愙齋公家書

2018-01-23 21:22吴大澂撰李軍整理
历史文献 2018年0期
关键词:吴湖帆福安大人

□ 吴大澂撰 李軍整理

吴大澂(1835—1902)《愙齋公家書》四卷,以致兄長吴大根、侄子吴本善爲主,夾雜致表弟、妹夫汪鳴鑾以及甲午中日戰爭期間電報底稿若干通。民國間,吴湖帆重新編次,裝成四册。第一册封面吴湖帆題“愙齋公家書第一册”,書前副葉記目録如下:“辛未年一通。在京供職翰林院時”,“壬申年四通附函三通。仝上”,“癸酉年五通附函一通。仝上,將赴陝甘學政時”,“己卯年八通附函二通。在河南河北道任所”,“庚辰年六通附函一通。在吉林屯墾事宜”,“壬午年一通。在寧古塔時”,“癸未年二通,仝上”,“共計四十一葉,前附信封書五葉”。第二册封面吴湖帆題“愙齋公家書第二册”,目録如下:“乙酉一通。會辦北洋時”,“丙戌五通附函二通。在琿春勘界時”,“丁亥十五通附函一通。在粤撫時”,“戊子十通附函四通。仝上,及河督任合龍時”,“己丑二通附函一通。河督任所”,“辛卯三通。丁韓太夫人憂時在常熟養疴於曾氏虛廓園”,“計五十四葉”。第三册封面吴湖帆題“愙齋公家書第三册”,目録如下:“壬辰年四通附函一通。自壬辰七月授任湘撫至甲午冬日赴山海關爲止”,“癸巳年廿一通附函三通。仝上”,“甲午年十六通附函五通。仝上”,“計七十四葉”。第四册封面吴湖帆題“愙齋公家書第四册”,目録如下:“乙未年十九通附函四通。自湘撫回任至回籍止”,“戊戌年十通。在上海龍門書院爲山長時”,“計四十葉”。其中,全書卷首所裝信封,有附注者如:“訥士大姪手啓。外四王惲畫十軸、喜容一軸(未裝一軸)。”“訥士賢姪手啓。外訃二百分,又廖訃一分。”皆係卷四内致吴本善札之封,殆爲孑遺之物,故置於卷首,未與原函合裝一處。

卷四尾有吴湖帆、潘静淑夫婦題記云:“愙齋公自三十七歲至六十四歲,先後凡廿七年之家書,專寄致澹人公及先府君者,都一百三十三通,附箋二十七通。尚有五通因箋幅至巨,另裝一册。又寄上韓太夫人書一百十二通,亦另裝一册云。今一百六十通,分訂四册,爲子子孫孫永寶之。”按: 致吴大根家書五通一册、致韓太夫人家書一册,下落不明。而歷年所見公私所藏吴大澂信札中,偶有致吴大根函,足見家書有零星流散於外。吴湖帆批注亦言及,重裝時已發現散失,並有搜訪、添補之舉。然此爲《吴愙齋家書》之最大一宗,則毋庸置疑。更可貴者,吴湖帆於《家書》中涉及之人物,以及發信時間、地點等,均加注於裱邊,實便於今之讀者,因一並移録,而冠以“吴湖帆”三字,以示區别。辛卯歲寓滬時,據上海圖書館藏稿本整理。越七載,校閲一過。附函内容與前文相聯綴者,合并作一號,共得一百五十二通。丁酉小雪節,李軍並識於吴門聲聞室。

一 辛未一通 公三十七歲

大兄大人尊前:

弟婦到京,接誦初五日手書,詳悉一切。此次山東輪船雖在大沽阻淺兩日,尚未遇風,一路均極平順,由津到通,船尚寬大,弟婦、侄女輩並不覺苦。鳳林尤嬉笑如常,均堪告慰。弟於十九日赴通,守至廿一日午後始到,廿二日一同進城,寓中部署一切,頗形歷碌。日内公車陸續到京,酬應漸繁,又有會課、約課之期,親友中應復各信,稍遲再寫。《弟子箴言》二十部已收到。朗翁處當作書募之,芸?羸?借款係萬分情面,潤之弟賀分僅留十元,能否湊足大衍?此間租屋後事事創始,共費百數十金,尚多不備,日用一切,均照柳門處所定,包飯每桌七百文,煤火每日九百文,飯米每人十二兩,至爲省儉,每月總須四十金外,目前僅餘三百餘金,且至秋間再行設法,殊不能預先打算也。韻初亦住寓中,鶴叔即在廂房内讀書,所租菱舫之屋,恰好夠住,其勢不能再小。李勝暫令看門,擬爲轉薦出京之人,然煙霞氣太重,作事荒唐,種種不得法,一時恐難脱手。或俟榜後有南旋之便,令其搭伴回去可耳。文卿與吾兄弟情同骨肉,無話不可説,並非幕中乏人。曉蒼叔前往,不過以罪人待之,且學幕本不體面,亦無多出息,往來閲文又極辛苦,皆吾蘇地人所不慣。想曉叔不久亦將東歸。投營一舉,弟前信已詳復之。數者兼權,尚以驗看到省爲上策,究竟佐雜謀差較易,上游得有熟人照呼,亦不費力。一官雞肋,且試嘗之。此外則一無生色之處,便中可與熟計之。菱舫處祠匾已請他人另書,須求子貞先生書聯二副,便可托?凖(閒丈轉求,須代備對紙送去。緝庭信附上。托備禮物,如不及送,即爲寄去。書局已奉飭知,敏翁處當作書謝之。迭接兩信,尚未泐復。三弟前月有書來,云去冬在蘇曾寄一函,此信並未收到。手復,敬請福安。弟期大澂頓首。二月廿九日。

吴湖帆: 同治十年辛未春二月廿九日。是年公三十七歲,散館一等第三名,授職編修。上年庚午七月朔日,公繼祖母周太夫人去世,由京歸蘇。十月北上,至保定,踐李文忠直督之約,臘月入都銷假。是函爲祖母陸太夫人等到京後所發家書也。嗣考鳳林公生甫半歲。外祖韻初沈公同住京寓。柳門爲汪太姑丈鳴鑾。文卿爲洪殿撰鈞,戊辰狀元,與公同科。子貞爲道州何太史紹基。?凖(閒爲潘玉洤方伯曾瑋,静淑之叔祖也。敏翁爲應敏齋方伯寶時。三弟則運齋叔祖也。

大兄大人如晤:

崧孫弟回沙,帶奉一函。同時廣盦兄有新河鎮之便,又托帶回衣箱等件,諒先後達覽矣。居停本定月初赴泰,嗣因軍政羈滯,不能前去,當俟來春再辦矣。兹於初九日同居停來松公幹,尚有十餘日耽擱,歸期恐不能早,特托柳門帶去衣箱一隻、外洋四枚,並乞查收。所需挑費,並望算還柳門。餘不多及,草此布遠。即請日安。弟大澂頓首。臈月十二日,松江西門外蘆席灣舟次。

[前原缺]不過三日可到,不由通海界,此路最捷。臈月望間,兄當由泰回沙,吾弟届時想必歸省,定可圖晤。五叔於前月望前到崇,住在堡鎮周公正,其時兄適卧病,不及作書奉達,吾弟如欲渡江,可到小竪河鎮馬萬順雜貨店托王一亭先生搭船到新港,最爲妥當,一帆可渡,到港口唤車,至常樂鎮三十里。或由常圈灣、青龍鎮,俱可到鎮,不過十餘里,看何處有便船耳。前聞吾弟進城曾見曾俊三世叔,未識陸魯巖先生亦曾見及否?此時又得幾輩新交,每一念及,未嘗不神往。左右俱坐疏懶之病,加以案頭筆墨冗雜,座客常滿,以致來兩月之久,不通一字,吾弟諒不見責也。吾輩在外,當此時勢,每到一處,得幾個良友,最是要著,擇交固要嚴,而泛愛亦不可少,即田夫車僕,亦當以禮相待,方得到處不吃虧,自己便宜。吾弟和平樂易,自能交人,人亦樂與吾弟交。惟不審近日起居何如,深以爲念。兄此次渡江,别無他想,亦不過要認得幾個人,打開一步,便展得一步。寧波於初八日失守,此間唇齒相依,斷難支拄。將來場面總在江北,所謂不可久留豺虎亂,南方實有未招魂。想吾弟亦以爲然也。手此布復,即候近佳。大澂頓首。

培卿家兄之局此時尚難預定,俟到泰後看光景如何。如果定見年内必須前去,姨夫現在常樂,毫無所事,以後如有機會,衹好盡力圖之。若上海則并無可圖之處矣。曾俊三處一信,如去吾弟處相近,可自帶去,或有便人進城送去亦可。如迢隔甚遠,不便往來,即付之浮沉,亦不要緊也。大澂又頓首。

柳門賢妹丈如手:

初九别後登舟,至初十日申刻,尚未達得勝卡。適輪船趕到,附尾而行,頃刻到松。昨今兩日,泊西門外蘆席灣,居停日與曾提臺、李藹堂商議密舉,定於明早開至關王廟、泖塔一帶,静候消息。昨接方伯來信,云徐老八得家信,知陷杭之賊欲大舉撲犯松、滬,所事當於望前趕辦,是以徐老八由内河趕回永昌。中丞並咨都將軍、黄統領、馮督辦偵探舉動,會合夾攻,又派湯臬臺至福山口設行營糧臺,想此舉已傳遍滬城,勢難中止矣。唯杭城陷已十餘日,難保其不圖回竄,寶山、松江均有官兵嚴防,或可堵截,而浦東南門户洞開,防不勝防,堵不勝堵,最爲可慮。此間若一動手,恐上海及浦東必有緊信。兄隨居停到此,日内斷難脱身。吾弟欲回江北,務於望間搭定船隻,設有吃緊信息,不致臨時局促。兄若年内回申,有船可趁,另圖歸計,不必相待。江姑夫係極膽小人,可勸其暫回江北,並將此信與看。訂伴同歸,亦不寂寞,到沙後但説兄與居停因公赴松,歲暮當歸,不必細述,恐家人知兄在此,致勞遠念耳。另有懇者,兄有竹箱一隻在戴禮翁處,中有不值錢之書本及畫具、破紙等件,望吾弟帶回江北,下船時添一挑夫,到港後添雇一車,數百文之費,望代給之,歸時面謝。種種奉瀆,乞亮不情。戴禮翁處有英洋四枚,望交家兄(挑載等費,即在内取用),聊助拮據,因手頭不便,未能多寄。兄以孑然一身,進退自如,即有風鶴,亦不足危矣。手此,即問研祺。兄大澂頓首。十二日申刻,松江舟次。

五 壬申四通附片二通 公三十八歲

大兄大人尊前:

初七日接八月廿四日手書,並趙樸齋信,其世兄到京,可爲閲文。弟明年欲考差,自己亦欲重理舊業,都中並無從學之人,一二生徒尚易照料。惟寓中無留宿之地,或就近借寓廟宇,亦無不可。蓋三弟到京,須留一榻待之耳。十三日又接廿九日來函,並香嚴匯到善舉銀,如數收訖。今年製辦棉衣,都中未能踴躍,僅得千餘金,正在設法廣募,得此可助一臂,至爲欣幸。頃作一函復之,乞即飭送。杏生前月有信來,云俟到蘇後即以百金交五叔轉寄,此款留在南中劃算,各帳不必匯來。朱壽人托辦請旌事,已於禮部遞呈,須實缺京官出名用印結一紙,共費銀一兩餘,將來復查,衹要縣中略復數語,不必詳細開列,其回信總未得寫,隨後再寄。縣試案已見過,爲之悵然。隺叔今年從望雲看文,亦少進境。此事實不甚難,總係不能專心之故。十四、十八兩次朝賀,弟俱進内行禮,並宿禁城,竟夕觀燈,恭逢盛典,亦大喜事。明年正月親政,已有詔旨矣。手此布復,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九月十九日。

吴湖帆: 同治十一年壬申九月十九日京中所發。香嚴爲中江李眉生鴻裔。

伯寅師寄?凖(閒丈信,又紱老一函,均即飭送。如有復信交到,望托阜康寄來,最速最妥。日内有彭壽臣回南之便,購得灰鼠披風統一件、狐皮馬甲統一件,均呈母親收用。又寄退樓丈二册,香嚴托購舊墨一包,俱交壽臣矣。大約十月望前可到,晤香嚴時先告之。均初病究係若何,至爲繫念,便中乞詳示爲要。弟又頓首。

吴湖帆: 伯寅時爲潘文勤公祖蔭。紱老即文勤公之父紱庭先生曾綬,静淑之祖也。

再天津棉衣捐歸入咨案,月内計可到京。兄之實收已領到,將來由部核准再换部照,銀數俱已細核無誤,當不致有挑剔也。都中傳言李相密保四人,有弟在内,新放九江道之沈品蓮(保靖)亦在四人中。弟有“才堪大用”等語,此係樞府中傳出,或非無因。然弟自入詞林,不欲遽做外官,明年尚擬得一試差,此味不可不嘗。若放一府道,爲風塵俗吏,殊非所願也。此事能不發動最妙,況外官實不易做,未敢自信也。此説幸勿告人爲禱。弟又頓首。

吴湖帆: 此附中一信,據《年譜》載爲九月初七日。

大兄大人如晤:

昨復一緘,并寄香嚴信,均由阜康轉寄,計已達到。兹托壽臣兄帶去灰鼠統一件、狐皮馬甲統一件,請母親收用。阿膠一包,係友人所送,未知好否。又墨一包,係香嚴托購者。書一册、拓本一册並信,均送退樓丈處。又潘處托寄書森信兩件、玉泉丈信一件、碩卿信一件,均乞飭送。餘容續布。手此,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九月廿一日鐙下。

吴湖帆: 壬申九月廿一日都中發。

大兄大人尊前:

彭壽臣兄南旋,帶去一函,並衣包一個,又交阜康轉寄一信,計已達到。近日朝鮮使者入賀,其人頗好文墨,與之酬酢,詩酒之會,幾無虛日,頗形碌碌。樸齋、受人信均尚未復,先爲致意。兹乘咏仙叔南旋之便,寄去各種,另單開明,乞分别呈送可耳。九月十三日手書已接到,八月十七日交殷小譜一函,昨亦送來。篾簍尚未檢出,明後日往取。均初病情久而益憊,殊以爲念。今冬喜事,想不能遽辦,衹好從緩耳。笙魚所得小匜已見拓本(書森寄潘司農看),的係贋品(一小鐙亦不真),無須問價。南中古器更少佳者,價亦更貴。如有拓本寄來一閲,即向來至名之器,其值不可問,司農先生亦不能出此重價。都中有出售者,其價較廉也。請封一節,誥軸今冬尚不能領,須俟南中織就解來,明年歲底方能領出,可請五叔先换五品頂戴矣。時卿喜事,祈爲酌送,如杏生款到,留下對帳可也。手復,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十月初七日。

吴湖帆: 壬申十月初七日都中發。朝鮮使臣朴瓛卿(瑾壽)官禮曹判書,即禮部尚書也。著有《説文翼微》。笙魚爲李嘉福。司農即潘文勤公,時官户部侍郎。五叔爲景和曾叔祖(立芳),公之胞叔也。杏生爲盛宣懷。

大兄大人如晤:

月朔交阜康寄去一椷,計已達到。弟於初二日赴龐各莊,擕帶棉衣四千餘件,偕緝庭諸君逐日分路散給衣票,幸天氣晴暖,無風無雪,七八日即散畢。又於榆垡、趙邨兩處設立粥厰,附近災民均堪就食,延請司事在彼照料。弟等布置妥貼,即於初十日回京矣。均初寄到書箱二隻、一小包,已轉交伯寅師。尚有書價五十金,俟交到即行匯南,恐年内均初需用,先爲設法一墊亦可,或廣盦、柳門匯京之款扣留大衍,省一週折。春叔寄來湘平銀(九七平)貳拾兩,屬爲代匯吾兄,封就送去,並無信件。曾於八月内交杏生家人沈姓(春叔自交)帶去二十金,久未送到,春叔屬代詢。如杏生到蘇,可往一查。再需用紫毫,望屬貝松泉精選紫穎二十枝,每枝三百五十文者,年内購定,明春交阜康寄下。璞臣同年諒已回蘇,渠有家信一函,望即交還。柳門屬詢姨母請旌一事,禮部均歸年終彙奏,雖已議准,尚未定稿,須臈月望後始能抄出復稿也。晤時乞先致意。嵐坡、均初二信,即交去。琬卿弟書,有便寄達。餘容續布,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冬月十九日。

吴湖帆: 壬申十一月十九日都中發。廣盦爲吴退樓先生子承潞,後官江蘇按察使。璞臣爲王進士炳燮。春叔爲春亭曾叔祖(立鎬)。

九 癸酉五通附片一通 公三十九歲

大兄大人如晤:

月朔曾發一函,交阜康速寄,想初十左右必可達到。弟本與謝麐伯、費芸舫兩前輩約定,初三日謝恩。旋於初二日接内閣知會,改遲一日、兩日。各學使進見時,清問不過數語。昨日台見,忽及洋務,弟意中並未計及,所對未能暢達,幸尚稱旨,堪以告慰。自念薄植,事事均不如人,同館人才濟濟,學問淹通者亦尚不少。迺蒙帝心簡在,諄諄垂問,此非尋常知遇之恩,五中銜感,且喜且懼。許仙屏前輩到任後,甘肅各屬均已按臨,兩省遍歷,三年無休暇之日。弟初次考差,遽得學政一席,敢憚勞苦,氣體雖不十分結實,似尚耐苦,究與從軍不同,一切起居服用,總可自適。惟學政所賴者幕友,所難者亦惟幕友,同鄉在京下場者,皆願赴豫,不願赴陝,大約九月望前必得啓行,無一可靠之朋友,即到任亦無事可做,現將緊要事擬出數條,望斟酌示復爲要。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八月初五日。

吴湖帆: 癸酉八月初五日都中發。謝麐伯維藩,巴陵人,壬戌進士。費芸舫延釐,吴江人,乙丑進士。許仙屏振祥,江西奉新人,癸亥進士。

一、請潘子昭先生,子昭品學兼優,爲常、昭兩邑之望,今年赴試,想可高捷。萬一落孫山之外,在家亦以硯田爲生活。弟與子昭氣誼相投,或可惠然肯來。八月二十後想必回常熟,望得弟信,先行寄去,並爲代寫關書一封,聘金銀十兩,盤費銀五十兩,專人送去。其住址問書局張仁卿兄或袁錦孫皆知之。

一、請華星同。星同曾在子實處教讀,品學兼優,並工篆隸,弟所欽佩,屢在學幕中。應備關書、聘金、盤費,與潘子昭同。

一、請徐篆香。弟意擬請小豁兄,專看經解。有人傳言,小豁已歸道山。弟卻兩年未通音問,篆香亦無信來,似乎此言未必確。如小豁尚在,擬請柳門爲弟起一信稿,結實請小豁,不來再請。篆香關書、聘金、盤費均與潘、華二公同。

一、請硯田二叔。計弟到陝,終年在外,署中須有人招應。去冬硯田叔曾有信來(托弟謀一天津局務),因事煩未復,陝西雖遠,至親或可見允,將來銀錢一切,非有結實可靠之人,不能代爲照料,猶柳門之有我庾二叔也。

一、請琬卿弟。琬卿雖有信來,預約此席,或以弟得學差,未必再陝甘。現在適與柳門同一地位,琬卿嘗此辛苦,未免躊躇顧慮,但弟處書啓一席不可少。琬卿能當之,又係熟游之地,望與一商示復,肯去最妙。束脩必可從豐也。

向例學政幕友每年脩金秦關之數,若陝甘地遠而事煩,脩少斷不肯去,至少須二十金一月。計弟一任,廉俸及棚費所餘,未必能多,然應用不能不用。譬得試差能剩三四千金,亦不爲少也。

一、眷屬不能不帶。聞許仙屏前輩另租公館,如可援以爲例,不住衙署亦好。弟婦決計同去,都寓仍不退租,留與柳門、誼卿,所用家具大半柳門之物,今冬來京,有現成房屋,亦屬省事,將來不彀住,或另招房,可徐徐圖之。

