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2018年高校图书馆发展大趋势》解读与思考

2018-01-24 19:04高大伟许丽丽黑龙江大学图书馆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图书馆建设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馆藏图书馆

高大伟 许丽丽 (黑龙江大学图书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1 引 言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简称ACRL)下属的研究、规划与评估委员会(Research Planning and Review Committee)负责对高校图书馆、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持续跟踪和扫描,并确定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要趋势。2010年以来,该委员会每两年发布一次《高校图书馆发展大趋势》报告,对影响高校图书馆及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美国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规划和定位提供支持[1]。2018年6月,该委员会发布了《2018年高校图书馆发展大趋势》[2]。

虽然中美高校图书馆发展状况不尽相同,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影响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各种因素正日趋同化。ACRL《高校图书馆发展大趋势》报告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已引起国内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谷秀洁[3]、闫娜[4]、王春生[5]分别对2010、2012、2014年的报告内容加以解读,徐路在对2010至2016年4份报告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解读了2016年的报告内容,并提出了相应发展建议[6]。笔者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2018年高校图书馆发展大趋势》进行解读,并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2 内容解读

《2018年高校图书馆发展大趋势》报告共提出9项发展趋势,涉及高校图书馆管理、资源建设和服务的各个方面,具体包括:出版商和供应商环境,虚假新闻与信息素养,图书馆项目管理方法,负担得起的教材与开放教育资源,学习分析、数据收集和伦理问题,研究数据集采购、文本挖掘和数据科学,馆藏采购模式的发展,开放获取馆藏发展政策和资助计划,传承纸本馆藏。

2.1 出版商和供应商环境(Publisher and vendor landscape)

出版商和供应商正超越传统的学术传播功能,深入到知识发现、创造和传播的整个过程。2017年8月,爱思唯尔(Elsevier)购买了机构仓储和出版平台Bepress。最近,数字科学(Digital Science)宣布推出新的信息发现和分析工具Dimensions,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则购买了同行评审平台Publons和科研文献获取平台Kopernio。这些大型出版商和供应商越来越关注学术基础设施和学术交流诸要素,正转变为全方位的服务提供者。在未来几年,这些变化会给小型出版商、独立的服务提供者和高校图书馆带来重大影响。

为促进学术生态系统持续发展,欧洲的一些机构正积极与出版商谈判,推动学术成果的开放获取。德国马普学会(Max Planck Society,简称MPG)发起了“开放获取2020”(Open Access 2020,简称 OA2020)计划[7],尝试改变学术出版的支付模式。这些趋势将对馆藏预算和订阅费用产生很大影响。

为简化对订购内容的访问步骤,出版商、图书馆员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合作开展了RA21(Resource Access for the 21st Century)计划[8],Highwire 出版社与谷歌学术(Google Scholar)合作开发了 CASA(Campus-Activated Subscriber Access,校园激活用户访问)系统[9]。这些合作项目建立了用户联合身份认证系统,不需IP认证和代理服务器,用户只需登录一次就能够被所有参与平台识别。联合身份认证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还面临着隐私保护等问题,促进资源发现与获取仍然是图书馆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2 虚假新闻与信息素养(Fake news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虚假新闻并非一种新现象,但已被证明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在2016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虚假新闻就产生了很大影响。图书馆界积极回应虚假新闻问题,将其定义为蓄意发布假信息,通过吸引公众注意或以煽动性的内容来广泛传播和影响他人,而提升信息素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判断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对此,国际图联(IFLA)发布了“如何发现虚假新闻”作为指导[10]。

虚假新闻引发了人们对资源评价和信息可信度这一传统问题的关注。信息可信度和抵制虚假新闻成为图书馆界研究项目和专业期刊探讨的主题。高校图书馆员就如何打击虚假新闻和提升信息素养举办了多次讲座,并编制了相关指南。图书馆还应注意到虚假新闻的复杂性和信息素养抵制虚假新闻的有限性。因为人们对虚假新闻的接受与否,还与自身信念和价值观有关。图书馆员应与高校关注该问题的组织或个人积极开展合作。

2.3 图书馆项目管理方法(Project management approaches in libraries)

