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市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倾向的调查分析及社会支持系统

2018-01-23 00:27梁启勇苏冠环陈梓朗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33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梁启勇+苏冠环+陈梓朗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罗定市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倾向,并根据调查结果构建社会支持系统,以期尽早解除此类患者的自杀意识,改善心理健康。方法:从罗定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记录在案的患者中筛选出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调查分析。将所有入选病例采用《自杀态度调查问卷》对患者开展调查,统计调查结果,并根据结果制定医院-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支持系统对存在有自杀倾向的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300例女性精神分裂疾病患者中,存在自杀倾向的患者127例,占比高达42.33%。全部患者在研究后其社会支持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研究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0例患者研究后生命质量量表各条目评分均显著高于研究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帮助存在自杀倾向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改善生活质量,预防以及消除患者自杀倾向,提高其生命质量,进一步降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率和死亡率,值得臨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 自杀倾向; 社会支持系统; 精神分裂症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suicidal tendency in female schizophrenia patients in Luoding city,establish the social support system, remove their consciousness of committing suicide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improve their psychological health conditions.Method:300 femal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Luoding City were reviewed.The Suicide Attitude Questionnaire was delivered,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the hospital-family-society support system was established;the final application value was observed.Result:There were 127 cases of suicidal ideation in 300 femal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accounting for 42.33%.The social support dimension scores of all patients after the stud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study,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scores of each item of quality of life scale in 300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study,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o construct perfect social support system to help women there is suicidal schizophrenic patien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prevention and elimination of suicidal patients,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to further reduce the suicide rate and mortality rate of female schizophrenia patients,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Suicidal tendency; Social support system; Schizophrenia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Luoding City,Luoding 5272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33.016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作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病因未明,多发生在青壮年,以感觉、情感、行为以及思维障碍、精神活动不协调等为主要临床症状[1]。一般情况下,精神分裂症患者智能基本正常并且意识也清楚[2],但是大多病例可随着疾病发展逐渐出现认知功能损害[3]。临床长期跟踪随访调查显示,精神分裂症病程漫长,大多呈现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甚至有部分治疗不及时的患者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恶化[4-5]。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自杀行为作为一种高危因素,始终贯穿于患者治疗过程中,不仅给其心理和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照护者或者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6]。

社会支持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社团等个人或组织所给予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援[7]。社会支持具有缓解压力和直接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的作用,进而提高生活质量[8]。

近几年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加,许多女性不得不同时扮演多种社会角色,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均不断升高,使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其中有部分病情严重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甚至不能怀孕[9],给其精神及心理健康均造成严重的打击。目前国内外关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倾向调查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研究更为鲜有报道。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罗定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收入的3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纳入标准:女性。排除标准:(1)合并有其他类型精神科疾病者;(2)存在脏器功能不全者;(3)存在严重内科系统性疾病者;(4)存在严重创伤性疾病者。患者年龄18~56岁,平均(32.4±10.6)岁。本人或家属自愿签署同意书,且该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要求。

1.2 方法

1.2.1 自杀倾向调查 采用《自杀态度调查问卷》对所有病例自杀倾向展开调查,其中《自杀态度调查问卷》共分为29个条目,可将其归属于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共9个条目)、对自杀者的态度(共10个条目)、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共5个条目)、对安乐死的态度4个维度(共5个条目),每个项目共4个梯度,每个条目评分分别为1~5分,结果评分越低则说明自杀倾向越明显。根据调查结果将每个条目平均分≤3.5分者认为存在有自杀倾向,针对此类患者再调查其性格、心理状态、临床症状、病程等特征进行调查分析。

1.2.2 治疗与疏导 给予患者常规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疏导。

1.2.3 社会支持系统构建与应用 依据调查结果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支持系统,其包括:(1)家庭支持,医务人员需要鼓励患者家属给予存在有自杀倾向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温暖的陪伴和照护,从行动上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并尽可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应当促使家庭成员对此类患者加强照顾和监护,避免其独自一人行动,尤其是外出、爬高等;(2)医院支持,应当建立健全此类患者的保护方法,将临床照护方法系统化,并且尽量给予精细化、优质化的护理干预,还应当通过护理技巧给予患者个体化干预,尽量早日介入自杀倾向的形成原因,帮助患者保持基本痊愈的状态;(3)社会支持,通过本次项目研究结果呼吁社会相关人员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加强关注,鼓励志愿者向患者献爱心,使其能够感受到人间的真情和真爱,促进心理和意识恢复健康状态。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要求具有自杀倾向患者家庭和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精神科基础理论知识,能识别患者自杀企图的症状特征,善于观察病情的细微变化,以及早期识别自杀行为的先兆,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同时需要注意即使恢复期也可能出现自杀行为,做好恢复期患者的预防工作;另外,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标准健康教育宣教,让其掌握疾病临床症状、治疗即护理要点、预防复发的有效措施,并进行突发事件应对教导,同时培养患者及其家属服药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记录患者一般资料、《自杀态度调查问卷》调查结果,以及研究前后的《社会支持量表》调查结果、《简易生命质量量表》调查结果。(1)社会支持量表:共有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评分越高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2)简易生命质量量表:共包含6个条目,分别评估研究对象的身体、心理、经济、工作或学习状况、与家人关系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答案分5个等级:非常差、差、一般、好和非常好,分别对应1~5分。得分越高,生命质量越高。为了将量表总分转换成分,进行了下述換算:量表总分=[(各个项目得分之和-5)/25]×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字2/Z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精神分裂患者一般资料 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2.2 自杀倾向调查 在300例患者中,存在自杀倾向的患者127例(42.33%),命名为有自杀倾向组,无自杀倾向患者173例(57.67%),命名为无自杀倾向组,见表2。

