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农村水电助力精准扶贫提升河流生态功能

2018-01-18 08:51重庆市水利局
中国水利 2017年24期
关键词:小水电区县水电

红坪村村委会召开村民大会,宣传水电扶贫政策

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助推脱贫现金

抓住试点机遇,实施小水电精准扶贫

2016年,国家启动了农村小水电扶贫试点项目建设,重庆是试点之一。这项工程是国家选择在水能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帮扶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农民脱贫为目标的公益性工程。

重庆市水利局高度重视,积极做好试点工作。2016—2017年,重庆市在万州区、城口县、巫溪县、巫山县、石柱县、酉阳县、秀山县等7个国家级贫困区县实施了农村小水电扶贫项目20个,总投资6.65亿元,装机6.75万kW,其中中央补助资金1.57亿元,市级配套资金0.16亿元。

通过一年来的项目建设,老百姓普遍反映农村小水电扶贫工程在精准扶贫方面是最直接、见效最快的扶贫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经济效益:据初步估算,20座电站建成后,年发电量2.3亿kWh,按上网电价0.305元/kWh计算,各电站年营业收入约7100万元。

生态效益:年新增发电量2.3亿kWh,可节约原煤消耗约7.96万t,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43万t、二氧化硫排放0.19万t、烟尘排放0.08万t、氮氧化合物排放0.16万t,节能减排、生态保护效果明显。

社会效益:引导各类社会资本4.92亿元参与水电建设,提高贫困群众就业创业机会。项目的实施,将带动运输、建筑、材料、钢铁、机械、电子、电器等行业的发展,拉动内需,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

扶贫效益:全市的扶贫收益金是按照财政补助资金的6%比例提取,目前2016年扶贫项目已将2017年度扶贫收益金375.9万元发放到2850个贫困户,标准为每户每年补助1320元。2017年扶贫项目将于2018年1月开始履行扶贫任务,帮扶约50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标准为每户每年补助1200元。

试点经验说明,农村小水电扶贫工程,既符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又符合国家清洁低碳能源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贫困人口稳收增收,对于促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一:巫溪县在建设大河水电站时,新修机耕道11km,架设便桥2座,架设输电线路9 km,解决了乌龙乡马鬃村和土城乡颜家村近200多名村民出行难和用电没保障的问题。

案例二:城口县利用建设三合电站,项目业主拿出100万元用于复兴街道红坪村修建村道6 km,修建耕作便道15 km,包括维修道路路基、修建排水沟等,户貌六改100户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当地群众反响十分强烈,复兴街道柿坪村贫困户高兴地说:“现在国家不仅把水库给我们建好了,还把农村道路、排水沟也给我们搞好了,现在出门不用走泥泞道路,拉材料搞建设也更加方便了,真是为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

在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中推进生态修复

重庆市按照财政部、水利部联合印发《关于继续实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的通知》(财建〔2016〕27号)的要求,引入生态修复理念,以河流为单元进行改造,通过实施河流生态修复和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实现电站优化布局,河流水量生态调度和电力梯级联合调度,保障河道生态流量,增加可再生能源供应,消除安全隐患,提高防洪灌溉供水等能力。从2016年年初开始,重庆市组织各区县和项目业主认真开展前期工作,扎实推进河流生态修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重庆市綦江区扶欢河生态改造

把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通过召开全市“十三五”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前期工作会议和政策解读会议,全面宣传“十三五”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相关文件精神,重点讲解了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意义和修复措施,为做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和河流生态修复初步设计奠定了基础。

重庆市北碚区歇马小坑电站整改后

认真编制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实施方案

各项目业主认真编制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和生态修复项目初步设计,各区县水务局、财政局对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和生态修复项目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在项目初步设计批复的基础上,各区县编制了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实施方案,组织专家评审并进行了公示。重庆市水利局、财政局根据公示的实施方案编制了《重庆市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实施方案》(2016—2019年),并于2016年5月通过水利部组织的专家评审。

全面开展水电站生态影响修复评价

2017年5月12日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水电生态影响情况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渝水电〔2017〕9号),对全市农村水电生态影响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摸清了全市小水电站生态影响情况。随后全面开展小水电站生态修复工作。为更好地完成全市小水电站生态影响修复,重庆市水利局联合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将任务分解到各区县,明确了电站生态修复工作的责任单位、修复内容、完成时限等。市、区县均落实了责任领导和联络人员,认真落实了周报送、工作进展报告等工作要求,及时了解、掌握区县工作推进情况,指导区县全面开展小水电站生态修复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歇马小坑电站整改前

重庆市北碚区歇马小坑电站整改中

重庆市綦江区扶欢河象鼻子电站生态改造中

重庆市綦江区扶欢河象鼻子电站生态改造后

重庆市綦江区扶欢河长兴电站生态改造后

扎实推进河流生态修复工作

为确保生态修复效果,重庆市结合中央环保督察,要求各区县再次对河流生态修复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复核:一是按照各电站下游生态需求,合理确定生态流量泄放措施形式和技术参数,确保足额泄放生态流量,为河流生态功能自然修复创造条件;已有生态流量泄放措施但不能满足下游生态需求的,要重新设计、建设生态流量泄放设施。二是在保障河道生态流量下泄后,河流生态功能自然修复仍存在困难的河段,在符合河流综合规划、防洪规划和水能资源开发规划等前提下,要采取河流连通性恢复及生境修复等措施修复河流生态。

强化督查指导。一是根据每月月报情况,分析各个区县推进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采取电话、QQ等方式与相关区县沟通,督促他们加大工作力度;二是对任务较重、进度滞后的区县开展实地督查,了解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协助解决;三是采取通报形式,鞭策进度滞后区县加大力度推进工作,倒排工期扎实推进河流生态修复工作,确保按时、优质完成任务。

截至2017年12月20日,重庆市已有300个小水电站通过建立健全生态流量泄放设施、设置生态机组、安装生态流量视频监控设备、新建生态堰坝、关停退出等措施完成建设任务。通过生态修复项目的建设,妥善处理了小水电开发与河流生态修复的关系,引导小水电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升级,走生态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经济合理、管理规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小水电区县水电
四川省5 131座小水电清理整改基本完成
泸州市
国际水电协会:2021年全球水电装机容量增长缓慢,难以满足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高层建筑水电安装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泉州市各区县关工委亮点工作分布图
水电安装工程中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农村小水电
融媒体时代区县台主持人转型升级与能力提升
水电:全力消纳富余水电 更重生态环保
小水电的“未来之路”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