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渐进的、基于团队的方法,在处理大型数字化项目时,能够使图书馆更高效地确定人员配置模式,以及馆藏和预算的优先顺序。项目管理方法已被很多高校图书馆运用于日常工作中,尤其是运用于高校图书馆单独或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展的学术数字化项目中。项目管理方法和工具在不断发展之中。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图书馆采用敏捷项目管理方法,来提供数字对象和馆藏[11]。迭代过程的文档和可视化,已由叙述文本、甘特图等发展为更强大的协作软件和应用程序,能够在多个用户和合作伙伴之间共享。

随着对项目管理知识和技能需求的不断增长,许多受过传统图书馆和信息科学教育的专业人员发现其需要额外的课程来学习项目管理。恩波利亚州立大学信息管理学教授James H. Walther在所讲授的研究生课程中整合了项目管理内容,并建议在图书馆和信息科学教育中推广该方法[12]。Brett D. Currier等指出:随着越来越多地参与数字人文项目,图书馆员需要有更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应将自身定位为项目的合作者,而不只是服务的提供者[13]。

2.4 负担得起的教材与开放教育资源(Textbook affordability and OER)

开放教育资源(OER)可以替代传统教材,降低高等教育成本,已成为课程开发的新方向,其重要性日益显现。教师采用开放教育资源,面临着资源查找困难、学科领域资源缺乏、资源质量及内容更新等挑战。图书馆员可借此机会与教师合作,开展OER的发现、推广和保存。

具体而言,图书馆员在了解课程需求的基础上,可以帮助教师确定OER的可用性、评估OER的质量,并将相应资源添加到课程管理系统(CMS)中。图书馆员可以采取奖励措施推动教师采用OER,也可以协助OER的开发和出版。很多图书馆还促进电子书在教学上的利用,为教师提供指定教材的电子版,或者可选用的电子书书目。此外,出版商的产品和CMS平台也为图书馆与教师合作创造了机会。例如,EBSCO推出了课程构建器(Curriculum Builder),与Blackboard课程平台实现整合,教师可以在Blackboard平台上搜索EBSCO数据库,并快速创建课程的阅读资源列表[14]。

上述服务是图书馆传统教学参考资源服务的延伸和发展。图书馆利用自身资源,在新的环境下,以新的方式支持教师课程发展,彰显其在教学支持中的作用。

2.5 学习分析、数据收集和伦理问题(Learning analytics, data collection, and ethical concerns)

利用学习分析技术,挖掘和分析学生数据,预测学生成绩并促进其成绩提升,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高校图书馆也尝试采用学习分析技术,证明图书馆资源和服务与学生成绩的联系。很多图书馆员和管理者将学习分析视为一种有效工具,能够使学生和高校取得积极成效,并显示图书馆对高校教学与科研的贡献。ACRL发布了《高校图书馆影响力报告》,倡导图书馆与利益相关者共同开展对学生学习和成功的分析预测[15]。

然而,应用学习分析可能会与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的伦理准则,以及图书馆促进知识自由、保护用户隐私和秘密等职业责任发生重大冲突。关于图书馆发现工具如何获取用户数据、怎样共享、与谁共享的问题,也引起了图书馆员及其他信息专业人员的关注。图书馆试图提供更精准和高效的服务,如改善资源发现界面、促进馆藏利用、开展服务营销,这些都需要深入分析用户数据,同样会与用户隐私保护产生冲突。图书馆必须充分考虑数据整合和保留带来的隐私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实现服务提升与用户隐私保护的平衡。

2.6 研究数据集采购、文本挖掘和数据科学(Research datasets acquisition,text mining, and data science)

随着数据科学的发展和定量研究需求的增长,图书馆正积极进行数据集的采购,数据源已经从文本和数字数据,扩展到多媒体数据、社交媒体数据、超文本及超媒体数据。而数据集的采购和管理面临着多重挑战,主要包括:数据来源分散且采用不同标准,导致数据整合困难;社交媒体数据、企业数据和健康数据包含大量敏感信息,对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共享和处理,需要妥善采用隐私保护技术;在数据获取方面,很多数据集是受版权保护的,合理使用受到限制,而不同供应商提供的数据集有不同的访问方法,有的可能不符合图书馆的需求或技术能力。