一、《皇清經解》一書必得帶去。如硯田二叔肯來,即將此書裝小木板箱兩隻(用洋貨箱改做),易於擕取。若裝一箱,書本甚重,恐輪船上下,諸多不便耳。

一、《弟子箴言》須印二百部,用白紙爲妙。從前所印竹紙不甚少,看如潘子昭、徐篆香諸君來陝,可以托帶。

一、此次應備聘金、川資三分,又硯田二叔及琬卿盤費,約需三百金,連印書等費,均即需用,擬向香嚴挪銀五百兩,想無不可。一兩日内即有信去,如香嚴送來,即將此款留之家中,以備零星用度。

一、曉滄叔今年如不得意,擬即納粟出山,州縣所費太大,佐雜又不甘心,意欲指通判分發直隸。因此間熟人尚多,弟可照應,得差使尚易爲力,他省絶無可靠,陝西又不願去。捐費不敷,欲弟代籌毛詩一部,此亦題中應有之義,俟揭曉再爲酌辦。

一、寓中舊僕連打雜人等,共有六人,許宏亦同去,連日有人薦來,已留定六七人。以後所薦,概爲辭卻。家中舊僕如華福、沈桂、李福等,未必能喫此辛苦,如不願來亦好。將來有出息,必可略爲分潤。李福所欲太奢,倘欲來,早阻之爲妙。弟到任後,署中家人不能不嚴加約束,不比在家時可以款待也。

吴湖帆: 曉滄爲曾叔祖(中彦),後官直隸廣平知府。

初二日内閣知會,軍機大臣面奉諭旨,除本日錢寶廉、張緒楷、章鋆、馮驥業已召見外,謝維藩、費延釐、顧零臣若於初三日遞摺,預備召見。吴大澂、吴華年著於初四日遞摺,預備召見,欽此。初四丑初,至東華門,與吴峻峰同年同至朝房少坐,奏事處官將摺子收去。卯正蘇拉關照,本日召見六起,第五起吴華年,第六起吴大澂。隨即有太監導進乾清門,在乾清宫東首小屋内少坐,惇王、魁華峰師、楊總兵(長春)、梁同年(僧寶)均至,依次上見。辰正,太監引至乾清宫東屋内,掀簾而入,太監引至氊墊下跪,去帽叩頭,言臣吴大澂叩謝皇上天恩。上問汝何處人,對言江蘇人。又問何科進士,對言戊辰科進士。又問年幾何,對言三十九歲。又問放過差否,對言第一次考差。上又問,汝爲洋人事遞摺,汝再言之。對言,臣當時因慮洋人見面後常常要見,因此遞一對奏,臣在外省作幕友多年,每見公事有涉洋務者,深知洋人性情狡猾,用意不可測。此次見面,幸皇上天福,彼有畏心,以後或不致屢屢請見也。上問何時赴任,對言向來陝甘學政約在九月中旬,臣今年擬早數日,現在甘肅軍務已平,可考地方甚大。今冬到任,擬先趕考一棚。上云八月内可去,對言臣須斟酌,請幾個朋友。上問何友,對言看文章朋友最要緊,臣今尚未請定,俟請到即行前往。言畢而出。初四日召見温語録出附呈,退樓丈、香嚴諸君可與閲之,他處不必提及。弟所致潘、華各函及關書式樣,俱請潛泉一閲。盤費每人五十金,能否彀用,或須酌加之處,均與潛泉商之。弟尚有諸事欲詳細函詢潛泉,連日碌碌不得暇,亦緩一兩日再寄,並先致意。劉年伯分房後,永詩回避。又有伯寅師之姨甥王芾卿兄,文字實可操券,亦在回避之列,均極可惜。弟欲請永詩同去,尚未能定,亦以道遠之故。芾卿肯去則更妙,托曉滄叔致意,想未必允也。弟大澂又頓首。八月初六日。

吴湖帆: 癸酉八月初六日。潛泉爲汪柳門别號。劉年伯爲叔濤太史(廷枚),子永詩孝廉(傳祁)。太史亦戊辰同科進士,因其子雅賓太史(傳福)爲甲子舉人同年,故稱年伯。王芾卿部郎(頌蔚),丙子進士,皆吴人。

一〇

大兄大人如晤:

初一日一函計早達到。前日詳布一切,並致潘、華、徐及硯田二叔、琬卿弟各函,想亦覽及矣。此間訂友,惟王芾卿學問最優,文字、雜作無一不擅場。始因道遠,似有難色。現因回避伯寅師,頗作壯游之想。或可同去,當與徐商之。潘、華諸君,聘金、盤費經飭妥人送去,索取回信,兄能撥冗一往,藉作虞山之游,尤可與諸君面懇一切。弟之要事,以幕友爲第一着,幕中得人,自己省費許多心力,否則往來數千里,以文字耗此精神,亦恐支持不下。至道途之跋涉,弟不畏難,愈勞則愈健也。頃者致香嚴一函,望即飭送,如香嚴已赴白門,或與退樓丈商之,當可暫挪一用。柳門處前款六十金,尚短三十,即於此款内提出交去。外致退樓丈二函、?凖(閒丈二函、敏翁二函、潛泉一函,均即飭送。硯田二叔如肯北來,乞先示及。《皇請經解》即托帶京,須趕重陽前到此爲妙。恐望前須啓程,今年尚擬趕考兩棚耳。梅先托呈明一節,本不合例。兹托友人設法,需費二十金,衹得代爲墊去,户部已咨吏部存案,至爲妥當,咨稿望轉交之。手此,敬請福安,餘容續布。弟大澂頓首。八月初九日。

吴湖帆: 癸酉八月初九日。

一一

大兄大人尊前:

望前送發三函,望後叫曾君麟、胡友笙帶去二函。昨發弟六號信,交阜康轉寄,計可先後達到。未識香嚴在蘇否?潘、華、徐諸君諒須二十後回家,計廿四、五必有復書,此間專盼重陽前信到,各友可以定局。硯田二叔、琬卿弟如皆願來則甚妙,可資一臂之助。《皇清經解》如何寄來,乞與潛泉商之。弟擬送向妹奩助五十金,潛泉喜分三十金,全妹喜分二十金。如香嚴款内有餘,可即取用,否則俟後續寄,乞暫挪墊可耳。兹有復廣盦一信,復潛泉一信,均祈飭送。餘詳前信,不贅。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廿四日巳刻。

母親大人膝前敂請金安。

兄之實收擬加捐免保舉一層,即可换領部照,所費不過數十金,辦妥即交曉滄叔轉寄,否則僅一實收,終未了當也。

吴湖帆: 癸酉八月廿四日。向妹爲守約叔祖女,汪柳門繼配也。

一二

大兄大人如晤:

前月共發八函,計已次第達覽。此間大約十一日揭曉,弟准於十三日束裝就道,南中所訂友人尚無信到,殊切盼望。連日困於酒食,碌碌奔馳,未得少息,幸精神尚能耐勞,堪以告慰。兹托錢朗山兄帶去壽屏十二幅,其文係陳培之所集《千文》,真是一縷心血結撰而成,殊非易易也。餘容續布,不盡。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九月初二日,弟九號。

吴湖帆: 癸酉九月初二日。以上數函,皆都中發。十三日即請訓出京,蒞陝甘學政任。是歲十月廿二日,爲曾祖母韓太夫人六旬正壽。

一三 己卯八通附片二通 公四十五歲

大兄大人尊前:

三月中旬交日昇昌寄去一緘,未知何時達到。前日接奉手書,知汴梁寄函已邀鑒及,所示修譜一節,極應早辦,酌訂數人,分任其事,藉資津貼,一舉而兩善。將來付梓後,校對錯字,最爲緊要,可屬俊卿、潤之互相參酌,須校兩三遍,舛誤或可略少也。經費先捐貳百金,擬於月内交日昇昌匯去。三弟想已赴白門,家中經理事繁,務請愛惜精神,勿稍勉强。吾輩中年以後,精力總形不足,節省用之,不令過勞,斯不致受病,寒暖飲食,均須調護,而用心尤易耗損也。弟到任後,時赴沁工查閲工程,署中公牘甚簡,故帳房、硃墨等事皆一身兼之。所請友人不少,實無所事,正庫儲汪石香、副庫儲汪葆田(向例兩席,不能裁減),刑錢屠時齋(歷任不問地方公事,不請刑錢。弟因詞訟案件亦須斟酌,添此一席),書啓康達夫,又請趙印澤、陳子振二人(皆去年同至山西辦賑之人,樸實耐勞,現有沁工事宜,派令在工照料一切,工竣後即無事矣)。内委四人,向不送脩,三節各屬有規禮。同知華帽山(由京官改捐,在京訂定,尚未到署)辦理書啓,通判孫博菴幫辦謄清(前任所薦),從九何金聲(在京約定,係何鐵生胞弟)、姜遇寅(省中同寅公薦,留此一人),兩人中擬請一人教讀。向例内委有多至五六人者,弟衹用四人,然署中房屋已有人滿之患矣。每月提用公費千金,署内約須用七八百金,四廳節壽照常致送,三府各縣均未開徵,不能不量加體恤。弟不欲居裁減之名,而於公事有礙之陋規,亦須核汰,於心稍安。約計都中用款及去年積欠,五六月間均可清理。以後節省用度,略有贏餘,擬置義田五百畝,爲建莊之本,大約秋冬之間此願可償。再籌三四竿,置一莊房,小小規模,立定基址,俟光景稍裕,再爲擴充。吾兄預留意,次第布置,以承先志。其款當於七八月間陸續匯寄,趁健帥任内代爲奏定,可省一切零費。此亦吾兄弟平日心願,急欲辦理之第一事也。河北各屬,前月均得透雨,麥秋可望豐收,天心或可稍轉。各縣差徭以武陟爲最苦,每畝派至三百餘文,書差中飽,積弊甚深,荒早之年,停徵而不免差,貧民何以堪此。弟於前月議定章程,改歸紳辦,每畝派錢五十文,減去十分之八,已屬有餘,酌提一款津貼書差,書差各無異言。中丞初以積重難返爲慮,數日之間,不動聲色而行之,數十年錮弊一旦祛除,人心大快,此事甚爲熨貼,不爲州縣挾制,將來遇有便民之政,不怕辦不動也(近處易於照料,稍遠即多隔膜,僅憑公牘往來,便成紙上空譚矣)。弟於地方公事仍與各州縣婉商,令其自行裁改,絶不占他面子。惟事在必行,不任從中阻撓,不准以空文了事,辦得一件是一件,苦於民間疾苦不能盡知耳(延津、封丘兩縣百姓甚苦,支差甚重,如須改章,非熟思審處不能妥善也。如藩臬兩司皆以恤民爲重,即不難和衷辦理)。河北四廳所管工段,例應查勘一次,初六由署啓程,初七往荆隆工(即衛糧廳署),初八閲衛糧各段,迤東至祥河廳,午後由祥河至下北廳,一路查勘河勢情形。惟下北尚有要工,即屬認真廂埽,此外各堤與河身相去六七里,均不喫緊。向來伏秋大汛,本道住工一月有餘,河帥亦須臨工,略住數日。近年因無險要,前任不過到工一次,三五日即歸。弟意今年伏汛,擬在工次住十餘日,照料防險事宜,較爲近便(公館在祥河廳,與下北廳相去衹數里)。公館高爽,夏月甚涼,一年之中,衹有伏汛、秋汛兩次公事稍緊,霜降以後,奏報安瀾,一無所事矣。歷任往來,輿從甚繁,用車至一二十輛。弟此次到工,衹幕友一人、隨員一人、跟僕兩人,用車四輛,向無如此輕簡者。其實體恤屬員,即體恤百姓,供應出自四廳,車馬出自民間,何必以此爲體面耶。手復,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閏三月初九日荆隆工次泐,計十一日可回署矣。

吴湖帆: 光緒五年赴河南河北道任,時閏三月初九荆隆工次發。俊卿(大彬)、潤之(大渥)皆公堂弟,皆邑附生。健帥爲吴子健中丞(元炳),官江蘇巡撫,河南固始人,道光甲辰進士。

一四

大兄大人尊前:

六月十七日在華陰廟泐寄一函,未知何時達到。弟隨帥節阻雨華麓,十日中惟以看山、拓碑爲事。廿七日始抵西安,所住行轅極爲寬展,有園林花木之勝。弟據一椽,係北窗静室,簾外樹陰瓜架,碧雲如冪,正擬添種秋色,略爲點綴,助我清興,孰意此福不可久享耶!初三日接曾相來函,知津事棘手,法使欲以府縣抵罪,萬難允從。節相正深焦灼,適於次日接奉寄諭,命帶各軍馳赴直境,在近畿駐紮,以備不虞。此事關係重大,又萬分緊急,勢不能遲。今日即已覆稟,定於初七日啓節,至潼關渡河,由晉達燕,所帶郭子美、周薪如兩軍分作二起,次第前進,後路各局所均須變章。北山土匪潰勇,經薪如屢剿,方可掃除淨盡。此次撤軍東去,一切松動,秦民不免失望,即左帥金積堡之役,亦恐因此弛緩,賊勢又張。然移緩就急,亦不然大約月内可以抵直,如津事無甚要緊,或在保定接替曾侯一席亦未可知。弟到直後,擬先到京一轉,將來就近在帥府處館,不拘何月,均可入都,甚爲便捷。所望法使不致決裂,敷衍了局,或可以玉帛易兵戎。如實在無可轉圜,節相亦預備對仗,已稟請劉省三爲幫辦矣。雨生中丞赴津,何人權篆,滬上民情尚不摇動否?此後寄信,衹須由都轉寄,無須遠遞也。手泐,敬請福安。弟其大澂頓首。七月初五日燈下。

一五

大兄大人如晤:

前月寄書計已達覽。兹托日昇昌匯去蘇曹平銀一千兩,係還香嚴處借款,望即察收轉交。又有四百兩一款,適有寄津之便,另托阜康匯交念劬,可省匯費也。都中借款均已清理,尚有各科團拜費及喜助善舉,未盡繳清耳。中秋節後,約可湊寄四竿,爲莊田之用。手泐,即請福安。弟恒軒頓首。五月初七日。

又匯去蘇漕平銀八十兩,係下人分帳提出,内給藍寶二十兩,餘兩即請酌量分給可也。弟又啓。

弟擬於六月初赴工,須住二十餘日,過伏汛後再行回署。此間近亦盼雨,連日天氣甚躁,或可大沛甘霖矣。

一六

大兄大人尊前:

初八日在荆隆工泐復一椷。次日接奉五月二十、廿一日手書二函,莊規及呈稿細讀數過,均極妥協,當由驛遞寄上。兹托日昇昌匯去庫平足紋二千兩,乞先收入,餘俟中秋前再寄。弟昨日午刻回署,今晚又須出城三十里接河帥,殊形忙碌也。手泐,即請台安。弟大澂頓首。六月十一日辰刻。

吴湖帆: 光緒五年河北道任所,接閏三月荆隆工次一函。

一七

大兄大人如手:

初七日泐布一函,由驛遞去,計已早達覽。初十日由工回署,連接五月二十、廿一日兩次手書,當即托日昇昌匯去兩竿,未知七月初能否寄到。廿三日續接初六日手書,藉悉種種。河帥於十二日到武,十三日盤庫,往來迎送,勞勞數日。望後料理積牘及詞訟案件,刻不得閒。廿一日仍由武陟啓程,查看各工。廿三日行抵祥河工次,聞南岸黑堈抛去埽段塌堤六十餘丈,情形至爲喫重,河帥焦急萬分,來調北岸弁兵一百名,前往幫同工作。中丞、方伯均赴工所,派員幫辦,省城糧價頓長。距此一河之隔,往返不過百二十里,因於廿五日渡河謁見河帥,察看彼處河溜稍松,是晚仍趕回祥河。此間各工均尚平穩,惟下北廳屬之祥符下汛有新廂埽工十餘段,被溜撞擊,同時蟄下數尺,連日加廂,均已穩固,幸稭料、雜料早已寬爲預備,未雨綢繆,不致措手不及。今早溜勢外移,各埽一律廂高,可無他慮。正交秋汛,河水長落無常,不能不駐工防守,擬至七月初十邊再行回署。義莊規條及呈稿詳細閲過,即可趕辦。昨接曉滄叔來信,言及義莊供奉慎菴公,後殿應祀企泉公以下,爲繼曾祖小宗,另建宗祠奉祀始祖彦行公。凡始祖以下,忠義、孝悌、名宦及有功德於族中者,袝祀於左旁,貞孝、節烈袝祀於右旁。彦行公下大宗已絶,春秋祭祀,由族長主祭,以義莊與宗祠分而爲二。所議似尚妥協,不無可採,乞參酌用之。古市巷基地索價若干,如尚寬展,不妨購定,多籌一二千金,尚不十分竭蹶。中秋節前,當屬日昇昌匯寄五竿,年内總可湊足一草,購定地址,將來逐漸興工,較爲容易。潤之弟婦能否無恙?念念。兹有陸振之家信一函,屬匯五十金,其款當交日昇昌寄去,如能先爲墊付尤妙。手泐布復,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六月廿九日祥河工次泐。

復退樓丈信乞即飭送。

吴湖帆: 己卯六月廿九日。河帥是時李鶴年爲河督。李字子和,奉天義州人。咸豐壬子進士。河南巡撫涂家瀛,字朗軒,安徽六安人,舉人。

一八

大兄大人如手:

前月望前托日昇昌匯去二竿,未知七月初能否寄到,又由驛遞附去一緘,並莊規呈稿等件,想已達覽。弟仍駐祥河工次。初八渡河,赴黑堈謁見河帥,並至省城一宿。中丞精神雖好,似較春間略瘦,七十老人,用心過度。此間公事處處不能放松,肩其任者,甚爲喫力也。昨與日昇昌郝躋五言明,八月節前匯銀三竿,托其先將家信寄南。據云中秋可到,其信由漢口轉寄,未免週折,恐不能迅速耳。五月内所寄一竿,及阜康轉匯四百,至今未接收條,想均未能速達,因囑先期寄信,由此間連續付去,不致遲誤。弟擬於十三日由工回署。北岸河流平順,堪以告慰。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七月初十日祥河工次泐。

一九

大兄大人如晤:

七月十五日回署後,詞訟日繁,每日收呈數十起,手不停批,目不暇給。又爲瘧疾纏繞,精神不無稍損,是以久未寄書。接七月初九日手書,知建莊一節已請中丞入告。弟於中秋賀稟内,手繕夾單,先爲道謝矣。前月托日莊匯去三數,未知節前能到否?九月初進省,即將前款清結,再托先匯三數,均十月望前可到,年内還去一總數,以後便可稍松,不致久累。省中來信,因德曉峰升授浙藩,需人署理,中丞有虛左之意。惟豫東屏由山左進京,來回不過兩月,即可履新,權篆之日無幾,徒勞跋涉,殊非所願。如果到省後不即交卸,擬即迎養母親大人於十月内來汴,由濟寧到省,陸路不過五日,並請兄嫂同來,路不甚遠,途中不致辛苦,或由運齋在家照料一切,吾兄暫作大梁之游。或運齋伴送母親到署,在此過年,由豫入都,亦極便也。郋亭得洗馬後,再轉侍讀,又得試、學聯差,可謂天從人願,姨丈病體必可就痊。惟都寓無人照料,接眷回南,亦非易易。運齋何時赴鄂,想必順道至豫章一轉,望致書屬其早日回蘇,以弟迎養之意告之。餘容續布,手泐,敬請台安。弟大澂頓首。八月廿七日。

二〇

大雄大人尊前:

頃布一緘,交德曉峰方伯帶去,未知何時達覽。兹寄上蘇漕平足紋銀三千兩,又下人分帳壹百六十兩(内給藍寶三十兩),望即察收。以後須年底再寄都中用款,約須三數年内,未能寬裕也。手泐,敬請台安。弟大澂頓首。九月十七日汴省寓次泐。

日莊匯款須由漢口轉蘇,非一月不能到也。

二一

前月托德曉翁帶去山藥、熟地一包,未知何時可到。陶俶南事已面托之,必爲留意。以後通信時,再爲一提可也。曉翁於九月廿六日動身,至鎮江後須赴皖省一行,如至蘇城,或有一二日勾留,吾兄可往一拜。同寅中與弟最爲要好,人亦明練穩當,不久亦即開府矣。

