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肌内注射盐酸哌替啶并发呼吸抑制患者的急救护理

2018-01-20 23:48张晓燕孟宪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2期
关键词:医嘱体征盐酸

张晓燕 张 晔 程 欣 孟宪丽

(1 苏州市立医院北区泌尿外科,江苏 苏州 215000;2 上海长海医院泌尿外科,上海 200000)

盐酸哌替啶为阿片受体激动剂,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人工合成强效镇痛药,其作用类似吗啡。适用于各种剧痛、心源性哮喘、麻醉前给药、内脏绞痛、人工冬眠及分娩止痛等。不良反应有:眩晕、出汗、口干、恶心、呕吐、心动过速或晕厥等;剂量过大可导致抑制呼吸[1-3]。本品用药后严重不良反应较少见,我科于2016年12月1例患者肌内注射盐酸哌替啶后出现呼吸抑制,经及时抢救转危为安,现将抢救护理过程汇报如下。

1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51岁,“因肉眼血尿2周”于2016年12月12日门诊拟“膀胱恶性肿瘤、右肾囊肿”收治入院。于12月14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输尿管镜检查+右侧输尿管内支架置入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于16:30返回病房,术后患者神志清楚,予心电监护、吸氧2 L/min、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一根,一路接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一路接无菌引流袋引流出淡红色尿液,测生命体征BP 121/71 mm Hg、P 71次/分、R 20次/分。20:20患者主述腰部酸痛,评分6分(长海痛尺),20:30遵医嘱予盐酸哌替啶100 mg肌内注射。于20:40患者出现晕厥,呼之不应,测生命体征:BP 150/89 mm Hg,P 72次/分,R 14次/分,SpO293%,查体:患者面色苍白,双侧瞳孔大小正常,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存在,眶上神经反射消失;测指间毛细血糖6.7 mmol/L;立即改为面罩吸氧4 L/min,急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9.45×109/L、血气分析示:氧分压147.2 mm Hg、二氧化碳分压50.60 mm Hg、pH值7.338、乳酸2.1 mmol/L;凝血系列示血浆D-二聚体1.17 μg/L。急查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盐酸哌替啶的严重不良反应。经过抢救,50 min后患者意识恢复,生命体征正常,于术后第7天出院。

2 急救护理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查看及清理口腔分泌物,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予面罩吸氧4 L/min,床边备好口咽通气管、拉舌钳、简易呼吸器及气管切开包,防止患者窒息,保护患者安全。开通静脉通路,保持输液通畅,及时正确执行医嘱。

2.2 严密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皮肤、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温湿度及氧饱和度情况。

2.3 仪器、物品的准备:查颅脑CT前检查心电监护仪备用电池是否电量充足、避免断电影响仪器的正常使用,备好氧气枕、急救物品。

2.4 做好基础护理:保持病房安静、空气新鲜,谢绝探视,减少外界干扰,保证患者充分休息。10 min后,患者意识模糊,呼之眼睑微颤,面色转红润,BP 150/80 mm Hg、P 60次/分、R 16次/分、SpO295%。30 min后患者呼之能应,但不语,生命体征平稳。50 min后患者意识恢复,神志清楚,对答如流,无不适主述,BP 125/75 mm Hg、P 61次/分、R 18次/分、SpO296%,生命体征恢复平常水平。24 h患者无异常。

2.5 心理护理:泌尿外科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出现不良反应后对家属提出的质疑,医护人员要科学、严谨地向患者家属解释药物的反应和效果,体贴、关心患者,排除患者及家属的不信任心理,给予患者及家属足够的心理支持,帮助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3 讨 论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有很多,如与年龄、性别、体质量、药物剂量、剂型、给药方法、病理因素及心理因素等有关,并存在个体差异。

我们护理人员作为药物治疗的执行者,又是用药前后的监护者,必须掌握足够的药理知识,特别是药物的不良反应。执行医嘱前,必须了解医师的用药目的,患者疾病的诊断、目前的病情与所用药物是否适合。对有疑问的医嘱,应与医师及时沟通、确认后方可执行,避免盲目从医性并起到监督作用,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用药前告知患者及家属药物的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告知如有不适立即报告医护人员;用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特别是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及早处理,保护患者的安全。一旦发生严重并发症立即抢救,抢救过程中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提高氧流量,使其缺氧状态迅速得到改善。必要时可运用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拮抗该类药物的呼吸抑制,使中枢性呼吸衰竭得到及时改善,促使患者苏醒。

本例患者所出现的症状容易与感染性休克及TUR综合征相混淆需鉴别诊断:①感染性休克:患者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9.45×109/L,中性粒细胞88%,无寒战、高热、血压正常,暂考虑为手术后的应激反应,遵医嘱予头孢替安静滴抗感染治疗。术后第1天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5.72×109/L,中性粒细胞72%。②TUR综合征:患者手术时间1.5 h,手术顺利,术中无膀胱穿孔,查电解质Na+142 mmol/L、K+4.0 mmol/L,无稀释性低钠血症;BP 150/89 mm Hg,无腹胀、恶心、烦躁等症状故亦排除TUR综合征。

4 经验教训

该患者因发现、抢救及时,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在临床工作中,要引以为戒,笔者认为:①患者主述腰痛,考虑为尿液通过双J管反流导致的腰部酸痛,对于此类患者的疼痛治疗首选为非甾体类药物,如: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②在麻醉未完全清醒的状态下使用盐酸哌替啶,我们必须征询麻醉医师的意见是否合适。③善于归纳、总结,正确认识药物,确保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药。

参考文献

[1] 何月光,薛明.护理药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张萍,陈亚红,李春雪,等.2例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致严重不良反应的急救护理[J].吉林医学,2014,35(31):7100-7101.

[3] 黄俊,黄祖瑚.临床药物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医嘱体征盐酸
盐酸泄漏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