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耳聋基因诊断及产前干预的研究进展

2018-01-20 23:48查树伟许豪勤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2期
关键词: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

查树伟 许豪勤 查 佶 孙 庆

(1 江苏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江苏 南京210036;2 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美国 费城 19104)

遗传性耳聋产前基因诊断主要针对一方或双方是耳聋的夫妇、聋儿父母再生育和有耳聋亲属的听力正常人群,近5年来较多文献报道了正常孕期人群耳聋基因筛查结果[1-9],本文主要探讨与其相关的研究进展。

1 孕期耳聋基因筛查和产前诊断模式探讨

孕期健康人群在知情同意后进行耳聋基因芯片筛查,检出基因突变者的丈夫进行芯片检测或夫妇同时相应基因测序,对携带同一基因突变夫妇的,进行耳聋风险评估,结合孕妇产前诊断检测胎儿耳聋基因突变情况,给予生育咨询指导,减少聋儿出生[6]。柳红杰等[8]对5338例听力正常孕妇采用基因芯片筛查检出319例(5.98%)耳聋基因突变,对突变携带者孕妇的听力正常配偶236例进行相应基因测序,配偶中7例携带与孕妇相同耳聋基因突变,这7例孕妇行羊水穿刺后,有2例胎儿确诊分别为GJB2基因和SLC26A4基因双杂合突变,孕妇均选择终止妊娠。

2 孕期筛查和产前诊断接受程度调查

韩明昱等[10]在正常孕妇人群中进行常见耳聋基因筛查可接受研究,接受率高达93.6%,分析高接受率原因为:①设立耳聋基因筛查的专门诊室,由专业人员负责。②医务人员接诊时的适宜推荐,专业人员简明扼要的讲解。③向孕妇发放孕期女性耳聋基因筛查的宣传资料,进行宣传咨询。④孕期耳聋基因筛查免费检测,孕妇的依从性较好。刘畅等[11]在已生育聋儿家长再生育的临床调查中发现,家长一般对耳聋基因检测和产前诊断持积极态度,其中94.6%耳聋基因突变的夫妇同意进行产前诊断。

3 孕妇常见耳聋基因芯片筛查

耳聋基因筛查一般采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4个常见耳聋基因(GJB2基因、GJB3基因、SLC26A4基因和线粒体12S rRNA基因)中的9个位点[12]。在正常孕期人群耳聋基因筛查的部分文献中,孙莲花等[1]报道3056例,孟培等[2]报道1060例,杨树法等[3]报道2674例,张莉等[4]报道467例,邵敏杰等[5]报道893例,李朔等[6]报道1013例,吴伟兵[7]报道1824例,柳红杰等[8]报道5338例,张萌等[9]报道24078例,耳聋基因突变总检出率在3%至6%之间。通常在检出孕妇为耳聋基因携带者时,要求其丈夫进行耳聋基因筛查或夫妇同时耳聋基因测序。

4 耳聋基因产前诊断和干预措施

韩明昱等[10]在检测同为GJB2或SLC26A4基因突变携带的4对夫妇,分析其后代耳聋风险为25%,知情同意后分别在20周、21周、21周和28周进行产前诊断,1例风险极大(同时遗传父母突变基因)自愿选择终止妊娠,另3例风险等同于正常出生人群(仅遗传父母其中一人所携带的突变)而继续妊娠,出生后新生儿听力筛查均通过。韩明昱等[13]还对58个生育聋儿(先证者)家庭(父母听力正常,检测为GJB2或SLC26A4突变携带者),因存在再生育风险进行产前诊断64例次,其中妊娠11~13周取材绒毛膜16例次、妊娠16~22周抽取羊水48例次和妊娠22~27周抽取脐血2例次。44例次检测结果为胎儿未携带或仅携带父母一方突变,出生后随访听力均正常,对于另外20例次检测结果与先证者基因型相同或同时携带父母突变的胎儿,父母自愿选择终止妊娠。

5 耳聋基因检测产前诊断方法

产前诊断是在胎儿出生前通过适当的医疗手段对胎儿进行先天性缺陷或遗传病的诊断,常用的介入性技术方法有绒毛穿刺(妊娠早期)、羊膜腔穿刺(妊娠中期)和脐静脉穿刺(妊娠中晚期),取得的胎儿细胞进行胎儿基因检测[14],这在耳聋基因产前诊断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孙莲花等[1]进行产前诊断是在妊娠17周对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抽取30 mL羊水,分两管,一管抽取羊水脱落细胞DNA进行相应耳聋基因的全外显子序列测序分析,另一管经羊水细胞培养,待细胞生长呈絮片状克隆后,收集羊水培养细胞,抽提DNA,进行相同的测序分析,两次结果相互对照验证,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李玲等[15]通过超声引导下介入性穿刺术获取胎儿附属物标本进行遗传性耳聋基因产前诊断,即手术时在超声定位下选择安全和适宜位置进针。方法为:妊娠11~14周胎儿采用18G一次性PTCD针绒毛穿刺抽取胎盘绒毛10 mg,16~24周胎儿采用20G针抽取羊水10 mL,25周以上胎儿采用22G针抽取脐血3 mL。