二二

大兄大人尊前:

前月初托日號寄去兩竿,又振之寄還五十金,計冬月中旬必可達到。廿五日接初四日手書,廿七日又接十四日一函,均悉壹是。母親大人因天寒怕風,年内未能來豫,明春二三月間,風和日暖,届時豐倉,無甚要事,兄亦可作大梁之游。此間上下和洽,民情甚好。署中房屋亦尚寬展,大嫂與桂林姪均可同來,如在濟寧起岸,到汴有五日之程,或换小船至周家口,不過三日可達,弟當在省城迎候。近又添置一轎,當飭本署轎班先期迎接,乞於二月初寄示一音,可爲預備也。弟在山西賑案内陸續捐過七百餘金,由天津賑局詳請核獎花翎,蒙伯相咨達中丞,於八月内奉到飭知霜清保案,於九月杪接奉河帥轉行恩旨。惟本年覃恩衹能照四品請封,擬再加捐一品封典,未知需銀若干,嘗托鶴巢代辦也。運齋由鄂中轉至豫章,諒須歲莫回家。明春入都,可至河朔一轉。同寅僚屬要好者,亦尚不少(本年四廳發款甚寬,又别無攤捐之項),即不送卷,亦可略爲潤色(總在千金以外)。小樵姨丈得有轉機,聞之甚慰,當即作函覆之。此間席面,惟庫儲出息最好,各有師承,歷任不甚更换。刑錢一席,大爲減色。至書啓局面更小,遠不如學幕之豐潤也。陶俶南事已面托德曉翁,交一名條,當可得力,將來通信時,再爲一提。俞蔭甫師處擬送一分,俟年底再爲寄去。今年用款較繁,一切未能寬裕,家中年敬擬托日號匯寄五百金,乞爲换洋分送。運齋入都盤費,俟來汴再爲布置,不另寄去矣。署中公事略簡,上下均安。手復,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十月廿八日。銀款均交日號矣。

吴湖帆: 光緒五年己卯河北道任時。

二三 庚辰六通附片一通 公四十六歲

大兄大人尊前:

吉林之役,想家中早見邸報,此間直至初十日始接中丞行知。昨已具呈,請中丞代奏謝恩,尚未委人署事,大約月内必當交卸。擬於廿八日挈眷進省,令弟婦輩由清江一路南歸,弟則静候批摺,如不進京,當赴天津小住數日,再行前去。兹托日昇昌匯去蘇漕平銀叁千兩,以了莊田一款。刻下尚有養廉二季公費(未領),一月盤費之外,略有盈餘,亦尚從容也。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二月十三日辰刻。

二四

大兄大人如晤:

前月泐復存緘,計已達覽。辛芝同年於廿六日到武。弟即於初一日交卸,初四到省,弟婦等先赴道口雇船,擬由水路同至津門,即令許宏、吴彬二僕護送回南,振之亦暫行旋里,氣體甚弱,亟宜調養也。兹托日昇昌寄去蘇漕平銀二千兩,以五百歸還莊田尾款。其餘千五百金,望交五叔父存典生息,以此息銀爲弟婦等月費,爲數雖屬無多,恐將來緩急,所需不能不稍留餘地也。前請中丞代奏謝恩,有傳知來京,豫備召見之旨。定於初九日由汴起程,計二十前可抵津門,月杪到京,至多不過半月之留,一切應酬,概從删減。托日昇昌匯京二竿,作爲都門用度,想師友同鄉亦必見諒。此次不敢過費,恐有虧累,無從彌補也。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三月初八日卯刻。

吴湖帆: 光緒六年庚辰三月初八日。

二五

大兄大人尊前:

二月中泐復一函,日前在省,又托日昇昌匯去二千金,計可先後達覽。前懇中丞代奏謝恩,奉旨傳知: 吴大澂即行來京,預備召見,欽此。當即於初一日交卸道篆,初四到省報明,初九日起程進京。此次入都,擬與政府商之,請先開去道缺一切體制,方無窒礙,至吉林防務,衹能就現有之餉略爲布置,規模未能過大,稍行開展,恐將來難以收束。各省協餉,雖經部中派定二百萬,未必可靠,總以寬籌緊用爲宜。如秋冬之間,俄約議定,局面必有更動,弟亦未必久於防所也。家眷由武陟徑赴道口,弟於初九出省,十一至道口鎮,因長笏翁回京用船甚多,濬縣代雇之船尚不敷用,直至昨日始行雇齊。弟在道口小住四日,料理筆墨,較覺從容。今日午後解維,頃抵濬,計八九日即可到津,月初入覲。擬俟三弟留館後,再行就道。都門酬應,衹能一概從簡。前托日昇昌匯京平二竿,盡此用之,實有不敷。不過再借數百金,恐一虧累,難以彌補耳。前寄兩竿内,以五百金歸還莊田尾款,其餘擬托五叔父存典生息,俟到津後,再於盤費内提出五百金,湊足兩竿,以此息銀爲弟婦等月費,恐至吉林,未能源源接濟耳。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三月十六日濬縣舟次泐。

家中用款,仍托日昇昌按月匯寄百二十金。現在道缺未開,尚可支領全廉,每季可領六百餘金,春季已先支用。四月以後,即托辛芝代領,交日昇昌以抵匯款。如將來開缺,養廉不能支領,當再設法劃還日昇昌可耳。偉如、柳門兩處奠分,擬各送五十金,五妹處甥女喜分亦送五十,均托阜康寄去,先此布聞。

姜典史寄虎生叔祖信,乞轉交之。

二六

大兄大人尊前:

廿二日在通州泐布一緘,計已鑒及。昨早三弟送弟登車後,即回京城。一路天氣清爽,尚不甚熱。昨晚宿薊州之邦均店,今日申刻行抵玉田縣,明日可至豐潤矣。咏?羸?叔祖傳未及謄正,誥敕四字,一并寄上,乞察收。餘容續布。手泐敬問加餐。弟大澂頓首。四月廿四日玉田泐。

吴湖帆: 光緒六年庚辰四月廿四日。

二七

大兄大人如晤:

昨接九月十七日手書,藉悉一切。所需八竿之數,前月在省已先匯去三竿,想十月望後必可寄到。兹又托日昇昌匯去兩竿,計須出月始到。餘俟明春再寄,因年節一款,尚須留作都門炭費,約在三竿左右也。陸振之所借五十金,一并匯去,乞詧收。手泐,敬請福安。容再續布,不盡。弟大澂頓首。十月初五日。

二八

大兄大人如晤:

日前由馬遞寄去一緘,托許心臺廉訪飭送,計可早達。兹特交日號寄上蘇漕平銀六百兩(内有弟婦附寄銀壹百兩),約於年内可到,望即檢收。所送年敬,前已開單,乞將名世换洋,代爲分送。所購莊田一款,先後寄去一數,想均達到,尾欠三數,明春即可湊齊。刻譜之資,先爲墊付,隨後寄繳。昨接運齋書,屬於明年月寄四十金,以資家用,已托日號關照矣。手泐,敬賀年禧。弟大澂頓首。冬月十一日。

二九 壬午一通 公四十八歲

大兄大人尊前:

去臈初四日曾布一緘,並有寄念劬書一函附入敍初中丞信内,由驛排遞,計年前當可達覽。初九日接十一月十四日手書,歲暮怱忙,未及裁答。元旦又接臈月初五日寄緘,藉悉一切。母親大人因天氣和暖,眠食照常,殊爲欣慰。二叔母因跌受傷,自非中風可比,服藥調治,當即就痊。弟自旋省以來,料理積牘,並京外各處年信,事必躬親,殊形碌碌。委員亦不少,竟無能司筆札之人,尋常書啓,每稿必須删改,頗以爲苦。曉峰、穀士久未通函,附去兩信,爲俶南説項,當可有濟(德信未便自投,統交俶南封呈穀士處轉呈)。惟海運一差,恐已定局,此信到時,已在正月杪,未必能添派矣。此間公事,均尚順手,各局皆有得力之人相助爲理,無向來軍營習氣,機器、鐵礦、屯田、礟台今年皆須開辦,夏秋以後,當有眉目。東北邊防,一時尚難脱卸,惟有竭力經營,視官事一如家事,逐漸圖之,他日必有成效。區區之所以上答聖明者,亦恃此一點愚忱耳。三弟到京後,自可專心用功,考差伊邇,惟盼其得一試差,爲門庭生色,足以仰慰慈懷,是所幸也。雨香索撰碑記,今春得暇必有以報之。手復,敬頌春禧。弟大澂頓首。壬午人日。

吴湖帆: 光緒八年,督辦寧古塔時。

三〇 癸未二通 公四十九歲

大兄大人尊前:

昨泐一緘,由津轉遞,計可先此達到。去年九月,弟赴寧古塔時,因陳媽性情不平,本地所用王媽老實忠厚,受其欺侮,時加申斥,臨行又諄諄屬付,似覺稍好,不意其自弟出門後,肆無忌憚,小妾不能約束,反致破口辱駡,振之屢諭不聽,亦無可如何。三月之中,幾無一日不閙,及弟旋省後,頗知收斂,然十日半月,必發一次,若弟不在省,必不能安然無事。現有轉運委員前赴營口之便,擬即送至營口,附輪回南,其工錢本給每月三兩。去臈弟與小妾各給銀四兩,當日頗覺喜歡,三日以後,强悍如故。此次資遣回家,除盤費外,另給三月工錢,計其積蓄約有五十金,亦不虛此行矣。惟恐陳媽到蘇後,母親聞之,不免生氣,望屬門口,不許其進門,免得簸弄口實也。手此密布,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新正初九日。

吴湖帆: 光緒九年正月。

三一

大兄大人如手:

七月廿七日,泐寄一緘,由津海關道轉寄,計中秋左右必可達到。初三日接五月廿五日手書,查宋祝三外封係六月廿日發,仍係各驛站延擱。同時接到七月十一日來緘,由劉芝翁轉寄營口山海關道續觀察處,係七月二十日發,由蘇到此,不過廿二日。是營口來信,亦甚便捷也。順之年伯、龐芸?羸?各信,均已接到。運齋想已到家也。濬淮河之議,想必奏派鄂中之館,未必能就,同一辦事,健帥必有挽留之意。偉如中丞何事入都,或爲調停俄約耶?彼族意在伯都訥通商,以稱兵爲挾制之計。弟與鼎帥力持不可允許之議,總署不免爲難。此事能否轉圜,殊無把握也。弟於廿七日前赴巴彦通相度形勢,南岸山上可紮數營,取土汲水均不甚遠,以地勢而論,極爲險要,大可扼守。連日挑選勇丁,尚不滿三百人。旗民窮苦而弱,見之惻然可憫,平日放餉,折扣過多,不足自給,非另籌公款,不能免扣,非招墾荒地,别無籌款之法。三姓所轄向無客民種地,故荒地獨多也。手復,即請台安。弟大澂頓首。八月初九日三姓行館泐。

吴湖帆: 光緒九年八月。

三二 乙酉一通 公五十一歲

大兄大人如晤:

去臈奉到御賜“福”字,擬做一硃漆横匾,約三尺長,四面畫描金龍(或用金地黑漆字,不必畫龍),懸之大廳前,寫“光緒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一行十一字,後寫“賜(賜字擡高,下空一格)會辦北洋事宜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臣吴大澂”一行十九字。因鈎出一紙寄呈,原本俟裝裱後遇有妥便再寄。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新正十六日。

吴湖帆: 光緒十一年乙酉正月十六日發於煙臺鎮海樓。據《年譜》,光緒十年十二月廿六日,由馬山浦上船,維沿海各口冰凍甚堅,未能駛抵山海關。又云廿八日,抵煙臺,登陸,即於鎮海樓暫住,明春開凍,再行回津。十一年正月十九日,由煙臺乘輪至津。奉命查辦朝鮮事宜大臣。

三三 丙戌五通附片二通 公五十二歲

大兄大人如晤:

廿七日在錦州途次,曾發一緘,遞津轉寄,當不甚遲。今日巳初抵瀋陽,小住半日。晤硯生前輩,知初十日啓程至營口,乘輪南下,月内當可到蘇。粤中有無消息,運齋行止如何?念甚。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二月初三日。

附致廣盦一書。

吴湖帆: 光緒十二年丙戌二月初三日。丙戌二月初三日發於奉天西門外關帝廟東勝寺,住南門内同陞店。是歲爲中俄勘界大臣。正月十七日自天津啓程。研生爲崑山朱研生太史(以增),乙丑進士,後官奉天府丞。

三四

大兄大人尊前:

四月十八、廿五日,五月初九日迭寄各函,當可次第達覽。弟與俄使巴啦諾伏所議各條,電報合肥相國,轉電總署,昨日奉到電旨,着照所議畫押。兹定於十六日先赴圖門江,與巴使勘定地方,補立“土”字界牌。此案即便完結,俟回巖杵河畫押蓋印,即可出奏。此外尚有添設界牌等事,本無須親自經理,巴使欲留弟多住一月,俟諸事完竣,再行回津,如此則須六月杪方可脱身也。兹有戈什由海參崴乘輪至滬,帶去老山葠四小匣,共九苗,重不過三兩餘,係出八十金購得,顔色做得乾淨。此吉林省城之貨,他人送來者,皆不及此。又寧古塔都統送十苗一匣,内有一苗似樹根者,皮肉堅結,力量必足,可請母親大人服之。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五月十四日。

吴湖帆: 光緒十二年丙戌中俄勘界時發於琿春城。

又帶去葠膏一罐,係韓邊外所送,的係老山葠原湯所熬,服之甚有益也。每年葠枝出山時,必先煮去原湯,再用白糖收入葠枝内,方見飽滿結實。凡葠無不用糖煮者,糖有多少,故有甜有不甜耳。本用油紙包來,天暖膏化,改裝瓦罐,内尚有油紙片粘住去不盡者,開水調化時去之可也。秧子葠熬膏,不可服,此膏非秧葠,可放心耳。

吴湖帆: 附前函(五月十四日)。韓邊外名韓效忠,向在吉林以掘參淘金爲事,素目之爲匪首。光緒辛巳,公屯墾吉林時收服,受順後匪跡遂清。

三五

大兄大人尊前:

五月初九日曾布一書,由津轉寄。十四日,又交戈什孫德林帶去一緘,並葠枝四匣、葠膏半罐,交念劬轉寄,必可早到。惟海參崴赴滬輪船甚少,每月不過一次,否則寄信甚便也。昨由津門寄到母親大人慈諭,知守愚二叔已於三月底去世,聞之不勝悲惋。老年窘況,身後蕭條,喪葬一切費用必然竭蹶。兹屬念劬寄去奠分百兩,乞爲代送。弟於五月十八日由琿春啓行,次日至圖門江邊,會同俄使巴啦諾伏於二十日豎立界牌,此案即算了結。惟補作記文一篇,以漢文繙滿文,再由滿文繙俄文,甚爲費事,明後日方可繕齊,畫押鈐印後即可出奏矣。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五月廿八日。

吴湖帆: 光緒十二年丙戌五月廿八日。

丙戌五月廿八日。據《年譜》五月廿九回琿春,此正與依克唐阿勘界立銅柱時也。王念劬名尗蕃,爲上海招商局總辦,同邑東山人。

三六

大兄大人如晤:

五月廿六、廿七日迭寄兩緘,一交李海帆帶蘇,一由王念劬轉寄,並先後寄去篆聯廿副、篆屏兩堂,不知何日可到。兹屬馬眉叔帶去高麗葠八斤,計兩匣,熟地黄十斤,乞呈母親大人收用,此朝鮮國王所送,交潘子静帶回者。念劬之事,已屬眉叔與杏蓀共商位置,當此需才孔亟之時,如念劬之精細穩練,亦在必用之列。本月廿一日,商局當接辦矣。致廣盦書,爲鶴叔圖館,乞爲飭送。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六月初六日。

苔牋帶緑色文雅可愛,惜無大幅,不能書聯語。

吴湖帆: 丙戌六月初六日,據《年譜》初七日與俄使同至摩濶崴。

三七

大兄大人尊前:

廿四日在煙臺寄去一緘,諒已鑒及。弟於廿五日由煙臺展輪,廿六日申刻到津。始得接讀中秋及九月初四日手書兩緘,欣悉訥士姪於本月廿八日合卺之喜。頃由招商局發電叩賀母親大人及大兄、大嫂大人榮喜。念劬處電匯喜敬,聊備酒席之費,未知何日達覽。弟定於月朔啓程入都,計初四日可以覆命,或蒙聖恩另簡,或留京到任,均未可知,數日内必有消息也。運齋得粤中密保,可望外放,然非樞廷有關切之人,亦不甚靈驗。兹乘伯尹弟回蘇之便,手泐布復,敬賀大喜。並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九月廿八日。

吴湖帆: 光緒十二年丙戌中俄勘界時,十月初三日入都,十一月初十日奉授廣東巡撫之命。是歲九月廿八日,先府君完姻十九歲,先妣沈太夫人十六歲。

前在三岔口購得鹿茸壹架,係雪中所長,俗名雪花角,千百架中難得壹架。大凡鹿茸五月始長,故頭顱毛短,此則兩角之間毛厚未蜕,知爲冬臘所長之茸,力量甚大,想吴中藥鋪未曾見過之品,弟以百五十金得之(此角可值二百數十金),請母親與吾兄留以自用可也。弟大澂頓首。

三八 丁亥十通附片一通 公年五十三歲

大兄大人如晤:

昨日接奉正月廿五日手書,藉悉種種。春寒料峭,想起居多吉,餐衛攸宜,爲頌無量。粤中天氣甚暖,此時衣服已换單夾,偶一拜跪,汗出不止。公事幸皆平順,新正事簡,稍清筆墨之債。柳門旋省,閒日往還,其精神較弟尤勝,約計初十可以出棚。因肇慶尚有數縣未經府試,未能早日按臨。肇郡風氣,各縣士子陸續而來,隨到隨考,往往離府較遠者,俟學院到時始來府考,以省川資,相沿成習,此他省所未有也。運齋管理廂白旗官學事務較忙,今秋望其得一學差,稍展鬱抱。穀士親家諒須三月中出京,黔中之行,殊覺跋涉。晉卿同年館事當爲留意,此間位置亦頗不易也。手復,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二月初六日。

吴湖帆: 光緒十四年丁亥廣東巡撫抵任時。穀士爲廖壽豐,是年授貴州臬司。趙晉卿,戊辰進士,曾官江寧教授。

三九

訥士賢姪足下:

滬濱握别,倏已五旬。下車以來,諸務蝟集,晝夜不得稍閒。近日酬應甚簡,專心公牘,一日料理之事,尚覺從容。柳門學使出棚後,留葉菊裳在署,愚將篋中所擕碑刻陸續檢送菊裳處,屬其續編《關中金石記》。尚有六朝唐刻數種,遍檢不得,望吾姪於樓上書架、書廚内代爲檢點,將舊存拓本零星各種封寄上海,交念劬寄來(除《十三經》及《閣帖》一包、粗紙拓漢碑各包、五色拓條幅,毋庸寄粤外),趁此菊裳無事之時,尚可助我一臂之力。數月以後,當可成書。愚則本無著作之才,一握節符,并幡閲亦無暇矣。《積古齋鐘鼎款識》一部,即交沈貴帶去,内有添注數條,乞察入。任阜長畫《集古圖》如送來,亦交念劬轉寄(潤筆已送,尚有全形拓本手卷存阜長處)。手泐,即頌文祺。愚叔大澂頓首。三月二十日。

吴湖帆: 丁亥三月二十日。葉菊裳(昌熾)太史時在舉人於汪柳門學使幕中。公所藏《吉金集古圖》兩卷,皆拓全形,一卷任阜長畫引首圖,一卷陸廉夫畫,皆藏家中。

四〇

大兄大人如晤:

