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特征及打防对策

2018-01-22 13:30杜晓宇
法制博览 2018年28期
关键词:严格管理理性化企业化

杜晓宇

湖北兴联律师事务所,湖北 荆门 448000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当中,具有不稳定性的特征,随着大幅度上升的社会犯罪,滋生出黑社会性质的犯罪,这说明我国犯罪已经开始向现代型转化,严重破坏了社会稳定性。因此需要研究黑社会性质犯罪特征,这样有利于提出有效的打防对策,维护我国社会稳定性。

一、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特征

(一)主体组织

黑社会组织属于一个社会组织体,具有“群”效应,黑社会犯罪组织还具备社会特征。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具有紧密的组织结构,人数也非常多,并且具备领导者和组织者,基本固定了骨干成员,并且具备组织纪律。我国司法界认为黑社会组织的主要特性就是组织性。针对黑社会性质的犯罪案件,当前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通常具备较高的组织化,并且内部组织体系呈现出金字塔型,具备分工明确和等级森严等特征,上级对于下级具有一定的控制权。组织成员基本稳定。因为组织内部具备严格的规章制度,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员需要接受残酷的惩罚。

(二)行为理性化

针对黑社会性质犯罪,虽然犯罪人员为单一自然人,但是却将组织的意志体现出来。对比组织行为和个体行为,组织行为具备理性化特征。黑社会组织在我国具有长久的发展历史,主要是因为黑社会组织具有严格的规章纪律,并且依据规章纪律维护组织的稳定性。为了保证组织发展,采取的犯罪行为都具备目的和计划,还会勾结与腐败官员,这样可以安全的获取利益。这就说明黑社会组织的犯罪行为并不单纯是自然人犯罪,因为自然人犯罪具有随意性和个性化,而黑社会性质犯罪具有高度的理性化。

(三)分工企业化

黑社会组织内部具备有序的分工,由多级垂直权力组成,内部具备多重机构,包括决策层和组织指挥层以及执行层等。他们的犯罪目的就是追求经济利益,利用各种违法手段贿赂腐败官员,以政治实力为保护伞获取更多非法利益。此外黑社会犯罪行为已经形成一定的行业规模,甚至还形成跨国规模。企业化犯罪具有巨大的社会危害性,因为企业化犯罪可以凝聚犯罪资源和犯罪能力,并且可以使犯罪交易风险和资源消耗不断降低。

二、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打防对策

(一)完善立法

我国新刑法涉及到有关黑社会性质犯罪的规定,但是量刑非常轻,无法充分的发挥出威慑作用,一些规定不够明确,因此很难实施,也不够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式。结合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特殊性和社会危害性,需要进行专门立法。例如意大利在1956年就已经颁布了《反黑手手党法》。我国可以借鉴国外良好的反黑立法经验。在制定反黑专门法律的过程中,要结合各种情况,适当的加重刑罚,这样才可以发挥出威慑力。同时需要制定配套的法律,例如反洗钱专门法律和反恐怖活动的专门法律等。因为这些犯罪行为和黑社会犯罪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完善法律,可以将整体效力充分的发挥出来,这也是打击黑社会犯罪的强大法律武器。

(二)加强廉政建设

分析黑社会性质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每个黑社会犯罪集团几乎都具备党政部门的关系网,一些腐败分子充当保护伞。黑水组织通过贿赂等方式腐蚀官员,进而摄取更大的利用,同时也可以逃避打击。党政官员的行为可以发挥出社会示范效应,因此需要完善党政官员,完善执法人员规范体系,加强法治建设,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并且进一步扩大监督力度,这样有利于控制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严格管理

一方面需要管理私营和合资以及独资企业。审批企业过程中需要明确其身份和社会关系。通过工商和税务等多方面工作严格管理企业,引导企业实施合法经营,不能因为利益驱动和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建立联系。另一方面需要严格管理公共娱乐场所,因为这些场所是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发展土壤,他们在这些场所结交同伙、发展势力,因此要想遏制黑社会性质犯罪发展,就要严格管理公共娱乐场所,减少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条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黑社会性质犯罪具有一定的特征,我们需要结合这些特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打防,避免黑社会性质犯罪进一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性,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严格管理理性化企业化
国企党建如何防止“空泛化”——陕煤党建工作引入现代企业化管理理念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结社革命”背后的幽灵:非营利部门的理性化及其成因
“管”与“不管”
高校行政管理现状及其仿企业化路径探索
第七次县委书记工作交流会 严格管理管出抓落实的实效
改变高校管理行政化、企业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