6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PGD)研究

Handyside等[16]于1990年报道运用胚胎移植前遗传学诊断技术(PGD)成功妊娠,使得PGD开始应用于临床。PGD是采用辅助生殖方法,通过遗传诊断技术,挑选健康的胚胎进行子宫移植,获得表型正常的后代。PGD已广泛应用于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和染色体异常性疾病以及线粒体疾病,遗传性耳聋绝大部分为单基因变异,是PGD适应证[17]。Altarescu等[18]于2009年报道利用极体和卵裂球活检对非综合征性遗传性耳聋患者采用PGD获得成功妊娠。2010年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多专科联合对已生育一名因SLC26A4耳聋基因突变导致大前庭水管综合征(EVAS)患儿的夫妇进行了PGD辅助生殖干预,成功妊娠并生育基因为野生型的单胎婴儿,出生后听力筛查正常[19]。2015年中国大陆首例先天性耳聋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健康试管婴儿诞生,标志中国对单基因遗传病的预防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

参考文献

[1] 孙莲花,李磊,王晓雯,等.芯片检测结合测序技术在遗传性耳聋产前基因筛查与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47(12):991-995.

[2] 孟培,郝冬梅,张金艳,等.正常人群中遗传性耳聋基因携带者筛查及结果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21(7):7-20.

[3] 杨树法,李珊珊,段朗,等.孕妇常见耳聋基因突变位点筛查[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5):444-445.

[4] 张莉,柳爱华,游园园.耳聋基因芯片检测在孕期妇女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5):5886-5887.

[5] 邵敏杰,刘平,赵楠,等.孕期妇女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筛查[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5,32(3):339-342.

[6] 李朔,赵炜,张凯,等.孕期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携带者筛查以降低耳聋患儿出生缺陷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5,23(4):94-117.

[7] 吴伟兵.遗传性耳聋产前诊断及筛选过程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4):157-158.

[8] 柳红杰,刘日明,丛江琳,等.育龄期夫妇非综合征性耳聋基因突变位点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6,22(3):194-199.

[9] 张萌,李珊珊,杨树法,等.一般孕妇人群中筛查耳聋相关基因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6,24(5):22-24.

[10] 韩明昱,楚严,卢彦平,等.孕期女性常见耳聋基因筛查与耳聋出生缺陷干预[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1,9(3):289-295.

[11] 刘畅,丁红珂,吴菁,等.遗传性耳聋的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J].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15,7(4):35-39.

[12] 查树伟,许豪勤,吕年青,等.孕前耳聋基因筛查相关听力检查[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1):23-26.

[13] 韩明昱,卢彦平,边旭明,等.遗传性耳聋家庭康复与预防模式的探讨[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4,12(1):11-14.

[14] 李娇,杜娟,许涓涓,等.三种常用侵入性产前诊断技术的临床结局分析[J].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14,6(4):15-18.

[15] 李玲,麦明琴,曾玉坤,等.36例遗传性耳聋的产前诊断分析[J].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15,7(1):43-47.

[16] Handyside AH,Kontogianni EH,Hardy K,Winston RM.Pregnancies from biopsied human preimplantation embryos sexed by Y-specific DNA amplification[J].Nature,1990,344(6268):768-770.

[17] 熊文萍,王秋菊.胚胎移植前遗传学诊断及在遗传性耳聋中的应用[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5,13(2):273-277.

[18] Altarescu G,Eldar-Geva T,Brooks B,et al.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PGD) for nonsyndromic deafness by polar body and blastomere biopsy[J].J Assist Reprod Genet.2009,26(7):391-397.

[19] Wu CC,Lin SY,Su YN,et al.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embryo screening) for enlarged vestibular aqueduct due to SLC26A4 mutation[J].Audiol Neurootol.2010,15(5):311-317.

[20] 张晓彤.国内首例先天性耳聋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健康试管婴儿诞生[J].齐鲁周刊,2015(Z1):57.

猜你喜欢
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中国家族遗传性肿瘤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家族遗传性乳腺癌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6例X-连锁遗传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评估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基因突变的“新物种”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