義莊之款,久未得寄。兹托日昇昌匯去漕平銀一千兩,并母親節用銀二百兩,乞即察收轉呈。此款約於節前匯到,餘俟節後續匯可也。手泐,敬頌午禧,弟大澂頓首。四月廿三日。

吴湖帆: 光緒十三年丁亥四月廿三日粤撫署。

四一

訥士賢姪如面:

四月廿四日接誦手書,且癸尊拓六紙,已收到。閏月初十日由沈貴帶來六朝唐刻一包,均已點收。任阜長畫卷便中托翰卿一催,尚有全形拓本手卷存在彼處,亦須收回也。翰卿新得鼎,敦先寄拓本一閲,問一實價,可定留否。若擕器而來,未知能否合意。粤中古緣絶無可觀也。手復,即問加餐。愚叔大澂頓首。閏四月十六日。

吴湖帆: 光緒十三年丁亥閏四月十六日粤撫署。翰卿爲徐熙號。翰卿,徐子晉子,善刻印及竹木,爲王石香高弟。時以經售古物爲業,故人皆呼之曰徐骨董云。

四二

大兄大人尊前:

五月中接奉手書,知前匯一竿已收到。端陽節後本可再寄一竿,適翰卿來粤,帶到銅器數種,及零星字畫,擇其佳者留之,已費不貲矣。義莊之款,擬於望後再匯一竿,屬崧孫交票號寄去可也。弟患痔瘡,起坐費力,半月不出門。今日至學署拜壽,略坐片刻即歸,亦甚勉强。柳門須二十後始可旋省。運齋考差甚得意,能得一近省試差最妙。團扇一柄,托仲平帶上。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六月朔日。

吴湖帆: 光緒十三年丁亥粤撫任所。六月朔日,汪柳門太姑丈六月朔日生,時年四十九歲。仲平爲陶子春先生子,名惟坦,邑附生。

四三

大兄大人尊前:

程明甫來,接奉五月廿九日手書。藉悉種種,義莊地基恰好彀用,與住宅相近,尤爲合式。莊内附祀神位,均可於宗祠之左右添設兩龕,或於兩廂房内分列數龕,皆可至小花廳前一進,預備帳房地步。蓋春秋祭祀時,兩處花廳均須占用,不能不留一帳房也。吉如表弟,天阨其年,聞之惻然。兹寄去漕平紋銀二千,乞代交典中存息(龐芸?羸?處如可存最好,數目自不多,想易安置)。建莊之款,八月再寄。手復,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十月初九日。

吴湖帆: 光緒十三年丁亥七月初九日。程明甫,同邑人,官廣東知縣。龐芸爲萊臣之父,吴興富商也。趙吉如亦韓履卿外孫,與公爲姨表兄弟。

四四

大兄大人如晤:

前日交日昇昌寄去一緘,并匯款兩竿,想二十前必可到也。昨接六月廿八日手書,藉悉種種。莊屋地基又歸入數丈,可逐漸擴充,衹要祭莊時得有三四處坐落,族中人多,不致擁擠,規模不大不小,好在陸續籌款,即可陸續布置也。卓臣喜用前由京號劃去一竿,如不敷用,由兄處酌量墊付,念劬處尚存五百餘金,留備緩急取用耳。申之三太爺酌送百元。手復,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七月十一日。

吴湖帆: 光緒十三年丁亥七月十一日。卓臣從伯名本齊,運齋叔祖子,公之胞姪。

四五

大兄大人尊前:

八月中接七月廿八日手書,費屺懷索觀莽印二拓本,兹特寄去數紙,乞轉交。惟辟非射鬾印,筆畫細而難拓,如有考據,便中寄下。前日又奉八月廿一日手書,知弟婦已平安到家。卓臣喜事,甚爲簡便。十六日小女於歸,一切布置,大費清神,遥想日内家中熱鬧異常,如新貴得采芹之報,尤爲雙喜也。穀士親家升授黔臬,將來如須挈眷同行,二小女遠行萬里,不無挂念耳。伯尹弟忽辭威海衛一席,而欲赴粤别圖就緒,殊不知時世艱難。弟已復書止之。如毅然來粤,不留亦不見,毋貽後悔。吾兄晤時,從直告之。手復,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九月初四日。

吴湖帆: 丁亥九月初四日粤撫署。費屺懷名念慈,武進人,己丑進士,後官浙江副主考。收藏甚富,鑒别亦精,家藏新莽玉印壽成與辟非射鬾,均至精。伯尹名大樑,與公爲從堂兄弟行。二姑母適嘉定廖樾衢(世蔭),穀士中丞子。

四六

大兄大人如晤:

月初曾復一緘,由念劬處轉寄,此時想已鑒及。小女喜事,大費清神,不知日來如何忙碌,如何熱鬧。弟兩次嫁女,均未能躬親料理,二小女將有黔中之行,數年未見一面,頗爲繫念。順老精神想益矍鑠,三松遺澤正長。新婿器宇必佳,功名遲早有定,固不急急也。三邑院試未見全案,訥士功夫已到爐火純青之候,盼之甚切。弟因足疾久不愈,延一西醫治之,數日而霍然,已於十三日出門。柳門亦已旋省,今日扃試廣府,須二十餘日考畢也。兹托票莊匯去千金,備義莊工程之用,即乞詧收。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九月望日。

聞文卿明日可抵香港矣。

吴湖帆: 丁亥九月十五日。三姑母適同邑潘季孺(睦先),潘西圃太史子。順老即西圃也。

四七

大兄大人如晤:

前日接初八日手書,謹悉一一。義莊之款先交松孫匯過一千,俟十月有餘款,再行匯上。香翁出月請覲,聞年内即須啓程,大約有兼署數月之局。幸腳氣、痔瘡均已全愈,精神尚可支持耳。喜用不敷之款,容再匯上,念劬處已無存項矣。前有致伯尹弟書,屬其不必來粤,來亦無益耳。鍾應魁薦一釐局事,月僅四金,甚悔津局司事之辭去也。手復,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九月廿二日。

吴湖帆: 光緒十三年丁亥粤撫任所,九月廿二日。松孫爲陸太夫人胞弟,名保安。香翁則張香濤制軍也。

四八

大兄大人如晤:

九月十八日接奉初八日手書,昨日又由信局寄到九月廿七日所發一函,并秦、廖各信,均悉一一。致柳門一緘,當即送去。今日尚未開門,明晨簪花後可出拜客矣。順老以八十壽翁,精神矍鑠,尤爲難得。穀士親家遠赴黔中,二小女一時未能回蘇,則弟婦出月未必旋粤,如月内二小女可以歸省,總可留住二十餘日。萬里遠行,母女不無繫戀之情,約計冬月下旬,弟婦當可啓程,届時再行派弁赴滬迎候也。念劬處取用之款已有信來,大約存數已透用矣。月之十三日,爲母親壽辰,粤海有例送祝敬,想未必裁,俟有餘款,當寄作修莊之用。都門送炭,力不能週遍,衹可略爲點綴矣。柳門望後即須出棚,年内不能回省度歲,辛苦之至。手復,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十月初八日。

吴湖帆: 光緒十三年丁亥十月。

前與香翁譚及柳門毋庸回避一節,香翁云柳門之姻親已有明文,尚有未奉明文之姻親,則人不知也。何日不同省,便認親戚後,又命其世兄出見,其意殷殷,仍執前議,此時似未便與之説明。入覲之期,大約在明春。香翁意在挈眷而行,如調他省,即可屬運齋在京執柯(其意不願回粤),倘不諧卜,再擇他婿,亦不遲也。總之,婚姻前定,弟亦不能自主耳。并以附聞。

吴湖帆: 附上函。汪柳門侍郎與公爲中表,又爲妹婿,同官一省,爲巡撫、學使。五姑母適南皮張蘇卿(仁頲),香濤制軍之子。其時正在説親也。張香帥官兩廣總督。

四九

大兄大人如晤:

十三日母親壽辰,海關送來祝敬二竿,照例受之。兹屬票號匯去,請以一竿呈請母親收用,以一竿歸入修理義莊之用。尊意想亦以爲然也。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十月十八日。

吴湖帆: 丁亥十月十八日。廿二日爲韓太夫人七十四歲壽誕。

五〇

大兄大人尊前:

昨接十月廿八日手書,藉悉一一。二小女回蘇小住半月,今年須回嘉定過年。穀士親家到任之期,約在三四月閒,如能調至近省,則更妙矣。弟婦定於冬至後啓程來粤,檢閲黄曆,十五、十九均係吉日,已由中軍派差弁二人赴滬迎接,另派戈什張清元同去,如未動身,即屬張清元赴蘇照料一切,帶去川資百金,即交弟婦收用。弟有需用書本各件,另函致訥士矣。莊屋已有五六分工程,甚爲欣慰。約計年底尚可匀寄一竿。海關每節二數,現已照送,總可用一存一,因撫署每節送將軍、都統亦須五百金,署中節敬節賞約需四百餘金,全賴海關一款爲之挹注也。肖韻爲益吾宗師所賞,可望補廩,不勝欣慰之至。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冬月初七日。

吴湖帆: 丁亥十一月初七日。肖韻爲川沙沈肖韻母舅(毓慶),外祖韻初公子也。外祖母吴太夫人即吾祖姑母,故與公爲甥舅。母舅從公學《説文》小學,學問甚好。公甚愛之,惜不永年,衹一廩生而終云。丁亥年時,僅二十歲。益吾爲長沙王祭酒先謙,時官江蘇學政,與公最相深契。《權衡度量實驗考》即王氏撰序文。

五一

訥士賢姪如晤:

前接手書,藉悉一一。任阜長交來拓本手卷,即交許鋐帶粤,其圖如已畫好更妙。刻下署中有委員陶鍾福能畫彜器圖,甚爲精工,已畫成數十葉。家中所留古銅器,望屬許鋐酌帶十餘件。大廳上所供大商尊,原來有匣,一并帶下,俟畫好後,即可交摺差帶至上海,年内仍可寄回也。《金石萃編》八套,在樓上書架,亦望檢出帶來。《説文古籀補》此間已送完,如有印好者,酌帶一二十部。《恒軒吉金圖》有印好者否?翰卿兄寄示拓本四種,均好。如價值不甚昂,皆可留之。太貴則不必也。玉押大約四十金以内,鬲在五六十金左右,簋蓋至多六十金,鼎文字多可出百金。此等皆非必要之物,特酌中給價,或可脱手矣。致翰卿一函,乞轉交之。手復,即頌近佳。愚叔大澂手泐。冬月初七日。

吴湖帆: 丁亥十一月初七日,與前函同時。陶鍾福,廣東人,善畫界畫樓臺及博古等畫,曾爲公畫粤中花果册二百種。

五二

大兄大人尊前:

初四日弟婦來署,帶到手書,藉悉種種。曾發一電,先報平安,計已鑒及。寄來銅器、書籍均已照收。翰卿來此,留住署中過年,夜闌事閒,剪燭而談金石,頗不寂寞。仲翁粤西一席,所入大減,每月不過一竿,有入不敷出之虞,似無暇留心博古矣。吾吴亢旱日久,急盼祥霙,早占三白。來歲麥收,或無妨礙,未知近日得雨雪否?兹屬崧孫交票莊匯去銀一千兩,乞收入義莊款。如年底開發工作,尚有不敷,望將前存之兩竿先行提用,本以備緩急之需,非圖此區區生息也。又銀二百兩,轉呈母親大人年敬,以資零用。外四百兩,乞代换洋,以五百圓爲饋歲之需,亦請母親大人酌量分送,或增或減,皆無不可,愧不能豐耳。小坪曾叔祖曾有書來,應否於歲暮送三十元,乞酌之。今年署中用度較費,又有意外之捐款。明年當設法撙節,稍有贏餘,爲退耕之誤,所願不奢,當亦易償也。都門炭敬僅寄千五百金,師門及三邑同鄉,略爲點綴而已。僕人節賞五十金,又賞沈貴十金,一并寄去。手復,敬請福安。順賀年禧。弟大澂頓首。臈月十四日。

吴湖帆: 光緒十三年丁亥十二月十四日。仲翁爲沈仲復制軍(秉成),吴興人。時官廣西巡撫。小坪名繼昌,直隸通州人,爲吾宗遠族,長公三輩,故稱曾叔祖。道光庚子科順天副榜,内閣中書,能畫山水,宗婁東一派,頗有渾穆氣度。

五三 戊子十通附片四通 公五十四歲

訥士賢姪如晤:

新年公牘稍閒,略得静趣。從友人處借得華新羅山水軸,澹雅可喜,興之所至,作一小幅寄去。不與時手爭妍,但取不俗而已。許鋐回粤時,乞檢字畫數種寄來。香帥來署,輒索觀名人書畫,無以應之也。手泐,即頌近佳。叔大澂頓首。二月初九日。

查二瞻立軸

董東山立軸(雲山飛瀑,畫筆蒼老者)

吴讓之杜鵑花立軸

王伯伸先生(引之)對(緑色)

桂未谷對

吴湖帆: 戊子二月初九日粤撫署中。

五四

大兄大人如晤:

昨日崧孫内弟來粤,帶到初八日手書,謹悉一一。母親大人安健如常,老山葠似須常服。近日由吉林寄到六苗,遇有妥便,即行寄回。承惠鹽腿,甚佳。近來每飯必思鄉味,覺粤中食物無可口者。惜天氣太熱,久則易於變味,糟魚鹹肉之類,尚可耐久耳。御賜“福”字,已於正月中領到,容將鈎本寄上。晉卿同年薦一書院,尚無復信。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二月廿六日。

吴湖帆: 戊子二月廿六日書。

五五

訥士賢姪如晤:

前交許鋐帶去一緘,又寄小畫一幅,當已達到。崧孫來粤,接誦手書,并《唐書》一部,均已照收。翰卿此次寄來一匜,尚佳,壺則僞刻,已寄還之,可見金石賞鑑之不易也。吴中如有湯雨生先生(謚貞愍)畫,屬翰卿代爲留意。舊藏趙松雪竹石卷,望爲檢出,交許鋐帶來。手復,即候文祺。愚叔大澂頓首。二月廿七日。

趙畫未必真,香翁欲索觀耳。

吴湖帆: 戊子二月廿七日。與前函同時發。

五六

大兄大人尊前:

二月中交許鋐帶去一緘,續由念劬處轉寄一書,諒均鑒及。遥想起居安善,定如心祝。粤省陰雨兼旬,東江之水驟長數丈,惠州府城及河源、博羅被災最重,城内水與簷齊,有漫過屋脊者,四鄉圍基多被沖決,下游泛濫無歸,東莞縣屬數十邨莊幾成澤國。弟初五日得信,初六即坐輪船趕赴石龍(東莞所屬),並帶委員數人,分投查勘,酌量撫恤。次日迎流而上,徑抵惠州,與李守面商辦法。初八日趕回省城,與達帥籌購白米二千石,分運災區,又定購洋米萬石,以備平糶之用。幸出九以後,天氣已晴,水勢即可消退,然民間元氣大傷,貧户存糧一經漂没,饔飧不給矣。省城附近民情安謐,堪以告慰。趙晉卿同年薦與新任揭陽魏令,送來關書聘金,乞轉交,如不到館,亦可聽其自便。送夏禮扇、書、畫配齊,並吉葠一匣、鹿茸一架,均交念劬轉寄。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三月十五日。

吴湖帆: 戊子三月十五日。時廣東惠州水災極重,公有《惠州勘災詩》一卷,刊入詩集中。達帥即張孝達制軍。

五七

大兄大人如晤:

許鋐來粤,帶到手書,謹悉一一。欣稔起居安善,福與時新,至以爲慰。鎮帥所詢之《天下郡國利病書》,乃弟在京時以三百金購得顧亭林先生稿本,每卷有先生手補數頁,小行書,甚精。其中改字及每本題簽,皆先生真跡。本係黄蕘圃所藏,未識與近來刻本有無異同,從未校過,弟恐被人抽换墨跡,不敢輕借。如江蘇書局欲刻此書,衹可將它刻本在吾家校對,或屬俊卿專司其事,否則不肯借出也。程耕雲在惠州幫辦賑務,並有臬司委審歸善、博羅積案,節前未必能回省。弟現派太平關差,此係常局,可以二三年不换。俟其旋省,再令赴韶。又沈玉生之世兄沈毅,亦派太平關差,此係弟所自委,不由藩臬給札,每年更换兩三人,此差亦不易得。如晤鳳石兄,乞轉致之。狄海清屢有信來,求助館事,實不易圖,衹好濟其家用,每節送二十番,此書到時乞爲飭送,隨後寄還。三十年舊交,不能不略爲點綴也。手泐,敬賀年午禧不具。弟大澂頓首。四月廿四日。

吴湖帆: 光緒十四年四月粤撫任,惠州水災時。鎮帥爲江蘇巡撫崧駿,號鎮青,滿洲鑲藍旗人,筆帖式。丙戌五月授任蘇撫,戊子十月調浙撫。顧亭林《天下郡國利病書》原稿本,於民國初年崑山方唯一先生經手,先府君捐贈亭林祠中。

五八

訥士賢姪足下:

許鋐旋粤,帶到手書并字畫各種,均照收。桂未谷、王念孫對聯均已重裝矣。拙作畫卷屈指已十有三年,略加點墨,並繫以詩,交摺差帶至滬上,由念劬寄覽。任阜長所畫圖,便中一催,屬其隨意爲之,不必過於求工也。聞翰卿有來粤之信,此次古器未必能盡留,不免有桂林之行矣。手泐,即候近履。愚叔大澂頓首。四月廿五日。

吴湖帆: 光緒十四年戊子四月廿五日。

五九

大兄大人如晤:

仲平帶去一緘,并寄呈紈扇,想達覽矣。月之十七日,接初三日手書,藉悉一一。郋亭須七月初旋省,覓屋本非易易,布置一切尤非它人可能代謀。嚴衙前舊居價不甚大,想修理之費亦必不小。如定此屋,正與我家結近鄰,朝夕往來,甚便也。試差衹有數省未放,關中士子與吾蘇緣分最深,未知運齋能得否。聞卓臣與肖韻同赴金陵,弟有元卷十金,已交叔才帶交卓臣矣。弟望前患泄瀉,服藥不甚效。偶以芙蓉膏試一二次,脾泄即愈,有升提消導之功,但不敢常服耳。拓本三幅,乞轉交三小女。手復,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六月廿四日。

正封函閒,聞李芍農學士放江南主考,肖韻《説文》之學必有用處,二三場不可草率。金石一門,亦須預備。弟之《字説》當寄一本與卓臣,三場總以實對爲宜。官卷必多佳卷,尤不可不認真也。

吴湖帆: 戊子六月廿四日書。順德李芍農侍郎文田,是年爲江南正主考。郋亭即汪柳門侍郎也。

六〇

大兄大人如晤:

前月由驛遞去一緘,未知何時達到。遥想起居康勝,定如所頌。弟到任以來,體察河勢,不能專顧大工,一切善後事宜即須預爲籌畫。今年各廳領款無多,本無辦工之費,然有不能辦之要工,不能待至合龍以後,上流滎澤堤身單薄,沙土松浮,前月聞之,頗以爲慮。因於中秋後即派員前往設厰收料(大工購料定於廿二日開厰,此處於十八日已先收買矣),不意廿五六日,即報險工。弟於廿七日往堪一次,情形甚屬可危,立刻發銀三千,即飭上南廳查丞趕集人夫,晝夜搶護,幸料垛、石方均已齊備,乃玄廂旋蟄,至初六日大堤忽裂,塌去三丈餘,僅存後戧兩丈(此處即紹葛民所築滎澤口合龍之金門,當年本不堅實,葛民告曼伯此段堤身切須留意)。初七日弟親往督搶,多抛碎石,雖溜勢尚未松勁,而殘堤可不再塌。若非早備稭料,逼令該廳動工(弟手書伯促查丞,責以有料有石有錢,何以人夫衹有數十人,並不看緊,若再疲玩,惟有撤任聽參而已),此堤決難守住。弟之兼程到汴,造物若有心催迫,令我趕來保守此堤,遲到半月,已不及布置,且移鄭工之款撥作他用,稍一拘泥,必致誤事。手泐布聞,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九月十一日。

