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守农业命脉 护民生福祉

2018-01-18 08:51江苏省水利厅农水处
中国水利 2017年24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饮水节水

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和水利大省。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指出,发达地区在农业现代化方面一定要带好头、领好向。农业现代化需要水利现代化的适度超前,为全国发展探路是江苏的责任与担当。兴水利农,江苏历来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尤其近年坚持先建机制、再建工程,统筹解决农村水多、水少、水脏以及工程管理上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农村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民生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居民的获得感。

泰兴市村庄河塘整治(缪宜江/摄)

思路转变开启农村水利建设快进模式

近年,江苏把农村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干成了一大批多年想干而没有条件干的大事,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但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生态环境、资源条件约束趋紧,这是全国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江苏也难以独善其身。同时居于全国经济发展前列,江苏对农业生产方式逐步变革、城镇化推进和土地流转速度加快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的新形势的感受更加强烈。如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主动转变传统用水方式和灌溉模式,考验着江苏水利人的智慧。

赣榆区红领巾小流域工程

建湖县伍港口水利枢纽

突破三个难点: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高效节水灌溉建设;

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

突出三个重点:

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城乡统筹区域供水;

农村河道生态治理。

突显三个亮点:

“水美乡村”建设;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

现代化灌区建设。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江苏省确立了节水优先、绿色发展的治水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把提高农民增收能力、粮食生产能力、供水保障能力以及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作为农村水利工作的主要任务。

农村供水从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困难到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农田灌排从骨干工程建设到平田整地、格田成方、沟渠配套、分级控制;农村河道从土方疏浚到岸坡整治、水系连通、生态修复、截污控源……近年农村水利服务领域逐步拓展。在加快工程建设的同时,江苏坚持建管并重,建立健全农村水利设施管护长效机制,保证了工程正常运行和效益持久发挥。

发挥考核“风向标”“指挥棒”的作用。高效节水灌溉和农业水价改革被国务院纳入了政府量化考核指标。江苏省自觉加压,把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纳入省委、省政府农业现代化考核;把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农村小型桥梁等被纳入省政府实事工程;河网密布、水网交错,农村河道河长制工作也已全面展开。

江苏真金白银舍得投入,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投入的总量和增幅都有明显提高。同时财政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中央和省财政每年安排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补助以奖代补资金近3亿元,平均每亩耕地达4元以上。

常熟市农村河道 (缪宜江/摄)

高淳县五家嘴高效节水农业 (缪宜江/摄)

多措并举推动农村水利实现跨越发展

在顶层设计上求提升。江苏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有序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从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县级农田水利建设,到农村河道轮竣、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再到节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针对这些领域,江苏积极组织以县为单位编制或修编了等一系列规划,并做到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与流域治理规划、区域治理规划相协调,坚持大中小工程统筹安排,为科学实施农村水利提供科学依据。

在前期工作上求创新。为确保中央投资项目当年计划当年完成,江苏省强化前期工作。对大型灌区总体可研、总体初步设计,由省发展改革委、水利厅批复,年度项目实施方案由市级批复,报省备案;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三年建设方案,由省财政厅、水利厅批复,年度实施方案审批权限下放到市级;大中型灌区、小农水重点县年度项目,由市级组织验收,省级对项目总体实施情况进行抽验。

在项目管理上求规范。江苏省积极推行规划许可、竞争立项、专家评审、绩效评估等一系列制度。尤其在小型工程建设管理上,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全面推行县级项目法人制、市级招标投标制、项目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第三方检测制、项目公示制和农民义务监督员制。同时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强化项目验收及移交。

扬州市宝应县小官庄镇节水示范区(缪宜江/摄)

农村饮水安全湖塘水厂

如皋市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项目新建成的长江镇禾盛园区大棚移动喷灌工程

在资金管理上求安全。认真执行县级财政报账制,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在加大水利部门内部稽察检查的基础上,定期组织稽查组或委托中介机构对年度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积极配合纪检、监察、审计以及财政等部门,加强农村水利项目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并强化检查考核结果的运用;积极推行项目公示制和农民义务监督员制度,让项目区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管理全过程监督。

在典型示范上求推动。坚持典型培育示范引导,江苏省先后建成淮安大型灌区、南通农村河道管护、苏州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洪泽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常熟董浜、江宁谷里、赣榆黑林高效节水灌溉、宿豫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一批先进典型,有力推动了全省农田水利的创新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数说成效

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已达6197万亩

占耕地面积的91.1%,建成旱涝保收农田563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2.8%,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395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8.1%。

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05

全省集中供水率达98%以上

区域供水覆盖行政村比例达85%以上,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的目标。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完成199万亩

明确农田水利工程产权的行政村占比98%以上

其中86%已经颁发了产权证书。

明确为县水利局派出机构的乡镇水利站占比96.2%

83%的乡镇水利站明确为公益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规范组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1509个,管理灌溉面积2450万亩,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39.5%。建立了近4万人的村级水管员队伍,覆盖所有行政村。

无锡太湖长广溪生态湿地(缪宜江/摄)

在绩效考核上求运用。江苏省水利厅、财政厅专门制定了有关资金绩效考评办法,对年度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和管护情况实行动态管理考核,实行省级以上财政资金绩效评估全覆盖。对小农水重点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农村河道长效管护、农村饮水安全等项目,委托第三方进行绩效评价,并强化考评结果应用,将有关项目资金分配与上年度项目执行情况、检查结果及绩效考评挂钩,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农村水利资金分配奖惩机制。

助力农业现代化让农村居民有更多获得感

农田水利建设全面提速。江苏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永久基本农田、粮食主产区等区域为重点,重点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小农水重点县、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等项目,同时统筹好国土、开发等项目,全省基本建成功能较为完善的“挡、排、引、蓄、控”农田水利工程体系。

农村供水条件显著提升。在提前两年完成国家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建设任务的基础上,按照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工程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同步实施的要求,江苏全面启动新一轮农村饮水健康工程建设及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017年度投资25.3亿元,受益人口近500万人。当前,正在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全力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

农村河网环境明显改善。将农村河道综合整治作为改善民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并列入了省政府实事工程,着力构建“互通互联、引排顺畅、水清岸洁、生态良好”的河网水系,努力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同时认真落实农村河道河长制,实现河道、交通、绿化、垃圾、公共设施的综合管护,“五位一体”覆盖率达80%以上。

铺设饮水安全管网

农村供水水质检测

邳卅市碾庄镇彭庄村 (缪宜江/摄)

改革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坚持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牵引,按照2020年完成改革任务的要求,统筹推进农村水利各项改革工作。一是以县为单位编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复,在抓好典型示范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二是在完成5个国家级试点和16个省级试点改革任务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工作。三是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饮水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简易饮水鸟
节水公益广告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渗水原因及防渗技术
节水公益广告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