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老人与海》中的自然性

2018-01-18 05:16毛涵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36期
关键词:自然主义老人与海

毛涵

摘要: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优秀的自然主义作家。同时,以“文坛硬汉”享誉文学界。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看法,内涵丰富,作品的创作手法和主题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的色彩。本文旨在从自然主义与自然信仰两个方面,展开对《老人与海》中“自然”二字的探讨。

关键词:《老人与海》;自然主义;自然信仰

一、自然主义

(一)自然主义起源及理论

19世纪末,美国的自然主义文学盛行。自然主义文学起源于欧洲,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大师左拉的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土壤。当时许多美国文学家通过汲取欧洲自然主义文学主张,在笔下描绘了当时美国民众的迷茫状态。

自然主义文学作品主要运用照相机式的手法,客观还原当时的社会生活,记录人类生活中的片段——战争、饥饿、暴力和性欲等。决定论是自然主义文学的思想哲学。自然主义认为环境对人的力量是决定性的。人宛若空气中飘动的羽毛,无法掌握自身命运。人无法跳脱既定的框架,只能在有限的范围作用环境。同时,决定论也就注定了悲剧论。从另一个侧面来说,优胜劣汰和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也是悲剧论的体现。

(二)自然主义体现

在《老人与海》中,自然主义主要体现在创作手法和作品主题中。

作者运用自然主义创作手法,以写实的笔触还原了老人出海捕鱼的整个过程。作者对人物的塑造,对景物的描写,类似于照相机式般客观真实。水手、大海、梦境、鲨群、马林鱼等等,一一铺陈在读者眼帘。《老人与海》以其素材的真实可感,描绘出老人的晚年生活,向读者传递了一种英雄精神,悲烈的英雄精神!

此外,小说作品的自然主义印痕还体现在小说主题——生存。人与自然的战斗,物种间的博弈。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作者认为自然是冷血无情的。人类生存极其艰难!人类的精神内涵就是永不言败,弱懦无力只能最终遭致毁灭。这都深深反映了自然主义的悲剧论。《老人与海》是人类不可改变的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此外,《老人与海》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这是自然主义倾向的一种体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老人对马林鱼复杂感情变化的缘由。这一切正是因为人类必须通过自然才能获得生存。没有自然,人类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一切条件。

二、自然信仰

(一)征服自然

人类能够征服自然。《老人与海》中,大海、马林鱼和鲨鱼皆是大自然的化身,象征着人的生存环境。老人在与鲨鱼战斗的过程中,就是人与自然的博弈。小说中说道,“和它们斗,我要和它们斗到死”,这是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欲望,也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方式。“我必须把它弄死”,这里的它指代马林鱼,是自然的象征。这反映了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自然环境需要为人类的利益让步。老人战胜了马林鱼,这暗喻着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

(二)尊重自然

人类需要尊重自然。一方面,海明威矛盾的自然观认为人可以与自然抗争,但是自然环境又限制了人的作用范围,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尊重自然,是人类生活和谐的保障;另一方面,自然中的每一种弱小的生物,都值得同情,值得平等对待。尊重自然,爱护生命。

这种思想体现在《老人与海》中自然景物的描写中。例如,“他眼下已看不见海岸的那一道绿色了,只看得见那些青山的仿佛积着白雪的山峰,以及山峰上空像是高耸的雪山般的云块”,这是老人眼中自然世界,词句行间洋溢着对自然的无限深情。“他十分喜欢飞鱼,把它们当作是海洋上的主要朋友,还跟海豚嬉戏打闹,称我们是好样的”,此间种种,都蕴含着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思想。此外,虽然老人战胜了马林鱼,但是在与鲨群的角逐中仍然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鲨群的袭击代表着自然伟力对人类的报复。“但愿这是一场梦,我压根儿没有钓上它。我为这事感到抱歉,鱼啊。这把一切都搞糟啦。”和“我原不該出海这么远的,鱼啊,对你对我都不好。 我感到抱歉,鱼啊。”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的悲剧人物并非大善大恶之徒,而是介于两者间。同时,因为“错误”而致使悲剧性的结局。老人曾四次提及“出海太远”。反复的话语暗示着海明威对自然的理解——莫要在“生态自然之海”上出行过远。故而,人类需要尊重自然,乃至敬畏自然。

三、结语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阐述了对“自然”的理解。一方面,“自然”寓意自然主义文学创作流派。自然主义是西方近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也是近代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化的过渡流派,对 20 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诸思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自然”指代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老人与海》虽然篇幅有限,但思想的广度无垠,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杜鸣,曲小梅,宋长青.解读《老人与海》的自然主义审美取向[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103-106.

[2]王桃花.《老人与海》中的自然生态初探[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0-53.

[3]王晓霞.浅析《老人与海》中的信仰观[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3):107-109.

[4]蔚娜.解读《老人与海 》中海 明威的“人与自然”观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38-40.

[5]徐威.由《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自然观[J].安徽文学月刊,2008(11):13-13.

(作者单位:长沙周南梅溪湖中学)

猜你喜欢
自然主义老人与海
以文学伦理学为视角分析《老人与海》中的人物精神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读后感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The Interpreta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从《爱弥儿》中探寻卢梭的自然主义爱情观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言论
自然主义的睡莲
浅析柏辽兹音乐中自然主义特征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36期

北方文学·上旬的其它文章
做客浩罕村
海边
我期待
呐喊者的心
温柔
一夜思亲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