滎壩搶險半月,已用四萬餘金,高陽諸公必不肯放手也。

此間議論去年鄭工之險,若能如此辦理,決不開口,雖曰天數,豈非人事哉。鄭堤本有一浪窩甚大(此非一年之事,河堤如此大意,上司亦可謂聾聵矣),該廳以木板蓋之,上覆泥土,中空如橋(後來開口即在此橋洞沖出大溜),一切用款,令外工朋友李姓包辦,後來堤潰,鄉民專捉李姓投之河(李姓坐車而逃,百姓於車中捉出,將其手足分裂)。

事前有人告李姓,此處有大窩,亟須填土,李姓答以不要緊。

吴湖帆: 光緒十四年戊子九月總督河工時。是年七月初十日奉命公署河東河道總督,十八日即卸粤撫篆,廿三日回蘇,廿六日即啓程。八月初五即到汴,接印視事,晝夜趕督決口,於十二月十七日合龍成功。

六一

鄭工紀事詩示兩壩在工各員

帝命河臣汝往欽,才疏德薄恐難任。九重宵旰憂勤切,億萬生靈陷溺深。欲挽狂瀾循地脈,但憑忠悃格天心。清香一炷虔誠祝,三尺神明在上臨。(大澂派員赴偃師縣黄大王家祠恭請大王檀木神像,迎至來童寨,虔誠供奉,從此河流日順,咸稱神異。)

進攻退守計無他,試把行軍比治河。掃可護堤防險易,壩能挑溜戰功多。不留空穴難容蟻,安用爲梁更駕鼉。築石堅於抛石散,頂衝何患水盈科。(向來河工抛石爲壩,用石多而易於衝塌,近派陸守襄鉞在黑岡築壩六道,皆用灰漿砌築,外包西洋塞門德土,斂散爲整,其堅如鐵,水浸不壞,無年久塌裂之患。)

河不流冰浪不驚,波澄如鏡静無聲。料知天意回春早,衹願人心似水平。千萬帑金容易盡,百年柱石力圖成。諸君勉竭涓埃報,鑒此區區爲國誠。

燈光十里照河濆,徹夜人聲力作勤。兩壩經營成不日,萬夫奔走聚如雲。小寒已近天猶暖,大溜終微勢漸分。臣本無功資衆策,飛章及早慰吾君。

光緒戊子仲冬,吴大澂呈稿。

吴湖帆: 此鄭工合龍詩四首,係友人所贈,不知當時書與何人者,一并裝入此書中,以符一時事實云。湖帆敬記於梅影書屋。

六二

訥士賢姪如晤:

昨接家書,知縣試高列前茅,不勝欣慰。想今冬府試,文字功夫與日俱進,來歲春融,芹香滿袖,定可操券。此間金門愈收愈窄,幸河勢極爲平順,親督員弁兵夫晝夜趲進,小寒節後定可合龍。已派戈什田玉泉附俶南之便,回蘇接眷。明春動身,時望檢出印譜二部、《説文古籀補》三四十部,裝一小箱帶下。手泐,即問加餐。愚叔大澂頓首。冬月廿五日。

吴湖帆: 戊子十一月廿五日鄭工時書。俶南爲周莊陶子春先生子名惟□,仲平之兄。

六三

訥士賢姪如見:

前寄一函想已達到。今年府試想必高列前茅,明春學院何時按臨小考,文字不外圓熟,多讀多做,自然機圓調熟,入泮之喜,必可操券。來歲恩科聯鑣直上,亦意中事也。鄭工不日告竣,初十開放引河,十七合龍,諸事已預備矣。手泐,即賀年禧。愚叔大澂頓首。臘月十四日。

吴湖帆: 戊子十二月十四日,鄭工將合龍矣。

近作七律四首、古風二首、七絶二十首,附寄一覽。如申報館索刻近事,亦可付之。或有畫報,乞寄數本。此間無善畫者耳。

吴湖帆: 附上函。七律四首,見前友人所贈詩箋,古詩二首、絶句二十首,則已失傳録矣。容再搜覓以彌遺憾。

六四 己丑二通附片一通 公五十五歲

大兄大人尊前:

二月初三日接奉正月廿一日手書,敬悉一一。適因赴北岸各廳勘工,未即泐復。弟婦輩於初三日行抵袁江,正值公車北上之時,車少價昂,候至初七日始得發軔,十八日到汴。翰卿出示手書,承惠山谷先生石刻小像,當瓣香祀之。涪翁有靈,貺我心法,書學或有進益。鹽脮十肘,風味絶美,足供大嚼,日更加餐。寓中上下均托庇平安。旁落零院閒屋甚多,崧孫家眷,尚可位置,自起廚竈,所費無幾。棟臣弟留之幕中,令其學畫,他日必可有成。紫瀾叔祖平生忠厚樸誠,後起當可食報,造就成材,吾輩之責,亦視其本人之家運何如耳。翰卿擕來山谷墨跡手卷及古玉大鈢,皆難得之品。楊椒山先生、周忠介公遺墨亦可遇不可求。惲、王畫軸,名人卷册,無一不精,擇其精而又精者留之案頭,已成鉅富。惟價值衹可分期匯還,三兩月内亦可清償。義莊公費,遲至春莫,必可匯寄一竿。西號拖延,或屬電匯較爲迅速,歲暮一款,竟至燈節後始到,殊出意料外也。潤卿弟捐貲,助以百金,甚善甚善,暇當寄還。《印譜》東紙及《説文古籀補》、《金石録》、盂鼎拓本均已收到,約計院試届期,甚盼訥士喜信也。卓臣夫婦想已到京。手復,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二月廿五日。

吴湖帆: 己丑二月廿五日汴中。棟臣名大楨,籍湖南長沙,能畫,工人物,曾爲公畫《古玉圖考》一書,即成於是時也。其祖名經炳,號紫瀾,以監生巡檢分發湖南。咸豐六年,補瀘溪縣知縣,遂籍湘中。古玉大鈢,即將渠玉鈢,鈢中最大之品,以諸女方尊易得之。

去年臈月十七日,奉到御賜“福”字,屬陶仲平鈎出一紙寄上,廣東帶回“福”字二軸(一立軸,一横匾)此次未帶來豫,大約與拓本各軸捆在一卷,望屬訥士收好之。

吴湖帆: 附上函。

六五

大兄大人如晤:

五月初七日,曾由官封遞去一緘,諒早達覽。望日接奉端午前一日手書,欣慰一一。運齋今年盼望得差之意,較去年稍淡,無心插柳之成陰,天下事往往如此。若得豫省試差,亦是佳話,恐不能如此湊巧耳。翰卿到蘇,當可述悉一切。棟臣來此,畫學大進,恰好爲弟繪成《古玉圖》一書,近又繪就《孔門七十二弟子像》一本(衍聖公處借來,手卷改成册頁),亦可寄滬付之石印。現爲捐一從九銜,將來成就小功名,亦不難也。趙晉卿同年來此,札委文案,暫可敷衍。書院則不易圖,慎思已爲揄揚,復書極爲許可,當有好消息也。德曉峰信手加數紙,未必有益,總可保其無意外之事。伯尹弟捐事已屬曉滄叔助其二百金,作爲償款。手復,敬請暑安,弟大澂頓首。五月廿四日。

請假廿日,爲杜門避暑計,所患痔瘡尚不甚重。

吴湖帆: 己丑五月廿四日汴中。德曉峰(德馨),滿洲廂紅旗人,時官江西巡撫。

六六 辛卯三通 公五十七歲

訥士賢姪如見:

昨日寄到高麗參二枝,今日已煎服一枝。日來病體全愈,惟覺氣弱,日服補中益氣湯,頗有效也。即頌文祺。愚叔制大澂手白。荷花生日。

擬於廿八晚間上船,次早即到城矣。西瓜四十枚,附去。

吴湖帆: 光緒十七年六月廿四日,發於常熟曾氏虛廓園。十六年庚寅正月,丁韓太夫人憂回籍,辛卯五月下旬游常熟,住曾氏虛廓園消夏。是時爲園主人曾君表先生之撰題虛廓園十六景詩(刻入集中),此函爲將回蘇時先四日所發也。

六七

大兄大人如晤:

昨早解維,行至楓橋,遇綏靖輪船,係馬都司得勝管帶,即屬趕緊回城裝煤。弟在滸關候至三點鐘,輪船始到,三鼓後至奔牛停泊,今晨拖至石橋。頃刻即可登岸,神速之至。吾兄感冒已清,即可屬俊卿與陸方石商一調補方,以培元氣。手泐,即請福安。弟制大澂頓首。十月朔日。

吴湖帆: 辛卯十月朔日,奔牛舟中。是年夏在虛廓園養病消夏之後,七月游廬山,八月游焦山,秋季則痔疾大發,至孟河馬培之醫生家就醫。陸方石,吴中名醫,住帶城橋。

六八

訥士賢姪如見:

昨日綏靖輪船拖至奔牛,今午即可登岸。篋中僅帶小對一聯,望於花廳後軒檢取七言對二副,交念劬帶來,或交信局亦可。愙齋手泐。十月朔。

吴湖帆: 附上函。

六九 壬辰四通附片一通 公五十八歲

訥士賢姪如見:

前在潞河寄去留别詩中,有“聖恩若許游南嶽,還作圖南萬里鵬”之句,不意竟償所願。擬在滬上勾留兩三日,即奉雙親同至湘中作岳陽、洞庭之游,亦生平之樂事。留吾姪在家照料一切,好在七、八兩月家中並無要事,天氣亦不甚冷。長江輪船最爲舒服,由湘還蘇,六日即到,至爲便捷也。叔定於十五日出京,廿五、六可抵滬上,家眷可擇廿二日啓程最吉。鄉省衹有養廉折實銀七千兩,幕友不能多請,已訂定楚卿叔專辦錢席,厚甫教讀兼書啓,約送每月八兩。姚荷卿屢言願就外館,邀之同去,亦送八金,令其學習書札,如有閲卷等事,兩人皆可加脩也。胡子英亦願隨行,京官中多爲推轂,衹好位置帳房一席,兼管書畫金石,最相宜耳。手泐,即頌文祺。愚叔大澂手白。七月八日。

七〇

訥士賢姪如晤:

前月接誦手書,知翰卿來贖九龍山人卷,日内有陳養源觀察赴滬之便,當屬其帶去交源豐潤寄蘇,不致失誤,其銀即劃還。吾姪墊付親族津貼月費,以後按月寄上也。乞代購九單老礬面二十張,寄滬源豐潤陳連城處轉寄最妥。徐頌閣屬廉夫畫扇面八張,年前必須寄去,此間扇面竟不可用。手此,敬頌文祺,愚叔大澂手白。重陽日。

吴湖帆: 光緒十八年壬辰九月初九日。

七一

訥士賢姪如見:

重陽交摺差帶去一椷,想早達到。兹派江玉懷赴滬管帶湘帆輪船來湘,屬其到蘇搬取古銅器十二件,開單附覽。又乞代檢瓦當文新奇者十六種,如有小木箱裝作一箱,交江玉懷帶來,甚便也。胡子英在署無事,大可屬其拓瓦當條幅,前次僅帶四瓦耳。吾姪所存九十八鏡内,有辟雍明堂鏡一匣,一并帶下可也。手泐,即頌文祺,愚叔大澂頓首。九月十三日。

吴湖帆: 光緒十八年壬辰九月廿三日。

九龍山人卷臨出一本,真是忙裏偷閒,特將原本交江玉懷帶去,乞交還翰卿,臨本亦托翰卿付裝,續購舊錦一方,吾姪代爲付價。扇面十七頁,并交翰卿付欣賞齋。

再乞代購何烏丸二十兩,上房用草紙買洋二元,統交江弁。

七二

訥士賢姪如面:

初八日接誦手書,并扇面二十,已收到矣。兹擬自十月爲始,每月屬票莊匯銀百兩,乞代换洋,以三十元交卓臣,爲按月代付各款,以五十元存吾姪處,津貼親族月費。吾姪與卓臣代爲經理,月各送脩金十元,除百元外,餘歸火食帳内。吾姪處墊用不敷之款,隨時續寄。觀瀾每月有乾館洋八元,功甫叔之子亦有乾脩八元,均自十月起按月匯寄可也。手復,即頌侍福。愚叔大澂手泐。十月初十日。

如有麟喜,乞即賜示。

吴湖帆: 光緒十八年壬辰十月初十日。

七三 癸巳廿一通附片三通 公五十九歲

大兄大人如晤:

三月朔日鎮筸閲操事畢,次日啓程,舟行八日而旋省。初九日得讀季孺帶來二月廿五日手書,藉悉種種。承寄鹽腿,以新筍煮之,風味劇佳。菜花頭亦極鮮美,湘中蔬菜總與吾吴不同,蠶豆雖嫩而味薄,惟白筍尚好耳。此次西巡,沿途供應衹有蒸鴨一品、蔬菜數簋,真是家常便飯,一變官場酒席風氣,從來所未有。弟之飯量稍增,四十餘日脾健如故,每州縣不過費三四百金,而辦差家人則甚苦矣。常德、澧州、辰州、沅州及桃源縣分設保節堂五處,多者百名,少者五十名,每名月給錢六百文,按月領錢,而不住堂。即交各處育嬰堂董事兼管。通省九府四直隸州,擬一律籌辦保節,此願甚奢而居然辦到。署沅州府沈守(文肅公子)爲校經書院籌費,按畝派捐,一縣勒寫至二百五千串,豈有此理。鄉民紛紛控訴,衆怨沸騰,不意林文忠之外孫而不恤民艱如此。弟爲出示停捐,另爲妥籌經費,兩言而決(每月需錢二百千,以金礦靛捐兩款撥給,綽乎有餘),士民無不欣然。在沅郡多住一日,清理地方公事,又爲芷江縣(沅州首縣)規復四鄉義學十二處,係前令所裁撤者,即使義學有名無實,衹有整頓之法,斷無裁撤之理。縣令毅然稟,上司毅然准,此係何理哉!惟一路批呈二百餘起,大受其累,幸精力尚可支持耳。回省後又爲城南書院添造齋房二百間,款已有着,即日興工。此三月中所辦之事,皆與地方有益。省城創建之百善堂、保節堂,每年籌定常款八千金,最爲愜心貴當,其六千則劉峴帥之力,籌之鹽務中者。凡事順手皆有機緣,成與不成,難與不難,皆不可以逆料。好在籌此鉅款,並未派捐。首府因辦保節堂,意欲致書各營各州縣,弟皆止之。有聞風而願捐者,聽其自然,不稍勉强,故但有頌聲,而無怨言。紳士以爲湘省枯窘地,而有求必應,令人不可思議也。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三月望日。

友庭一聯已書就,由季孺交碩庭帶去。

小女吉期尚未諏定,達公來書,約在明年春,亦未便過催,製備衣服,稍可從容。四月以前,養廉公費提出千金,寄運齋嫁女之資。五、六、七、八月又可省出千金,爲小女製備嫁衣,無須動用存款也。愙齋善於籌公而不善圖私,惟有一味節省而已。一笑。

吴湖帆: 光緒十九年癸巳三月十五日。

七四

訥士賢姪如晤:

張清元帶來瓦當,有“千秋萬歲”缺邊者,擬以他瓦剷平,將此四字嵌入,可無痕跡。家中有無字瓦(“長生無極”最多,亦可毁一瓦),乞檢交信局寄來,以速爲貴。手此,即頌文祉。愙齋手泐。

近得一“萬壽無疆”瓦,不僞,向來所未見,亦甚湊巧。

吴湖帆: 光緒十九年癸巳四月初四日。

七五

大兄大人如晤:

三月中旬曾寄一緘,計邀鑒及。弟於十八日出省,赴南路衡、永二郡校閲營伍,於四月初八日旋署。兩月勞頓,未得休息,兼受濕熱,一病七八日,終日倦卧,大發勞傷,精神不能振作。其實爲濕氣所困,别無他病,服厚朴、陳皮、半夏,附砂仁、積殼數味,與荷卿商之,衹服四五劑,濕痰盡化,胃納大開。十八日接閲省中撫標各營操演,一連四日,精力尚可支持,並不疲乏。痔疾亦漸平復,逐日判事,案無留牘,頗覺從容暇豫,堪以告慰廑懷。此次偕廉夫同行,登衡嶽之巔,游永州之浯溪、澹巖、朝陽巖,有圖有咏,並仿元次山浯溪、峿臺、?桖?亭三銘,擬以篆書勒之石,俟他日刻成,再行拓出寄覽。公餘之暇,興復不淺。地方善舉亦有十餘事,民情歡欣鼓舞,州縣供應省其大半,亦甚感頌。手泐,敬叩福安。弟大澂頓首。四月廿二日。

七六

訥士賢姪文几:

昨由厚甫處交到手書,知福官喜分代送五十元,另由票莊匯去,大約五月中旬可到。因永州回來,一病七八日,諸事延擱,近日始逐漸清理也。鼎孚代索王君功牌,附去,乞轉交。手復,即頌文祺。愙齋手泐。四月廿三日。

吴湖帆: 光緒十九年癸巳四月廿三日。

七七

王金門夫人臨産,須用人葠,望於内人處所存葠匣檢取一枝,約壹錢餘重者,即交來人帶回可也。訥士賢姪。愙齋手泐。四月廿三日。

七八

訥士賢姪如晤:

天久不雨,溽暑逼人,交伏以來,痔瘡大發,每日以半日判牘,半日静卧。酬應筆墨,概從疏懶,是以久未寄書。秋闈伊邇,厚夫、荷卿約於七月初十前啓行,五六日可達金陵。今年三邑卷費,愚當獨力捐助,籌出二百金,交厚夫帶去。除捐卷費外,吾姪與卓臣、肖韻、時卿、潔卿各送元卷洋蚨十圓,此外如有應送之處,亦乞酌送。考寓不必太費,如可借居,省出租金。致劉省三中丞、周子昂觀察二函,即頌元祺。愙齋手泐。六月十七日。

荷卿家信乞爲飭送,劉、周二處先有信致矣。

吴湖帆: 光緒十七年癸巳六月十七日。

七九

大兄大人如晤:

長沙卑濕之地,夏日炎蒸,與弟之痔瘡大不相宜。入伏以來,半日判牘,半日静卧,精神尚可支持。秋涼天燥,方可復元,未知吾吴天氣如何,溽暑逼人,想吾兄亦復杜門不出,一切應酬概從簡略矣。月之初七日,父親八十冥誕,僅在署中設供家祭,署寮概未通知。買小魚、黄鱔數百斤,放之湘江。手書《心經》一卷,以資冥福。秋闈伊邇,弟酌送元卷及三邑卷費,以二百金交厚夫帶至金陵,交訥士分致。兩姪中能占官卷一名,爲門楣生色,不勝翹盼之至。考寓如未租定,有劉省三、周子昂兩處可以借居,若照上次租金,未免太費耳。小女製衣之費七月再寄。慎思尚無佳音,未免懸懸。敬請暑安。弟大澂頓首。六月十七日。

吴湖帆: 光緒十九年癸巳六月十七日。

八〇

訥士賢姪如晤:

初三日由荷卿交到六月十三日手書,今日又接廿五日騰鳳里所發一緘,適肖韻來書同時遞到,老年骨肉之痛,倍覺傷懷。不意去秋滬江送别,竟成永訣,能不悲哉。叔擬送奠分百金,當交厚甫帶去(已交票號匯申,轉送川沙),俟吾姪回蘇,代寄川沙可也。卷費及元卷約計一百八十金,似可彀用,并交厚夫帶去,乞察入(自七月起養廉須扣二成,報效慶典也)。即頌官元之喜。愚蜀愙齋手泐。七月初六日。

吴湖帆: 光緒十九年癸巳七月初六日。

今科江南典試,正主考以時墨爲的,副主考必重二三場對策,宜實不宜空,場作乞先録寄爲盼。前次寄去劉、周二函,想收到矣。愙齋又泐。

彭岱霖之分函寄揚州爲妥,須詢明住址再寄。

八一

大兄大人如晤:

初六日接肖韻來信,駭悉五妹之耗,不勝驚愕。老年骨肉,悲痛尤深,同日接訥士上海所發一信,昨日又奉六月廿七日手書,知今夏五妹回家,精神亦能照常,雖有舊疾不時舉發,究竟中年,氣血未衰,何致一病不起。去秋申江送别,不意竟成永訣矣。上有九十老姑,難以爲情。肖韻忠厚有餘,未經閲歷,恐其受人欺侮,須屬其慎擇交游,杜門不與外事,可免閒是閒非,此保家之弟一要義也。弟得信後,痛不可言,謝客五日,於初七日寄一挽聯,並奠分百金,交蔚盛長匯申莊,專差送去,想廿二開弔以前,必寄到也。今年三邑卷費,及本家元卷,共寄百八十金,昨交厚甫帶至金陵,由訥士分送。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七月十三日。

小女製衣之費,再寄二百金,乞察收,吉期在明春也。

挽五妹聯語:

二十年節孝兩全方期教子成名百歲姑嫜常承色笑,

三千里音書中阻豈意沉疴增劇六旬兄弟忽痛分離。

節孝請旌,可由吾兄弟出名,呈請中丞札行川沙廳加結上詳,歸入題案。弟交秋涼,身子漸健,較勝於三伏也。

吴湖帆: 光緒十九年癸巳七月十三日。

八二

大兄大人如晤:

昨蔚長盛交到七月十三日手書、收條,知六月十八日所寄一緘并銀二百兩業經匯到,訥士計已早抵金陵。《申報》所刻七月十三日有湖南巡撫家眷船行抵鎮江,想係運齋同赴白門送考也。弟自五、六兩月天氣濕熱,痔瘡較甚,脾胃亦不甚和。秋涼以後,精神漸可復元,惟不耐煩勞,每日除例行公事外,懶於握管。念劬屢有信來,至今未復,皆精神不能充裕之故也。今日午刻入闈場中,事雖繁瑣,皆有專司之員,不過提綱挈領而已。惟三場點名,均須起早,亦有幫點之候補道二員,尚可隨時休息也。此信到蘇,計訥士亦必回家,文字如何,寄我一讀,不勝盼望之至。手泐,敬賀秋禧,並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八月初六日。

吴湖帆: 光緒十九年癸巳八月初六日。

八三

大兄大人尊前:

八月十六日闈中接到謝友梅帶來七月十三日手書,詳悉一一。廿四日出闈,知衣箱一隻及火腿、蝦油、風魚、蝦米、瓜子均已領到,前書托購火腿,毋須再購。風魚、蝦油大可開胃,家鄉風味,皆湘中所不可得者,敬謝敬謝。弟於闈中爲應酬筆墨所累,近日頗覺疲困,杜門静養數日,漸可復元。今年場内場外,一律安静,近年來所未有。從前門禁太松,傳遞草稿及謄録删改,弊竇滋多,此次三場放牌,出入甚嚴,可謂弊絶風清,而藍榜較寬,漏寫、添注、塗改之卷約有百數十本,一概未貼,士論翕然,皆以爲寬嚴約中也。江南不知何日揭曉,訥士、卓臣兩姪文字想必認真,極盼佳音,爲吾族光寵。此間漢口電報須十餘日始達,未能迅速,届時當派輪船在漢守候,或可早見題名全録也。培之所圖坐探一差,隔省人員礙難札委,且此間善後局支絀異常,委員薪水均有定數,未能如北洋之隨時添派。此中爲難情形,乞先告之,稍暇再行作復。芸舫墓志銘篆額書就寄去,乞轉交。門生劉令炳青,當爲函懇中丞,酌量派差。所寄羊皮統、枸杞子收到。手此布復,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八月廿八日。

伯英帶來一書收到,已薦與仰蘧隨帶出洋,明日動身赴津矣。

吴湖帆: 光緒十九年癸巳八月廿八日。

八四

大兄大人如晤:

昨晚厚甫到湘,奉到重陽日手書,承寄食物八種,開緘分啖,闔家歡喜。芡實爲湘省所無,有蓮、有藕、有菱,而獨無芡實,殊不可解。聞湘潭有蒓菜,尚未得嘗也。筆廿枝,亦領到。香粳米亦此間所缺,陳黄米則有之。承賜小女洋銀,謹謝謹謝。今年江南題名録無一熟人,蘇府亦甚寥寥。近年科名不旺,或以爲鐘樓未經修復之故,其信然與!文卿本係濕熱之症,大約爲服藥所誤,竟至不起,醫藥之不可不慎如此。弟自九月初起,日服黄耆、黨參,正氣漸旺,痔瘡大有起色,飲食易於消化,精神優裕,然不敢十分用足,每日必静卧兩三次,以資修養。初七日武闈開考,又須忙碌二十餘日,幸地方公事順手,公牘亦簡,山谷老人所謂豐年頗減簿書忙,亦居官一樂境也。弟遇事以和平處之,專心爲百姓遴選好州縣,州縣得人,則民間無不平之氣,久之可以政簡刑清,自能感召天和,風雨時節,五穀熟而民人育,士習民風亦漸有轉移變化之機,其機實驗之於一心,一心之主宰亦不外公平二字而已。古名臣中如范文正公、歐陽文忠,其用心大略相同,有實心乃有實政,督撫之一舉一動,通省士民所瞻仰,毁譽自有公評,不可强也。謝友梅代理衡山,官運尚好,其心地不壞,但望其振作精神耳。慎思得糧儲一席,機緣湊合,運亦漸通,聞之甚慰。劉炳青已爲説項,中丞得信後必有消息。織布機器局付之一炬,聞邵小邨股分不小,甚爲惋惜。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十月初三日。

大土甚好,其價由訥士處代付可也。

吴湖帆: 光緒十九年癸巳十月初三日。

八五

訥士賢姪如晤:

前月路安帶到手書,并場作一篇,以文字而論,總在可中之列,得與不得,原有定數。官卷衹此二名,尤不易爭勝也。昨晚厚甫到湘,續接十一日手書,所托厚甫代購棗紅袍料,并筆二十枝、真西山先生像均已收到。金陵寄來百合甚佳,每晚食之,大有益也。時卿處長官完姻,叔送喜分洋五十元,已交蔚長盛,恐其送到日遲,乞先代付。前次肖韻一信,本屬申莊專差送到川沙,可以速達,不意遲至兩月尚未寄到,亦可怪也。手復,即頌文祺。愚叔愙齋手泐。十月初三日。

另有一信交票莊。

吴湖帆: 光緒十九年癸巳十月初一日。

八六

訥士賢姪如晤:

昨晚厚甫回湘,帶到手書,並代購棗紅寧綢袍料,已領到矣。兹交蔚盛長匯去蘇漕平銀二百二十兩,内壹百兩歸入小女製衣項下,五十兩係八月節家人所提節賞,代爲分給可也。外七十兩乞爲换洋,以五十元送時卿處大姪喜分,以四十四元還翰卿(戴文節扇、沈獅峰畫軸)。餘容續布,即頌文祺。愙齋手泐。十月初三日。

前厚甫帶來煙膏,乞代付價。

吴湖帆: 光緒十九年癸巳十月初三日。

八七

訥士賢姪如晤:

初三日曾寄兩函,一交信局,一由蔚盛長匯去,銀二百二十兩,未知達到否?叔有自撰《黄鐘律琯考》三篇,板存義莊(約八九塊),佛常濟未經帶來,板心寫“權衡度量實驗考”,因王益吾索觀,并印本亦招不著,望屬徐元圃刻字店先印三四分,信中寄來,其板托姚荷卿帶湘(今冬事簡,擬將《權衡度量考》續纂成之,此前人所未道,必傳之書也)。再前寄之芡實甚佳,與新鮮者無異,望再代購三四斤,交姚荷卿帶來。如陶仲平可以早來,亦可托帶也。月内忙碌異常,以後須出月再寄書矣。即頌文祺。愚叔愙齋手泐,十月初十日。

吴湖帆: 光緒十九年癸巳十月初十日。

八八

大兄大人如晤:

前月廿一日接奉初七日手書,正值武闈校射之時,刻不得閒,是以久未作書。聞兄得咯血之症,甚爲繫念。雖因天氣燥熱,究屬體虧,須令斷除,永不再發。今冬補劑不宜間斷,至言語偶然不清,此痰之爲患,常服半夏,總可得力。如馬培翁到蘇,可請開一調補湯藥方,畢竟膏丸力薄,不如煎服之易於見功也。弟於十月初旬起居飲食一切勝常,痔腫日消,流膿日少。閲武二十日,終日堂皇,回署後剪燭判事,尚不覺累。近因天晴氣煖,閒患牙痛,不敢服温補之劑,大便燥結,脾土尚健,參术、茸桂等品似不相宜,或竢冬至後天氣嚴寒,酌量培補,衹可因時制宜,不能拘執成見也。每日照例公事,日無留牘,應酬筆墨,未免疏懶,養此精神,不作無益害有益,六十老翁不能與少年人爭勝矣。衡州府屬之安仁縣疫癘盛行,死者以數千計,現派徐巡捕(該員精於醫理)擕帶藥料前往散給,並即委員賫銀八千兩,續撥八千串,會同該縣妥爲撫恤,擬即奏請恩撥賑銀一萬兩,如有不敷,再行動用皇太后恩賞之二萬兩,當可稍資補助,宣上德而通下情,畺吏之責也。仲平尚未到,荷卿想已在途,已屬湘帆往迎。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冬月初九日。

十六日閲冬操,又須忙碌五六日。

吴湖帆: 光緒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初九日。

八九

前函書就未寄,十四日荷卿到湘,又奉月朔手書,並芡實、年糕、鹽菜、青魚各種食物。向來不敢食米粉、糕糰,近日脾胃甚健,易於消化,頗喜食糕,然庖人仿製究不如家鄉之得法。鹽菜尤爲美品,可喫至正、二月矣。衣箱内十一件均已開看,甚費大嫂之心,感謝感謝。張宅吉期尚未諏定,小婿回津應試,縣考已得案首,明春院試入泮後,當即到鄂完姻也。弟自覺氣體漸健,補劑不必太猛。吾兄進服河車,尤須加意培補,明年春夏必有明效大驗。弟婦飲食每易停滯,命門火衰之故,不肯服藥,苦口相勸,甚屬勉强,然望六之年,衰態日增,非藥石不爲功業。手復,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冬月十六日。

吴湖帆: 光緒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十六日。

九〇

訥士賢姪如晤:

十四日荷卿到湘,展誦手書,並帶來《黄鐘律琯考》板,詢之佛常濟,弟七板後刻瓦當與瓦文,各板同帶來湘,無須重刻矣。臈月事閒,此書或可續輯成之。芡實收到,煮食甚佳,家園鹽菜美味也。手復,即問文祉。愚叔愙齋手泐。冬月既望。

仲平到漢口,已趁民船先行,至今未到。

吴湖帆: 光緒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十六日。

九一

訥士賢姪如晤:

昨復一緘,交信局寄去,必可先達。兹寄去蘇漕平銀壹百兩,聊爲饋歲之獻,乞换洋分送。去冬節省此項,寸心終歉然也。臘月用度較繁(都中炭敬已寄二竿,衹好由釐局代墊,從緩再還,一年所虧惟此一款,善後局向無此款,不肯代出耳),恐無餘款,故先寄去,即頌侍福。愙齋手泐。冬月十八日。

厚夫昨日得手書,知肖均又丁承重憂,甚爲繫念,如須從豐致賻,乞示下。帳須年底收齊再分,大約正月寄去。

九二

大兄大人如晤:

前月由源豐潤轉寄一緘,諒已達覽。日前接汪五表妹書,知祝濟之一病不起,殊可憐憫。其意欲通融一百元,不知湘中光景竟無款可寄,衹好稍遲酌寄一分,并爲其子位置,乾脩每月可得八千文,聊以敷衍而已。棟臣率其妻子來省,暫留署中居住。弟察其光景並非痰火,乃鬼魔附體,舉動失常,面色青白,好唱詞曲,見人多則膽怯。詢其何地人?曰湖南人。住居何處?曰以船爲家。曾讀書否?曰未曾讀書。何以能唱詞曲?曰先生所教。問其家中有何人?曰有一大爺。聽其口氣,似一女鬼,故見男人則避。弟擬令其赴城隍廟,能收此鬼,斷離便可霍然矣。保節堂年内可竣,已捐三千餘金。手泐,敬賀年禧。弟大澂頓首。冬月廿一日。

大嫂大人前叩賀年禧。

吴湖帆: 光緒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廿一日。

九三

訥士賢姪如晤:

前交蔚盛長寄去兩函,所匯觀瀾、功甫乾脩折合銀兩,未知到蘇换錢,能得四十二千文否?如有不敷,乞爲補足。前交敍卿帶去五小女衣服一單,新正開工,望稟明堂上,先將三竿存摺息銀及田租四十元,歸入裁縫工料内動用,不敷之款,明春再寄。即賀新禧。愚叔大澂手泐。臈月十三日。

吴湖帆: 光緒十九年癸巳十二月十三日。

九四

大兄大人如晤:

前交信局寄去一緘,計早達到。春山同年來湘,以交代虧空四百金告急於弟。值此年關緊迫,如何籌此鉅款。然不爲想法,竟是山窮水盡之勢,因爲切實函致顧暤民,爲微生乞醢之舉,當可如願以償。兹托春山帶去湘蓮二十斤、冬筍三十斤,由滬寄蘇,當可早到。又寄三叔母二簍、運齋二簍,即乞分致。手泐,敬賀歲禧。弟大澂頓首。臈月廿一日。

明年六十,同鄉欲爲預祝。新年事閒,擬於初八、九請客兩日。

吴湖帆: 光緒十九年癸巳十二月廿一日。

九五 甲午十六通附二通詩三通 公年六十歲

大兄大人如晤:

十六日卓臣、訥士兩姪到湘,奉到手書,承賜朱履煖套,具見情關手足,雅意殷拳。並惠萬壽丹壹罐、脮八肘,謹敬拜登,莫名感謝。小女衣箱、盆、桶亦俱領到。近接南皮尚書信,擬擇吉期於八、九月間,仍須送女至鄂。正值監臨鄉試之時,未免忙碌耳。此間十八、十九回署中演劇二日,甚爲熱鬧。俟慈航回省,月底送兩姪赴鄂,先此復謝。敬叩福安。弟大澂頓首。正月廿三日。

吴湖帆: 光緒二十年甲午正月廿三日。

九六

大兄大人如晤:

十九日奉到新正六日手書,知去臈所寄各函均已先達到。大作七古一章,期許殷殷。昨日自求賢館回署,燈下敬和元韻一首。今日在上林寺爲母親週忌延僧誦經一日,因録近作數首寄呈台覽。運齋之同年周薈生太史久已作古,乃兄荔樵中書欲將其住宅出售,議價一萬三千三百金,購作求賢館,小有園亭,又有菜圃、池塘,大可種荷栽柳,爲夏月納涼之所。四週有租房五六所,可收租金作每年歲修之費,省得再興土木之工矣。署後黄瑾腴新造之屋,亦因光景不裕,亟欲覓主,議價九千五百金,購作孝廉書院。因從前借賈公祠懸一額,省外孝廉不能在院居住,大半皆住客棧,現購此屋,諸孝廉有下帷之地,亦補前人之缺也。弟定於廿七出省,先赴西路閲操,三月初可回。手復,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正月廿三日燈下。

近來身子大健,每夜小便不過兩次,已經一月有餘,此補藥之明效也。

九七

訥士賢姪如見:

今日由厚甫交到手書,藉悉一切。湘帆於新正初三日抵湘,吉金、鏡、瓦及裝裱各件均已領到,吾姪墊款月内先寄二百金,餘俟二月杪再寄。每月養廉約可餘二三百金,尚須湊作侄女嫁資也。南皮尚無告期,昨已函詢,大約總在秋冬間矣。現屬藴石繪湘中名賢像,真老二有真西山像,乞代爲一借,屬胡琴涵臨出寄下(送洋一元)。手復,即問加餐。愚叔大澂手泐。正月廿三日。

西山先生爲湘中名宦,當時之潭州,即今之湖南。

九八

正月二十二日至求賢館小憩歸而作此即和大兄寄懷元韻

攻玉資他山,鍊金貴良冶。不有棟梁材,安能成大廈。志奢願難償,曲高和亦寡。闢門拜昌言,好善思虞夏。爲政在力行,文誥多虛假。源澄流自清,水急湍常瀉。秉公心自明,不明便聾啞。湘民望治平,愧此盛名下。書來以頌規,心藏復心寫。秋蒓懷故鄉,春草思緑野。東風滿洞庭,折梅逢驛馬。寄詩勸加餐,一醉傾瓊斚。

弟大澂初稿。

大兄惠寄鹽菜一罈食之而美與寮友共嘗之即席賦此

兕觥春酒醉公堂,滿座賓寮喜共嘗。要使士夫知此味,莫教子弟飫膏粱。

湘中菜種雜青紅(湘省有青菜薹、紅菜薹,皆不甚佳),品列園蔬迥不同。憂樂總關天下事,半生虀粥範家風。

弟大澂初稿。

新 年 口 占

静參物理卜豐亨,差喜新年案牘清。窗外蠟梅融雪點,枝頭翠鳥弄春聲。畫無定格供揮灑,詩不求工適性情。滿屋紅燈譚興劇,起看星斗已三更。

昨夜湘帆泊渡津,故人書問報宜春。吴頭楚尾懷千里,酒緑橙黄味一新(上海聶仲芳觀察惠寄蘋蒲果、紹興酒,湖北張孝達制軍惠寄新會橙)。列郡謳歌同望歲,長官心事在親民。乘陽布令非文具,寶善須求席上珍。

大澂初稿。

九九

大兄大人如晤:

前月下旬泐函復謝,計已鑒及。兩姪到湘後,陰雨連綿十餘日,約游嶽麓山不果。昨日放晴,今早請茶邨、廉夫諸君登山一覽,風日清和,可以游目暢懷。慈航輪船明日必可回省,擬於初七日啓程,令慈航送至漢口,江水甚漲,行程必極速也。附呈臺灣所出鐵珊瑚手鐲,佩之可活筋絡。又,京靴一雙,聊伸手足之誼,副以百壽被面,竊效姜公大被之意,不知何日聯床聽雨,一慰兩年闊别之思也。弟交春以後精神大健,補完去夏所繪《衡山圖》十幅,交訥士帶回付裝。吾兄閲之,知其精力有餘矣。今年籌得育嬰經費二千金,堪以告慰。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二月初五日。

育嬰堂自養貧婦,向以半年爲度,每月八百文,有一千一百餘,今一律加足一年。

吴湖帆: 光緒二十年甲午二月初五。

一〇〇

大兄大人如晤:

自二月初八兩姪啓程之日,即聞寶慶府屬會匪起事,次日調撥防軍出省剿辦。其匪約有三四股,一爲漵浦縣龍潭之諶北海,自稱北海大王;一爲武岡州山門之張堃堂、張桂仔父子;一爲湘鄉人王亮;一爲王桂林,皆在武岡、邵陽各處搶掠邨莊,聚衆至三四千人。近日又有彭十五一股,在湘鄉、邵陽交界之油籮寨,亦有數百人,張貼僞示,形同叛逆。並有女匪袁花姑孃、荷花姑孃綽號,屢經防營擊敗,臨陣槍斃者二百餘人,生擒數十人,王桂林、王亮均已正法。近日又獲諶北海一犯,惟張堃堂父子尚未擒斬,月内當可奏報肅清。羽書旁午,均須手自批答,又因湘茶虧本,鄒明設局督銷,籌借鉅款,議立章程,與盛杏蓀往復函商,筆墨甚繁。幸精神較勝於去年,不覺其勞。每日早起一粥之後,加以炒飯一大盌,傍晚不喫點心即喫炒飯,居然一日三飯兩粥,並不停滯。近雇乳媽,早晚飲乳兩茶鐘,甚爲有益。吾兄何不仿而行之,亦不費事也。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三月十三日。

仲平尚未到,想在漢口矣。

一〇一

訥士賢姪如晤:

自吾姪動身之後,下午即接武岡警報,會匪聚衆三四千人,焚掠邨莊,勢甚猖獗。省城各防營調撥一空,忙碌至今,稍有頭緒。湘局督銷正在開辦,關係甚大,當無掣肘,五月内便有眉目。仲平尚未到。手泐,即頌文祺。愙齋泐。三月十三日。

