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琵琶曲《十面埋伏》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

2018-01-24 12:04刘馨远
黄河之声 2018年20期
关键词:琵琶曲小段垓下

刘馨远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

一、《十面埋伏》曲子历史背景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琵琶大套武曲,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它是以刘邦和项羽决战垓下为创作背景。据史料记载,公元202年,汉高祖刘邦与楚霸王项羽在中原争霸时,汉高祖刘邦听取麾下谋士韩信的策略在垓下埋伏大量士兵,引项羽入埋。后汉军谋士张良又献良策,让会讲楚语的士兵日日高声歌唱楚国国歌,引得楚士兵黯然伤神,愈发思念家乡,导致楚军士兵军心涣散。楚霸王项羽在听闻歌曲又看到眼前的此情此景时,心中激情斗志也愈发消沉。最后楚霸王项羽的爱妻虞姬自尽,他难以压制心中的悲愤,无奈愤然割刎。汉高祖刘邦也获得胜利并统一华夏,建立了西汉王朝。著名的琵琶曲《十面埋伏》便是以这段历史背景创作并广为流传至今。

二、《十面埋伏》的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

传统的琵琶曲中,按分类依据的不同,有多种分类。根据乐曲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以将琵琶曲分“文曲”和“武曲”两大类。文曲一般旋律优美婉转,多偏描述自然风光或抒情方面,在演奏过程中多用揉弦、拉弦或者泛音。武曲则在旋律曲调上激扬顿挫、气势雄宏,多偏向表现战斗史实或现实的故事情节,具有叙事性和写实性。在演奏过程中多运用大幅度、强力度的扫拂、绞弦等演奏手法。《十面埋伏》可谓是琵琶曲经典中的经典武曲体裁。因此在演奏时要十分注意武曲的演奏技巧。而时至今日流传的版本有很多,但最为经典的还属1975年刘德海先生的演奏谱。在此,以刘德海老师版本的《十面埋伏》进行详细的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分析。

该曲谱详细的将全曲分成三大部分,分别是准备、交战和凯旋。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两军交战前的部署准备,描绘一组强兵猛将、气势磅礴的雄壮场面。这部分一共包含了四小段,分别是“列营”、“擂鼓”、“号角”、“吹打”。在这四小段中,先以一段“拂轮”和“扫拂”拉开整首曲子的演奏。随后,又用丰富变化的节奏、“拉弦”和“泛音”的独特声音立刻就给观众带入紧张慌乱的情绪内,让观众从听觉上感受到战争将要一触即发。因此,要想表达第一部分中紧张、焦虑的心境,在演奏技法上应该注意“扫拂”要用“急扫”,大臂放松,小臂夹紧,利用手腕强有劲扫弦。以此同时,在演奏第一部分时还要注意重音和渐强渐弱的运用。

在第一部分的四小段中,以“吹打”为一界限可将第一部分成两小部分来分析。“吹打”之前的三小段是紧张刺激的,号角声、炮火声、马蹄声丰富多彩。而在“吹打”这一段中,“轮指”和“挑轮”的演奏指法使整首曲子营造的气氛突然安静下来,让观众从紧张慌乱的情绪中得到缓解。“长轮”经常可以表现乐曲中的优美。在这段里,“长轮”主要模仿的是古代军营中的军乐,表现的是军队昂首阔步,迈着整齐的步伐不断前进的情景。

第二部分:是整首乐曲的中心,详细的描绘了汉高祖刘备和楚霸王项羽两军交战时战场上的殊死决战、刀光剑影。从“走队”开始,用“折分”演奏指法来表现军队浩浩荡荡,熟练变换队形的情景。到“埋伏”中用散板拍子,节奏一张一弛,“泛音”、“滚奏”演奏技巧表现汉军夜幕笼罩下,暗设伏兵的情景,宛如暴风雨前的宁静。在接下来的“小战”中,运用刹弦发出金属质感的声音,犹如刀枪剑戈撞击来刻画两军交战士兵奋勇向前、冲锋陷阵的景象。“小战”后的“潇声”就像是汉兵歌唱的楚歌,虞姬用生命和鲜血拔剑起舞的换歌,深入人心,令人感到凄凉。因此在这段中运用了文曲技法“揉弦”、“轮指”和扣人心弦的“绞弦”。随后,在楚军士兵被这四面楚歌引得黯然伤魂时,汉军奋勇前进,誓要一举拿下楚军,用强有力的拉弦、双弦并推“扫弦”、“轮指”来还原战场上此起彼伏的号角声、马嘶声、喊杀声,刻画了金戈铁马、浴血奋战的场景。节奏上,愈来愈急切、愈来愈强烈生动的诠释了士兵对胜利的渴望和两军誓要决一死战的心境。这就是整首曲子亮点“呐喊”。在这一段中,刘德海老师在演奏时还运用了“揉弦”使战场上千军万马、厮杀打拼的乐感中带有少许的凄凉,因此“呐喊”这段栩栩如生的表现了两军交战的激烈和战场上死伤惨重的凄凉。

第三部分:用节奏平缓,旋律轻快且相互呼应的方式结尾。在小段“长轮”和八分“扫弦”后“刹弦”结束。为垓下之战的史实作了总结。成王败寇,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汉高祖刘备凯旋而归。

三、结语

《十面埋伏》以其完整的结构,高昂奔放的情绪和嘹亮的音色,通过音乐叙事的手法将楚汉垓下决战描写的淋淋尽致,也被捧为琵琶曲中的经典。欣赏和学习这首曲子时,需要从音乐特性和感情表达两方面入手,配合琵琶曲演奏技巧的指法、动作、呼吸,才可将这首经典之作的魅力表现出来,进而演奏出较完美的琵琶作品。■

猜你喜欢
琵琶曲小段垓下
琵琶曲《天鹅》及其演奏技术研究
楚汉之争最后四个月大致情节梳理(上)
汪苏泷发布新单曲《小段》
入戏太深
垓 下
三首琵琶名作的女性形象塑造探究
琵琶协奏曲《春秋》的演奏与创作探究
琵琶协奏曲《春秋》的演奏与创作之探究
爱的抉择
再不舍,到站了就要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