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估算能力的培养

2018-01-19 16:02易小琛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小学生

易小琛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强化学生的估算能力便是其中一个关键性的内容。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估算知识只被作为选学内容,而并非重点,因而教师对该部分内容并不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时常出现较多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

【關键词】小学生;数学估算;能力培养

估算知识在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尤为广泛,从某种角度看,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锻炼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方式。在此过程中,需强化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意识,并逐步提升精准性。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估算已逐渐成为重点教学内容,其对于提升学生处理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具有着很关键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估算能力培养现状

首先,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学生估算能力不强的问题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尤为常见。在新课程标准之下,估算的精准性并非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其更看重学生的估算能力,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而该现象的出现也导致很多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时常忽视估算教学的重要性。另外,个别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不够,进而无法开展针对性教学,无论任何层次的学生均采用统一教学方法,如此既无法满足优秀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增加了差生的学习难度,难以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个别教师过分注重“题海战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习题练习,过早的将学习压力施加给学生,十分不利于其全面健康发展。

其次,在新课改之下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数学教材上的知识点通常较为简单;第二点,知识点分布较为分散;第三,个别知识点经常在习题中出现;第四,原本应在初中教材中才有的知识,过早在小学教材中出现,加之教材上的内容常与生活现象密切联系,因此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具备处理教材内容的能力,但个别教师由于其专业能力水平不高公,因而十分缺乏对教材的理解,甚至尚未形成对教材的全面认识,教学创新意识明显不足。在估算知识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经常只用一半课堂时间便可将全部知识讲解完毕,而在后半节课中,经常无所事事,学生交头接耳,如此也对教学质量和效率造成严重影响。

最后,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个别教师虽已认识到估算知识的重要性,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却未能与生活实践进行紧密联系,同时,也未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教学,进而导致学生无法将课上学到的知识灵活的应用于日常生活实践中,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长此以往,逐渐降低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加之教师的重视程度不高,进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不利于其健康全面发展。

二、人教版小学数学学生数学估算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转变教学行为,强化工作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之所以会产生估算意识薄弱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其未能认识到该部分内容在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很多事物都无法计算出精确数字,因此便涉及到了估算,可见其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估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其灵活思维。但若想转变学生对于估算知识的认识,首先应提升教师对于该部分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安排上,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估算并非只是单纯的技能教学,其更应该将学生的能力和意识培养作为重点目标,即帮助学生灵活应用估算知识,从而真正改变其对该部分内容的态度。第二,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内容,创设有趣情境,使学生逐渐认识到估算内容的可行性。例如,在日常购物的过程中,需考虑钱的充足性和数量多少,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估算的魅力和价值,从而逐渐转变学习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灵活应用。

(二)掌握正确的估算方法,提升估算能力

估算属于开放性的知识内容,但通常也具有不确定性,如何结合具体条件进行估算,并提取其中的重要信息,是一项很关键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实际的验证、解题、审题过程中,教给学生正确的估算方法。在小学阶段的估算教学中,由于对精准度并无过高要求,因此经常重点关注估值方法的正确性,最常见的估算办法便是结合具体情境,将两个数同时估小或估大,从而将计算结果圈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例如,可将296+102简化为300+100。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到认识水平因素的限制,进而在具体估算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定差异性,针对该现状,教师需进行正确引导,逐渐缩小精确值和估算值之间的差距,不断提升学生的估算能力。

(三)强化估算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中,当学生对估算知识有了一定的能力和意识后,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强化训练和渗透,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将相关知识灵活的应用于日常生活实践中,如在估算教学中对估算方法加以渗透。数学教材中的很多估算均是通过口算来进行,而将估算融入于口算中,可使学生应用以往的经验和知识,并借助自身敏捷的判断力和观察力,通过多角度对比,对问题做出简约推理,从而真正解决问题。例如,在计算18×8时,教师便可事先给出引导,如18更接近于20,8更接近于10,故可得出20×10等于200,18×8约等于200,最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提升,估算能力。但由于习题过于简单,个别学生经常直接给出准确值,在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估算并非只看结果,其更重要的是看整个估算过程。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不仅可锻炼其灵活思维,对于智力发展也具有着很关键的意义。而通过估算可加深学生对于数字的理解和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以往的教学模式,并将生活案例引入课堂,使学生明确估算知识的重要性,从而真正提升对该部分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其数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乔登娥.小学生估算能力培养刍议[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4(2):137-138.

[2]顾能焸.试析小学生数学估算能力的培养[J].速读(上旬),2015,6(12):179.

[3]郑雪莲.小学生估算能力培养初探[J].科学咨询,2012,7(21):163.

[4]丁跃.对小学生数学估算能力培养的思考[J].南北桥,2017,2(7):42.endprint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