一〇二

大兄大人如晤:

三月十六日接奉二月廿六日手書。四月十一日續得三月廿九日寄函,欣悉起居勝常,精神健旺,至爲快慰。湘省會匪已報肅清,營中獲犯不許妄殺,均解府縣確訊供認謀叛者方批正法,庶少冤死之人。然對仗時鎗斃已數百人矣。茶市大有起色,立夏開盤,安化頭綱得價四十八兩,獲利甚厚,其餘略有參差,均不虧本。今年清明至穀雨,弟默禱於神,暢晴半月有餘,茶不受病,香味均佳,故洋商肯出重價,不致抑勒。此中若有天助,究竟貨高則價昂,尤須考究做法,可保茶利。弟近來信天不信人,人不能以誠動,天可以誠格也。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四月十八日。

訪得湘潭後湖有蒓菜,屬水師船採來數筐,風味甚佳。土人不知其可食,陸放翁有詩云“短艇湘湖自采蒓”,屈原《楚詞》亦有“苴、蒓”二字,可見天地間至美之品,淹没亦不少也。弟又啓。

吴湖帆: 光緒廿年甲午在湘撫任所。

一〇三

大兄大人如晤:

初九日郝弁回湘,奉到四月廿五日手書,藉稔精神强健,眠食勝常,至爲欣慰。念劬到此,盤桓六七日,頗形熱鬧,惟陰雨過多,不能爲嶽麓之游。今日約季孺同行矣。承寄新蝦油甚佳,玫瑰醬香色如新,較往年所做尤爲得法。謝慎思一函,乞飭送糧署轉寄。直隸、廣東、河南均有屏幛寄來,合肥散文敍事尤詳,不知何人代筆。兹托念劬帶去竹扇一柄,廉夫所畫,屬佛常濟刻之,又南陽緞二卷,乞收用。南皮吉期尚未諏定,約在七、八月間,届時擬邀運齋來鄂,代作公相,並可爲湘嶽之游也。手復,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五月十六日。

會匪已報肅清,隨摺保十人,渠魁無一漏網者。

一〇四

訥士賢姪如晤:

前日交念劬帶去一緘,計已達覽。七女庚造一紙附去,可托硯生一爲占合,如果相宜,即請硯生、望雲兩前輩執柯可也。手泐,即頌文祺。愙齋泐。五月二十日。

五女約於十月間出嫁,應用銅錫器乞照蘇例開示一單,以便定製。

一〇五

大兄大人如晤:

昨交念劬帶去壽幛一匣(叔英到此,暫留署中,令其用功,可與厚甫、和卿一同赴試,伯英屢圖不遂,擬薦子静帶至朝鮮,屬其不必來湘,徒費川資),係送季孺太夫人五十正壽之用(可用金字,上下款)。俟其服闋後再行送去,尚有紅緞壽聯,當交信局寄上。聞穀士今年亦係六十,不知何月,即由家中挑一緞幛寄浙,尚不費事也。弟交五月以來精神較裕,夜間能睡至天明,或接連三四日不用溺壺,此腎氣稍固之效,元關扃祕,三四年始有此一線轉機,生理或可不絶。手泐,再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五月十七日。

一〇六

大兄大人如晤:

兹交蔚盛長寄去蘇漕平銀二百兩,爲小女製衣之費,乞即察入,餘俟七月望後再寄。此信到蘇,想訥士已赴金陵矣。今歲奎中丞監臨,運齋想必同去。手泐,敬請暑安。弟大澂頓首。六月十八日。

一〇七

大兄大人如晤:

迭接運齋來書,知郋亭代捐知府用去二千金,由仁昌匯蘇,若須報捐指省,必得另爲籌借。昨已電致杏蓀,代借兩竿,由弟處歸還。今年正值嫁女,湘中無款可籌。因思浙省應備萬壽貢品,如未配齊,可爲代配銅器、玉器一十八件(弟處尚有整玉如意,色甚白而尺寸亦大),函致越衢,屬其一詢穀翁。倘須代備,屬卓臣檢齊,交翰卿爲之裝潢可也。玉器可備六七種,尚須托翰卿再配一二件,亦尚容易(前翰卿有信,蘇地有一玉瓶,約值六十兩)。俟有便輪,當寄漢口,屬施子卿代寄上海春華祥,遇便即可寄蘇。如不用,即存家中亦可。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六月廿八日。

今年正伏酷暑,日食西瓜,惟身子太肥,出汗過多,餘無他恙也。

前爲方伯代備貢品,以自藏銅器、玉器、瓷器湊入,餘銀千數百兩,留作今冬嫁女之需(鼎元捐官用四百數十金,亦在此款内劃去)。因思運齋捐款無着,再爲穀士湊配數種,想其到任未久,貢品未必備齊也。

一〇八

大兄大人如晤:

十四日接奉初二日手書,知有抱孫之喜,合署爲之欣頌。預卜他年承先啓後、大振家聲者,必此子也,豈僅昂昂若千里之駒耶?桂林陳文恭公一生勤勤懇懇,以教人爲善爲己任,所刻《五種遺規》至今傳世,有讀之而感發興起者,其所成就之人不少,故其子孫昌盛,科第連綿不絶。弟今事事以陳文恭公爲師法,勸誡士民,往往頒發手諭,冀其感動。去冬讀胡宫詹(胡文忠公之父)《弟子箴言》,手加眉批五百餘條,現在少村觀察取去付刻。將來刻竣,頒之各屬書院,必有益於湘中士子。人但知胡文忠之功業蓋世,不知其祖、父之積累如此其深厚也。前見七月初一日上諭一道,中日戰局已成,朝鮮生民塗炭,殊堪憫惻,水軍陸將均未得力。弟素有攬轡澄清之志,不免動聞雞起舞之懷,望日電奏,自請率師助戰,有旨獎其奮勇可嘉,准即帶勇北上。今日交卸撫篆,廿九乘輪赴鄂,初三當可抵滬(住春華祥),吾哥如能到滬一晤,藉可暢譚一日。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七月廿六日

外間衹説進京祝嘏,並不帶一勇一器,可趁外國商輪北上也。

一〇九

大兄大人如晤:

九月廿九日劉貴雲來關,帶到十八日手書并花露一匣,領到。秦君向不相識,係季孺親戚,信内别無所事。花露係其自製,大約攬生意耳。弟所帶湘軍先到四營,尚有劉鎮(樹元)添募三營,余鎮(虎恩)原帶振字三營,續募七營,魏午莊方伯新招六營,近日又奏請譚子雲觀察招募五營,已蒙俞允,合成二十八營,適合雲臺之數。鄂省有鐵字五營,添募五營,係湘將熊鐵生所帶,又有何元愷所帶愷字營礟隊三營。香翁之意,均擬歸敝處節制,俟到津後,必有明文。湘、鄂兩省有四十一營,聯爲一氣,得此四十一營二萬餘人,俟冬月内到齊,可與一戰矣。所購軍火,奏請部撥銀五十萬兩,定購精槍八千桿,合之舊存快槍,有一萬餘桿。訂購後膛礟二十四尊,約計冬月中旬亦可由外洋運到。惟購糧買馬、製備皮衣,頗費籌畫耳。南皮吉期改早,於十二日最爲妥當。已電邀訥士赴鄂,代爲照料。因聞皇后有病危之信,恐花衣期後窒礙難行也。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九月初二日。

昌碩因太夫人病重,請假回申。

一一〇

大兄大人如晤:

廿五日由津遞到十四日手書,不知吴昌碩帶回一緘何以尚未達覽。山海關今日氣候甚暖,弟尚未穿綿韈綿襖,飲食起居一切照常,精神較勝於去冬。弟所部四十二營僅到四營,逐日督操槍靶,以衛隊二百名爲最好。二百步靶中五槍全紅者賞東錢三吊(合制錢四百八十文),三百步靶全紅者賞銀二兩。有一衛隊兩日得銀四兩,人人皆樂於練習。弟午前閲衛隊槍,午後閲各營打靶,每日一營,四營輪流閲看,如此鼓舞而作興之,兩月以後,此四營大有把握,將來靠此二千人出奇制勝,他營皆敷佐耳。魏午莊六營已過德州,不日即可到津。余虎恩十營陸續到清江。譚道文焕五營就近在直東招募,已來兩營。劉雲樵續添三營,甫抵漢口。此二十八營冬月底必可到齊。又有湖北熊鐵生所帶鐵字十營,吴元愷所帶愷字礟隊四營,皆由信陽州陸路至汴梁,一路而來,約須出月望後始到。新營多未操演,香翁奏明歸弟節制調遣。有此二萬餘人,亦不爲少。細考前敵致敗之由,一則人心不齊;二則槍礟不准,子皆虛發;三則營勇能聚不能散,往往以一簇蜂擁而前以受敵之槍礟,此大謬也。弟俟各營到齊,至少操練兩個月,至正月半後方可督師出關,衹盼宋祝帥竭力支持兩三月,保守瀋陽。届時弟當一鼓作氣,穩進穩打,但得一二勝仗,稍挫其鋒,倭兵亦必有一蹶不振之時。弟遠師韓、范,近法曾、胡,衹有以一片血誠,上報朝廷知遇之恩。毁譽、禍福、死生皆置之度外,倭人其如我何?手泐,敬叩福安。弟大澂頓首。十月廿六日。

如有熟人來詢近狀,可以此書送閲。

訥士想已到家,弟有鼻煙兩瓶(一長方、一三角),再購楊二林堂二紫八羊毫廿枝,乞寄沈子梅處轉寄到津,由汪葆田代收可也。另有三小瓶,係陳姑娘所買,每瓶十元,如有人要,即爲銷去,其價交還陳姑娘。此煙亦有二十餘年,大可用得。鄂中來電,家眷定於廿七動身,初四、五日必可回里矣。肖韻爲弟寫奏摺、繙譯電報,甚爲得力。卓臣薦葉雲樵辦軍火,弟已購定槍礟五十餘萬兩,不再添矣,乞告之。

一一一 乙未十九通附片四通 公年六十一歲

大兄大人如晤:

在滬接奉手書,并遼陽州徐慶璋電報一紙,均已領悉。前允賞給遼陽獲勝團勇銀千兩,屬袁慰庭代付。裕壽帥之意,應由奉省撥給,此謙讓之舉也。弟於廿九晚間登舟,卅日泊焦山,因有水雷,昏黑不敢行。月朔午刻始抵金陵下關,未刻進城,與香帥譚半日。内人未能登岸。是夜亥刻返舟,子刻即展輪,泝江而上,今日三點鐘可抵漢口。計初七當可到湘,定於初八日接印。内人大便已通,飲食略增,須到署静養數日,方可大健也。奉省賑款不敷散給,弟爲電奏,懇恩加給賑銀十萬兩,當可仰邀俞允。樂帥所借一萬,仍擬屬卓臣匯至奉省。現已奏明,大可入報銷,俟到湘後備文咨明蘇撫可也。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四月初四日。

三弟已承香帥允派南洋隨員,未知薪水多寡耳。

吴湖帆: 乙未四月初四日。回籍掃墓後,乘楚材輪赴湘撫回任。袁慰庭爲項城袁世凱。裕壽帥爲裕禄,字壽山,曾任安徽巡撫,滿洲正白旗人,大約是時爲奉天將軍也。香帥爲南皮張文襄公之洞,是時署兩江總督。樂帥爲奎俊,字樂峰,滿洲正白旗人,是時爲江蘇巡撫。

一一二

大兄大人如晤:

前日在漢口曾寄一書,當邀鑒及。弟婦肝氣時刻作痛,在楚材輪船上尚能行動,飲食照常。自漢口過船後,終日困卧不起坐,偶飲稀粥即發脹肝跳。冀其到湘静養,或可稍輕。不意初六日二更後肝氣大發,痛及小腹,汗流如雨,幾有欲脱之勢。幸至下半夜熟睡,神氣稍定。初七日仍作微痛,不能飲食。今早弟上岸時,屬其便衣上岸,渠云尚能坐轎,仍令陳妾檢出朝珠披風穿好,氣急發厥(其時弟先登岸矣),人事不省,三姑母即令陳妾抱之上轎。甫入署而脈已絶,即於巳刻去世。若在船上病故,更覺倉皇無措。惟弟甫經接印,即日悼亡,心緒惡劣,無可奈何。衣衾多未預備,幕友均尚未到,事事須自行照料,茫無頭緒。幸有同寅中自備桫枋棺木一具現成漆好者讓與一用,擬明日小殮。頃已發電奉聞,並告知運齋及張、廖兩親家,並柳門處亦已電知矣。弟今年諸事不順,六旬夫婦忽又分離,情何以堪。但一路平安,到署始行發喪,亦不幸中之幸也。現立虛名,取名本悌,命七官代穿孝服,五七後開弔,暫寄廟内,俟秋冬再行歸葬。三姑母在此,一切鄉風尚能熟悉,弟則茫然不知也。手泐,敬問加餐。弟大澂頓首。四月初八日申刻。

吴湖帆: 乙未四月初八日。是日巳刻,祖母陸太夫人薨。

一一三

大兄大人如晤:

初十日詳布一緘,諒邀鑒及。湘中雨澤愆期,將成旱象。弟在期服假内,酬應往來一概杜絶。而各廟祈禱本穿素服,仍可照常行禮,因於十二至十四日步禱三日,早晚兩次,今晨仍步至玉皇廟虔誠叩禱,午前大雨傾盆,民情歡悦,得此甘霖,四鄉均可霑足,麥收必可豐稔。米價頓落,人心爲之大定矣。弟婦喪事,擬於五七開弔後移柩至又一村,俟將來送柩回籍再行出殯。因南城外各廟相離太遠,燒紙誦經不甚方便,從前劉藴齋師母亦曾停柩又一村也。觀音山墳地今冬方向利否?便中示及。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四月望日。

訃聞另交信局寄去二百分,乞屬訥士爲分送,各省均已另寄。

再,弟年過六十,精力漸衰,生育一道實難冀望,不能不爲立後之計,約有三端,兄爲酌定。鄙意毫無成見也。

一、長房長孫如可兼祧,即以訥士之子兼祧本孝名下,爲兼祧承重孫,將來生有次丁,即以次丁改繼弟名下。弟若生子,作爲次房,應將蔭生歸長房承蔭,由族中議定嗣單,此本房兼祧最近之支爲第一義。

一、卓臣係降服姪,又係内人胞妹之子,服雖降而情則親,如運齋願以卓臣兼祧,即令承考蔭生,此近支兼祧爲第二義。

一、惠卿三子,既以三官承繼和卿名下,若令兼祧弟名下,想惠卿夫人斷無不願之理。俊卿、惠卿兩房有福官、四官分繼,未便兼祧。惟和卿夫婦俱亡,以三官爲兼祧子,此近房兼祧第三義。

以上三條均係兼祧,略有遠近親疏之别,弟意均無不可,乞兄代爲酌定,函告運齋。如議以三官兼祧,暫不成服,先爲擇吉娶婦,再令來湘侍奉。上年慈聖萬壽例有蔭生,無人承蔭,棄之可惜也。

兼祧子本生父母俱在者,服兼祧父母之喪是否斬衰期服,乞爲一查,此事本可緩辦,因聞上年恩蔭須於兩年内呈報(考蔭可遲,不必急急),過此限期,不能補辦。巡撫專蔭六部主事,弟意在訥士也。

吴湖帆: 乙未四月十五日。祖母陸太夫人初喪時在湘撫署中。劉藴齋名崐,湖南景東廳人,同治甲子科主考江南鄉試,愙齋公座師。運齋叔祖母陸氏,與祖母陸太夫人爲胞姊妹。俊卿名大彬,和卿名大□,惠卿名大恩,皆曾叔祖聽蕉公(立信)之子,與公爲同祖兄弟行。福官名本良,俊卿嗣子。三官名本源,和卿嗣子。四官名本岐,皆惠卿之子。

一一四

訥士賢姪如晤:

初八之變殊出意外,即内人亦不自料其不起。臨終並非痰塞,似係肝絶。初六夜間之一痛,勢已不支,敷衍到署,生死似有定所也。篋中衹有織金蟒袍一件(係去年天津司道所送壽禮),其餘概係現製。棺木係用獨幅桫枋,尺寸甚大,五七開弔後暫停又一村。吾姪不必來湘,家中無人照料也。即頌文祺。愚愙齋泐。四月十八日。

如有輓聯可屬厚甫代寫,每信百金,承由蔚盛長匯。

一一五

訥士賢姪如晤:

寄去訃聞二百分,在蘇親友及官場酌量填送,疏遠者似可不必。他省寄訃無多,但擇其至熟者及同年數人耳。廖穀士親家一分,由蘇寄去。上海另寄,常熟及南潯(由蘇寄)尚未寄也。劉令炳青名條已交香帥,諄諄屬托,晤時乞告之。吴中如有送幛,可交任昂千帶下。昨委該令赴滬領運槍礟,在蘇必有數日耽擱耳。手泐,即頌文祺。愙齋泐。四月十八日。

一一六

大兄大人如手:

初十交信局寄去一緘,續交任昂千帶去一函,想月内亦可達到。弟今年諸事不順,惟有逆來順受,委心任運,凡事聽諸天命而已。禱雨十日未息,早晚步行兩次,雖有靈應,尚未渥沛甘霖,衹緣去年一冬無雪,土脈太幹,非得三日大雨,不能透澈耳。韓太夫人遺像屬琴涵敬摹一軸,乞交昂千帶湘(用洋鐵筒裱好,可不受潮)。敬問加餐。弟大澂頓首。四月廿三日。

運齋久無信,念之甚切,不知其病輕減否?

