行而生者”,诸本“加生”二字,医统本改作“以”。“医都到此,杀人活人一弹指间”,“杀人活人”四字,医统本乙作“活人杀人”。

9.清代江阴朱氏刊本

清末江阴朱文震校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其中包括《伤寒心要》一书。卷端题“伤寒心要 江阴朱氏校刊本 金河间刘完素著”。正文半叶9行,行21字,白口,单黑鱼尾,四周双边。

朱氏刊本并非《医统正脉全书》的翻刻本,而只能说是重刻本。在文字的形态上,朱氏刊本相比医统本有一些不同。比如“沉”改作“沈”,“裏”改作“裡”,“却”作“卻”,“脉”作“脈”,“茈”作“柴”等等。此外,朱氏刊本在刊刻时对原本也进行了校勘,改正了一些较为明显的错误。比如医统本“阴气极衰,脉自断绝”,朱氏刊本“自”改作“息”。医统本“第二十二承气汤”条,“煎一二沸,绞去滓,热极”,朱氏刊本删去“极”字。

[1] 四库全书研究所.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 [M].北京:中华书局,1996:1371.

[2] 王锡元等.(光绪)盱眙县志稿[M]//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集成58.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254.

[3] 宫内省图书寮.图书寮汉籍善本书目[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412.

[4] 谢水顺,李珽.福建古代刻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284- 292.

[5] 金礼蒙.医方类聚(第一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

[6] 叶德辉.郋园读书志[M].长沙:岳麓书社,2011:326.

猜你喜欢
河间新刊
新刊《康太和墓志》考释——兼论敦煌文书P.3885中的唐蕃之战
2021年新刊订阅开始啦!
文化河间的“六张城市名片”
中国北京/第三届“中国·河间工艺玻璃设计创新大赛”在人民大会堂启动
奔跑于诗经故里,感悟历史感受文明
吃驴肉火烧 品河间味道
《哆啦A梦》时隔八年再出新刊
河间铜鎏金佛造像的保护修复
宝贝微相册8月一起来逐浪!
三月卖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