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运用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肝癌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评价

2018-01-20 23:48袁喆娱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2期
关键词:体位循证栓塞

袁喆娱

(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江苏 海门 226100)

癌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1-4],而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癌症患者的治疗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肝癌患者的治疗当中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可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5]。

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的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的肝癌患者中的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53例,患者年龄在27~85岁,平均年龄为(51.2±4.2)岁;患者病程最长为9个月,最短为4个月,平均病程为(7.1±1.2)个月;106例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左上腹疼痛以及持续发热等症状,并且有50例患者术后当天出现呕吐现象、20例患者出现胆碱酯酶下降症状、3例患者穿刺点出血,所有患者均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

2 研究方法

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106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主要分为3个部分,首先是护理领域中的科研成果理论,然后结合护理人员自身的临床经验,最后是尊重患者意愿。

2.1 护理领域中的科研成果理论:根据对国内外肝癌患者护理相关文献分析[6],肝癌本身有着较长的治疗过程,并且治疗效果较为缓慢,患者在久治不愈的情况下对治疗失去信心,心理受到巨大的压力,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另外肝癌患者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由于避免患者术后的不适感加重,在24 h之内患者需要禁止活动,保证其卧床休息,而在卧床体位时间持续过长后,患者精神将会高度紧张,导致患者身体不适。而对于患者穿刺点出血这一点而言,主要是由于患者自身体质与护理方式的影响,首先患者自身凝血功能较差[7],而在手术的过程当中需要通过推注肝素抗凝剂来防止血栓形成,同时术后24 h卧床休息过程中体位不当而导致的肢体压迫过度,使得患者穿刺点出血。患者在术后出现的持续发热、呕吐、左上腹疼痛等症状均为栓塞综合征,属于正常症状。

2.2 护理人员自身的临床经验:护理人员需要陪同患者进行术前各项检查,如血尿便常规检查、凝血时间检查、心电图检查、腹部CT检查等;在检查完毕后,对患者进行碘过敏试验,对患者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射30%泛影葡胺1 mL,若患者在注射20 min后未出现恶心、胸闷、憋气等症状则为不过敏。患者术后24 h内需绝对卧床休息,所以需要在术前训练患者床上排便等,另外在术前10 h内禁止摄入食物与水分。在手术前需要帮助患者客服恐惧心理,让患者可以积极配合治疗。

2.3 根据患者需求采取护理干预

2.3.1 术后24 h护理:患者在术后24 h内需要保证绝对卧床休息,所以护理人员要体现换好干净的一次性床单,在卧床休息的24 h内如果长期保持一种体位,容易引起肢体压迫过度等现象,而随意移动有可能导致患者穿刺部位受到压力,所以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改变体位的方法,如用手紧压穿刺处并且转动体位,在转动的过程当中需要避免屈膝、屈髋等,在患者成功翻转体位后护理人员要及时的对患者受压处皮肤进行按摩,在手术24 h后护理人员可协助患者进行适量进行下床活动,但是活动量不宜过大,并且避免下蹲等动作增加腹部压力。

2.3.2 穿刺点部位护理:在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后,腹股沟穿刺点压迫止血20 min后采用动脉止血夹自黏性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穿刺点,如果在术后8 h无出血症状可适当放松止血夹,24 h后无出血症状解除绷带,如果出现穿刺点出血症状,需要立即更换敷料,保持患者穿刺部位的干燥,防止感染,另外需要关注患者有无下肢疼痛、麻木、肢体变冷等现象,防止患者发生血栓。在本次研究过程当中有3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出血症状,其主要原因为不当压迫体位、患者自身凝血功能较差等,所以在护理过程当中,需要关注患者的体位变化,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变换体位方法,避免部分肢体压迫造成血液不循环,同时避免患者由于错误变换体位方法导致穿刺点部位渗血。

2.3.3 栓塞综合征的护理:由于化疗药物对患者胃肠道刺激,所以会出现胃痛、肝区胀痛的症状,护理人员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在患者的肝区部位采用芬太尼透皮贴,可帮助患者止痛长达72 h,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患者3d内均可采用,具有减轻疼痛感的效果,如果患者疼痛严重,则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采用吗啡、布桂嗪等药物进行注射止痛。由于术后肿瘤坏死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热症状,这是,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采用酒精擦浴、冰敷等方式进行降温,另外对于发热严重患者可采用消炎痛栓肛入治疗。在患者出现呕吐症状时,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深呼吸,并且将头偏向一侧,然后采用甲氧氯胺10 mg肌内注射。若患者在6 h后未出现呕吐现象,可以指导患者进食,主要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半流质、流质食物为主,在本次研究当中有50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在护理干预后具有明显改善。

3 小 结

在本次研究当中,选取本院106例患者进行实例分析,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左上腹疼痛以及持续发热等症状,并且有50例患者术后当天出现呕吐现象、20例患者出现胆碱酯酶下降症状、3例患者穿刺点出血,从患者术后出现的不同不良反应进行对应分析,并且详细讲述具体护理方式,结合护理领域中的科研成果理论、护理人员自身的临床经验以及患者需求对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所有患者在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后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龚丽娟,熊锦华,刘杰,等.循证护理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联合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肝癌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2):29-32.

[2] 刘岩,刘帆.一例全身散在痛风结节合并长期腹泻的肥胖患者Ⅱ度以上重症压疮的循证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3):262-265.

[3] 龚丽娟,刘杰,曹建彪,等.循证护理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肝癌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0):22-24.

[4] 李荔,张彤,王薇,等.临床护士循证护理态度、实践和知识的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现况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1):1050-1055.

[5] 丘雪芳,曾嘉琪,曾丽娃,等.循证护理对利卡汀联合TACE治疗肝癌患者焦虑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5):76-77.

[6] 夏瑾,龚建平,王小梅,等.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并发腹腔内出血和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循证护理[J].重庆医学,2014,43(16):2067-2070.

[7] 赵秀芹.肝癌患者深部热疗安全管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应用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7):396.

猜你喜欢
体位循证栓塞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头颈部富血供肿瘤的术前栓塞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