吴湖帆: 乙未四月廿二日湘撫署中。琴涵爲胡芑香曾孫,名祥,常熟人。承家學,以寫照著名,吾家祖先遺像光緒間重摹者都出其手。

一一七

訥士賢姪如晤:

任昂千赴滬運槍之便,帶去訃聞一大包,計月内必可到蘇。昨日二七,所受祭幛已有二百三十餘軸,幾無可挂之地。吴中親友所送不必全寄,酌擇數軸交昂千帶來可也。衡山祝聖壽寺僧來省送《金剛經》半藏,須十六日方能誦畢,各廟紛紛送經,每日兩壇。余自十二日起早晚步禱兩次,十五日已得透雨竟日,鄉民以爲未足,接連祈禱,今日又得大雨,下午又晴,明日仍須步禱。弔客亦絡繹不絶,終日無非拜跪,幸兩足尚可勉强支持也。昂千到蘇,可將後樓所存篾包帶來二十件,可與洋槍搭解,甚便。喜容屬琴涵畫,明後日可竣。即頌文祉。愙齋泐。四月廿二日。

一一八

大兄大人如晤:

叠寄兩緘并訃聞一包,想均達到。今日接奉十三手書,骨肉至情,同此傷悼。老年心緒如此,無可解慰也。弟憐其病體淹纏,同舟八日刻不相離,勸其到湘服藥,肝氣必可平復。初六夜間痛至出汗,呻吟之聲不絶,尤恐弟不能睡,屬僕婦勿過張皇。次早痛平,尚有喜色,始終無一不祥語,其意急欲到署,亦不自料其不起也。然使弟不南歸,在家病故,欲一見而不可得,糟糠夫婦尚有此數日因緣,亦前生注定也。訥士不必來湘,俟有葬期再行送柩歸里。手復,敬請台安。弟期大澂頓首。四月廿四日。

一一九

訥士賢姪如晤:

昨寄一緘,當已達覽。前在春華祥所查總署電本,吾姪是否帶回,抑仍在春華祥號中,乞爲一查,交信局寄湘。此本雖已破爛,因無副本,不方便耳。愙齋手泐。四月廿四日。

在蘇誦經及開銷使力乞代記帳,存款利息即可動用,不敷再寄。

一二〇

威海

戴統領: 幕友戈什歸并到津,乞飭飛霆送煙搭船,日内倭艦恐有大隊北犯奉境。澂。敬。

一二一

威海

戴統領: 豔電悉,湘軍准添十營,合魏募共足廿營,有旨命余鎮虎恩、劉鎮樹元各添數營,無須他調,如需教習,再電懇。澂。冬。

一二二

威海

戴統領: 頃與相議,請以少湘協威防,子木分隊守煙,未允。澂。沁。

一二三

威海

戴統領: 平壤各營潰退,義州奉防喫緊。澂遵旨赴山海關督守,廿八行。倭意不在威、旅,湘營催令赴津,不能速。澂。寢。

一二四

江寧、廣東

制臺劉峴帥大公祖、制臺李筱帥姻世伯鑒: 澂奉旨添募湘營,令購哈乞開斯萬桿,密訂密運,爲期尚遠,務求垂念軍事緊迫,慨借哈乞開斯千桿,感佩公忠。迫切待命,購到即繳,祈電復。澂叩懇。豔。

一二五

江寧

制臺劉峴帥大公祖鑒: 訂購奥國小口徑新槍六千,須冬月中旬趕到。尊處前訂馬梯尼萬桿可早一月,求借三千,帶子百萬。俟敝處槍到即還。前借林明敦中鍼槍千四百桿,並求撥子六十萬,已飭薛丞鴻年領運。澂。魚。

一二六

湖北

制臺張: 昨奉電旨知尊處奏,不謀而合。原奏請添十六營,僅准十營,除調振字三營外,余鎮添四營,劉鎮添三營。直東人亦可參用,招募較捷。精槍訂購八千已到香港。澂。江。

一二七

湖北

制臺張: 歌電悉。槍爲洋商所誤,並未到港,焦急無策。另訂奥國小口徑精槍六千,連子需銀四十萬,封河前可到。寧局借槍千四百桿,乞諭薛鴻年領運江陰,務於望前趕到。澂明日赴大沽,初十到關。關外沿海百數十里,須設馬撥勤探密防,鐵營到津,可調至關。澂。魚。

一二八

制臺張轉劉鎮臺: 聞廿四抵鄂,甚慰。各勇上船赴滬,乞諭營哨,嚴加約束,不可滋事,第一聲名要緊。澂。東。

一二九

制臺張: 電悉。本年土藥税釐約七萬,全數截留。節省解部款冬季尚有一萬五,亦即留歸敝營,俟奏明再咨商局。運費由盛道暫墊,請飭劉鎮等起陸後徑赴津防。澂駐津,暫不赴威。敬。

一三〇

湖北

制臺張: 江電悉。湘輪少,乞尊處借輪幫拖。倭船游弋,窺探海防均要。昨奉電旨,總查大沽至山海關防營,火車往來甚捷,擬派三四營爲游擊之師,晝夜巡哨,密防勤探無疏懈。澂。江。

一三一

湖北

制臺張: 奥國現成小口徑精槍每桿帶子壹千,議定實銀六十四兩,包運大沽,封河前趕到,共有八千桿。敝處奏撥部餉衹可購六千,多定二千,應否留歸鐵營?需銀十二萬八千,由尊處奏請部撥必允,否則分與北洋,乞電復。澂。陽。

鄂電乞飭發,想香帥必以爲然也。

一三二

湖北

制臺張: 鐵營不知何人所奏,湘、鄂合一軍,固所願也。尊處電奏,當邀俞允。鄂防如須募補,此餉應請部撥,余鎮添募之營,應領部餉。昨有電旨云,應需餉由湖北籌撥,當係籌墊。澂。微。

一三三

大兄大人如晤:

昨晚訥士到湘,詢悉起居安善,深慰下懷。帶到初五日電示,擬以翼燕爲兼祧承重孫,繼本孝之後,至以爲感。此時訃聞、謝帖均不必改,俟靈柩回蘇安葬時再行成服,乞酌行至。承蔭一節,擬托郋亭代辦,俟及歲時,再行赴考可也。此間定於十四日開弔一日,本擬移柩又一村暫停。現與訥士商酌,終七出殯,至西門外上船,即由訥士伴送回蘇。六月初十前即可抵里,届時入城約弔,如何禮節,但須簡便,不必過費也。任昂千回蘇,想必來見,乞屬僕人將後樓所存箱件酌取十餘種交其帶湘。手泐,敬叩福安。弟大澂頓首。五月初十日。

運齋病體如何?天津有無來信?時以爲念。

輓聯録呈一覽:

共貧賤患難三十餘年,依然荆布遺風,并代我事親嫁女;

經鞅掌馳驅萬數千里,豈意湖湘同棹,竟與君死别生離。

一三四

大兄大人如晤:

初十日泐布一緘,交輪船帶至漢口轉寄,想已達覽。弟聞倭允退還遼東割地,前次議約,諒須更换。李經芳既往臺灣,合肥相國又乞病假,朝廷必將另派大員更議。小邨已准開缺,樵野未必肯任其事,弟實不願與聞和議。望前請假一月,勞頓日久,亦須休養生息也。十四日約弔一日,擬終七出殯,雇船送至漢口,可趁招商局輪船至滬。屬茶邨與訥士同行,大可放心也。厚甫因店事暫回料理,弟爲函致佑之,能借數百金,事或易了。手泐,敬叩福安。弟期大澂頓首。五月十六日。

吴湖帆: 乙未五月十六日湘撫署中,正中日和議時。李經芳爲文忠長子。小邨爲邵友濂,浙江餘姚人,甲午爲臺灣巡撫。樵野爲張蔭桓,廣東南海人,後官吏部右侍郎。庚子被拳匪,充戍新疆,誣以通俄,被誅。和議成,復原官。著作甚多。

一三五

大兄大人如晤:

訥士回蘇,想初六、七必可到,何時開弔,想月内必可送柩至觀音山矣。弟致萊臣一書,内有書畫單,弟思古畫文玩皆身外之物,不如做些好事積德,以貽子孫。湘中五月無雨,步禱半月不應,旱象已成,弟勸鄉民掘井,每口津貼錢二串。又直隸水災,捐銀五百兩,望屬萊臣匯銀四千,以資應用。手泐,敬請福安。弟期大澂頓首。閏月十五日。

書畫隨後再寄,如不願留,即作暫抵亦可。

吴湖帆: 乙未閏五月十五日湘撫署中。十三日奉命開缺。

一三六

訥士賢姪如晤:

龐萊臣處有寄湘之款劃出五百兩,留存吾姪處。今年興仁會摺再爲擴充二三十分,雖係小善,於窮親戚不無裨益也。即頌侍祺。愚叔愙齋手泐。閏五月望日。

乞告卓臣知之,恤嫠仍歸卓臣經理。

一三七

大兄大人如晤:

自前月下旬禱雨起,每日步禱兩次,又親至鄉間迎接(陶、李)真人神像進城,亢旱將成,心甚焦灼。直至十七始得透雨,二十以後連降甘霖,尚可保七八成年歲。忽聞開缺之信,鄉民心甚不平,有攀轅卧轍之意,行止皆天,弟信之甚篤也。手泐,敬請福安。弟期大澂頓首。閏五月廿八日。

吴湖帆: 乙未閏五月廿八日湘省禱雨時。

一三八

大兄大人如晤:

月朔家人苗福等來湘,任昂千亦於是日始到,接誦手書,知葬期定於八月十二日,届時如已交卸,當即請假回里,親自料理一切。但恐静山遲遲,我行未必能早來耳。湘人因求雨之誠,轉歉爲豐,紛紛送牌送匾,無日無之,匾懸十四塊,鄉間尚未送到大約有三十餘匾、三十餘傘、一二百對牌,卻之不可,禁之不能,不但湘省所未有,他省亦未見未聞。吾吴惟湯文正、張清恪解任之時,萬民如此感戴,不意弟撫湘三載,而士民之愛我敬我至於泣下,可見天下皆好百姓,衹要官有良心,安見民無良心乎!此皆開缺之旨激動之。前月有萬餘人至藩、臬兩署遞呈請留,並聞有至湖北譚敬帥處請其轉奏者,去留固不可挽回,人心如此,都下必已聞之矣。郋亭來書,聞此次風波因高燮曾一片而起,亦不知其所劾者何事,總之天心别有屬意,塞翁失馬,弟亦絶不介意也。弟婦墓誌銘已脱稿,惟岳家兩代一時忘其名,乞向崧孫一問,即行示知。衹須交信局寄來,十餘日必到,擬在湘中刻好寄回也。蔭生即由弟處自行咨部(填年五歲,須二十方可考蔭)。手泐,敬請台安。弟期大澂頓首。六月十三日。

如已由本籍遞呈,乞將年歲一改,如未呈請,省一週折也。

吴湖帆: 乙未六月十三日。静山爲德壽,滿洲廂黄旗,舉人,接署湖南巡撫。藩、臬兩司時爲但湘良、王廉。

一三九

大兄大人如晤:

六月廿七日接奉十五日手書,并萊臣所寄蘇漕平銀二千兩,當先付收條一紙,初二日續接手書,謹悉一一。弟擬俟交卸後,先請修墓假一月,到家稍作盤桓,再行乞病,如聖恩不許歸田,或有新綸特簡,恐未必能優游林下,想造物别有位置,不任安閒。静翁月内到湘,弟當趕於八月初十前到家,倘能在蘇度歲,暫作閒雲野鶴,亦一樂也。近日飯量頓增,頗覺心廣體胖,殊堪自笑,蓋無思無慮,一切置之度外,大有令尹子風度。而士民之去思多在愚夫愚婦之口碑,湘人自謂數十年來未見民情有如此感戴者,可見三代下直道猶存。弟之撫湘三年,苦心孤詣,不枉費此精神也。葆田已到,趕辦銷册,了此一事。手泐,敬請福安。弟期大澂頓首。七月八日。

萊臣處畫軸到蘇再行檢交。

一四〇

大兄大人如晤:

本擬初三日交卸啓程,可趕初十前到家,不意德静翁調補江西,陳右銘到湘尚早,瓜代之期,大約在九月杪矣。湘中士民歡聲雷動,願弟多留一兩月,稍慰攀轅覆轍之思,四鄉婦孺皆以弟之去留爲歡戚,萬口同聲,湘人亦自謂從來未有如此感戴者。聞有八人赴鄂遞稟面見譚敬帥,求其入告,四人以川資不繼而歸,尚有四人至今在鄂静候消息。敬帥允必將民情上達天聽,湘人之好事如此,並不知其姓名,亦非有受恩知己之感也。今敬帥已奉電旨,有交查案件,不知言官所劾何事,或可藉此一爲剖白,當不致黑白混淆也。弟居官一日,當盡一日之心,凡事聼之天命而已,出處進退不由自主,無病而引疾,亦可不必,惟學令尹子文之無喜無愠耳。内人葬事不能親自料理,深以爲歉。特遣許鋐將墓誌石送歸,僅拓百數十分,如須多拓一二百紙,暫不深埋,亦無不可。字仿隋刻,尚無館閣氣也。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八月初二日。

外墓誌拓本五十分。

吴湖帆: 光緒廿一年乙未八月湘撫卸任時。是年閏五月十三日開缺,來京另候簡用。譚敬帥爲譚繼洵,字敬甫,湖南瀏陽人,時爲湖北巡撫,兼署湖廣總督,譚嗣同之父。陳右銘名寶箴,江西義寧人,舉人,接任湘撫。

韓太夫人像已屬琴涵臨出一本,交許鋐帶回。其臨本乞交訥士代爲付裝,留在家中可也。部章推廣捐例,一品大員可貤封高祖父母,照常例加一倍捐。今年如有簡擢之命,擬爲石齋公請封,所費不過六百餘金,此一時之曠典,向來所無也。弟又啓。

一四一

訥士大姪如晤:

擬送龐萊臣四王、惲、吴二十軸,兹交許鋐帶去十軸,其餘在家者乞爲檢齊,一并送去。前寄到二竿,已收用。如有續交之款,乞留蘇用(葬費即在此款内動用),不必匯湘也。手泐,即問侍祺。愙齋手泐。八月初二日。

吴湖帆: 乙未八月初二日。附上函。四王、吴、惲軸二十幀附後。

○王煙客 絹本山水軸

王煙客 金箋山水軸(在家)

又 設色山水軸(在家)

○王廉州 仿巨然大障

○又 仿范華原立軸

王廉州 仿黄鶴山樵萬松蕭寺圖(在家)

王麓台 水墨山水二軸(一軸維揚道中作、一軸七十三歲作)(在家)

○設色山水一軸

○王石谷 松石立軸

○送暘谷山水軸

仿李營邱(在家)

○又 仿癡翁夏山圖

○寫蘇子美詩意

○惲南田 秋水征颿

○又 梅花竹石

惲南田 仿黄鶴山樵玉山草堂圖(在家)

吴漁山 湖山春曉圖(在家)

吴漁山 爲雨公作山水軸(在家)

吴漁山山水軸(蘇鄰題簽,在家)

吴漁山五軸均未帶來。送去十軸,皆有圈,未圈者在家。

一四二

大兄大人如晤:

初十日接閲漢口電報,有初三日諭旨一道,右銘中丞月内必可到湘,弟亦不必請假(托疾引退,究非大臣所宜)。上意不欲令其在京供職,又恐到京久候,一時無缺可簡,此聖恩體恤下情之意。時艱如此,不易抽簪,若能就此息肩,亦生平之幸事也。湘中士民去後之思,擬之趙恭毅、駱文忠,近數十年督撫解任無此盛事,亦不負弟三載之苦心也。仲英丁艱,已送奠分五十金。手此,敬問加餐。弟期大澂頓首。九月十三日。

任昂千今無缺可委,沅州委連守署事,係翰林出身,非他人可比。

吴湖帆: 乙未九月十三日。十月十二日交卸啓程回籍,廿七日到滬,即行回蘇。

一四三 戊戌十通 正月

大兄大人尊前:

廿二六下鐘開行,昨日午前抵滬,暫住春華祥葉雲翁處。肖韻亦於昨日到此,今晨來晤。頃拜蔡和翁,言及書院本有一小寓,在喬家浜之北面,名時家橋,離院不及半里,今日往看,約有十餘間,可以夠住,家具均有,現有肄業諸生家眷借住,即日搬空。望屬陳妾於月初雇船來滬,弟當遣邢貴回家迎接也。洋椅二只,忘記帶來,即屬帶下,房内桌上有《四書反身録》一部,亦屬帶來。弟每夜小便七八次,僕人多熟睡,自己起來,夜壺每倒翻於地,深不方便也。手此,即請福安。弟澂頓首。廿四日。

一四四

大兄大人尊前:

廿八日接奉手書,敬聆一切。賤恙已愈,館菜不喫,昨已喫飯,晚間仍煮黄米稀飯而已。弟擬於初八日搬進時家橋公館,家眷來此,先在騰鳳里沈宅借住幾天。閏三月底一定回蘇,過四月初八後再來也。符卿叔來信,云曹紫荃病故浙垣,貧無以斂,奇苦萬狀,已爲函懇穀翁噓拂矣。手泐布復,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廿九日。

一四五

大兄大人如晤:

前日曾復一緘,諒邀鑒及。昨日傍晚時有長江輪船抵埠,五女已到,即搬至沈太太處。今早已見,初八同至城内小住乙兩日,再令僱船回蘇宅。此次言明多住三四月,可在蘇過夏,再行回鄂。香翁令郎及六少奶奶同船,至鎮江起陸進京矣。惟六少奶奶在船上出天痧甚重,痧尚未回,帶之起陸,不能避風静養,甚不放心也。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二月朔日。

一四六

大兄大人尊前:

今日八點鐘厚甫來寓,船到甚速。家眷暫住騰鳳里沈宅,擬於初八搬進城内時家橋。明日五女擬即回蘇,看張二太太之病,大約初五可到也。手此布聞,即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初三日。大嫂大人前叩安。

一四七

大兄大人如晤:

初八日開館後,從未出城拜客。院中肄業有舉人九人,近已陸續進京。芳臣叔亦於前日北上矣。每月課卷約有五六十本,至多亦不及百本,從前住院諸生各有讀書日記、行事日記二册,五日一呈山長,久已廢弛,現令仍復舊章。諸生中有六旬、七旬外者,在院已三十餘年,蘇地亦有數人。距公館不及半里,辰出酉歸,轎錢二百文,出城一次則甚費,故輕易不出城,以此爲隱居求志也。厚甫送學臺再來不遲。劉書圃前送牛乳數罐,在中間書屋,尚未開箱,如無用,交厚甫帶來。又有漉水沙罐,似在帳房後身,亦托厚甫帶來,此間一席,藉以養病,甚好。《申報》所紀和事一則,係屬謡言,弟豈好干預外事耶。十日中或閒一兩日不去,本月課卷須二十後始齊也。仲山入政府,曾作一書賀之矣。手泐,即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十七日。

大嫂大人前請安,二官出痧,想已回矣,念念。

吴湖帆: 光緒廿四年在上海龍門書院時。二月十七日。

一四八

大兄大人如晤:

昨寄一緘,想已鑒及。王鴻翥藥鋪有大活絡丸甚好,乞代購二丸帶來。此間有人試過,甚爲靈驗。小活絡丸不如大活絡丸之靈也。或交信局寄下亦可。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十八日。

如寫信面,須寫亭子橋,因時家橋不易問也。

一四九

大兄大人如手:

昨日朱厚甫到申,所寄大活絡丸二顆、牛奶一箱及漉水壺均已收到。憩棠二叔亦於昨午到來,知屈吉士將赴婁縣之任,大約崧孫今日可到。越衢亦於昨日過申,二小姐留住公館,甚盼五小姐來滬一敍,特遣張清元回蘇迎接也。此間静如鄉居,平日亦不出城拜客,院中課卷不過七十餘本,每月課期逢十三閲卷,亦不費力也。德國親王尚未到。俟禮物售去,弟當以七八百金爲昭信股票之用,想紳士均不能免也。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二月廿七日。

念劬今日回申,初十前到蘇展墓。

一五〇

訥士老賢姪足下:

前接手書,領悉壹是。“壽”字底稿並未帶來,記得在地板房書本上,前有襍録各種,如招不着,吾姪處有無底本,乞代録一紙寄下爲感。觀瀾前有書來,爲將伯之呼,奈此間脩脯幾有入不敷出之慮,兼之安圃同年今年言明不送,又少一款。寄去洋蚨五十元,以三十元交觀瀾,聊盡存心。以十六送衛道觀前祝姑奶奶,近以喪女有書來告苦也。其餘四元,飭人送富仁坊巷胡宅,或交三太太飭人送去亦可,每節有此,似不可缺耳。厚甫何日來此?卷子已齊,待其襄校耳。手泐,敬賀午禧,並頌侍福。愚大澂頓首。五月初三日。

大兄、大嫂大人前叩賀節禧,敬請福安。

一五一

大兄大人尊前:

聞貴體偶爾違和,想服陸方石藥當即霍然矣。上海有燕窩糖精,常服能化痰補肺生津液,似於貴體甚屬,或用開水沖服,或隨意當小喫,其味甘香可愛。兹托厚甫帶上一匣,乞試服之,如可生津補肺,隨後陸續寄上可也。今日德藩到滬,尚未登岸。手泐,敬請福安。弟大澂頓首。廿六日。

一五二

大兄大人尊前:

連日感冒暑熱,患河魚之疾,不能行動。六月朔日,爲郋亭花甲誕辰,不能回蘇叩祝,特遣張清元賫去刻絲壽幛一盒、泥金壽屏六幅、金脮二肘、官燕二盒,聊申祝敬,即飭張戈什送去。日内令書院内黄、唐二生診脈,方亦平穩,去暑去濕,覺賤恙亦較輕也。天氣炎熱,伏望珍重起居爲要。手此,敬叩福安,伏祈鑒察。弟大澂頓首。五月廿八日。

七小姐已於昨日丑刻得一男,平安之至。

吴湖帆: 以上十通皆光緒廿四年在上海龍門書院主講時,以經中風後,手震顫矣。

猜你喜欢
吴湖帆福安大人
张福安作品
吴湖帆《谢朓青山李白楼》
大人都不知道的事
让我们学着长成一个大人
假如我是大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深入基层情系老区——福建省老促会到寿宁、福安开展迎“七一”系列活动
福安花猪及福安野花猪开发利用前景
吴湖帆鉴藏古代书画专题(下)
一觉醒来给你大人级卷发
吴湖帆黄宾虹两大山水巨匠力作领衔诚轩春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