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旧杂志的念想

2018-01-21 17:35阿格博基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18年11期
关键词:阿爸事迹彝族

阿格博基

在我家的书柜里珍藏着一本特殊的《云南教育》。

为了让书保存得完整无破损而永久,阿爸早年前就用透明胶精心地粘贴过,并用一个书壳小心翼翼将其包装好。至今十几年过去,它一直被我一家人视为特别珍贵的刊物,并被我们全家视为最珍贵的传家宝。

这本《云南教育》是1996年9月的期刊。此刊里刊发着由《云南教育》记者杨云慧采访阿爸的师表风采——《“初麦”老师毕国才》一文。“初麦”为巍山彝族彝语音译,意为好人。每当打开这一本《云南教育》,我阿爸心里洋溢的都是幸福与感恩。

我们村地处大山深处,是一个彝族聚居地。过去没有通公路,得徒步翻山越岭。那是一年初夏的一天,楊云慧不辞辛苦,徒步几十里山路来到了草场小学,找到了阿爸。记者不嫌山区生活条件艰苦, “安营扎寨”数日,深入师生,深入彝寨,起早摸黑,入户走访,采访阿爸的事迹。

阿爸觉得自己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彝山里的教师,时刻感觉到自己的责任使命,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迫使他一心想为贫穷落后的彝寨贡献一分力量。

阿爸一旦认定的事,就会义无反顾地干到底。阿爸一心把爱心播洒在彝山的教育事业上,在远离繁华的高寒偏僻山区坚守岗位,将行动落到实处,把改变彝山贫穷落后的面貌,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阿爸的事迹,经《云南教育》报刊社记者采访、挖掘,于1996年9月在《云南教育》发表。

《 “初麦”老师毕国才》一文,图文并茂,热情地讴歌了阿爸在彝山履行人师之职责及带领彝族群众发展致富的典型事迹。行文讲述方式接地气,主题鲜明,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充分肯定了阿爸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反响,他的事迹在各地广为传颂,榜样的精神在人民群众中引发共鸣,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广泛赞誉,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年9月,我阿爸被推荐到了北京出席全国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在表彰大会上,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然而,于当时的人们而言,人们大多还挣扎在温饱问题上,他们的思想观念愈趋于落后、传统、保守。人们认为教师的任务就只是需教学生认识几个字,至于建设学校、关心家乡的发展那是“多管闲事”!

前行的种子一旦萌芽,就有顶起巨石的力量。之前,阿爸心存顾虑,文章见报后发生的一切,给了阿爸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力量,为阿爸的创业发展指了路、引领了航向。

多年来,阿爸在实践党的教育方针中,发扬戒骄戒躁的作风,闯出一条新路:他用全部的心力办好了一师一校点,帮着一个小山村的村民实现梦想。目前,昔日贫穷落后的彝族山寨实现了通电、通路、通自来水、通网络、通电视,逐步走出教育、生态、经济等多重效益相得益彰的良性发展态势。因为阿爸的辛劳付出,他也受到人们的尊敬。他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等60多项各级的奖励表彰。

《云南教育》释放的是满满的正能量,给人无穷的内生动力,是我阿爸人生路上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
阿爸事迹彝族
彝族民歌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
彝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设计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与时俱进
阿爸
蒲松龄与喻成龙交往考辨
柳下惠事迹考述
星星是路上夜晚的眼睛
云南省代彝族文人文学简论
吻吻阿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