2.3 患者参与研究前后生命质量条目评分及总分情况对比 300例患者研究后生命质量量表各条目评分均显著高于研究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患者参与研究前后社会支持情况比较 全部患者在研究后其社会支持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研究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自杀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病[10],其发生有着很复杂的病因,例如社会、家属、经济、生活等[11]。自杀倾向既是一种病理状态[12],又是一种不良的社会现象。据文献[13-14]统计,在所有存在有自杀行为的人群中精神疾病患者的构成比大约为30%,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也占据较高的比例[15]。另有国外调查资料显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大约有50%的人群均存在有自杀行为[16],而有自杀倾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构成比更高,在此类人群中,由自杀行为导致的死亡率构成比为10%~15%[17-18],远高于一般人群,给患者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打击和痛苦,甚至有可能会令家属陷于无尽的自责中[19]。因此,自杀倾向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危害严重,而唯有明确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自杀倾向的成因,才能更好地实施临床干预[20]。本研究显示,300例女性精神分裂疾病患者中,存在自杀倾向的患者127例,占比高达42.33%,说明目前临床上对于女性精神分裂疾病患者存在自杀倾向的数量越来越多,需要临床工作者在治疗的同时进行有效的自杀行为介入或预防;全部患者在研究后其社会支持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研究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科学合理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评分;300例患者研究后生命质量量表各条目评分均显著高于研究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科学合理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保障女性精神分裂患者病情的稳定性,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帮助存在自杀倾向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改善生活质量,预防以及消除患者自杀倾向,提高其生命质量,进一步降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率和死亡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endprint

参考文献

[1]王勋,马宁,张五芳,等.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评价方法(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1):45-50.

[2]刘永桥,宓为峰,王晓志,等.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30(6):505-507.

[3]郑敏婕,蒲城城,于欣,等.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心理推测能力受损相关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6,49(6):378-383.

[4]刘辉,刘珊珊,贾竑晓,等.首发精神分裂症未治疗时间的变化及相关因素[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6,37(2):168-171.

[5]沈聃琳,胡峻梅,邱昌建,等.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结构脑影像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5,24(9):857-860.

[6]刘平,陈登国.2005~2014年重庆市江北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费用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16):2252-2254.

[7]郑文静,邹义壮,陈楠,等.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前瞻性记忆的损伤阶段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7):499-505.

[8]冯辉,陈玉明,庄晓伟,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8):968-972.

[9]郭素芹,朱俊敬,邵荣荣,等.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前社会能力及行为特征与病后颅脑结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6):445-451.

[10]龙艳,王丹励.生活社会技能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25(18):2963-2964,2965.

[11]陆慧芳,金国英,陈丽丽,等.全程系统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7):506-508.

[12]权文香,董问天,田菊,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完成言语流畅性任务时前额叶脑血流变化[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5):344-348.

[13]陈霞,李新琳,何碧辉.新疆维吾尔族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5,25(6):397-399.

[14]丁春红.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自伤行为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8):212-213.

[15]宋名扬,张启文,黄胜.等.急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照料者自杀意念及相关影响因素[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5):137-140.

[16]樊淑洁,刘小娟.拓展式风险管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防范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9):1319-1321.

[17] Somasundaram O,Tejus Murthy A G,Raghavan D V.Jainism-Its relevance to psychiatric practice;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practice of Sallekhana[J].Indian J Psychiatry,2016,58(4):471-474.

[18] Hettige N C,Bani-Fatemi A,Kennedy J L,et al.Assessing the risk for suicide in schizophrenia according to migration,ethnicity and geographical ancestry[J].BMC Psychiatry,2017,17(1):63.

[19]朱宏偉,施永斌.精神病人自杀死亡调查分析[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7,4(2):49-50.

[20]胡斌,张必然,邹媛,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危害行为的调查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13,26(5):384-385.

(收稿日期:2017-09-04) (本文编辑:张爽)endprint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
心理护理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精神分裂症实施延续健康护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精神分裂症病例积极心理护理应用研究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关于精神分裂症,你该知道的二三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