图书馆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厘清法律方面的问题,与出版商协商数据的授权许可问题,并建立文本和数据挖掘工具以及图书馆数据资源的相关指南,与技术人员共同提供数字化、数据抽取、数据分析模型设计等服务。在文本和数据挖掘项目结束时,图书馆可以协助研究人员保存数据、编制元数据记录,促进数据的开放获取和再利用。很多机构已经设立了数据科学专业,图书馆员需要学习数据管理、数据获取相关知识及技术,以更好地提供支持服务。专业协会和信息学院应继续加强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培训,使图书馆员能够与用户一起解决大数据问题。

2.7 馆藏采购模式的发展(Collection management acquisition model developments)

需求驱动采购(Demand-Driven Acquisition,简称DDA)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多数出版商改变、限制或取消了短期出借方式,尤其是新出版的图书。这些市场变化以及出版商避免利润损失的措施,已影响到电子书DDA的可持续性和吸引力。对多数图书馆而言,更可行的方案是与现有供应商合作,建立新的电子书DDA项目,取消短期出借方式,支持用户以无数字版权管理(Non-DRM)的方式访问大学出版社的电子书。另外,DDA模式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流媒体视频的采购,以更好满足用户对流媒体内容的需求。

循证采购(Evidence-Based Acquisition,简称EBA)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另一种采购模式。该模式下图书馆要就出版商的书单支付一定的前期费用,然后根据使用量选择约定数量的图书作为永久馆藏。EBA模式对图书馆和出版商都颇具吸引力,但采用该模式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是否需要每年连续购买,取决于各学科电子书的使用情况;二是需要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使用统计数据。

2.8 开放获取馆藏发展政策和资助计划(Open access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olicies and funding schemes)

围绕资助开放获取计划的馆藏预算和政策发展还面临着现实困境,包括对文章处理费(APC)的支持。David W. Lewis呼吁图书馆考虑将2.5%的预算用于支持开放获取[16]。根据开放获取投资的定义和单个图书馆的预算,2.5%可能对馆藏预算产生很大影响。

如果很多图书馆投入2.5%,累积起来,也能够对开放获取计划产生实质性影响。因而图书馆有必要制定明确的政策,确定如何支持及资助具体的开放获取计划和项目。关于如何将开放获取发展纳入馆藏发展决策的讨论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关于持续增长的期刊预算,如Kristin Antelman提出根据开放论文的下载量扣减期刊订购费[17]。欧美很多机构都在积极争取供应商许可,使本机构作者在所订购期刊上发表开放出版论文时不再支付APC。

2.9 传承纸本馆藏(Legacy print collections)

一些新的大规模的纸本保留项目正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例如,HathiTrust纸本保留计划(Print Retention Program),各成员馆已确定对HathiTrust数字图书馆480万册图书对应的纸本复本进行长期保存[18]。在图书馆进行馆藏数字化和购买更多电子资源的同时,图书馆界还就如何更好管理和促进用户利用纸本馆藏开展讨论。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图书馆在梅隆基金会资助下,探索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开放书库的管理模式和馆藏营销方法,发布了《高校图书馆纸本馆藏的未来》报告,在报告中提出以多样化、定制化的方式开展纸本馆藏营销,并提供了相关参考资源和工具[19]。此外,很多图书馆还通过一些传统措施(如室内阅览),以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馆藏利用行为。

3 思考与启示

我国的高等教育和学术出版环境与美国还存在一些差异,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亦具有自身的特点。笔者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对上述趋势加以思考和借鉴,就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3.1 积极应用新型采购模式

馆藏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而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普遍面临着经费紧缩与用户需求日益多样化的难题。为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需求驱动采购(DDA),也称为读者决策采购(PDA),以及循证采购(EBA)等新型采购模式,在美国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近年来我国已有一些高校图书馆进行PDA的实践尝试。国内高校图书馆应用PDA模式,要注意根据用户对不同文种、不同类型资源的实际需求及利用特点,与供应商积极合作,选择可行的实施方式。对多数高校图书馆而言,可以从馆际互借或读者荐购的纸本图书起步[20]。高校图书馆还应利用各种资源使用统计分析和绩效管理工具,加强资源使用统计和效益评估,为资源采购提供决策支持,推进循证采购模式应用。

