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院转诊患者牙科焦虑症的调查与干预

2018-01-21 04:38何庆银杜丽娟王伟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1期
关键词:牙科患牙焦虑症

何庆银 杜丽娟 王伟萍

随着根管治疗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医生采用根管治疗的方法保留牙髓根尖周病的患牙[1,2]。临床发现, 由于治疗技术的有限性, 越来越多疑难病例由基层医院转诊至本院, 这部分患者治疗期望值较高, 与医生沟通时顾虑较多, 有的甚至因焦虑而拒绝治疗[3]。对这部分患者进行调查分析, 探索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的方法, 对缓解医患关系, 促进患者及时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佛山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收治的205例由外院转诊至本院需行根管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18~65岁, 医患沟通无障碍,无精神疾病史, 经患者知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采用MDAS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①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点、由外院转诊至我院的原因、就诊时患牙有无疼痛。②MDAS量表共有4个问题:a.假如你明天必须去看牙, 你的感觉如何?b.当你坐在候诊室等候就诊时, 你的感觉如何?c.当你坐在牙椅上等候, 看到牙医拿牙钻准备钻牙时, 你的感觉如何?d.当你坐在牙椅上等候根管治疗, 医生拿出将要使用的针锉时, 你感觉如何?每个问题均采用共同的选项(得分):轻松(1分), 有点不安(2分), 紧张(3分), 焦虑(4分), 因为焦虑而出汗或几乎感到身体不舒服(5分)。③导致患者焦虑的原因:既往看牙的经历、牙科器械材料的恐惧、害怕疼痛、担心医生技术不好、担心治疗预后不好、担心交叉感染、口腔治疗环境不好、费用过高、转诊就诊流程不清楚。MDAS评分≥13分的患者诊断为牙科焦虑症, 调查中筛查出牙科焦虑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在治疗前, 了解患者转诊的原因,患牙治疗到哪一个步骤, 焦虑的原因, 告知患者患牙是可治的, 采用科室宣传册、根管治疗模型、根管治疗视频资料等进行介绍, 同时展示本科的设备技术力量及既往治疗的成功率, 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消除顾虑。然后, 签订治疗知情同意书, 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 医生及护士仔细观察患者的变化, 指导其进行放松训练, 患者若有疑问时及时暂停治疗,耐心解答, 直至完全理解, 治疗过程要轻柔, 采用无痛治疗的原则与方法, 减轻患者的疼痛。次日, 护士进行电话回访,记录有无术后疼痛、肿胀、充填材料有无脱落等情况, 及时进行就医指导或心理疏导。末次治疗前再次采用MDAS测评患者的焦虑程度。

1. 3 观察指标 采用MDAS调查患者牙科焦虑症的情况,对焦虑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末次治疗前再次评分。比较首次、末次治疗前MDAS评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牙科焦虑症发生率 本调查中筛选出130例患者有牙科焦虑症, 发生率为63.4%。首次治疗前, 患者MDAS评分为(15.82±1.85)分;经过心理干预后, 末次治疗前评分为(12.35±2.03)分。末次治疗前患者MDAS评分低于首次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1, P<0.05)。

2. 2 焦虑症原因 导致患者焦虑的原因:既往看牙的经历有68例(52.3%), 牙科器械材料的恐惧有56例(43.1%), 害怕疼痛有83例(63.8%)、担心医生技术不好有28例(21.5%)、担心治疗预后不好有58例(44.6%)、担心交叉感染有15例(11.5%)、口腔治疗环境不好有10例(7.7%)、费用过高68例(52.3%)、转诊就诊流程不清楚58例(44.6%)。

3 讨论

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 DA)又称牙科畏惧症(dental fear, DF), 是指患者对牙科诊治过程或其中某些环节的紧张、焦虑和害怕, 以致推迟、逃避甚至破坏必须的牙科护理和治疗, 不仅影响自身健康, 也恶化了医患关系。MDAS 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研究牙科焦虑症的量表, 其可信度和有效性已得到验证, 对我国牙科焦虑症患者具有较好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文献报道的成人牙科焦虑症发病率为40%~88%[4],本研究在筛查病例时调查了205例转诊患者, 牙科焦虑症患者130例(63.4%), 与文献报道的比例基本一致。

为降低患者的牙科焦虑, 学者们研究了各种干预的方法,如口腔健康宣教法、认知行为疗法、音乐疗法、镇静镇痛技术、心理干预, 均有一定的效果[5-8]。本研究通过对患者转诊原因及焦虑原因的分析, 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 如害怕疼痛,受既往看牙经历影响的患者, 对其进行心理安抚, 牙髓炎治疗过程采用STA无痛麻醉技术注射麻药, 根尖周炎的治疗在术前向患者交代治疗过程不会疼痛, 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对于担心医生技术或患牙预后不良的患者, 向其展示既往相似病情成功的案例以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术前先仔细阅读患者在前一个诊疗单位的病历资料及X片, 如果仅拍X片就能了解病情的患者尽量不拍CT, 以减轻患者的费用负担, 对于过度担心费用的患者, 告知根管治疗的复杂性及治疗成本,经沟通后适当降低部分治疗费用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术后及时回访, 患者出现疼痛不适或充填材料脱落时及时进行就医指导, 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 及时心理疏导[9]。在患者末次就诊时MDAS分值水平下降, 表明本研究的方法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末次治疗前患者MDAS评分低于首次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治疗前74例患者分值<13分, 不属于牙科焦虑症, 但仍有56例患者分值≥13分, 这部分患者仍有牙科焦虑症, 以后的治疗中需要进一步探索其他方法进行干预, 以利于以后的治疗。

目前, 国家提倡建立分级诊疗体系, 解决“看病难、看病烦”问题[10], 对于越来越多的转诊患者, 基层医院与上级医院的转诊流程仍欠清晰, 大部分患者都是自行前往上级医院就诊, 下级医生与上级医生之间的沟通非常欠缺, 很多疑难病例由于治疗时间长, 接诊医生无法在患者转诊当天进行治疗, 解除患者痛苦, 需要增加患者就诊次数, 给患者带来焦虑与不便, 今后基层医院与上级医院转诊方面仍有很多方面需要努力。

猜你喜欢
牙科患牙焦虑症
牙科手术
三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牙科膜片力学性能对比研究
口腔健康宣教对洁牙患者牙科焦虑心理的影响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牙科界茅台来了
牙周炎对口腔种植修复效果的影响
磨牙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留价值分析
意向性牙再植在重度牙周炎待拔患牙保留中的应用
完形填空精练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