3.2 深化教学支持服务

教学支持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责。国内高校图书馆的教学支持服务主要包括提供教学参考书借阅服务、建设教学参考资源数据库,近年来一些图书馆还尝试开展嵌入式教学服务,由馆员结合课程内容讲授信息资源利用或将图书馆资源嵌入网络教学平台。而开放教育资源的不断发展,为高校图书馆拓展教学支持服务提供了机会。高校图书馆可从3方面发展服务:一是搜集、评估、整理开放教育资源,建立课程资源指南,供教师和学生参考利用;二是与教师密切合作,推广开放教材在教学上的运用;三是在网络教学平台中提供课程相关的图书馆资源和开放教育资源的链接,嵌入开放课件及图书馆的资源利用视频,进一步发展嵌入式教学服务。

3.3 重视纸质资源推广

数字信息时代,纸质文献因其承载的人文价值无以取代,仍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作用。纸质文献的利用亦是图书馆彰显自身地位与价值的重要途径[21]。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变革馆藏管理模式,扩大开架借阅范围,营造良好阅读环境,并通过各种途径营销馆藏,促进用户利用纸质资源。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图书馆在其调研报告中提出了多种纸质资源推广措施,可供国内图书馆参考借鉴。其措施主要有:创新馆藏展示方式,如在图书馆入口、服务台、咖啡厅等场所,展示学术及畅销图书,以提高馆藏能见度;针对教师和学生实际需求,举办各种纸本馆藏展览,如举办以特定课程为主题的纸本书展,并在图书馆网站上展示和宣传相应图书信息;深入分析馆藏利用数据,了解用户阅读倾向,向用户推荐好书,并制定奖励措施促进馆藏利用[19]。

3.4 重视用户隐私保护

随着高校经费的日益趋紧,高校图书馆亟需向高校展示自身资源与服务的价值。高校图书馆可充分利用学习分析技术,证明其对学生学业和成功的作用。高校图书馆还需要借助各种数据来分析用户需求,发展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及促进资源的利用。而对众多来源的用户数据进行收集、整合、挖掘和利用,极易引发隐私侵权问题。高校图书馆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用户隐私保护:首先,针对用户数据的收集、共享和利用,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其次,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采用适当的隐私保护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匿名化处理;再次,加强馆员职业伦理教育,开展馆员隐私法律知识培训。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各方面措施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用户数据利用和隐私保护的平衡。

3.5 加强图书馆人才培养

图书馆的业务发展和服务创新离不开高素质的员工。高校图书馆需要持续促进员工的技能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需求。《2018年高校图书馆发展大趋势》强调馆员应重点发展两方面的技能:一是高校图书馆参与的数字人文项目、学术数字化项目日益增多,要求馆员具有良好的项目管理技能,以更好地实现图书馆内部及与其他机构间的协作;二是数据密集型科研及数据科学的不断发展,要求馆员具有丰富的数据管理、数据获取知识和技能,以拓展和深化数据服务。加强上述人才的培养,信息管理学院应开设相关专业课程,或在现有课程中整合相关教育内容,并与图书馆协会共同举办项目管理、数据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培训;高校图书馆在引进专业人才的同时,还应为员工提供继续教育机会,促进员工学习新技能并组织业务交流。

4 结 语

综观ACRL《2018年高校图书馆发展大趋势》,我们从中能够获得多重启发。高等教育环境与学术出版模式的发展变化,给高校图书馆的传统角色带来挑战。高校图书馆应针对用户需求,积极实施新型资源建设模式,依托开放教育资源拓展教学支持服务,基于数据分析改进和创新服务,并采用各种营销方式促进馆藏资源的利用,从而在新的环境下更好地发挥教学与科研支持职能,彰显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馆藏图书馆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近二十年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述评——以心理资本的视角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图书馆
Wiz云笔记在图书馆员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案例研究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